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苏苏的别样人生-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被吃的干干净净的盘子,晓苏已经可以预料到,妈妈肯定是要给杨阿姨去宣传的。马上装出一副很高傲的样子,对爸妈说:“哼!看你再小瞧我,我也是很能干的,可不是你常说的家务活小废物。”爸爸哈哈大笑说:“不是小废物了,能干了!”妈妈不以为然的说:“小废物也是会有那么一两个闪光点的,要是骄傲的小尾巴翘上天,那少的可怜的闪光点就得飞去外太空!”
☆、过年01
98年的春节在元月份。从晓苏回到家里妈妈就宣布,年货要开始准备了,全家都要动员起来!
历经将近一个月的准备,据说过年要用到的菜和肉这些就摆满了家里充作冰箱的小阳台。久未经历这阵势的晓苏还真是吓了一跳!
重生前,因为父母已经年迈,她和老公工作又忙。糖果干货之类只要花一个下午就在沃尔玛这些大超市完成了。至于过年要吃的东西就更简单了,午夜饭定个好点的酒店解决,晓苏和邓书洋的父母都接过来,两家人热热闹闹的一起过,既省了操年夜饭要怎么做的心,还不用烦到哪家去过年。春节假期七天,今天到那家吃,明天到那家吃。长辈们年龄都大了,吃的主要以素为主,和平常基本也没有什么区别。除了能睡懒觉,基本上过年和平常没有什么区别了!
重生后的晓苏对准备年货这活实在是有点不适应,但也不好意思还让父母在那里干这干那,自己啥也不做。试想一下,一个30多岁的人对着父母辛苦的背影,自己躺着床上…呃…只有跟着干活了…
有些微改变的晓苏在父母的眼里就变成了长大了懂事了的代表,更成为了父母单位的榜样。譬如燕慧慧小盆友常摇头晃脑的说:“我妈让我和你学习,能考上大学,家务活也做得好!~”
每当听到这话,晓苏都觉得内心在瀑布汗! 自己上的那大学唯一拿出手的就只是个本科了,至于家务活,更想捂面狂奔,一共做过几道菜,不是盐放多了就是放少了。帮妈妈准备过一些年货,还是妈妈事先拟好的单子!对于一个结婚6年的快步入中年的女人这居然也可以被看为家务活做的很好的标志!只能说这是重生的福利之一了,就权当表扬吧!晓苏内心很灰暗的想着…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中国人每当这个时候不管离家多远都想飞奔回去。虽然在晓苏生活的2011年年味已经比较淡了,但是过年仍然是一年中最被看重的日子。因为它已经不再是一个节日了,更大程度变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一种信仰,一种对家庭的渴望,一种对幸福的向往!
他们厂哪里人都有,有北方的也有南方的。据说60年代的时候厂里家家户户的过年风俗习惯大相径庭。晓苏他们家爸爸是西北人,妈妈是东北人,所以习俗更偏向于北方。
腊月二十三,过年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全家发动起来开始扫尘。扫尘说起来历史极为悠久。《吕氏春秋》中记载,在尧舜时代我国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至于扫尘的时间,各地略有不同,晓苏他们这里普遍都定在腊月二十三,不过也有人在腊月二十四扫尘的,以前晓苏就在一本书中看过“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说法。
过年还真是不轻松,好像没有什么大事,可是琐碎的事情还真不少。这个时候不像后来,可以有家政公司来清扫,光是拆换下的被套、床单、窗帘等等就足以让没有现代化洗衣机的家里人头疼无比。更别提很多过年需要用到食物,这些东西很多都还是原材料,必须得半加工,譬如卤牛肉,再譬如西北这边的特色腐乳扣肉,都是功夫菜,得提早准备。厂里看来看去全是熟人,过年朋友同事到你家拜年来的时候难道不留人家吃顿饭?再穷的人家在过年的时候也会准备几个菜的,而且还不能差了!这不光是个人面子问题,更是求个来年好兆头!
好不容易终于到了年三十这天,大早上爸爸就把晓苏叫了起来。两个人开始贴春联和“福”字。春联和“福”字都是妈妈单位的老书记送的。老书记一笑起来有点像胖胖的弥勒佛,一直是个老好人,毛笔字写的不错,过年大家都爱到他家求副春联啥的。今年老书记干脆就赶在年前给单位里的员工每家写几幅,就当过年的年礼了!
要说这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春联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晓苏家里贴的是常见的“框对”和横披。都是些吉利话。爸爸比量好位置,晓苏上下左右一看,表示正好,就可以开始涂胶水了。厨房里面的妈妈一边忙一边还遥控指挥:“贴得牢点,千万别掉了,不吉利!”
贴好了春联,爸爸又拿出了 “福字”。春节贴“福”字,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贴“福”字是有讲究的,一定要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或者“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晓苏家里的“福”字虽然简单,但是寓意一样美好!
