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市井田园 >

第146部分

穿越市井田园-第146部分

小说: 穿越市井田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吸了吸鼻子,抬手擦了擦,抹搭了两下眼皮,“前两年有一次我去唐文汕家,碰到个穿金戴银婆子。那婆子你们知道是谁?”

    李氏拿手巾擦了擦嘴,“你就别卖关子了。”

    王氏憨憨地笑起来,“不是想给你们讲讲嘛。”

    李氏垂下眼,“你别扒瞎话儿就行啦。”

    王氏赶忙着“那哪能呀。”麻溜地把事情讲了讲。那婆子自称单大奶奶,拿了钱和一些金银首饰让唐文汕家帮忙盯着唐文清一家。没说谁让盯,只说有事就去告诉。因着被王氏撞破,便也赏了她几枝簪子、坠子还有两副镯子。

    高氏和李氏互望了一眼,脸沉了沉,倒未必是被她撞破,说不得单大奶奶是怕人撞见,特意去南头唐文汕家,再找王氏去也不一定。

    “信送到哪里去?”

    王氏想了想,“我寻摸着估计是对咱妙妙不利,北边宣家庄有个叫邱三山小混混。每次都是送信给他,听说他有亲戚在萧家办差事。”

    高氏哼道:“这我们倒是得好好打听打听。打听清楚了给萧家也去个信儿,让他们看着办。”夜里各自回家休息时候,高氏把王氏话跟家人说了说。

    唐妙笑道:“娘,这个没什么,您都别担心,没什么好怕。”

    高氏问她萧家是不是知道。唐妙笑了笑,说她能处理好,让父母不要担心她。第二日她托信差给周掌柜去了封信,让他帮着问问黄毛和宝银儿偷鸡具体事情,还有那位单大奶奶消息,希望他给自己来封信。结果隔日宝银儿和黄毛竟然专程回来一趟。

    宝银儿进门恭恭敬敬地问了安和黄毛站在当下规规矩矩,大气也不敢喘一个。唐妙知道他们是被周家教训过,便让他们都放松。她记得黄毛是姓邱,特意叫来问问,结果他还真就是那个邱三山。

    邱三山说他有个表妹叫来喜,从小在萧家做丫头。那位单大奶奶是萧家一个婆子,来喜归她使唤。他只管着送信,具体如何便也不知道。唐妙看他诚恳,便也不多问,又问偷鸡事情。

    宝银儿拢着声小心翼翼地说了,当初是县里有人说要对唐家下手。他是极力拦着,可常小盾说他们只管引路,其他都有人安排。因为被人逼迫,加上有好处拿,后来就昧着良心做了。

    宝银儿连忙着作揖打千,“老姑,孙侄儿知错,知道错了。要是再敢做这样事儿,您告诉周掌柜,让他处置我。”

    唐妙摆了摆手,“算了,如今你们是周掌柜人,既往不咎。不过,你有没有胆子帮我去指证常小盾?”

    宝银儿略有犹豫,黄毛立刻道:“三小姐,这个我也知道。尽管吩咐小就是。”

    宝银儿也道:“敢,怎么不敢,如今县里靠山都散了架子,他也没什么好得意。我自然不怕他。”

    唐妙笑了笑,然后吩咐了几句,让他们去办。宝银儿和黄毛听了立刻去安排。

    夜里里正敲锣让大家去祠堂议事,将老唐头和几个儿子都请了去。唐妙没想到他们会这么认真,原本她寻思着如今有宝银儿作证,他常小盾也赖不掉,赶紧来磕头认错也就是了。不曾想里正大叔竟然开祠堂议事。

    景林跑回来说常小盾和他爹跪在爷爷和大伯跟前赔罪呢,爷爷让他回来问问小姑,打算怎么处置他们,里正大叔意思是把他们赶出唐家堡。唐妙想了想他们确实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事情,如果赶出唐家堡,在济州府他们是甭想过日子。她跟奶奶和母亲商量,二婶和王氏意思把他们交送官府,押送去盐场服苦役才好呢。李氏想了想,说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

    唐妙便提议,让常小盾帮着菜园干活,负责那里安全,如果有人打架闹事、偷鸡摸狗都唯他是问。大家都说这主意不错。如今菜园那里景椿当家,胡大夫妇是帮手,领着十几个帮工,常小盾去了也只有老老实实干活儿份儿。

    第二日常小盾和他爹拎着猪头来赔罪,“砰砰砰”地磕了十几个响头。高氏让他们记着这个教训本本分分做人,然后将唐妙意思告诉他们。他们没想到能被原谅,发毒誓一定安分守己,再不做见利忘义事情。


锦绣田园

    二姐一出嫁,唐妙就跟爹娘商量让两个姐姐入伙家里菜园和种子田事情。可以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在这边帮忙,如此闺女和女婿常回娘家,婆家也不会有意见。既让女儿家赚了钱高氏夫妇又能得儿女孝顺,两全其美。至于亲戚也分出个远近亲疏,曾经不嫌弃他们穷一直帮忙,如今也要想办法一起赚钱。那些只想靠着大树好乘凉,以为有个富亲戚就应该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他们也不怕得罪一二,各过各日子就好。

