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拾回春-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氏面上一僵,突然意识到对方来者不善,可自己一时又摸不清对方的底细,便陪笑道,“娘说的是。这马上就中午了,还是先进屋歇息吧?”
宋氏瞥了她一眼,指着眼前的这栋宅子,“听说这是你的陪嫁?”
这话不能不答,张氏心里火起,却仍是堆起了笑容,只是话语里带了些许傲气,“也算不得陪嫁——只是用嫁妆钱买的罢了。”
宋氏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她,“哦……既然这样,我还是住隔壁去吧。”她招手把邓知仁喊来,吩咐他,“咱们去那栋宅子住下,那是你大哥买给我的。”
邓知仁知道如今的情形骑虎难下,若是遵循了娘亲的吩咐,就等于和大嫂结了怨,若是驳了娘亲……就是落了娘亲的面子,他正踌躇着,就听身后妻子劝道,“娘,粥儿和饼儿醒了,闹呢……”
宋氏面上淡淡的,道,“那还不赶紧去开门?”说着,从腰上解下一串钥匙递给邓知仁,“去开门,咱们住那边。”
邓知仁无奈的看了张氏一眼,接过钥匙。
宋氏道,“老大媳妇,这些事就不麻烦你了。走吧。”
张氏气得几乎咬碎一口银牙,眼睁睁的看着与宋氏同来的几辆大车跟着掉头而去,在隔壁院子的门前停下——她跺脚怒声道,“都给我回去!”
张氏家里的仆役见女主人发怒,连忙跟在她的身后极快的关上了大门。
温华放下车窗下的帘子,满面忧虑,望着宋氏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宋氏面无表情的看了前方,直到温华惴惴不安的喊了她一声,她才开口道,“下车吧。”
眼前院落的大门被打开了,温华扶着宋氏下了马车,宋氏从梁氏手里接过粥儿,和抱着饼儿的梁氏一起走进了这座精致的小院,平羽抱着好奇张望的元元跟在后面,温华想着平羽已经抱她累了一上午了,要接过来替他抱一会儿,元元却不愿意,一扭头趴在平羽的肩膀上,不理会她,温华好气又好笑,朝她做了个鬼脸,紧赶几步挨到了宋氏的身边。
这个院落显然刚被装饰一新,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油漆味儿,墙头和屋檐上没有乱草,各处的门窗都是新漆的,墙上也重新粉刷了,粉白粉白的,清新可爱,只是由于季节的缘故地上堆满了落叶,然而金黄的树叶却显出了几分暖意。
邓知仁和秦池带着几个人把正房堂屋先清理了出来,将箱笼等物整齐的摆在里面的一个小隔间里。
粥儿和饼儿这时候都醒了,因为被吵醒了便闹起困来,怎么哄都不行,梁氏有些不安的望向婆婆,见她面上并无异状,才放下心。
温华让瑶珠留在屋里伺候宋氏,要带着滴珠去找寻水井和厨房,平羽便将元元交给瑶珠,也跟着温华出来了。
他们在后院的菜地旁找到了厨房和水井,水井尚好,看得出来用得十分爱惜,厨房的门只用了一根麻绳拴住,温华解开绳子推开门,见厨房里一大一小两个灶头,锅是新的,一只大水缸也是新的,上面加了木盖,房间一角有一只蒙了细纱的新菜厨,里面是两套餐具,一套缠枝莲的,一套五福捧寿的,橱柜一角倚着一把生了锈的斧子,还有两只水桶,只是厨房里没有柴火——她叹了口气,看来中午的饭菜必是来不及做了。
出来看看菜地,地里的菜都长疯了,多数已经老到只能留种子——不过这样也好,来年不必再到处寻菜种。
温华在园子里到处看着,这厢平羽已经挽了袖子准备把水桶洗出来好盛水,她跑过来拉着他就走,顺便还叫上了滴珠,“这些活儿不着急,一时半会儿也弄不完,咱们先想法子把午饭解决了。”
