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李唐传奇 >

第76部分

李唐传奇-第76部分

小说: 李唐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下们明白!”

“好!我命令铁骑军分为两部,吴昊将军和张杰将军为一部,率五千人,主要负责青海湖以西;方剑将军和高适将军为一部,也率五千人,主要负责青海湖以东,李白先生任天祝县令,率二千人留守天祝,各位要广派斥候,随时和我联系。”

“末将尊命!”

“太白兄,留守天祝可是副重担,我如果是吐蕃主帅,必会派一支奇兵佯攻凤翔府,再偷袭凉州,迫使哥舒翰回兵,如果是这样,我们天祝县就在其必经之路上,太白兄可知?”

李白沉默一会儿又突然问道:“倘若真是这样,我该如何应对?”

“如果真是那样,我送太白兄六个字‘高筑墙、不迎战’他们志不在此,自然不会久留。不过太白兄请放心,哥舒翰也是名将,应该也有所准备,而且这只是最坏的猜测,很可能不会发生。”

“那我就祝诸位旗开得胜!”李白肃然说道。

李月再开完军事会议后,立刻赶回了军中,歇息一晚后,领众军继续北行。

再往北,便开始出现茫茫的戈壁,李月率领二万军队,延绵数里,昼夜行军奔往沙洲(今敦煌一带)

诗云: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飕。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过了凉州后,绿色渐渐稀少,昼夜温差加大,对于行军的军队来说无论精神还是体力压力都很大,为了保持战斗力,李月有搞起了拉力行军时的那种竞赛方式,不过彩头却小得多,5…10两银子。

但就是这样效果也非常好,众军们找到了一种乐趣,大大降低了行军之苦。这天驻营后,有一军士来报,门口来了一百多骑,点名要见将军。李月一楞,全副武装带领一千亲兵出军营查看,只见在营门处,果然有一百多骑,正静静地立在那里,李月上前,见对方为首的是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年近七旬,生得高大威猛,不怒自威,如果细看就会发现这位老将军竟然是名胡人,李月心中一动,上前行一军礼:“末将李月见过哥舒将军!”

那老将军一楞,“我和李将军是初见,李将军如何认识我?”

李月微微一笑道:“除了哥舒翰,天下哪里还有如此威猛的老将!”

那老将军心中受用,不禁拈须笑道:“我是哥舒翰,我也久闻李月将军破阿布思的事迹,本不相信,哪有以千人破二万军自己不伤一卒的,今日一见,才相信是真!”

“何以见得?”

“我虽只领百骑,可贵军却如临大敌,丝毫没有半点轻视,包括将军你,也顶盔贯甲引军来看,所以有精兵如此,必有良将。”

“大帅过誉了,不知大帅亲来,有何指教?”

“确实有事商!”

“那大帅营内请!”

“李将军请!”

注一:封常清在天宝十二年的大勃律之战和播仙镇之战,史书上已失载,笔者就根据当时发生的一些事件和诗人岑参的诗为线索,勾画出吐蕃的战略意图和两国的战争场景,也由同一时间发生的哥舒翰攻打吐蕃的洪济、大漠门、收九曲部落之战役而推测大唐的战略意图。此三战后,大唐终于获得了对吐蕃战略上的优势。

第二部 中唐旧事 卷一 白头宫女说玄宗 第四十四章 西征二

二人坐定,哥舒翰喝了口水,徐徐说道:“听说让我出军取九曲,是李将军的主意?”
“正是!”

“李将军果然把大局看得很透,这招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十分高明,吐蕃命尚结息为主帅,他人却在播仙,可见吐蕃的战略意图是攻大勃律为饵,调唐军西进,然后集中主力进攻沙洲,沙洲才是它们想要的,占领沙洲也就扼断了北庭和安西二都府的补给线,如此数十年后,整个大唐的西域都归吐蕃和大食了。所以我认为这一战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大唐和吐蕃的国运。本来李将军在东、封将军在西两线作战,胜负也是五五间,但李将军却奏请皇上让我取九曲,说明李将军看到了吐蕃的软肋,那就是后勤补给。这下,我认为胜负在七三之间,封将军的西线我不担心,可我却担心李将军的东线啊!”

李月想想问道:“那尚结息何许人?”

哥舒翰笑着点点头:“孺子可教也!尚结息约四十岁,出道近十年,是吐蕃新赞普赤松德赞的心腹,此人为赤松德赞的登位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称为军事天才,不知李将军准备怎样进行这次战役?”

“战场之道瞬须万变,总之只随机应变便是!”

“话虽有理,但应对的大策略应该有吧!”

“正奇相辅,以拖待决!”

“哦!李将军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我这次来就是担心李将军过多用奇计,那尚结息十分狡猾,也擅长偷袭,只有以正道相对,才有取胜之机。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李将军必有奇兵扰他的后背,我既然能想到,尚结息必然也想得到,所以李将军在布兵时考虑一定要周详!”

李月忙离席谢道:“哥舒将军金玉之言,李月当铭肺腑!我也有一些建议供哥舒将军参考!”

“李将军不用客气,请尽管说来!”

“我也担心,当九曲战役打响后,吐蕃出奇兵或攻凤翔府或袭凉州,逼大帅回军,大帅要当心啊!”

“我早就想到了,所以留了二万军队守凉州。”

李月叹口气道:“我其实不是担心将军,而是东面,”说到这里李月指指东方,“如果吐蕃虚张声势,难保那帮文官不催促皇上把将军调回。”

哥舒翰顿时愕然,“那将军有何良计?”

