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清 >

第195部分

篡清-第195部分

小说: 篡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系了。如果说除了为自己祖国服务之外,他们在徐一凡禁卫军当中也是工作得最为顺心地。没有见过这么宽容。对任何奇思妙想都笑眯眯的支持你去试试的上司——不是中国的官僚都是最保守的么?

最为服从忍耐的士兵——超过他们东普鲁士以这方面出名的精兵,头脑灵活,反应快速地年轻军官——除了比德国年轻军官浮躁一点,没经验一点,简直是无可挑剔。再加上那惊人的薪水。德国人在朝鲜总之觉得是很happy。

一进院子,看到满院子礼物,德国顾问们都是一怔。明白的知道是来送礼物,不明白的还以为这里改集市了呢!那些本来规规矩矩的丫头小子,瞧见一大帮子军服笔挺。佩戴着军刀。穿着马靴,鼻子老高,眼睛蓝得跟鬼火似的洋鬼子进来。顿时就吓得一阵鸡飞狗跳,不少小丫头都哭傻了。谁知道新主子这里是个鬼子窝啊!

章渝在那里满院子又喝又骂又管教,韩中平在那里矜持的旁观。好像这老头子对洋人也没什么好感。徐一凡只好自己笑吟吟的上去寒暄,拉拉手问好之后,不免要动问一下禁卫军如今训练进行得如何。

谁想到孔茨居然操着德语笑道:“过年啊!不谈公事!这是万里将军告诉我地,说长辈还要给晚辈派发红包……”说着就从腰里面掏出一个红包,除了他之外,德国军官个个都比徐一凡大,人人都摸出红包,笑嘻嘻地要给徐一凡。

周围的人脸都白了,这些洋鬼子真是不懂官场体制,徐一凡现在是什么身份?

徐一凡用屁股想也知道是楚万里在开玩笑,捏着鼻子当了一回洋鬼子的晚辈。难道翻脸不成?一个个红包笑嘻嘻地接过来:“过年将大开宴席,慰劳顾问们这些日子的辛苦!感受一下我们中国人过节的气氛!到时候,楚万里楚将军,将男扮女装,为大家上演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当中的精彩片段!”

□□□□□□□□□□□□□□□□□□□□□□□□□□□□□□

一下午,就在人来人往的扰攘当中过去了。徐一凡也没料到,这回家了,比办公事还要累呢。李大雄和李璇李星家聚,杜鹃每晚还要帮他爹腿按摩一阵,这小丫头,还痴心的希望他爹能走路呢。陈洛施不用说和哥哥一起絮絮叨叨的说家常了。

徐一凡在自己卧室里面,懒洋洋的翻着厚厚一叠礼单。

这个年过的,到处都送礼过来。

他礼送杨士骧回去,送了一万两程仪。杨士骧分文不受,当节敬还回来了。杨老哥估计心情不爽到了极处,还不知道这个年怎么过呢。

礼单当中还有翁同禾的,笔墨纸砚而已,这老头子还不死心?这礼物还真送得寒酸。

有李鸿章的,三千两也绝对是大手笔了。书信也是淡淡的,只是四字儿,珍重再会。好吧,反正也准备和北洋磕上了,老子来什么接什么……

南边儿淮军诸军统领,合送了一份拿得出手的礼物。双方客客气气的,背后还不知道他徐一凡有没有被做成小草人,天天被淮军大爷的军靴踩呢。

怎么还有丁汝昌和邓世昌的?徐一凡翻身坐起,抖开了随着的一封信,摸着下巴就仔细读了起来,脸色阴晴不定,最后只剩下嘴角一丝笑容。

“聪明人啊……看出不对来了?”

他重重的放下书信,却没想到碰倒了那厚厚一叠礼单,落下一个小封,瞧上面的字儿,却是溥仰拙劣的笔迹:“大清和硕郡主爱新觉罗·秀宁恭祝钦差大臣一等子爵徐大人讳一凡年安。”

徐一凡心中讶异,一下想到自己纳妾之典上面那对双胞胎侍女,还有她们带来的书信了。这秀宁格格,到底是什么人物?怎么又送东西过来了?

