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剩女农家乐 >

第34部分

剩女农家乐-第34部分

小说: 剩女农家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氏这两天身体有些微恙,老是腰酸腿疼,韩子明领着她去五里地外的刘铁冢求了两副人家祖传的膏药,十里八村都有名的,贴了之后也确实好了不少,不过恐怕走路还不方便,又亲自去东边树林砍了木头给她做个更合手的拐杖。

韩子明赶紧出来,毕恭毕敬问道:“娘,我月饼跟肉都买回来了,在咱家过不成吗?”

姜氏摆摆手,露出仅剩的几颗牙齿,说道:“以后时间长着哩。主要是你大奶奶,叫她过来她也不过来,正好你大哥大嫂非叫我过去,那就过去吧。两个老婆子正好说说话,有个伴。”

林氏看了看韩子明,说道:“好,前面月饼跟菜要是不够吃的,回来吃。”

等到姜氏离开,韩子明和林氏又回到东屋,商榷着什么事。因为午后,韩冬和韩俊许是累了倦了,歪倒在床上睡觉。

韩玉转身问道:“白泽哥,你为什么要在中秋之前过来,难道不想和爹娘一起过节?”

“中秋本来就是阖家团圆的节日,既然大哥二哥不在,那就不是团圆,既然不团圆,也就没有过的必要了。”

白泽的眼神在一瞬间凌乱了一下,从韩玉手中的花样上移开,看了看远方的天空,继续说道,“与其那样,不如早早过来,换个地儿生活一段时间,如爹娘所说,养养身子。他们都说,我体弱多病,其实就是闷出来的。”

韩玉微微一笑,说道:“你应该很想他们回来吧。”

“恩。”

白泽这才收回了目光,继续盯着韩玉手中的绣花,一副释然的表情,笑道,“只是大哥已经成家立业,有了牵绊,回来一趟也是极其不容易的。二哥在京师求学,一去就是几年,恐怕不功成名就,也是不会再进这个家门。还记得当初他走的时候,说的那句: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2”

韩玉手中的针线停了停,心想,两个哥哥,一个踏入仕途,平步青云,一个志向远大,誓要功成名就,恐怕他承受的压力不小吧。

白泽问道:“小玉,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可怜。”

“为什么这么说?”

把他的一番话停下来,韩玉乱了心神,便把手头的活放下了,看着他说道,“白泽哥,咱们这农家田园虽然简陋了一点,但很舒适,既然来了,就当做自己的家,别想太多。”

“知道了。”

白泽用力地点点头。心中更加疑惑不解,眼前这个小女孩的形象莫名其妙的一下子变大了,好像是一个能够读懂人心思,特别知道体贴人的母亲。这种感觉让他感觉怪怪,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就算想说,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只好用笑容来代替。

白泽忽然张口说道:“小玉,你教我绣花吧。”

韩玉一听差点被雷倒,捂着嘴笑道:“你一个男的,学什么绣花,粗心大意的可学不好。再说了,要是让人看见,还不笑话死你。”

“那要不然我教你读书认字,你都不知道的那些。”

说到这里,白泽脸上现出一丝疑虑,说道,“瞧我笨的,上次丁二过来只带了笔墨纸砚,书都没带。我忘了嘱咐他多带些了。算了,有时间寄封书信回去,让他送过来。”

韩玉说道:“这才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哈哈。”

白泽反驳道:“乱说,这句话不是这么用的。”

……

时间悄无声息的流淌着,越是觉得知足珍惜,就越觉得快,从日出到日落,仿佛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夕阳的余晖还残留在西方天际,林氏终于开始忙活起晚上的饭食,韩子明也跟着忙起来,去东边坟院里,请祖宗回来,开饭之前,烧纸跪拜天地也都是少不了的。

……………………

注释:

1出自宋·晁端礼《行香子·别恨》。全词如下:

别恨绵绵。屈指三年。再相逢、情分依然。君初霜鬓,我已华颠。况其间有,多少恨,不堪言。小庭幽槛,菊蕊阑斑。近清宵、月已婵娟。莫思身外,且斗樽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2最早见于宋·月性(和尚)的《题壁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不成死不还。埋骨何期,人间到处有青山。后被各种修改引用,所以版本各不相同。

【第038章 】 中秋月圆

毕竟是第一次过农家的中秋节,韩玉和白泽都是带着满心的期待。

“爹,我也要去!”

