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宫女上位手册 >

第11部分

宫女上位手册-第11部分

小说: 宫女上位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裹霜一开始有些不解,这个问题和那个宫女有关系?可是仔细一想,疑惑便解开了。
  
  她笑吟吟地问道,“难道是皇上中意容真的手艺?”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淑仪想着有了那丫头,就能留得住皇上了,可若是本宫也瞧上那丫头的手艺了呢?”
  裹霜道,“娘娘是皇上的母后,也是淑仪的长辈,岂有晚辈和长辈争的道理?”
  
  可不是这个理?太后的如意算盘就是这样,淑仪想借容真得宠,那她就将容真收为己用,反正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太妃那边的人有半点可乘之机。
  这些年来太妃看似安分守己,成日里吃斋念佛、潜心向善,可她就不信那个女人有那么安静,甘居人下。当年那个皇后之位她们可是争得不可开交,那女人没这么容易死心。
  
  可是就在太后为自己的数以算盘感到满意之时,慈寿宫的管事姑姑舒莹却有事禀报,听说方才内侍府已经有人去元熙殿带走了容真。
  太后面色一沉,“怎么回事?”
  舒莹垂眸道,“奴婢听说,是折芳居那边派人去了皇上那儿,说是太妃近日身子欠妥,食欲不振,而恰好淑仪娘娘前几日又送了些吃食去折芳居,太妃竟然胃口大增……”
  
  听到这儿,太后勃然大怒,心中有了谱。
  那个女人果然还是要和自己斗上一斗!
  她面色阴郁地朝着桌上重重一拍,霍的站起身来,“摆驾华严殿,哀家倒是要看看,皇上是向着我这个母后,还是那个女人!”
  
  于是就这么一路去了华严殿,虽说心里气,但太后毕竟是太后,不会一见到皇帝就毫无城府地来上一句,“哀家要那个宫女,你看是听从太妃的话,还是满足哀家这个母后!”
  见皇上笑着向自己请安,太后也笑了,柔声道,“渊儿不必多利,是母后打扰你休息了。”
  
  只是太后万万没想到,顾渊连让她先发制人的机会都没给,就极为孝顺地说道,“儿臣还想着明日就去探望母后,没想到母后竟亲自来了。今日儿臣听闻太妃近日身体抱恙,食欲不佳,于是便将淑仪身边那手艺极佳的宫女送到了太妃那儿。只是一听到太妃抱恙,儿臣就想到了母后,还望母后多多保重身体,不要让做儿子的为您担忧啊。”
  
  一番话说得娓娓动听,孝顺至极,太后竟是一愣,来的路上想的那一席话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饶是郑安素来看惯了万岁爷城府深似海,计谋大过天,此刻也禁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为太后的词穷默哀了片刻。
  
  太后笑了笑,若有所思地望着皇上,道了句,“如此说来,哀家可要感谢皇上为哀家操心了,所幸哀家身子骨素来利索,约莫不会那么轻易抱恙,还请皇上专心治国,莫要为哀家这老太太分心才是啊。”
  
  顾渊笑得得体又恭敬,“母后说哪里的话,做儿子的不把母亲放在心上,这才是大不敬啊。”
  太后一面点头微笑,一面说,“哀家看着皇上治国有方,又如此孝顺,心中真是无比宽慰。”
  
  顾渊微微侧头去看了眼窗外,郑安立马会意,清了清嗓子,低声道,“皇上,用膳的时辰已经过了,还请皇上保重龙体。”
  顾渊拱手地朝太后道,“母后可有用膳?不如与儿臣一同去前殿吧?”
  