他打开礼封,里面却是一个不大的二尺卷轴,展开一看。却是漫天风雪当中,一个青年将军正面对着莽莽群山,笔调简略,但萧然阔大之气溢于卷轴,宛然名家手笔,那将军的勃勃英气,更是现于笔端。也不知道是不是出自这位格格之手。

下面还有题字。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涌蓝关马不前。”

“将军按兵海东,风刀霜剑无有虚日。唯望将军善自珍慑,屏藩我大清江山。秀宁唯有善颂善祷而已。”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二十三章 … 过年(下)

咯噔咯噔,门前响起了士兵换岗的脚步声音。军靴的铁掌,几乎要将青石板路敲击出火星来。矮小精悍的士兵互相敬礼,缴枪,就位,然后再敬礼离开。

伊藤博文从公文当中抬起头来,揉揉眼睛。换哨的声音提醒他,已经又是四个小时过去了。

今年,他正五十三岁,正是一个作为政治家的男子。阅历,经验,精力,人脉,智慧结合得最好的时候——论起东亚的传统老人政治,他其实略微有些年轻。但现在不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么?

他从霞关这座建筑精巧的首相官邸的书房当中站起来,书房和外面一个小回廊连着,听到首相的脚步声,一直跪在回廊门口的下女,先一步将日式拉门打开。首相不休息,她们也只有一直守着。伊藤看也不看她,迎着东京干冷的天气,重重的做了几个扩胸运动。

夜色当中,东京灯火闪动,还远远不是后世那个不夜的城市。只是在江户旧街那边的红灯区,还有点热闹的景象。

这是他的日本,他的东京。二十来年,苦心经营的结果……在日本,作为他个人,已经走到了巅峰,进无可进,但是这个帝国呢?却小得不能承受他的雄心似的。

他是最贫穷的家庭出身,被一个下层武士认做养子。这样的出身,谁能想到他走到这一步?

年少时候在松下塾的学习,和井上馨一起秘密地赴英国学习。倒幕,做外交,起草明治宪法……明治时代那么多豪杰,最后还是让他站到了巅峰!就连山县那个心机深沉,军权在握的家伙,都对他俯首贴耳。整个日本,基本都按照他的意志在转动。

可惜,日本太小,太孱弱。没有别的血肉的滋养。怎么也不可能壮大起来。直到能和他伊藤博文的才能与野心匹配!

门外脚步声轻轻响起,伊藤淡淡的再看了夜色下的东京一眼,转头回了书房。就看见秘书小心翼翼地推门进来,低声说了句什么。伊藤回到书桌后坐下,示意他将客人引进来。

那客人到了门口,一瞧是日本式地房间,只是放了一个西洋书桌。小心地将鞋子脱了下来,规规矩矩的进来,站在当间,恭恭敬敬的向伊藤行了一个礼。

伊藤翻着一份报告,也没有回礼,摆手示意他在一张西洋式椅子上坐下:“头山君,关于朝鲜局势的报告,玄洋社这次是真的花了功夫了……会不会提交给我的。和提交给山县君的。是内容不同地两份呢?”

深夜而到总理官邸的,正是玄洋社的特务头子头山满。他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了徐一凡见他时候挥洒从容,镇定大度的样子。一下又跳了起来。满头大汗:“阁下,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鄙人向您担保!”

“担保?担保下来,就是川上君和你,在山县的默许下,在汉城进行的那种无脑的事情么?”

伊藤声音也不高,头山满只是低头,一声也不敢辩解。伊藤站起来踱了几步,回头冷淡地交代:“最近,不管是陆军,还是你们玄洋社,报国团……不得在朝鲜妄生一点事端!所有对清交涉事宜,都是由我主持。这话,我对你说,也对山县君说。你们切切不可忘记!”