看到韩子明提了纸篮子就往外走,韩玉小步疾跑跟上去,嚷道。

韩子明大手掌放在韩玉的头上,说道:“你去干嘛去啊,都是老坟,不怕吗?”

“想去就叫她去呗,老坟也都是咱老韩家的,有啥害怕的,小玉,你说是不是?”

由于连续几天的秋雨,柴火有些受潮了,导致灶屋里烟熏的厉害,林氏正好烧了几把猛火,趁着这个机会出来透透气,看到韩玉和白泽跟在韩子明的身后,一副可怜巴巴央求的模样,便出口援助,“阿泽刚好也跟过去看看,坟院请祖先这种事他在县城里肯定没见过。”

虽说这个时代这个环境下,凡事都是男人当家,但具体到小事上,女人的嘴也是当了大半边的家。

听了林氏的话,韩子明点了点头,算是应允了。

韩冬喊道:“爹,我跟大哥也要去。”

韩子明无奈地摇摇头,笑道:“好好,去,都去。”

从胡同口往东边坟院行进的路上,韩子明也和几个提了纸篮子的街坊邻里打招呼说话,也都是去请各家的先人回来团聚。换做平日,这个时间点都是晚饭的时间,大街上是很少见到人影的,可是今天越是异常的热闹,大人小孩一团一团,有说有笑,有打有闹。

说是坟院,其实并没有院墙,就是一片树林,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坟包依次排列开来。

“这是你老太爷和大老太太的坟,这个是你爷的,这是你二爷二奶奶,这座新的是你四爷的,那边的都是一些后辈,都是按顺序来的。”

韩子明指着一字排开的坟包,逐个介绍,然后非常自信地指了不远处的一棵楝树,说道,“你们几个,看到那棵楝树了没?这是我专门找风水先生看的,你爷的棺材就头朝东南,东南方向种一棵树,这叫‘头枕着树干子,家里容易出笔杆子。’啥叫笔杆子?就是提笔杆子的读书人。”

对于风水这门学问,韩玉丝毫不懂,但听了韩子明的一番话,心想,不管是不是封建迷信吧,但解释还挺通顺的,真有那么点感觉。其实说到底,这些被后世称为封建迷信色彩的行为动作和语言,无可厚非,无非就是尚在世上的人通过逝去的先人寄托一些希望和哀思,而这些正是传统文化的可贵之处,是维系血缘宗族的根本所在。

而让韩玉觉得值得庆幸的是,父亲韩子明说到底有着改变穷困潦倒生活的态度和决心,哪怕是一丝渺小的希望。他希望韩冬韩俊二人能够读书,出人头地。当初是家庭条件不允许,现在一点点富足起来,也终于可以实现他的想法。

韩玉在一旁煽风点火,坏坏地说道:“爹,你就放心好了,大哥二哥要是读不出来个名堂,就不让他们进家,媳妇也不给他们娶。”

韩冬一听就不乐意了,嚷道:“不成,那也太公平了,大哥现在已经有了,真读不出来,难不成让我一个人打光棍啊!”

“好了,都别嚷着,你俩谁读不出来个名堂也不行!”

说完之后,韩子明放下篮子,蹲下去,把先前被林氏整理好的黄纸和纸钱金元宝等拿出来,把那块煮熟了的肉上插上筷子,摆放在坟前,吹了火折子,虔诚地跪下,点燃了纸钱等,顺手捞了一根枯枝,轻轻挑着火,好让这些纸钱元宝等能够全部燃尽,叹了一口气,说道,“爹,又是八月十五了,我领着几个娃子看你来了,给你多烧点钱,你在底下(阴间)该添点啥就添点啥,家里都好好的,娘她也好好的,没病没啥,不用挂念。等会儿回家吃个饭,吃个月饼,还有焦馍,咱一家人团团圆圆。”

念叨了一阵子,韩子明磕了几个头,站起来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就近找了一块大的硬土,压在坟头。一系列动作做完,绽开了笑脸,说道:“行了,回去吧,你娘该烙焦馍了。”

韩玉不解地问道:“爹,只是请我爷,为啥不让老太爷他们也会去聚聚?”