“我有什么办法,将军只要派兵扼住吐蕃东进之路就是了。”说到这里李月欲言又止。

哥舒翰何等精明,一眼便看出李月有心事。他慢慢说道:“我从军已近五十年了,见过的人事世故数不胜数,李月小友有话请尽管说。”

“哥舒将军,此战结束后,请将军多练民团和乡勇,替我河西的百姓多做点事吧!”

“李将军何出此言?”

“倘若有一天,东面有人谋反,朝廷安能不抽河西军去应对,那时西域留下的空白,将军说吐蕃能不心动吗?多练民兵,让他们自保吧!”

哥舒翰想了想,脸色顿时变得异常严峻,他离位向李月半跪而谢,“李将军所虑之事极可能发生,我哥舒翰先替河西的百姓谢谢将军了。”

李月忙将哥舒翰扶起,“将军不必多礼!我们都是为了大唐百姓。”

次日,李月拔营西行,二十日后离沙洲还有二百里,这里已经是一片荒漠了,这时李月突然看见前方有两骑飞奔而来,李月喝令全军暂停,颜杲卿领着数骑迎了上去,片刻,颜杲卿来回报:“沙洲已被围了月余,二骑是来求救的斥候。”

“请二人前来,我有话要问。”

二名斥候立刻被带到李月跟前,李月见二人浑身是伤,嘴唇干裂,他先安抚二人几句,给他们喝了水后问道:“先说说战况!”

一名斥候稍息后说道:“一个多月前,吐蕃兵三万人突然出现在沙洲南,我军一时措不及防,先被吐蕃占据了石城镇,随后豆卢军在太守杨休明的带领下在播仙镇和吐蕃军进行血战,但由于寡不敌众,损伤过半,杨太守又担心沙洲有失,便放弃了播仙镇和寿昌县,困守沙洲。”

“现沙洲城内还有多少人?”

“尚有军五千余人,寿昌县的民众也全部迁来,共有民众三万余人。”

“五千余人怎能抵敌几万人的进攻?”

“被围以来一直没有动静,只从十天前敌人才开始发动断断续续的进攻。”

“围城打援!”旁边的辛云京和颜杲卿同时发出一声惊呼。

“没错,确实是围城打援的战术,关键是对方如何打?”李月沉声说道,他又想了想问两个斥候,“城内还能支持多少天?”

“本来我们三天前就支持不住的,但从北方突然来了一队唐军,带来了大量的补给,所以才能坚持到今,但最多也只能再坚持三天。”

“哪里来的军队?”李月不禁诧异。

“是安西都护府的一支骑哨,约一千人,为首的将军姓段。”

李月点点头,“你们多少人突围求援,还有前方沿路可有什么树林沟壑可以伏兵的地方?”

“禀将军,我们共五人突围求援,阵亡一人,另两人去了北面,我们来南路。还有就是离沙州五十里处,有一个地方叫柳园,大路右侧有一大片胡杨林。”

“将军,我认为敌军必有伏兵在内,倘若我军派斥候让其现形,其兵便不战自退。”旁边的辛云京献计道。

“那尚结息擅用奇兵,他决不会等我们抵城才和我们正面决战,所以我也估计他在途中必有埋伏,否则城里的军队怎可能冲出包围再来求援。但自古伏兵只用于没有准备的军队,现在我军只要准备充分,就要他们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现在大家听我布置。”

众人一齐肃然听令。

“辛云京将军!”

“末将在!”

“你带前军和中军一部,共八千人马,打我的旗号,穿坚甲带长矛巨盾,再把大车内的粮草辎重卸下,另伏五千弓弩手在其中,待敌军箭来袭时,步兵可佯败,待敌骑兵临近时,由五千弓弩手密集射杀。记住!弓弩手射击后,步兵必须回来保护弓弩手,同时发出响箭信号。”

“末将遵命!”

“颜杲卿将军何在?”

“末将在!”

“你率四千骑兵,拖后两里,待前方信号发出后,你们便杀出接应,主要攻击敌军侧面。”

“末将遵命!”

“即墨,你领黑旗军和另外二千步兵留守辎重!”

“那公子,不!将军你呢?”

“辛将军、颜将军,我会另领三千骑兵,包抄敌军后路,现在开始行动!”

第二部 中唐旧事 卷一 白头宫女说玄宗 第四十五章 西征三

和李月他们预料的一样,吐蕃军有一支军队埋伏在胡杨林内,但却没有李月想的那样多,仅三千余人,且全部是骑兵,没有弓箭手。为首的将领叫扎布,是和主将尚结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
他接尚结息的命令,在此伏击前来支援的唐军,目标却是后军的辎重。

扎布在胡杨林内率三个千人队已经等候了两个时辰,外面虽然骄阳似火,但胡杨林内却很清凉,微风拂面,十分宜人。这时扎布旁边的一匹马忍不住长嘶一声,马上的骑士便被扎布狠抽了几鞭,众人忙用布带将马嘴扎住。

“看,将军!唐军来了。”

扎布探身望去,果然见一支唐军远远开来,约万余人,旗号上打的是李字,虽然人数似乎少了点,但已经开始兴奋的扎布已经顾不上考虑了,尚结息给自己说过,唐军貌似强大,其实内部十分腐败,只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对方十有八九就会溃败,石城镇之战就是这样,本来己方派一千骑兵只是试探,不料对方五千守军刚打两下就溃败了,让吐蕃军士气大振。

唐已经进入了埋伏圈,从外表上看,这支唐军显得比较疲惫,可能是因为长期在关内,不适应西北的气候,唐军的前军已过,当后面的大队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