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指南录 >

第202部分

指南录-第202部分

小说: 指南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淌奔涿挥辛α扛酃哪戏街圃旄蟮幕炻遥丫旧洗锏搅苏偌韫蟠锏哪康摹

追随强者,可怎样才能判断谁是最强呢?追随错了怎么办?黎贵达在心中反驳道,望着忽必烈明澈而自信的眼神,脑海里,突然清晰地想起文天祥的几句话。

当年破虏军刚刚打下福州,文天祥在福建北三府试行选举,以应对士人不肯出门做官的尴尬局面。黎贵达曾经质疑文天祥的做法,认为其过于异想天开。

当时,文天祥曾经说道:“纵使不能抓住机会,让这个时代进行一场哪怕是简化的普选,至少,也要慢慢订立一个契约,把平等诉求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写进律法,让后世追求平等的人,从此有一个法律依据。”

当时,文天祥的目光,与此刻忽必烈的目光一样坚定。

那一刻,文天祥还说道:“新政一时有缺陷不要紧,大伙可以慢慢改,慢慢修补,甚至根据现实做出退让。怕的是以缺陷为借口推脱,明知这样做有好处也不去尝试。这样无限循环下去,整个民族会永远沉沦,永远拘泥于古,不再向前!”

黎贵达发现,自己终于明白了文天祥的真实意图,但他不想说出来。说出来,估计忽必烈也听不懂。

第六卷 争辉 天下 (四)
“费了这么大力气,只为制定一个让众人都不痛快,却都能接受的契约!”张弘范摇摇头,慨然长叹道:“宋瑞所谋过于深远,非我辈轻易能及也!”

此刻,他正坐在自己的军帐中,与儿子张珪一道品评最近发生的天下大事。南方的来的报纸,就摆在父子之间的桌案上。

自从奉旨北返后,张弘范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无端虚弱了起来不说,对外界的温度变化也出现了偏差。冷、热的感觉总是和天气相反着。天气温暖时,他忍不住打哆嗦,裹了皮得勒(蒙古皮袍)升起火炉也不顶用。天气寒冷时,他又感到非常燥热,甚至恨不得脱光了到寒风中裸奔。

随军医生们对这个怪病束手无策,只好胡乱开方子。忽必烈前来探望过几次后,却不知听了谁的谗言,以为他是在装病赌气,从此君臣二人之间也存了隔阂。

对此,张弘范感到很无奈,也很失落。特别是弟弟张弘正‘殉国’之后,对于家族的前途,他更加觉得迷茫。

大元朝的气数和活力都要被耗尽了,就像我的身体,有时候,张弘范不觉这样想。也许是因为对时局失望,也许是因为自觉时日无多,他把心思,越来越多地放在对后人的培养上。每天有了闲暇,就与儿子张珪一起,总结在南方的做战得失,预测此刻南北两方的战局发展,以及作为对立双方的最高决策者,忽必烈和文天祥每一步是否做得恰到好处,有没有给敌手可乘之机。

当然,有些话只能在父子之间交流,不能让外人知道。特别是,不能让忽必烈知道。国家兴衰,皇权更替,这些东西在张家祖训中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家族利益才是永恒的,值得每个人为之去牺牲。

从利益角度,张珪不看好文天祥。指着报纸中的一段描述,他笑着说道:“看这几句,把他说得像个圣人一样。还不是为了更好地架空宋室找个理由,明着干不得了,还非要藏着掖着的。伪君子,这世上,就是这种人最假,最招人烦!”

