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春茂侯门 >

第313部分

春茂侯门-第313部分

小说: 春茂侯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就结了,这样造谣生事的东西,也就是大伯母与岳母大人心软,换了在雍城侯府,早就全部打死了。”宁摇碧轻描淡写的道,“这么荒谬的说法有什么可信的呢?”

卓昭节看了他一眼,发愁道:“我又没你这么聪明,我哪儿懂这些?如今祖父确实看重沈丹古的很,我倒觉得未必全是空穴来风。”

“你不懂,问我不就成了?”宁摇碧笑着道,“这样,今儿我不为难你——你给我剥两个菱角,我替你解了这愁绪如何?”

只是剥两个菱角,卓昭节自不会拒绝,抿嘴一笑道:“你若是说的好,我给你剥上一碗也成。”说着就唤人打水上来净手。

宁摇碧瞥一眼她浸入水中嫩如水姜的纤指,微微笑道:“剥几个意思下就成了,剥一碗我可舍不得。”

卓昭节浣指的手一僵,嗔怪的看了他一眼,道:“你再说我不给你剥了。”

阿杏忍着笑捧上巾帕,伺候着卓昭节擦干了手,拈起盘中红菱剥了起来——宁摇碧一看她剥菱角的样子倒是有点意外,但见卓昭节轻巧的从旁一扳,跟着十指微动,一整块雪白的菱肉就叮的一声落到宁摇碧面前的银碟里去。

宁摇碧惊奇道:“你会剥这个?”

“这话说的人像傻子一样了!”卓昭节闻言,双眉一挑,道,“这季节这菱角在江南遍地都是,我打小常跟了外祖父出门,外祖父垂钓,我和表弟可没那个耐心,不是捉鱼摸蚌,就是采莲掐菱角,哪有不会剥这个的道理?”

又哼道,“再说你剥起来不也利落得很?我知道你怎么会的,多半是孝敬纪阳长公主罢?我在秣陵时可也经常在外祖母跟前孝敬的呢!”

宁摇碧失笑道:“我倒把这些给忘记了,嗯,那你给我多剥几个罢。”

卓昭节到底是江南水乡长大的,对于江南常见的菱角料理起来十分之娴熟,说话这点功夫,她一忽儿一个,一忽儿一个,不多时就在宁摇碧的银碟里堆了一座小山尖,宁摇碧拈起一颗吃了,微笑着道:“甜得紧。”

“这时候正当季呢。”卓昭节把恰好剥出来的一颗自己吃了,咽下后,就催促道,“说吧说吧!”

宁摇碧又吃了两个,才慢条斯理的笑道:“莫急莫急,一会叫暑气蒸干了哪儿有如今好吃?”

他一直吃得只剩了三五个,这才心满意足,叫人拿了帕子擦了擦手指,随即微微笑道,“敏平侯如今的心思其实好猜的很,哦,应该说他这次这么做,那么一直以来的心思都好猜得很。”

……卓昭节想了想,怒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宁摇碧左一个好猜右一个好猜的,奈何她想来想去还是一头雾水,索性就恼了。

“咳,不过是‘为父之心’四个字罢了。”宁摇碧赶忙赔笑,道,“你看,卓家如今不算你两个姑姑,那一共是五房人,是也不是?”

卓昭节狐疑道:“然后呢?”

“大房子嗣不丰,而且至今无孙,我说句实话年别恼,我听说咱们这二堂哥也不是什么出色的人物?二房与三房都不可能继承爵位,然而子孙上头总还过得去,大堂哥、六堂哥如今都外放着,七堂哥明年不是也要下场?这两房往后大抵还是有些指望的;岳父岳母这一房呢看起来是最好的,你看,三哥已经成婚,膝下嫡子都有两个了,古家娘子明年就要过门,八哥似乎也是同辈里书读的最好的一个,何况你与五姐嫁的都好。”宁摇碧一一替分析道,“五房至今只得一个嫡女,虽然高家势大,奈何卓芳涯自己宠妾灭妻的把好好的姻亲现下倒是弄成了仇家,而且为了女色也耽搁了功课,所以照着敏平侯来想,最要担心的,其实就是两房,一个是大房,一个是五房。”

卓昭节古怪的道:“我似乎听说祖父长年住别院已经好些年了。”言下之意自然是觉得敏平侯实在不是多么关心子孙的人。

宁摇碧却摇了摇头:“不能这么看,人住别院,但八哥与沈丹古却是一直被带在敏平侯身边的。”

“你不是说祖父最担心大伯与五叔么?八哥可是我们四房的人。”卓昭节诧异的问,“难道祖父打算让八哥过继?”

