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玉阶辞 >

第68部分

玉阶辞-第68部分

小说: 玉阶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无人了。”

杜慧卿中宫中人说起过,李延庆对父亲当年为他聘狄女为正妃一事颇有微词,以为有损中原威风。加上皇后和他感情一直说不上好,他虽不曾对皇后如何,但对当看的事也难免耿耿于怀。他急于挽回中原的脸面,倒不是不能理解,只是未免操之过急了些。她婉言劝解:“总要等到筹划妥善才好兵。”

李延庆看了她一眼,沉默了一会才道:“太子不擅领军,且他和皇后的感情一直不错。朕担心将来他会因为母亲对北狄退让。所以……”

他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但杜慧卿已经明白过来,他是想趁自己还在壮年之时扫平外患,以防止将来太子困于亲情,让外夷踩在头上。这样她倒不好再劝,低头半晌后轻轻道:“陛下的考虑也有道理。不过兴兵到底不是小事,还请陛下慎重。”

“这是自然。”李延庆也无意再深入讨论此事,适时转移话题:“前两天德妃和淑妃凑在一起商量,似乎想在上元节搞些新花样出来,你可有兴趣?”

“这事妾也听说了,想必会很热闹吧,妾拭目以待。”杜慧卿闻弦歌而知雅意,也不再追问,只微笑应道。

李延庆凝视她许久,才微笑转回头:“是啊,朕也很期待呢。”

|派派小说论坛魑黥。手打,转载请注明|http://。paipai。fm

灯影

转眼上元将至,宫中清扫残雪,四处张灯以贺佳节。入夜之后,内宫各处灯影幢幢,光彩尤胜。李延庆难得有闲,信步而走,神色懒懒的瞧着形态各异的灯盏。

宫人们见皇帝来此,纷纷行礼。李延庆不觉有些扫兴,摆了摆手,让她们继续,自己则一个人走了开去,正无趣间,忽见灯影间一抹红影迤逦,却是杜慧卿持灯走过。李延庆微微一笑,见无人注意,但悄悄跟上了她。

杜慧卿打扮一向素净,这日因佳节将至,难得做了颇为富丽的妆扮。她头梳堕马髻,上缀珠钗、翠钿,黄袖红襦,外罩饰有团花金涂的深蓝半臂,肩上一条极长的绛色帔垂下,直拂地面。她似乎也被这闪耀灯光吸引,不时驻足凝望。那一抹红裙也就在她走走停停之间愈发的飘忽不定。


见杜慧卿一直没发现自己,李延庆终于忍不住出声:“杜司正。”


  杜慧卿被这突然出现的声音吓了一跳,一脸惊讶的回头,见是李延庆,便笑着上前行礼。李延庆虚扶了一下:“你我之间何须多礼?”


  杜慧卿一笑:“妾正在教皇后殿下尊卑之道,岂敢先失了礼数?”


  李延庆失笑:“你倒是一向精乖”


  “妾是否可将此言当做陛下对妾的夸赞?”杜慧卿微微挑眉。


  李延庆大笑:“司正说话总是这么有趣。”


  杜慧卿不解他何以如此高兴,顿了顿才道:“家父总说妾桀骜不驯,有违女子之道;便是家兄如此纵容,只怕心里也不以为然,说妾有趣的,陛下是第一个。”


  李延庆啧啧嘴,含笑道:“朕是不是也可将司正此言当做是对朕的夸赞?”


  杜慧卿回以一笑:“不必当作,妾本就是在夸赞陛下。至尊别的长处没有,心胸广阔这一点到真是无人能及。”


  李延庆笑着刮了一下她的鼻子:“你就不会好好说话,非得刺朕一下才高兴?”


这个举动过于亲昵,杜慧卿何其灵敏,忙退后一步,神色略显戒备。


  李延庆却浑然不觉,负手道:“朕前几日召见了张光。”


  听皇帝忽然提到自己前夫,杜慧卿愣了一下,才故作轻快道:“陛下不会当真为难他了吧。”


李延庆抬手,在面前的灯盏上弹了一弹,漫不经心道:“看你全不将他放在心上,朕何必枉做小人?此人学识的确渊博,不过器量不足,写写诗文尚可,但不是治国的料。朕让他去编撰史书,不算辱没吧?”