  话到这个份上,太后还有什么可说?她也便摇了摇头,笑言,“皇上忙于政事,可也不要不顾身体才是啊,饮食还是要按时才好。哀家也是路过华严殿,进来看看,这就不打扰皇上了,还是先回宫去吧。”
  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华严殿。
  
  顾渊看着太后离去的身影,默立片刻,才一面揉着眉心一面朝外走,“行了,用膳吧。”
  这宫里的女人对待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素来都只有冷言冷语,昔日的顾渊在太后那里收到的照料不曾有过半点温情。
  而且有的事情尽管已经是埋得很深的历史,涉及已去的母妃,顾渊也是无法释怀的。说到此事,恐怕太后与他非但没有什么情分,反而有些需要细算的账。
  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另一边,容真也到了太妃那儿。
  太妃看上去比太后要稍微年轻些,气质温和,眉宇间也带着几分慈祥之意。见了容真,她笑着说,“起来说话吧,不用太拘束。”
  
  容真起了身,太妃让她走近了些,拉着她的手瞧了瞧她的眉目,笑吟吟地道,“这孩子,长得清秀好看,特别是这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似的,哀家心都要化了。”
  容真低眉顺眼地恭敬回答道,“太妃娘娘过奖了,奴婢愧不敢当。”
  
  太妃的温柔令她有些心惊,相比起太后的锋芒毕露,这种内秀的波涛暗藏更让她感到捉摸不透。
  太妃看她温温顺顺的模样,笑道,“你的礼仪学得很不错,在尚食局是哪个姑姑手下的?”
  
  容真道,“回娘娘的话,奴婢师从尚食局的华仪姑姑。”
  太妃点了点头,“华仪也是个好孩子,为人刚正,做事情一丝不苟,那会儿先皇还在的时候,哀家大病一场,也是华仪为哀家料理日常三餐,出力不少。”
  
  容真不知姑姑昔日还伺候过太妃,如今听她这么一说,心里还是很想念姑姑和尚食局的。
  她柔声道,“请娘娘放心,奴婢虽说没有姑姑那样的好本事,但也会尽心尽力伺候娘娘,不给姑姑丢脸。”
  
  太妃点了点头,有宫女带着她去后院安排住下了。
  
  其实不管在折芳居还是在元熙殿,容真过的日子都是差不多的,成日里清闲得很,只要三餐按时去厨房做些吃食就好。
  她时常一边从容不迫地在厨房里做东西,一边暗自感叹,若是日子一直这样过下去,恐怕过不了多久她就会长成一个胖姑娘。
  
  自打容真去了折芳居以后,后宫又安静了一段时间,皇上对妃嫔们还是那样不怎么上心,每个月也就按惯例临幸几次,讲究雨露均沾,也不曾对谁另眼相看。
  淑仪也往太妃这儿来了几次,似乎有让太妃称身子好了,又把容真送回她那儿去的意思。
  但太妃总是笑而不语,时而漫不经心地说自己喜爱容真的手艺,弄得淑仪也不好意思多言,只得悻悻而去。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太妃要容真去她身边陪她聊天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时候是些闲言碎语,有时候是戏折子里的些情节讨论,再有时是问问容真家里的情况,撇去其他东西不说,光看太妃对她的态度,其实也算是个温和没架子的好主子了。
  只是容真的心里却越来越紧张,太妃这番姿态又是为了什么呢?若不是对她有所图谋,视她为棋子,这样尊贵的一个人又有什么理由耐下性子来对自己好?
  
  终于,在炎炎夏日终于过去之后的初秋里,太妃本在午睡,醒来之后由容真伺候着洗了个脸。
  彼时,容真尚在冰凉的水里洗帕子,却听太妃在踏上不紧不慢地道,“容真到折芳居也有一段日子了吧?”
  
  容真没说话,是太妃身边的秋姑姑回答的,“回娘娘的话,容真来折芳居已经两个多月了。”
  太妃点了点,笑道,“这丫头听话又乖巧,做事情从容不迫,有条有理,深得哀家心意。明晚按惯例,皇上也该来折芳居陪哀家一同用膳了,就让她跟在哀家身边伺候吧。”
  
  秋姑姑应了一声,容真的手却是在空中一顿,那条刚拧干的帕子又重新落入盆里,瞬间沉入水底。
  容真僵在那里,一动不动了好一会儿,这才转过身来谢恩。
  平静日子终于还是要到头了,听太妃这意思,竟是希望她能被皇上看中,同昔日皇后身边的如贵嫔一样,恩宠泽被,踏入后宫。
  
  这简直是个天崩地裂的噩耗!
  
