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宫女上位手册 >

第16部分

宫女上位手册-第16部分

小说: 宫女上位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内沉寂了片刻。
  片刻之后,她听见那个温润似玉的声音不疾不徐地说,“由她去,在李泉这边解决好以前,不可打草惊蛇。”
  一瞬间,她如坠冰窖,险些昏厥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某容:大家好,美丽可爱又迷人的作者从今天开始会和主角们一起上演每日小剧场一个~
  容真:……真是如坠冰窖,险些昏厥过去。
  皇上:……真是如坠冰窖,险些昏厥过去。
  某容:是呀是呀,看不见留言,真是如坠冰窖,险些昏厥过去T…T。
  
  PS:今天起,恢复日更啦,远行归来,容嬷嬷我会开始勤奋码字的,希望大家多多留言,给嬷嬷些支持。

☆、第19章。惊变【一】

  第十九章
  
  端着茶托的手开始颤抖,眼里一片水光眼看着就要落下来。
  容真的大脑已经不听使唤,几乎想就这样冲进殿里,跪在地上哀求皇上救救自己的家人。
  阴谋是他们的,斗争也是他们的,与傅家上上下下一丁点关系也没有,为何却将她全家都牵扯进来?
  
  她的脑子嗡嗡作响,脚下似是生了根,可就在理智全然消失的前一刻,她重重地咬住下唇,清醒了过来。
  她不能进去。
  进去了,非但救不了家人,自己也是死罪难逃。
  
  顾不上手里的茶水,她把托盘往值守太监怀里一递,然后转身跑了出去。
  
  折芳居里,太妃正捧着本书眯着眼细细地看着,忽听门外有人通报,说是御前宫女容真求见。
  容真此刻已然跑得发髻凌乱,额上也挂着几颗汗珠。踏进大殿,二话不说就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求太妃娘娘救救奴婢全家。”
  
  声音铿锵有力,坚定利落。
  她的眼里还蒙着水雾,下唇因绝望而咬得血色全无,素来整洁素净的容颜被汗珠染湿,鬓发尤其湿得厉害,凌乱地贴在面颊之上。
  可是她这样笔直地跪在那里,好似太妃不答应,她就不起来。
  
  太妃不是傻子,太后这样大张旗鼓地捉拿了傅家上下十几口人,皇上知道,她自然也有耳目查到。
  眼下,看容真这样子,约莫是知道了此事。
  
  太妃坐在那儿没说话,目光重新落在书上,好似全然没听到容真方才的话。
  容真强忍住眼泪,又磕了三个响头,“求太妃娘娘救救奴婢全家。”
  太妃不回应,她就一直这样重复。
  
  她是真的拼了命在恳求太妃,响头一次比一次重,磕在那冷冰冰的地板上,声音闷响闷响的,叫一旁的秋姑姑都忍不住别过头去。
  她的下唇已经快咬出血,任谁都看得出她忍着多么大的痛苦,可是纵然眼里布满水雾,她却始终没有落下一颗眼泪来。
  她不能哭,这个时候,她没有时间去哭。
  
  “够了,起来吧。”太妃终于放下那本书,抬头看着她,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柔和煦,纵然眼里并无一丝怜悯。
  容真没有动,仍旧跪在那儿,眼睛看着面前的地板,额头上一片血瘀。
  
  太妃这样看了她好一会儿,才说,“哀家也想帮你,可如今太后仍是太后,哀家充其量也不过是个太妃,屈居她下,你要哀家如何帮你?”
  容真死死咬住嘴唇,薄薄的下唇终于见了血,顺着齿缝缓缓流了下来。
  
  太妃道,“哀家知道你是个聪明人,那日看了出戏,自然明白太后与昔日凌嫔的死有关。皇上与哀家都想要为凌嫔翻案,把这个心狠手辣的老太婆赶出慈寿宫,可纵然如此,只要她在位一天,哀家就得服她一日,哪怕想帮你,恐怕也有心无力啊。何况太后恨哀家当日在先皇面前与她争宠,若是哀家替你去求情,只怕她心里更气,于你而言更不利。”
  
  她字字在理,语气里充满无奈怜悯。
  她说,“好孩子,你先起来,哀家把你当成亲生女儿,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哀家答应你,过几日她一下台,哀家立马救出你的家人,你且回去,好好伺候皇上,不得出一丝差错。其余事情就交给哀家,可好?”
  
