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调酒师-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个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李昱吉灵动的眼,直直的盯着他们,突然开口。
地二突兀的开口,硬邦邦的说:“主子,您就别操心这件事了,春娘早已有了决定,她还特意让我转告您,少费心神,多保养身子!”
李昱吉深沉的眼眸里的光泽暗淡了几分,为了这个无用的自己,连春娘都在担心着,就连地一他们这些知道实情的人,恐怕都是用敬畏的心对待那个暴躁强势的自己,而用怜悯之心爱护着现在的自己!
他很厌恶那个强势性格的出现,但也痛恨自己本来性格的无能,如果像父王那样就好了,主性格精明果断,但是父王当年却不得不牺牲掉自己最大的优势,只为了保全血脉传承!
李昱吉这种两面的性格遗传自他的父王李祺,父王牺牲了主性格吃下疯癫的药物,躲开了储位之争的迫害,却硬生生毁掉了健康的身体,害得晋王府元气大伤,连面具部都差点瓦解,而他们母子为了拿回失去的一切,同样付出了良多!
李昱吉不甘心,那个隐藏的强大性格明明也是他,为什么他无法随心所欲的使用自己的力量?而且那个看着强势的性格其实就是个懦弱的胆小鬼,每次受一点挫折就发病,然后在身体的极度痛苦下缩了回去,最后所有的痛苦都是他出现承受忍耐过来的,接下来还要忍受一个月全身不能动弹,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毫无尊严的残废日子!
事实上,每次那个强势的他说话做事,他都看得到,也很羡慕那样意气风发的自己,那些深谋远略的计策,每次都能收到绝佳的收益,他一直在努力吸收着一切,跟自己学习还这么投入的,也只有晋王世子李昱吉做的出来!
现在他要证明没有那个强势的他,自己一样能掌控一切!
“四年前,竹山县隐卫事件中,最后过来通风报信的娘子叫什么?”李昱吉决定不卖关子了,直接问到主题上。
地一诧异的抬起头,“属下记得那个娘子姓赵,是萧栅县隐卫的人。”
那个娘子当时出现的很及时,避免了面具部更大的损失,虽然竹山县的计划最后没有办成功,但是至少没有让精英人员被一网打尽!
遇到了一个知道隐卫分裂之前事情真相的人,虽然那个娘子年轻的过分,但是想来必是当年隐卫少数几个核心人员的后代,才能说的出“隐鳞戢翼,首尾相卫”这句古语,这也算是奇功一件了。
只是之后世子发病,人心惶惶的,折腾得大家都没有了再去接触那个娘子的心思,后来世子恢复,竹山县的事件就成了世子的禁忌,没人敢再提出来刺激世子的情绪,因此隐卫赵娘子仗义相助那件事就这么搁浅了!
只是现在世子自己提出这个人,是什么打算?看着世子苍白泛青的面色,却倔强镇定地看着他们,地一突然有些明白世子的意思了。
“主子,你是打算在隐卫内部安插一个我们的人?这个娘子倒真是一个上好的人选,又可能知道隐卫当年的秘辛,想来对隐卫忠心有限,不然也不会向面具部通风报信了。属下马上就安排人去打听那个娘子的情况!”地一又惊又喜的看着主子。
想不到这个虚弱的世子能想出这样釜底抽薪的计策,看来恢复性格的世子,头脑还是一样灵活,若是这样,世子继续掌管面具部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昱吉满意他的机敏反应,微笑着说:“这么一个现成的可以拉拢的对象,早就可以利用起来了,白白浪费了四年啊!”心里不屑的想着,原来之前那个自己也不过如此嘛!
地二突然想到什么似的,“今天来的那个隐卫娘子叫赵丹,她送过来一个聚兴行的账户,是打算让春娘打钱进去的,我记得她就是叫这个名字!年龄也挺符合的,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李昱吉很想拍手,奈何全身不能动,眼中闪过一道亮光,“我记得地三见过她的,让地三去认人——如果的确是同一个人,就把她带回来!我要亲自见见她!”