他们先去宋氏那里,平羽把后院厨房的情形说了,“厨房那边得慢慢收拾了,今天晚上能弄完就算是快的,再说还得整理各人的住处,我们想午饭不如将就将就,去外面买些吃的,大家吃饱了也有气力干活儿。”
宋氏本来因为今天的事而暗自难过,这时见儿女们都懂事,倒也宽慰不少,取了银钱让平羽揣好,又嘱咐他们要早去早回。
因为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事,所以雇来的车夫们并没有全打发走,留下了一个本分老实的,与他讲定了三天的工钱,温华他们不知道要去哪里买饭,便一路走走停停打听着,不仅打听到卖吃的地方,还打听到附近有个集市,今日正是赶集的日子,这会儿过去兴许还没散集。
既然有集市,两人便决定去看看,毕竟家里有些东西还需要置办。
这是典型的乡间住户的集市,摆在交通便利的路边,有些是扎了棚子,有些则干脆摆在露天,只是隐隐约约能够看见集市中间还有几栋房子,这里通常选择以物易物,当然银子和铜钱同样好使,但温华考虑到银子实在是太扎眼了,便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铜钱都掏了出来交给平羽,一会儿要买什么东西便都由他付钱。
他们把骡车留在了集市边上,车夫留在那里看守着。
三个人走在集市上,渐渐发现这里并不只卖粮食、蔬菜、草编篮子席子等农产品,这里还有一些货郎在摆摊儿,甚至还有一座磨坊、一家铁铺以及一家杂货店,温华还看到一些显然不像是农民的男女在集市里东瞧西看,她略想了想,便明白了,附近便是军营,许多低级军官的家就在附近,这里的集市能热闹起来便也不稀奇了。
在集市里走了一圈,想好要买的东西,又观察了几个看上去极会砍价的妇人,他们便也像模像样的问起价钱来了……
日近午时,他们满载而归,半车的粮食菜蔬,藤编的篮子一大两小,簸箩四个,大张的席子六张(卖席子的老汉亲自给他们把席子捆好装上车,随后就收拾了东西回家去了),还订了一百斤棉花,和卖棉花的人说好了送货上门。
路过村中邻居们说的那家小饭庄,平羽进去买了一大包袱的馒头和半篮子切好的熟肉,挑了些看上去还不错的酱菜,又订了些热菜,让他们做好了一会儿送过去。
回到家里,几个人觉得又累又饿,温华吩咐滴珠先给车夫去弄些吃的,便和平羽一起去堂屋见宋氏,屋里静悄悄的,两人把买来的东西简单做了一番交代,便央求宋氏下令赶紧开饭,他们都快饿晕了——
宋氏搂着困得迷糊的元元,压低了声音,“那就开饭吧,有空的人先吃,别忘了叫你们二哥和秦掌柜,瑶珠烧了热水,别净吃干粮不喝水,当心上火。”
“知道啦!”温华听到可以吃饭,顿时来了精神,冲去已经打扫干净的西厢房,吃的东西都摆在了这里,她拿起一个馒头掰开,里面夹进去几片肉,又塞了些酱菜,放到一旁的干净盘子里,如此又做了十多个,便吩咐瑶珠道,“余下的这些分出一半来装到盘子里,给二哥他们送去——小炉子升上火了么?筐里有鸡蛋,还有油盐酱醋,冲半锅鸡蛋茶,一人盛上一碗,别太咸了。”
宋氏再犯病
热水是现成的,鸡蛋和油盐也很快找了出来,趁着瑶珠打鸡蛋的工夫,温华端着盛了夹肉馒头的盘子进了堂屋,把盘子摆在桌子上,左右看了看,见宋氏和梁氏正在小隔间里收拾箱笼,粥儿、饼儿和元元都躺在东屋的炕上睡熟了,滴珠坐在一边的小杌子上守着。
温华指指炕上,压低了声音,“怎么都睡了?”
滴珠见她进来时就站起了身,回答道,“回姑娘的话,奴婢进来时,二奶奶刚哄着两位少爷睡着了。”
温华探身摸摸元元的小手,“她吃什么东西了么?”