  杜慧卿微微曲膝半开玩笑道:“陛下圣明。”


  虽然语气不够恭敬,她却是真的服气。皇帝与张光不过是一面之缘,就已看透此人。自己却花了两年时间才得出相同结论。李延庆平时再怎么荒唐,在识人这一点上,他的确很少走眼。仅这一点,就值得佩服。


  李延庆听了摸着下巴作深思状:“这倒是句好话。可朕怎么觉得任何好话从你嘴里出来都变了味道?”


  杜慧卿笑道:“妾笨嘴拙舌,望陛下海涵。”


   李延庆道:“你笨嘴拙舌?想来天下都没有伶俐人了。”他忽的靠前一步,在杜慧卿耳边道:“离开他是对的。他哪里配得上你?”


  他的气息拂在杜慧卿颈间,让她一阵脸红心跳,却勉力镇定,艰难道:“过去之事……陛下何必再提?”


李延庆轻柔的抚着她的脸颊,依旧低语:“你该有更好的归宿……”


这姿势过于暧昧,杜慧卿不过失神片刻便猛然醒悟,退开两步道:“时候不早了,请陛下允妾告退。”


  她转身欲走,不想李延庆脚尖踏前,踩在她垂落地面的帔帛上。她欲扯回帔帛,不想帔帛纹丝不动。她有些狼狈的回头,低声恳求:“陛下,请别这样……”


  李延庆嘴角上勾:“原来桀骜如杜慧卿也有惊慌失措的时候?”


杜慧卿闻言,面色微沉,忽然抬眼望向他身后,轻呼一声:“殿下!”


  李延庆一惊,难道皇后或是太子在此?他再厚颜也不便在这两人面与杜慧卿纠缠不清,不由脚下一松,回头望去。谁料背后空荡荡的,并无他人。


  “你……”李延庆刚想说话,转回头却已没了杜慧卿的身影。她早已趁机抽回帔帛,溜得不知所踪。


  李延庆呆立原地,许久才失笑摇头,喃喃自语:“李延庆啊李延庆,枉你一世英雄,竟被一个小小女子诓了去……”


  他转眸,看向她走过的道路,却又微笑起来,如此慧黠高傲之人,张光怎么驾御得住?


  杜慧卿几乎是心慌意乱的跑过阁道。她气喘吁吁的回头,不见李延庆跟来,才停下了脚步。


她知道皇帝对她有些特别,但她总以为是兄长杜俊的缘故,却没料到他原存了这样的心思。如今仔细回想,皇帝频频招惹,的确隐约有挑逗的意思。只恨自己年轻识浅,不比皇帝这个中老手,竟至今日才惊觉他的意思。


  “杜司正?”有人自阁道上轻呼一声。


  杜慧卿抬头,却是太子妃被一群宫女簇拥着走来。杜慧卿意识到自己失态,遂深吸两口气,勉强镇定下来,迎上前行了礼:“太子妃。”


  “司正何以到此?”太子妃和杜慧卿差不多的年纪,却还是一派天真之态。


  “适才观灯,不觉至此。”


  太子妃亲切的挽起杜慧卿的手:“正好,我也想去看看,司正可愿陪同?”


  杜慧卿心乱如麻,却又不便拒绝,只得陪着她一路看灯。这一陪就是半个时辰,直至少阳院派人数次来催,太子妃才意犹未尽的回去。送走了太子妃,杜慧卿正欲回自己的居所,却被一个声音叫住:“阿杜。”


  杜慧卿自然知道这声音来自何人,缓缓转过身。灯火阑珊,李延庆慢慢踱出暗影。


  “陛下。”杜慧卿一见他便面泛桃红,却仍不失礼数。


  李延庆看了她一会,嘴角不易察觉的上扬:“朕还以为你会躲着朕。”

“我躲得掉么?”杜慧卿眼光向上一挑,反问道。

李延庆笑了笑:“朕不会强迫你。”

杜慧卿沉默片刻,缓缓道:“我想陛下也不是这样的人。”