新醅酒楼的伙计们自觉的进行着柳新雅传授的侍应生训练,尉迟府的大获成功,让酒楼上下都信心满满,对未来充满希望。
但是一向最勤勉的午儿却不断出错,精神恍惚,时不时就神游天外。
廖娟看在眼里,训斥了几次,还是收效甚微。午儿的异样连柳新雅都注意到了,似乎从尉迟府回来,她就突然变成这个样子,难道在尉迟府里遇到什么事了?
柳新雅仔细回忆在花会上的情形,午儿在花厅都还一切正常,那就只可能是膳房会餐里遇见什么事了——可是出席尉迟府花会的都是豪门大户的子弟,跟午儿会有什么关系?难道有人为难她了?
想到午儿执意要来酒楼的固执,言不由衷的隐瞒,柳新雅觉得有必要好好跟她谈一谈了。
柳新雅拉着午儿来到账房,单刀直入的问:“尉迟府你遇到什么事了?怎么回来就变成这样?我希望你跟我说实话,你现在是我们酒楼的人,有事我们一定会帮助你的,也希望你能信任我!”(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午儿身世
午儿眼神微微一动,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我没什么事,对不起,少东家,我不会再犯错了!”
柳新雅仔细盯着她,想从她的脸上看出一点蛛丝马迹,但是午儿很快恢复到之前那个沉默甚至有些呆愣的模样。
这个午儿的来历,柳新雅曾经重点向李莫离打听过,据说她跟弯儿一样都是近两年才来的乌棚村,午儿到的时间比弯儿还早一年。
当时午儿是跟一个病弱的老妇人一起来投靠,老妇人没几日就病故了,午儿就留在村里,平日里话虽不多,但是做事很勤快,行为举止又宽容大度,在村里人缘还算不错。
只不过午儿喜欢舞刀弄枪,不喜欢给娘子们安排的女红学习,尤其喜欢跟着男孩子们一起练拳骑射,她臂力过人,很快在男孩子中间就表现出色,无人能及,这让村里负责教导男生的退伍镖师很中意,只是感叹她的女儿身分太可惜了。
午儿平时一直都是穿男装进出,直到第一批男子被选走,看着骑射武功都没她强的几个小子都被挑走,午儿着实沮丧了很久,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之后杜为康酒楼选人又没有挑中她的时候,她才会那么冲动的上前毛遂自荐的原因。
但是对于午儿的出身,就实在打听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了,她的天生神力倒是让李莫离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大周镇国大将军秦铁虎也是天生臂力惊人,在军中名声显赫,深得将士们佩服。看午儿这样特殊的体质,极有可能跟秦大将军有点关系。
柳新雅不太相信世子这个推测,一个娘子从小的教养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这个午儿手指骨节突出,皮肤粗糙,老茧遍布,一看就是从小做惯了粗活的娘子的手。甚至比一般小家碧玉的娘子都不如,她的装束举止也绝不像是大家族出来的娘子。更不用说跟秦大将军有关了,秦大将军的女儿在尉迟花宴上人人都见到了,弱质芊芊,秀气可人,诗词才华出众。怎么看都更像一个书香世家出来的娘子。
听闻秦大将军的夫人是先皇长姐的女儿平乐乡君,夫妻一向和睦,乡君从嫁入秦家就自贬身份,从不摆皇女的架子。上奉婆母恭敬,下待妯娌亲切,将军府在她的治理下一切井井有条。乡君亲自生养了两子一女,更是令秦大将军连纳妾的心思都打消了!
秦大将军治军有方,护国有功,对北方匈奴起到强劲有力的震慑威力。将军府这样的地方怎么会连午儿母女两个都养不起,任她们颠沛流离。吃尽苦头。
那个平乐乡君出生高贵,为人更是温婉大度,见她将女儿教养得大家闺秀风范,就知道将军府是如何知礼宽和的地方了。
等等——想到秦大将军的女儿秦雪青——柳新雅突然想到,一直在尉迟表现得略显紧张。手脚拘束的午儿似乎就是从听到秦雪青的名字开始变得奇怪起来,莫非她真的跟秦大将军有关系?