                      
作者有话要说:  容真终于走到皇上面前了,御前的日子已经来临,宠幸的日子还会远吗?远目~

☆、第14章。伴君【二】

  第十四章
  
  那一个晚上,容真都没有合过眼。
  在这宫里,要整治一个宫女就和捏死一条蚂蚁一样容易,所以处在这个位置上,就不要想着和主子说上一个不字。
  
  大半夜里她爬起来坐在铜镜前,微弱的月光从窗子爬进来,映在那张苍白苍白的脸上,也照亮了那双被太妃夸奖的“天上的星星似的”眼眸。
  她终于明白平日里太妃有意无意地说起过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了。
  
  “听说你有个关系很要好的姐妹也在尚食局做事,叫什么来着……对了,是叫珠玉吧?哀家曾听秋姑姑说起过。”
  “过些日子睿喜出宫去办事,哀家念着你们几个成日在这宫里陪着哀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让睿喜顺路捎些东西去你们各自家里吧。”
  ……
  
  那些一次一次讲给她听的温柔话语,那些状似温情脉脉的关怀之音,原来字字句句都暗藏玄机。
  太妃是在温柔地提醒她,珠玉也好,她的家人也好,她这辈子最关心的人都已经在太妃的掌控之下。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今日的最终宣判做铺垫,时至今日,只要她一句不干了,也许死的就不止她一个人了。
  
  赶上架的鸭子尚且有挣扎的权利,可她却是连这点权利都没有了……
  容真看着镜子里那双亮得可怕的眼眸,忽然觉得有些心寒。
  当初怎么就进了宫呢,宁愿和爹娘贫寒地过一辈子,也不该到了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来。
  若是爹娘知道她受的这些苦,可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她又想起了七岁进宫那年,爹娘一边哭一边帮她收拾行李,弟妹们年纪都还小,屋里的米缸长年累月都是空的,而她进宫不但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还能为爹娘得到三两赏银,今后宫女的补贴也能存下来,每年特定的日子里交给前来探望的爹娘。
  
  那时候,那么年幼的她一面帮爹娘擦眼泪,一面笑着说“不哭不哭,容真又不是不回来”。
  可她那个时候若是知道这宫里的日子有多难熬,人心有多险恶,还会那样天真勇敢地踏入宫门么?
  
  这一夜过得十分漫长,第二日里太妃什么事情都没让她做,反倒是秋姑姑来到她房里,手里捧着新衣裳,最上面还放着一只梳妆盒。
  “娘娘要我来替你好生打扮打扮,姑娘原本就是个美人胚子,这样一打扮,可不就是那天上的星星?”
  
  秋姑姑一面说,一面为她梳妆,眉黛轻描,朱粉匀淡,杏唇漫点,青丝松挽……最后换上那身粉红色的锦缎衣裳,饶是秋姑姑伺候太妃这么些年,见过的主子多不胜数,也禁不住为容真的美丽侧目。
  
  眉若远山,唇似红杏,发如浓墨,眼眸似水。
  面前的女子纵然仍是宫女打扮,却难掩动人容姿,那姣好的身段藏在宫装之下也依然窈窕,而最为特别的是她眼眸之中的意蕴,似含愁,似含羞,如深渊,如雾泽。
  她的美的确不是因为五官有多么精致,而是那股子意蕴与灵气,实乃宫中的妃嫔所没有的。
  
  秋姑姑带着容真来到前殿,就连端起茶杯的太妃看见她之后,也久久没把茶杯送到嘴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