  容真慢慢地站起身来,行了个礼,“若是容真全家无碍,容真这条命就是太妃娘娘的,今生做牛做马,万死不辞。”
  她拒绝了太后要秋姑姑帮她敷药的恩典,转身走出了折芳居。
  
  进宫这些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早已尝遍,太妃的虚情假意她难道会看不出?
  说到底,太妃也不过是为了自身利益要将太后赶下台,自己才好光明正大登上那个觊觎已久的宝座。自己只是她安排在皇上身边的一颗棋子,因有点小聪明,便被她倚重,希望能得到皇上宠爱,最好是诞下皇子,不是么。
  宫女就是宫女,命贱如蝼蚁,她只是恨命运为什么这样刻薄,叫她一人老死宫中或是陷入阴谋便好,为何竟将她全家老小都拖了进来?
  
  失魂落魄地回到华严殿,容真抬手擦去眼泪,对上郑安的眼睛。
  “姑娘去哪里了?”郑安看了眼她额上的血瘀和嘴上的伤口,“怎么弄成这样?”
  容真扬起嘴角,淡淡地问了句,“怎么,公公也会关心我?”
  郑安一下子不知说什么好,看着她愣了愣,才道,“方才皇上唤姑娘去研磨,却不见姑娘踪影,姑娘还是进去亲口告诉皇上吧。”
  
  容真收回目光,面无表情地推开了门,然后走进了御书房。
  殿门在身后合上,她静静地立在门前,整个人被阴影覆盖住。
  
  顾渊听见开门声,淡淡地抬头看去,见她这样狼狈地站在那里,不跪也不请安,顷刻间便猜到她一定是知晓了什么。
  他也不说话,搁下笔来静静地看着她。
  这些日子也算是对她有个大致的了解了,素来少言,做事谨慎,不论主子气也好,乐也好,她永远从容不迫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会看眼色,沉静乖顺。
  这个平静似水的温柔女子此刻一副狼狈到家的模样,唇上还有血迹,额上一片红肿,头一次这样大胆地直视着他,眼里一片绝望,似浓墨般深不见底。
  
  顾渊淡淡地问了句,“方才去哪儿了?”
  容真毫不隐瞒,“太妃娘娘那儿。”
  顾渊停顿了片刻,拿起笔来一边往纸上写字,一边明知故问,“那她老人家答应你的请求了?”
  容真没说话。
  
  片刻之后,她重重地跪了下去,“奴婢只是一介卑微宫女,自知命如草芥,不值一钱。可奴婢的家人是无辜的,他们一生贫贱,不曾享过一天福。奴婢知道皇上一定有自己的计划,不敢奢求皇上相救,只求皇上答应奴婢,若是计划之外可以保奴婢家人平安,请皇上开恩,保他们不死。”
  
  皇上、太妃与太后三人间的恩怨她一个字也不想知道,也清楚皇上绝对不会为了她这样一个毫无用处的宫女破坏自己的计划。
  她只能赌一把,赌他对凌嫔有情,就不算是个全然无情的君王。
  只要他对她有一丁点同情,那便足矣。
  因为她还抱着微茫的希望,盼着在太后倒台那日,她的家人还安然无恙。只要皇上愿意,那么她全家还是有救的。
  