滴珠一怔,又立即答道,“刚才收拾桌子的时候,奴婢见盒子里元姑娘爱吃的点心少了两块,似是元姑娘吃了。”
温华点点头,转身去了小隔间,“娘,二嫂,吃饭了。饭菜有些简单,今天事情多,咱们先就和就和吧。”
宋氏和梁氏就暂时放下了手里的活儿,就着新打的水洗了手,坐在堂屋的八仙桌前,瑶珠把冲好的鸡蛋茶用一只汤盆端了进来,上面点了香油,一时间屋里香气弥漫,闻到这个味道,众人立时就增添了食欲。
宋氏问瑶珠,“那边儿的饭菜也送过去了?”
瑶珠赶紧道,“都已经备好了,奴婢这就送去。”
宋氏道,“以后让干活的人先吃,咱们倒是没关系的。”
“是。”
温华看看房里的滴珠,跟瑶珠说道,“你快去吧,送完了饭就自己去吃,吃好了来跟滴珠换班。”
这一天众人直忙到傍晚炊烟升起才算收拾停当,各自搬进了住处。
这座院落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前堂、后院以及侧院。
前堂植有果树花木,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让人不由期待来年春暖花开时的繁茂,后院十分素净,结构也简单,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房间的后面是厨房、厕所和菜地,菜地一角还有处小门可以通到外面,在前堂和后院的东侧与之一墙之隔的是侧院,侧院也是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自只有一间,靠近西南方的墙角处有通往前堂的月亮门,被月亮门一角的海棠挡住的是侧院南墙上的一扇木门,这木门通往马厩。
宅子的前堂不住人,秦池一行人都安排在了侧院居住,后院和侧院的各间房里的砖炕都是新垒的,也都有灶头能够生火,让众人十分惊喜,大为满意。东屋住着宋氏、温华和元元,西屋空了出来,西厢房北间住着邓知仁一家,南间则给了平羽,小书童明昼这些日子和众人相处的久了,不再那么拘束,平羽见他年幼,不忍让他像别的书童那般睡在床前脚踏上或门板上受冻,便让他也睡在炕上。东厢两间因为光线不好,因此只把不用的箱笼等物堆放在了南边那间。邓知仁还计划着把东厢北边的那一间改成粮仓,然而现在并没有田地,粮仓里能摆的也不过是一家人的口粮而已,宋氏想起瑶珠和滴珠两人还没有住处,便把这间屋子给了她们两人。
第二天早晨醒来,温华便觉得浑身酸疼酸疼的,疲乏得紧,一点儿也不想起床,再看身旁,元元尚熟睡沉沉,宋氏也醒了,只是同她一样,眯着眼睛看着房顶发呆。
“娘——你累不累?我浑身酸疼酸疼的——”
宋氏嗯了一声,“那就再睡会儿吧。”
“娘你不舒服?”
宋氏长叹了一口气,“没事,就是昨天累的,躺一会儿就好了。”
“哦……”
既然暂时不用起来,便可以计划计划今天要做的事,“娘,今天有什么安排?”
“今天?……”宋氏闭着眼睛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家里缺的物件,你二哥今天出门去看看……打听打听平羽去读书的学堂在哪儿……家里的柴火……邻居也都该拜访拜访……不知道你大哥什么时候回来……”
温华听得头大,这些事情哪里是一两天就能办完的?
因为有这些事在心里扰着,她便没再多躺,只待了半柱香的工夫就起床了,暗叹自己真是闲不下来的劳碌命,蹑手蹑脚的穿好衣裳,出了卧房招呼着滴珠帮她打洗脸水,又自个儿取了牙粉刷牙。
昨晚睡觉前洗漱,她才想起自家还没有浴桶,只有从家里带来的盆,十分不便,今天要找人打听打听附近有没有箍桶匠,要是有的话就买来,最好是一间屋子一个——大家混用一个桶真的是很不方便,她每次都要把桶放在阳光下暴晒一天才敢用。
她在廊下梳着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