既然卓芳纯被立为世子,而卓知义至今没有一子半女,这卓二郎的后院人不少,大房里就他这么一个子嗣,卓芳纯和大夫人为了他也不是没有私下里请胡老太医看过,但这些年下来始终都没有一个动静,想来卓知义许是子嗣上有所妨碍,所以往后若也一直无嗣,必然是要过继子侄以继香火、传承爵位的。大房与四房乃是同母所出的兄弟,将来这过继的人选当然是从四房里挑,没有去便宜其他房里的道理。

但卓昭粹与卓知义是同辈,卓知义虽然是庶出又平庸,总归是卓芳纯的亲生子,索性爵位没有落到大房也就算了,既然传了大房,将来却要传给侄子而不是亲子,现在不在乎,往后辰光长了恐怕卓芳纯也会想多罢?

第二百四十章 为父之心(下)

宁摇碧笑着道:“你是真没这天赋——咳,我的意思是,敏平侯早就有意把爵位留给大房了,公侯伯子男,大房这一支,有这爵位,便是子孙再怎么平庸,至少能保三代富贵,即使三代之内都不能提爵,只要不出相当能败家的子弟,总归四五代衣食无忧是没什么问题的,大房里有了爵位傍身,敏平侯自然就不用为大房打算旁的,可以腾出手来专心教导八哥与沈丹古——要知道那时候你和五姐都还没许人家,即使早就料到了你与五姐都能嫁得好,但总不能叫四房里靠着姻亲过罢?岳父大人与大伯一样是嫡子,君侯他自要特别操心些,这才把八哥带在了身边,至于沈丹古,那当然是为了扶持五房预备的人。”

卓昭节呆了一呆,道:“是这样?!”

“不是这样还会是怎么样?”宁摇碧微微一哂,道,“你看现在,大房承爵理所当然,任谁也挑不出理来,又使大房得了依靠,其实我看君侯挑选八哥栽培也是因为咱们那二堂哥天赋实在太差的缘故罢?左右栽培不出来的,索性就把爵位给了大房,承爵反正又不用考试,不然没有爵位,大伯与大伯母都是精明的,他们在时还好,他们一去,二堂哥怎么个过法?二房、三房不说了,庶出的两房只要大致还过得下去,我想君侯至多往后分家时多给他们些私产算是体恤了,总归嫡庶有别的。

“岳父大人这里,因为大伯至今无孙,将来要过继嗣孙,总归是从岳父大人的孙辈里挑的,何况大伯与岳父大人同母所出,也能彼此扶持,再说五房,卓家内斗这些年,源头在于梁老夫人之故以及沈氏在百日内进门,到现在则是世子之争,世子立了大伯,大伯与岳父心头也算得了安慰,对沈氏母子的怨怼也能略减,而沈氏这边呢,沈丹古非池中之物,这小子在陇右时就有神童之称,这些年满长安都知道君侯对他极为上心,冀望很大,他能够得到君侯的赏识还不是因为沈氏把他接到了卓家来?将来他若是得了势却不管沈氏母子,不身败名裂就奇怪了,沈丹古是早就被君侯绑给了沈氏母子的。”

宁摇碧摇头道,“长辈就是长辈,君侯不可能不管子孙的,不然这回也不会就默认了把他气病的是卓芳涯了,我打赌这件事情的真相,君侯甚至连大伯都没有告诉!”

卓昭节诧异道:“你怎么知道?”