  顾渊这样毫不避讳地直视着她,那个他以为温顺如白兔般的怯懦女子笔直地跪在那里,眼里满是坚毅,可他却轻而易举看到了这样的坚毅背后那些摇摇欲坠的希望。
  她已经把他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顾渊收回目光,听不出语气地说了句,“你身为御前宫女,擅离职守,罚跪一晚。”
  顿了顿,才有了下一句,“五日之内,太后的事情会有结果,若是那个时候你的家人还在,朕会保他们无碍。”
  
  容真全然不顾额上的血瘀,再一次重重地磕了个头,“谢皇上恩典。”
  她安安静静地站起身来,“奴婢告退。”
  
  顾渊在书桌后坐着,也没有再看奏折,这样沉默了好一阵子,他走到窗边往外看去。
  台阶之下,那个女子默默地跪在那里,从半开的窗户里只能看到她的侧影,柔弱清瘦,好似一株摇摇欲坠的青草。
  他忽然想起了很多年前自己尚在太后宫里的场景,因为习字之时太过困倦,打了会儿盹儿,被太傅告知了太后。太后冷眼看着他,说是替他死去的母妃教育他,须得严惩不贷。
  
  于是那个寒冷的冬夜,他就这样孤身一人跪在慈寿宫前,跪到双腿麻木,跪到倒在冰冷的雪地里。
  后来,那个女人披着厚厚的大衣,走到他面前。
  她的手轻轻地抚上他的面颊,冰冷而没有温度,一如她的声音,“渊儿,你要知道母后做的一切都是你好,你的母妃去得早,母后是怕宫里的人嘲笑你没有教养,看轻你。”
  
  他倔强地撑着一地冰雪站起身来,看着太后美丽的笑容,一颗年幼的心充满不甘和愤怒。
  她折磨他,冷眼旁观他的痛苦与挣扎,一如当初折磨他母妃那样。
  而他知道,在这沉寂的大殿里,这个女人的亲生儿子睡得那样香甜,不知在做着什么美梦。
  
  可是他也要感谢她,若不是她的折磨与冷血,他也不会这样努力,在残酷的宫里早熟地丢弃了一切属于孩童的天真烂漫,读书,习武,钻研国事。
  他甚至学会了如何看人眼色,揣测人心,学会了从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里分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顾渊的视线在容真身上凝固了很久,才重新回到书桌前。
  他没有坐下,反而从书架上的一只瓶子里抽出一副画卷来,然后缓缓展开。
  微微泛黄的仕女图上,他的母妃笑得那样美好宁静,眼神温和地望着他,带着万千笑意。
  
  说到底,他不过是个孤独的君王,高高在上,却连思念都只能藏在一副画里。
  朝堂之上风起云涌,后宫之中诡谲狡诈,他没有功夫去理会心底那块柔软的地方,他必须像个陀螺似的永不停止。
  永不停止。
  
  收起画卷,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终于走出了书房。
  台阶之下,他朝那个女子伸出手去,正对上那双惊异到怔住的眸子。
  “起来吧,不用跪了。”
  
                      
作者有话要说:  皇上:老子身强力壮,为甚总说老子疲惫?(#‵′)凸
  某容:皇上有根腌黄瓜,后宫处处采鲜花,还能不疲惫?╮(╯▽╰)╭
  观众:你太猥琐了……
  某容:要不是因为一群霸王看文不留言,我至于这么猥琐地勾引你们留言咩!T…T

☆、第20章。惊变【二】

  第二十章
  
  当窦钰带着兵马将李泉的大宅团团包围起来时,太后正在慈寿宫品茗。
  天色不早了,估摸着侄子此时大概已手起刀落,解决掉可能对她不利的人了。
  她笑吟吟地端起茶杯,吹了口气,一团氤氲的雾气袅袅升起,模糊了她的视线。
  
  正在这时,忽听外面传来一片嘈杂之声,裹霜从外面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神色凄惶地说,“娘娘,内侍府的人将咱们围了个水泄不通,说是奉皇上之命,要……要捉拿太后。”
  
  太后的脸色蓦地一沉,重重地将茶杯磕在桌上,然后拂袖而出。
  大殿之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