韩子明在指着坟前的烧过的痕迹,说道:“你没看到坟前都烧过纸了吗?已经被请走了,咱就不请了。”

“墩儿,请你爹去了啊。”

刚出坟院,从东边林子里出来,碰到了刚出门口的韩子丰的婆娘夏氏,她满心好奇地看着白泽,问道,“这是你哪地儿的亲戚?”

韩子明笑道:“嫂子啊。哦,这是县城白家的,过来咱这穷家住一段时间玩玩。”

韩玉张口喊道:“大娘。”

“哎。”

夏氏连忙应了一声,把韩玉抱起来,说道,“都说你家的小玉的找了门好亲事,看来是真的了。”说到这,点了一下韩玉的鼻尖,“你这小丫头片子可真有福气,找了这么好的人家。”转过脸看着白泽,“小孩看着不赖,白白净净的,要是能胖点就更好了。”

韩子明哈哈几声,说道:“是啊,来到咱自家,还不得叫亲戚养胖点,那也太丢脸是不是。好了,嫂子,赶紧回去吧,他娘还在家里等着,估计一个人忙不过啦。”

夏氏这才放下韩玉,拍了片她的头,说道:“死妮子,咱这老韩家,就数你命好!去吧,去吧,有空来可得看大娘,叫大娘沾沾光。”

回到家以后,韩子明又在院子、灶屋和堂屋里烧了纸磕了头。这个时候天色已经黯淡下来,一轮明月银盘似的,在东方的夜空中升起,挂在树梢。

林氏和春草已经收拾的差不多,堂屋的大桌子搬到了院子里,为了防止菜变得太凉,每碗菜上都有另外一个碗盖着,月饼也切开来,每个分成八小块,摆在一个稍大的盘子里。而林氏用凉快转头竖着平行拜访,烙锅架在上面,下面烧着柴火,上面烙着焦馍。

这种焦馍,韩玉还是第一次见到,先前听过几次名字。桌子上已经有几个烙好的,正圆形,半径二十厘米左右,非常薄,正反两面都有芝麻粒。做法还颇讲究,杂面不行,为此,林氏专门买来了足量的白面,芝麻是自家存的一些,和面的时候把芝麻掺进来,而且要放酵头,把和好的面放在锅里闷着,让它自己发酵一段时间。发酵好了之后,分成一团一团,再用擀面杖碾成圆形的薄片,放在烙锅上就行了。

韩冬拿了一个在手里,笑吟吟地说道:“娘,你烙的可真圆,跟月亮似的。”

“德行!想吃就吃吧,现在能吃了。”

林氏回头一笑,扬了扬手里的擀面杖,对几个人说道,“赶紧坐下去吃吧,这个烙完就成了,你们先吃着。”

围着桌子做好之后,韩子明说道:“这八月十五,图的就是个团圆,啥都是圆的,先吃焦馍和月饼才行啊,而后再吃菜。”

月光皎洁,水银一般从天际撒下,亮如白昼。虽然稍微有些凉,但也都被过节的热情冲淡了,几个人吃着喝着说着笑着,自然感觉不到凉。

“这焦馍真香,太好吃了!”

韩玉逮住焦馍吃了一个半,毕竟不是充饥的食物,也没什么感觉,芝麻本来就是香油的食材,加上农家酵头的特殊制法和林氏的手艺,焦馍又香又脆,叫起来咯吱咯吱的。月饼也不是现代社会的那种,而是农家的土月饼。村南头的张根家里就是常年做月饼的,月饼里面的馅都是花生、枣子、芝麻等农家常见的食材,风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