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田仁医傻包子-第4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思都用在讨这个比他还要年轻的岳母欢喜上。
估‘摸’着是甜甜告诉他的。因为一次甜甜坚持要和李半夏睡,母‘女’俩在聊天的时候说起过这事,正巧说到爹就听娘的,搞定娘就搞定了爹,搞定了爹就搞定了全家的论调。
刘东山恨不得将这个长大了胳膊肘就往外拐、还算计她老爹的丫头给痛揍一顿。但人家相公就在那看着,甜甜又眼巴巴的他一打她便立即向李半夏求救的架势,最终只得作罢。
骆冰河和甜甜两人也知道,在这个家中,李半夏是最好说话也最通情达理的。她的出发点是孩子能够幸福,许多在其他父母看来很重要的东西在她那儿可能一点儿都不重要。
因为李半夏的观点是:孩子既然喜欢就让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要大方向没有错,就算受到了一些挫折,也是不怕的。因为他们就在这里,有任何事,他们都能在身后支持他们,爱护他们,为他们保驾护航。
这三年里,李半夏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家里和她新出生的小儿子上,中了剑‘女’的幻影绝杀,她侥幸保住了一条命,却注定了她的儿子可能会痛苦一生。不得不说,李半夏是内疚的,尤其在看到孩子两岁后还不会说话,比别人家小孩也要呆笨不少、几乎可以说是笨拙痴傻之后,李半夏的这种情绪几乎达到顶点。
孩子的名字叫刘新生,他的诞生意味着他母亲的新生,也隐含着一家人对他的期许和期盼。即便天生智力缺陷,他们也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这孩子能有个崭新的与众不同的人生。
刘新生自出生后,虽然比同龄大多孩子要愚笨,但在村中,并未受到任何人的歧视与冷遇。相反,老人、大人、同龄的孩子,都很照顾这位在众人眼中的痴儿。
虽然小孩子可能不懂事,无意中会说出中伤他人的话语,但他们的父母,似乎都时刻在教导着他们。要他们多跟新生玩,要好好地教他,不能欺负他,更不能笑话他。
有的甚至这样告诉他们的孩子:新生在娘肚子里就救了他娘亲的命,宁愿自己痴傻,也要他娘好好的活着。
每次李半夏听到这样的话,一边是感动,一边是心酸。三年间,李半夏鲜少去妙手仁心堂,但她的名声不减反增。
李半夏无暇兼顾‘药’铺的事,曾经和赵大哥商量过在妙手仁心堂除名的事,赵郎中第一个不答应。这间铺子是他们的心血,李半夏‘女’神医的金字招牌比什么都好使,虽然她没有在‘药’铺坐堂,但对于所有人而言,李半夏仍是妙手仁心堂的一份子,是这间‘药’铺的灵魂。
李大夫没在‘药’铺坐堂,并不代表有疑难杂症不能来请教她。相反,自李半夏淡出妙手仁心堂之后,前来向她请教的大夫多不胜数,不仅限于妙手仁心堂的大夫。大家考虑到李大夫家中事忙,也总是找个集中的时间来寻问,最后更是形成每月初一十五,马回村老槐树前老刘家大夫齐聚的热闹景象。
李半夏鲜少外诊,但当情况紧急或者别人找上‘门’时,不管家中多忙,也会不辞辛劳,前往看诊。
正是李半夏这种几年如一日的坚持,还有对病人的爱护,她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她的喜悦,大家同为她而喜。她的心酸,众人更是感同身受,这就是为什么刘新生不管走丢在哪里、或在进行爬高这种危险的事时,总会有人第一时间小心呵护着把他抱着送回来了。
不仅限于刘新生,刘家的几个孩子,也都很懂事。家里没大人的时候,从不用担心他们会饿肚子,甚至不用他们自己烧饭,先先后后会有许多人家喊他们去吃饭。去外地做工的人们回来时,除了给自家孩子带些吃食,也从不会少了他们那一份。因为李大夫和东山兄弟以前每次进城,回来也不会少了他们家孩子的。
几个孩子在新生出生后,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在他们弟弟更大些的时候,抢着教弟弟说话、写字。弟弟怎么教都不会说,他们也不会失去耐心,反而提起一百倍的‘精’神来教会弟弟。
在三岁的时候,新生终于喊出了那声“凉~”虽然他的发音还是不标准,将娘生生喊成了凉,李半夏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得一夜都没睡着。刘东山看着她哭,陪着她笑,不知如何安慰。
第二日,李半夏睡晚了,刘东山已经不在身边了。却发现在外面的院子里,刘东山执着新生的小手,一遍遍地教新生喊着“娘”时,李半夏心里‘激’闪过的幸福还有感动。
生活还在继续,新生依然不怎么会说话,唯有那个娘字在刘东山一遍又一遍地教导之下叫得越发的清晰。
这个男人,沉默得像大山,深邃得像海洋。他的关心很少说出口,喜欢用这种默默与特别的方式,来表达着他对她的关心与在意。
爹娘身体康健,丈夫事业顺利,在砚坛日久弥香。他热爱着他的砚雕事业,也不忘在李半夏熟睡时放下手中的刻刀,为她轻轻盖上薄被。
孩子懂事乖巧,一日日茁壮成长。她的小新生,也会亲她一脸口水,欢快着叫着她娘。
这一世,她的人生很圆满,她很幸福。
【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