“那你……是否愿意……”李延庆声音略显艰涩。

杜慧卿想了一会,慢慢摇头:“我与张光和离,并不是为了成为陛下的嫔妃。”

李延庆没有说话,只是低头看着自己脚尖。

“陛下……”杜慧卿许久没听见他说话,不由出声。

李延庆长长呼出一口气,再抬起头时,他脸上已瞧不出半点端倪:“朕猜也是这样。你从朕身边溜走时,朕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妾愧对陛下。”

“感情之事不可勉强。朕的皇后成婚之后便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你完全不必为此愧疚。朕也不希望你因此对朕存有任何芥蒂。”

“妾明白。”

“既然话说明白了,朕也该回去了。”

李延庆深深看了她一眼,慢慢转身走开了。他一早就知,她这样的女人必不愿入他后宫,所以他本不欲与她明言,只是情难自禁,他还是抱着希望试了一试,结果却正如他所料。她果然不屑一顾。

经过庭中漫天灯火时,李延庆抬首,对着重重灯影叹息,若她不是如此高傲之人,他们或许是能走到一起的;可她若不是这样的人,又怎能吸引到他?所以这本就是一个解不开的结。

有缘无份,大约就是如此罢。

|派派小说论坛魑黥。手打,转载请注明|http://。paipai。fm

左传

皇帝政务繁忙,虽常拨冗指点莲生奴,时间却都不长。因此莲生奴没呆多久便退出了会宁殿。

他在会宁殿外踌躇了一会,决定先淑香殿与母亲说话。他命内官引路,前往母亲殿阁,行至路半便远远就长寿穿穿着一件黑色镶金边的披风,扛着马球杆,疾步向淑香殿走去。他身后的内官们一溜小跑,都气喘吁吁的跟着,越发显得长寿威风凛凛。

“阿兄。”莲生奴含笑唤了一声。

长寿回头,见是自己兄弟,咧嘴一笑:“莲生奴?才一个月没见,你好像长高了点。”

他等莲生奴走上前,两人同行。

莲生奴上前与他见了礼,才问:“阿兄移居宫外后乐不思蜀,怎么今日有空和宫。”

“阿娘叫我来的,”长寿懒洋洋道,“要不然我才不进宫呢。每次进宫阿爹都得训我,一想我就头疼。”

莲生奴一笑:“阿兄在宫外逍遥,阿娘却一直挂念着阿兄。今日入宫,阿兄多陪她说会话才是。”

“这不用你教,”长寿一边说一边用手肘顶了弟弟一下,“你还没在宫外住过,所以不知道。外面可比宫里有趣多啦,我每次出城游猎,去了都不想回来……”

莲生奴笑笑,没有回答。长寿这几年依旧不改顽劣之性,宫中每每让他弄得鸡飞狗跳,连皇帝也拿他没办法。因此长寿一满十五岁,皇帝便让他在宫外开府,命他迁居。他移居这时,内宫上下都因为走了这个大麻烦,几乎个个额手称庆。长寿搬到宫外,很快就结交了一批京中贵戚子弟。从那之后,他更是如鱼得水,整日吃喝游乐,没少让言官弹劾。万幸的是除了喜好玩乐,他并没有其他过份的行为,即使康王也没法找到更多的口实攻讦于他。

长寿歪着脑袋看了弟弟一会,见他不说话,便自顾自的说:“不过我猜你就算是开府独居,也没什么分别。反正你也不会去找乐。对了,康王——”

莲生奴抬手,没让兄长说下去。他转头,见内官们都远远跟着,才压低嗓子道:“我听说康王这几年一直在京里安插他的人?”

长寿也轻声回答:“我通过几个朋友打探过,的确如此,龙武军、羽林军都有不少人和康王叛乱密切。我这次进宫来也是想问你,咱们是不是要早做些打算?”

莲生奴低头想了一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接着问:“城门和宫门各处呢?是不是也有他的人手?”

敌我摇头:“这我倒没仔细查。不过和康王结交的人品阶都不低,我猜他不会留心这些地方。”

莲生奴神色略显轻松,向兄长一笑:“阿兄回去再查查。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