“文天祥不是圣人,但他也不是小商小贩。他眼中的利益,和你眼中的利益也许不尽相同!”张弘范笑着打断儿子的话。

作为家族权力的继承人,张珪无论从武艺和智谋方面来讲,都是一时之秀。如果大元朝能一统天下,凭借祖孙三代的功劳,张家的辉煌恐怕能和蒙古人的国运一样,代代传递下去。

但生在于文天祥同一时代,注定张珪要成为别人的陪衬。这与大元最后能否征服大宋无关,南方那颗刚刚崛起的星宿太耀眼了,几乎让整个天际为之黯淡。所以,生于这个时代,不知道是张珪的幸与不幸。

张弘范看着儿子眼中的迷茫,笑着提醒,“记得你小时候玩的叼羊么,一帮男孩子争来抢去,为的是什么?”(叼羊,北方民族的马上争夺战利品游戏。有培养战马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的作用。)

“当然是为了抢彩头,分最大一块羊肉,当然,本身过程也很刺激!”张珪毫不犹豫地答道。在他十五岁之前,在同龄贵族子弟间玩叼羊,他总是胜出者。那分胜利者的荣耀,还有周围女人们灼热的目光,足以让一个未成年男子热血沸腾。

“是啊,记得当时,每年你赢回的彩头都不小。连皇孙铁木耳都被你赢哭了好几回!”张弘范笑道,目光里充满自豪与慈爱之色。“但要是让你组织叼羊呢,你最注重的是什么!”

“规矩,不让人耍赖,或者仗势欺人!”张珪大声回答。想起与皇孙铁木耳之间的纠葛,至今还觉得有趣。当时只要皇家的人出场,大伙纷纷避让。只有张柔不肯,每次把皇家的人赢得颜面扫地。结果,因此他反而与皇孙铁木耳成了莫逆之交。

“是啊,只要大伙都能玩下去,组织者就有红利分,源源不断。如果没了规矩,或有人总仗着身份压人,大伙就玩不下去了。”张弘范笑着说道,“所以,这就是文天祥的利益所在。他现在是南方各路豪杰的头,最大利益不是自己抢那块肉,而是维护一个规矩,让大伙都能继续玩!”

“噢!”张珪似懂非懂。他年纪不满二十,虽然做过一段时间领军大将,却从来没当过主帅,也没管理过地方政务,还缺乏从全局和发展角度上考虑事情的眼光。

张弘范知道儿子还没成熟到自己预期的地步,心里有点遗憾。身上的感觉也随即发冷,仿佛整个塞外的风都从帐篷缝隙钻了进来。

“要想战胜你的对手,首先就要了解你的对手。而了解他的最佳方式,不是嘲笑他的错误,而是让自己站到他的角度上,看一看同样条件下,你会怎样做。然后,比较一下他所作所为,和你的设想,哪个缺陷更多!”张弘范强忍住心头的寒意,教诲道。

“噢,孩儿想想!”张珪取出火折子,点燃父亲面前的薄铁火炉。这种薄铁皮做的火炉是张弘范的旧部为了给他治病,特地从南方走私来的奢侈品。比铜火盆干净,效果好,点起来也方便,并且有专门的烟囱向帐篷外排烟。

对于福建等地其他方面了解不多,但对其精美的生活用具和犀利的火器,与身边的大多数蒙古贵族一样,张珪一直情有独衷。

“如果我是文天祥,首先,要把所有权力抓在自己之手。不能由着行朝那些官员在我背后瞎搀和,以免在前方打仗,后背上捱刀子!”望着炉子内渐渐发红的白炭,张珪低声说道。

“理由呢?办法呢?你是大宋丞相,有什么权力不受皇帝之命。”张弘范笑着问。张珪能在第一步,想到南宋行朝的最大弱点,说明他对朝政并非一无所知。

“办法?理由?”张珪呆呆地重复父亲的问话,心思完全飞到了遥远的南方。

张珪知道,大宋并非完全是因为军力太弱,才亡于北元。实际上,无止无休的内耗,才是导致大宋灭亡的根本原因。那些被国家高俸养起来的文官,最大的本事不是治国,而是互相拆台。有时为了打击政治对手,甚至不惜牺牲国家利益。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对外战争,根本集中不起举国之力。