事实上卓芳礼并没有把那日敏平侯醒来后先要见了他时的情形告诉任何人,毕竟那番谈话实在不足为外人所知。

但听宁要碧说得笃定,卓昭节自要问上一句。

宁摇碧微笑着道:“你想君侯把爵位留给大房、用心栽培八哥和沈丹古,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他去之后,子孙都各有所依,不至于立刻败落下去,也不至于彼此相残、或者是犹如仇雠?既然如此,这件事情左右卓芳涯都背了黑锅了,再告诉大伯……我观大伯与岳父大人一样,嗯,为人忠厚,若知岳父冲动之下……岂不是会怨上了岳父、兄弟之间生出罅隙?君侯多年来的安排是为了让子孙和睦,各有所依,最好还能够彼此友爱,本来大伯与岳父大人就很和睦,君侯反正都已经推出一个儿子顶了罪名,又何必再搭上两个儿子之间的信任?还不如让岳父记下这份情。”

卓昭节微微动容:“原来是这样!”

“不止这样。”宁摇碧平静的道,“我想接下来君侯还会私下里寻岳父说话,要岳父接下在大房与五房之间斡旋的差使,岳父之前气病君侯,却得君侯帮着遮掩,如今正是满心歉疚的时候,君侯但凡提出要求,只要力所能及,岳父不会不答应的,即使岳父不喜卓芳涯,但君侯也可以以这次是卓芳涯为岳父顶了罪为理由,在这一点上岳父不能不承认,所以这件差使岳父是接定了,毕竟大伯料想对卓芳涯也厌得很,除非咱们大姑姑或者岳父去说和,不然换了君侯也未必有用,何况君侯年事已高?如此诸子和睦,就算不能和睦,至少不至于继续彼此勾心斗角下去,这才是君侯的目的——说起来这次君侯病倒,不只是对卓家来说是因祸得福,因此躲过了打压,对君侯来说也是这样,得到了一个化解元配嫡子与继室嫡子之间矛盾的理由与机会。”

“祖父的打算竟然如此深远么?”卓昭节吃惊的掩了嘴,道。

宁摇碧微笑着道:“那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到底几十年的阅历在那里了,坊间有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谁家堂上的阿公和老夫人没点儿主意呢?”他忽然话锋一转,低笑道,“对了,说起来这次时四娘在喜宴上闹出来的事情,你可知道真正的真相?”

卓昭节叹道:“自己家的这点儿事情我都被绕晕了,我哪儿还能想到旁的?你想说什么就说罢。”经宁摇碧这么听了听事儿就轻描淡写的将前因后果道破,她是死了自觉聪慧伶俐这条心了,此刻语气里不免就透露出了心灰意冷。

宁摇碧笑着道:“你先不忙失望,你以为这样看穿事情很难吗?无非是你从前不必操这个心罢了,你看你小姑姑心眼多罢?她是心心念念着要替卓芳涯争世子位,既有所欲,自然就习惯了遇事多想一想,定成年纪比你小却想得比你多,无非也是差不多的缘故,可见你福分比她们都好,没有许多糟心的事情叫你烦心,你自然就不习惯多想了。”

“是这样,然而我总觉得自己是笨了。”卓昭节抿了抿嘴,悻悻的道。

“这算什么笨?”宁摇碧失笑,道,“一来是你没习惯,说起来你如今也才及笄,六姑……我是说义康公主,似你这个年纪时,比你还要不晓事,就说有一次罢,在翠微山避暑时,她追一只貂……”

卓昭节郁闷的打断道:“公主殿下是金枝玉叶。”

“也不是所有的金枝玉叶都能像义康姑姑。”宁摇碧轻轻摇了摇头,“比如说,我的祖母。”他没有细说纪阳长公主少年时候的意思,只道,“反正这些事情你不懂的,问我就是,我若不懂,再请教父亲或祖母,咱们又不是无依无靠的人,既然有这不操心的福分,又何必辛苦去追求面面俱到?”

他忽的展容一笑,“以咱们这样的出身与天赋,本来就是什么都不会,也有大批人心甘情愿的捧着咱们了,若还要争一个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无一不晓,却叫天下文人雅士拿什么出头?至于你说这人情世故,懂得多与懂得少,只要日子过的好,又有什么紧要?懂得多的人,难道不要多烦几件事?”

卓昭节被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