“午儿你知道自己姓什么吗?是不是姓秦?”柳新雅试探的问了一句。
只见。午儿脸色大变,面如土色,颤抖着声音问:“你……你怎么知道?!”
柳新雅同样震惊,原来她真的跟秦大将军有关!趁热打铁,今天一定要把事实问出来,若真的有什么事,她也好差早防范!
“从你看见秦雪青的时候就开始不对劲了,再加上你的天神神力,我怎么会猜不到呢?”柳新雅心里悄悄补充,这样我还想不到,两世为人,中级心理咨询师的牌照我就白混了!
午儿全身发抖,嚅嗫着:“我……我不是有意隐瞒的,我是怕她们不放过我,才不敢说实话!”
柳新雅倒了一杯热茶,递到她手中,“放松一点,在我这里你什么都可以讲,我是你的朋友,一定会帮你的!一个人背负着太累了,说出来会好受一些的。”她的声音柔和,带着一种安定心神的蛊惑力。
午儿猛地喝了一大口茶水,被呛得直咳嗽,脸儿涨得通红,然后她突然想通了似的,将她的身世娓娓道来。
等待机会从来不是丹儿做事的风格,守株待兔太被动,她换了男装,在“锦绣商团”附近徘徊,周围几户住家她都有所调查,并无可疑,只有这家属于户部尚书的宅院——主人早在几年前就举家搬迁到了北区皇城边上,而这个宅子却没有卖也没有租,就这么空关着,让丹儿心生奇怪。
丹儿来到此间宅院的大门前,斑驳的红漆大门已经略显破败,门前辟邪的貔貅石像依稀可见往日的荣光。
连留守的人都没有,人说户部尚书家财雄厚,果然由此可见一斑,这么好的一座宅子居然就这么搁置荒废着,不由得让人可叹暴殄天物啊!
丹儿迟疑了一下,还是伸手推开了大门。
院子里杂草丛生,地上积起了厚厚的一层尘土,显然很久没有人居住了。见四下无人,丹儿小心翼翼的检查了整个宅子,每间屋里同样满是灰尘,有几间甚至蛛网密布,丹儿自嘲得笑了一下,她这是在瞎怀疑什么呢?明显没有任何异状!
厨房院里有一口水井,丹儿看着眼神有些凝结,竹山县第一次见到“面具部”的人,就是从水井里出来,而现在那场经历却像一场梦,“面具部”的人消失的了无痕迹。
习惯性的来到井边检查,丹儿失望的叹了口气,水井口灰尘密布,青苔在井壁上沉积,没有任何可疑。
“妹妹可是在找我?”娇媚的声音突兀的在背后响起。
丹儿条件反射般迅速摆出戒备姿态,璇身回望,只见一个身穿红衣的娘子俏生生的立在院中,脸上六颗泪珠的小丑面具在阳光下闪着诡异的光泽。
“面具部”终于又出现了!
同样的震惊,柳新雅听到的跟丹儿面对的是有着异曲同工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真相。
午儿的身世简而言之,就是秦大将军趋炎附势,停妻再娶!
其实秦大将军的正室夫人应该是窦氏——也就是午儿的阿娘,窦氏生性温良,跟将军是从小定的娃娃亲,本来也是村官之女。嫁给秦铁虎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读不成书前程无望的武夫。
婚后没多久。秦铁虎离家参了军,几场战役下来,靠着一身蛮力,屡立战功,渐渐的名声大了起来。
秦铁虎在前线的时候。窦氏在乡间侍奉婆母尽心尽力,随着秦铁虎从默默无闻的小兵升到了将军的位置,秦家对窦氏就开始百般挑剔起来,等到窦氏父兄感染时疫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