并且,面对强敌,南宋朝廷中也拿不出一个持之以恒的策略。主战也好,主和也罢,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权力斗争,而不是真的为了拒敌于国门之外。主战派得胜了,那些主和的代表人物无论才什么关键位置上,有什么政绩,都要撤职、流放。而主和派一旦在政争中获胜,那些主战的也免不了身败名裂的命运。哪怕他正在前线指挥数十万大军,哪怕他正与外敌血战沙场。所以才有割自家宰相人头向北方谢罪的事情发生,所以才有前线将士孤军奋战,而后方文官却压下告急文书经年不公示,营造太平盛世假象这种荒诞事情的发生。

要与大元争天下,作为宋相,文天祥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掌握朝政在手。把目前残宋已经所剩无几的力量都拧在一起,而不是继续内斗下去。

这需要他做一个名正言顺的权臣,而不是继续像眼前一样,与行朝不清不楚地混下去。目前他虽然凭着破虏军的支持,造成了与行朝分庭抗礼的事实,但这种结构不稳定。至少,张珪认为,以目前的残宋朝局,文天祥不敢派破虏军主力北伐。

一旦破虏军离开南方过远,让福建和两广出现力量空白,那些自认为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人,会打着各种名义迅速填补进来。在很多人眼里,维护朝廷权威,永远比北伐重要。届时,如果宋帝的心思一动摇,破虏军的后援有可能立即被切断。那样,文天祥的路就只剩下两条,要么领兵反叛,杀回福建,将破坏其北进的人全杀掉。要么交出兵权,做下一个岳飞。

无路他选择哪一种,残宋都会受到致命打击。那时候,以忽必烈的敏锐目光,绝不会放弃这个大好机会。

“解决办法有两个,第一是废宋帝自立,接管残宋全部权柄,重建秩序!”沉思了半晌,张珪突然说道。声音大得吓了他自己一跳,回过神来,歉意地看向父亲。

张弘范微笑着点头,认可了他的想法。

“自己做皇帝,自己说得算。别看那些残宋文官诈唬得欢,其实骨头很软。届时,除了一两个陆秀夫这样的忠臣外,估计无论文天祥说什么,大伙都跟着喊:‘皇上圣明,皇上高瞻远瞩!’”张珪压低声音,笑道。

“的确如此,那些人呢,嗨!只忠于皇帝,却不在乎谁当皇帝!”张弘范被儿子的俏皮话逗笑了,苍白的脸在炉火的映照下,慢慢恢复了几分血色。

“可这样做,他对两浙豪杰,就失去了号召力。不如暂时让宋帝在头上当摆设,做一个曹操那样的权相。这是第二种办法,比第一种办法代价小。不过,难度更大。其他臣子肯定不会甘心如此,一找到机会就得搅得他背后鸡犬不宁。除非文天祥真横下心来,像曹操一样,把反对者全杀了,然后派心腹把皇帝看管起来!”张珪想了想,又主动推翻了自己提出的第一种办法。

“这种办法比第一种好多少,效果如何呢?”张弘范笑着问。

“短时间有效,时间一长,内部异变又生。就像当年曹操,终其一生都在忙着内部灭火,白白让蜀汉和东吴得到喘息和自立的借口!”张珪低声答道,突然觉得很沮丧。自己原以为正确无比的看法,摆到文天祥那个位置,居然全是臭棋。

“残宋的政局,非改不可。否则,文天祥与大元之战,屡战屡胜则已。一旦小败,难逃与韩侂胄一样的下场。”张弘范爱惜地拍了拍儿子的头,笑着指点。

北方汉人世家有自我培养后世接班人的传统,父教子,兄教弟,如此,才能把家族的繁荣一代代延续下去。在这方面,董家与张家,都是其中表率。董文柄教弟,还曾传出一段佳话来。

但董家不如张家,董文柄死后,其弟董文用的表现一直平平。而张家,张弘范可以确定,只要关键几步处理得当,在张珪手上,家族实力绝对不会比在自己手中差。

“文天祥百战百胜亦不可,如今很多破虏军将领眼中已经只有丞相,没有朝廷。他百战百胜,肯定有人谋划着给他黄袍加身。届时,即使他不想反,也只好反了!”张珪顺着父亲的思路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