难道是要在对清作战之前,先以这样地气氛来麻痹他们?头山满暗自在心里揣测。

在日本国内,高层人士都已经心知肚明,对清一战。是再也拖不过去了。

明治以来,日本上下孜孜以求的就是富国强兵。也是睁开眼睛看到世界之后日本人的最大心愿。

为了富国,日本不惜代价,推行了殖产兴业计划。用官营再出售股份地办法,用日本人的血汗培育出一批初步成型的财阀,推动整个国家的工业化。日本人忍受着四倍于清的税收,忍受着巨大的工农业剪刀差,农民的生活堪比地狱。才让日本现在的煤炭产量达到了三百万吨,铁路里程达到了大约三千公里,钢铁产量数十万吨,纱锭39。5万件,让这些近代工业化的重要数据指标,远远超过了当时还在沉睡的中国。

可是国内的市场已经开拓得无可开拓,国内的农民也已经盘剥得无可盘剥。从1890年开始,日本的工业出口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爆发了明治维新以来第一次经济危机。与之纠缠在一处的,是因为对农业投入不足的连年减产,大量外汇不得不投入购买粮食,减少了对出口品的补贴。日本这些后起但是同样贪婪的财阀们需要市场,需要原料,需要另一批可以用作盘剥的人民!

日本工业建设的成就,第一时间也体现在强兵上面。数数几个数字就知道了,1890年,军费2045万日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百分之二十八,1892年,军费支出3455万日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四十一!同时日本还要推行义务制教育,要进行工业建设,要对出口品进行补贴,要用外汇购买粮食!每一点可以挤出来的国力,都用在了准备战争上面!

日本在透支国力疯狂的扩军,购买军舰,武装士兵。与之同时的是经济危机!这样的包袱日本已经无法也无力承受,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输出危机,发动战争!

西方列强崛起的珠玉在前,日本这个后起的善于模仿的民族又怎么能够不学习呢?环顾四周,唯有所谓的满清天朝上国巨大富庶而孱弱。撕咬的对象也只有这个而已!

如果说以前的台湾事件,几年前的朝鲜壬辰事件,还有就在今天的汉城宫变。都是试水。那么明年日本是再也拖不过去了。这是一个国家整体走上强兵扩张地道路之后,必须谋求的一战!胜则国运如日中天,负则打回原型,没有中间道路可以走。这也是后起的,没有积累的小国的悲哀,他们没有那么深厚的底蕴,也没有那么大的回旋余地!

头山满站在那里,冷汗已经不怎么流了。想起他们玄洋社一代浪人的在东亚地苦心经营。想起报国社地运动想将日本国民口袋里面最后一块铜板榨出来购买国债。想起十余万常备陆军全年无休地训练。想起几大军港日以继夜的对军舰兵船的整修改造……

在对清战事上已经再无花招可以玩,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淮军精华集结于南朝鲜汉城一带。北洋水师奔命于海上,不得修整。整个大清北部门户洞开,伊藤也不可能寻找到更好的机会,为什么还要警告他们?

战事,必然在甲午年爆发!

伊藤似乎读出了他的心思,冷冷的看着他。嘲弄般地一笑:“头山君,上层的事情,你可能还不太懂得吧。前些时候,已经对你们放纵得太过。现在我只是要你们明白,这种决定日本国运的事情,只能,也只有我一个人可以做主!正因为事在眉睫之前,所以我才会对你们做如此的要求!这句话。你也可以转告山县君。你们可以静静的看着朝鲜那里的涛生云灭,其他的事情,我做主就可以了。”

头山满不敢再说。鞠躬就想退下。伊藤看看桌上日历,一笑道:“马上不就是清国人的新年了么?想必,那里是一片祥和地气氛吧……头山君,你们就不要再捣乱了,让清国人再过一个盛世地春节不好么?”

□□□□□□□□□□□□□□□□□□□□□□□□□□□□□□

“高点儿高点儿!他妈的,小兔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