爸爸最后拿出来的窗花让晓苏很惊喜了一把,直嚷着要收藏,不要贴到窗户上去。当然,这个要求被强硬的妈妈立即驳回了!窗花是爸爸车间和爸爸关系很好的一位叔叔送的。据说是他目不识丁的妈妈剪的,因为今年是虎年。窗花就是各式各样,形态各异的老虎。晓苏前世就对各种剪纸很感兴趣,尤其在2008年被评为世界非物质遗产的庆阳剪纸,更引起了她极大的好奇。她曾经看过有关庆阳剪纸的记载,据说庆阳剪纸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取材宽广,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灵活,剪纸技艺娴熟,风格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与中国同类民间剪纸相比,独具特色。更让人惊奇的是这种手艺常见于民间的普通妇女,晓苏还有点不相信。现在看到这些活灵活现的纸老虎,晓苏是彻底的服气了。
晚饭的时候妈妈做了满桌子的菜。看着这些菜,晓苏有点郁闷:“老妈,你搞这么多肉干嘛啊?一点青菜都没有,腻死了!”老妈毫不客气的说:“我们以前过年想吃这么多肉都吃不到,都是现在生活好了才让你这么挑剔,过年吃肉那是好兆头,别乱说话!”晓苏嘟起嘴,心里想:“你是不知道日后那有些菜比肉都贵!你自己还跟我说过我们要吃的健康,还带我满世界找野菜买来着!”这些话可不敢对妈妈说,晓苏只能笑嘻嘻的说:“妈,你说这些话我给你记着呢,以后你要是说吃菜比吃肉好我可要反驳的哦!”老妈连回都懒得回她,只是不屑的瞟了个白眼给她!鱼是晓苏家里饭桌上的重头戏,是每一年都要有的。妈妈的讲究是鱼不能吃完,这叫:“年年有鱼(余)”
晚饭过后,重头戏开始了。妈妈擀饺子皮,爸爸和晓苏开始包饺子。饺子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汉朝时期张仲景首创用于包药物的“月牙馄饨”,后来成为食品,它的特点是馅小皮薄;一个是元朝蒙古族过年必备品“扁食”,蒙古饺子的特点是“馅大皮厚”,形状比较扁而且是半圆形的。元代以后,结合了两者作法精髓的的饺子即成为了汉族过年必备品,成为中国节日食品不可或缺的一员。有一句民谣就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为了迎合家里人的口味,妈妈还特意做了三种馅,有羊肉馅、韭菜鸡蛋馅和白菜猪肉馅。晓苏是一点韭菜韭黄之类的都不吃的,这种应该是给爸爸准备的。她的爱好是羊肉饺子和白菜猪肉饺子,这两种被她封为北方水饺的两大元帅!
☆、过年02
饺子要想好吃,一是讲究饺子皮好,二就是饺子馅香了。饺子皮和饺子馅都由妈妈一手包办,饺子皮每一个都擀的又快又好,周围薄,中间厚,最适合做北方那种大馅饺子了。
晓苏家里的羊肉饺子是用自己剁的羊肉和少量的芹菜做馅。羊肉不能剁的太细了,千万不能用机器绞。芹菜一定要切的细细的。拌馅的时候只需要放一点点油,过多的油会让羊肉饺子吃起来觉得腻。还要加入少量的盐、花椒水、小茴香一起顺时针搅拌。盐不能放多了,放多了羊肉饺子会失去本来的鲜味。羊肉饺子的特色一是要趁热吃,二是要淡才能鲜!
猪肉白菜馅饺子是最常见的水饺。但是要想在平凡普通中做出独特还是需要一点功力的!妈妈做的猪肉白菜馅饺子晓苏最爱吃了。据妈妈说,她的秘诀就在于拌馅时加入少量的剁的细细的虾仁。虾仁有股特殊的鲜味,少量最是提味,多了就会让水饺有股腥气。少量的加入虾仁,就完全不用再加味精,至于这量的多少?嘿嘿,这可是需要很多次的操练才行。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猪肉白菜馅饺子吃起来别有一股独特的鲜味!
将包好的饺子放在铺好面的案板上放起,就等晚上12点的时候下锅吃了。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大幕揭开。要说这春节联欢晚会恐怕也是中国人过年一项必不可少的“年货”了。80年代末,人们的娱乐活动非常少。恰恰又赶上电视机兴起,一拍即合,“春节联欢晚会”就此登上舞台,20多年经久不衰!
看惯了现代丰富节目的晓苏对春节联欢晚会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爸妈则不然,对联欢晚会充满了憧憬,热情度极高!难得一家人聚在一起,晓苏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和爸妈一起坐在沙发上,吃着零食,品评着各个节目。要说记忆最深刻的当属王菲和那英合唱的“相约98”,这首歌旋律优美,最主要是她们两人的演唱完美至极,一直到2011年还在传唱。
温馨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一转眼就倒了11点半前后,窗外零星的爆竹声渐渐开始密集起来!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民间就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