    三叔二叔如今也在菜园帮忙,权力却并不大,两家虽然不太乐意却也没办法。虽然不能跟着指手画脚,可相比从前累死累活未必能填饱肚子来说,如今一样劳动不但吃得饱还能有盈余,加上村里人处处提醒着他们,便只能老老实实干活赚钱。对大哥家重用外人他们虽然有不满却也不敢表示什么,因为唐文清有话放在那里,谁不满可以立即走人,走了就不可能再回来,就算亲兄弟也如此。

    如今菜园里唐妙已调/教出几个好手基本不必她呆在那里。大家都让她好好歇着待嫁,她却更加忙碌。先是春旱时候,去年托一位酒楼掌柜熟识大木匠坊定做三架水车已经完工,分别架去三个方向。三架水车价钱不菲,她便用自己产品相抵,如此也不必额外掏钱。

    她又在村后头买了二十几亩土质一般地,打算种一片树林子果园,再盖一座大宅子,修一片鱼塘。托来进货几个掌柜帮忙买一些优良树栽子,有银杏、毛竹、桑树等,一口气栽了十多亩,树栽子钱依然从来往生意中慢慢扣除。另外她留出七八亩地打算盖座大宅子,各人院子喜欢什么风格,栽什么花草都可以仔细想想,也许不用五年便可以盖起来。她自己设计鱼塘构造,以往村民都散养在河里,结果一是难抓二是不好控制生长,一到汛期雨量暴涨,鱼随水游,损失一大批。这一带村民饮食也十分单调,基本很少有活鱼吃,到时候她鱼塘成功,控制好成本,只要想吃鱼,便不必费劲。

    前些年唐妙也一直在考察唐家堡附近水资源,要彻底解决他们干旱问题就需要寻找一处固定水源,而不是像他们这样年年都靠村子一圈河渠大井。唐家堡地下水缺乏,全村也只有南北一条线上水井比较旺盛,那些主要是供村民饮用。要想灌溉土地,甚至是开磨坊以及其他越来越多作坊,就只能固定水源。其他大镇基本都有大户人家掌控,她若想进去也没那么容易。再者爹娘不可能离开家乡,白石镇也没有什么特大户,所以她想从这里突破。

    她和二哥请了里正,一起去北边庙子村商量,两村共用他们水坝。开始对方开出条件很苛刻,唐妙便从实际出发,向他们展示不远将来可能规划,两村共用对他们只有好处,否则等唐家攒了钱,开渠修坝或者跟西边郭家村合作,也不过是晚两年时间。庙子村里正便提出要求,希望唐妙雇佣他们村村民干活,把她第一座磨坊和油坊开在他们村。唐妙同意。

    谈妥了水源,她又让二哥带领村里人整修自己村河道水渠,增加蓄水量;有望在来年夏天汛期之前完工。景椿还提议他们出钱去县里买几十车碎石子和煤渣,先把村里两条路重新休整一下。以往每到雨期村里路总是泥泞得拔不出脚来。村民很乐意,老婆孩子全出动很快便完工,还帮着把唐家巷子也垫了。

    六月一阵暴雨之后,日头火辣辣地悬在头上。唐妙跟萧朗坐在水车下纳凉。这两个月萧老夫人一直拘着萧朗不让他来唐家,说成亲前两个月男女不能见面,免得到时候容易生口角,媳妇压着丈夫面子。萧朗每每答应得好好,回头便溜来唐家跟着唐妙跑前跑后,看她指挥人做这个那个。还主动从自己家庄子里拨人来帮着她栽树修水渠。

    唐妙心里有些小郁闷,因为她事业才刚开始就要嫁人。从前家里穷没有钱做她想做,如今终于积累了资金可以大展拳脚,却又要出嫁。她想了很久便跟萧朗商量,就算她出嫁,每年也要有一半时间呆在娘家,要是老太太不乐意,萧朗负责解释。

    萧朗听完笑着道:“反正你在哪里我在哪里。而奶奶意思,只有要重孙子给她抱,她也不管你住天上还是地下。”见唐妙瞪他,又补充了句,“她老人家亲口说。”

    看他支持自己,唐妙心里很欢喜,歪了头瞅着双手抱头靠在大石头上萧朗,他一副惬意自得样子。她笑了笑,伸手戳了戳他,“问你个事儿,早早到底怎么啦?”

    今年二姐出嫁之后,萧老夫人就打法两个丫头过来伺候唐妙,说让她顺顺手,跟丫头们相处一下。两个丫头一个春霞一个晚晚。唐妙听说早早年初时候由老太太做主许配给外头一户正经人家,可不知道怎么弄,后来由萧朗做主许给了家里一个小厮。这事情萧家没说,萧朗更没跟唐妙提。唐妙问过流觞,他也不知道,只听说早早寻死觅活,不知道弄了什么幺蛾子,把少爷气到,就让她嫁给府里小厮。

    唐妙就好奇早早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萧朗发怒去干涉一个丫头归宿。可萧家瞒得紧紧一副谁要是开口就打死架势,连流觞常叔也说不知道她便一时也问不出什么。

    萧朗唇角微微翘起,脸上有一种讥讽神情,他抻了个懒腰,声音慵懒地道:“我也不清楚,她想留在萧家,一生一世,那我也不好拒绝。你为什么不问晚晚?”

    晚晚刚来唐家时候,一肚子脾气,不吃饭不说话。高氏因为她是萧老夫人送来,对她客客气气,谁知道她反对高氏说了几句狠话。高氏没跟她一般见识,被唐妙知道,也不跟她客气,只让她管着做扫院子、洗衣服、割草等重活。饭食和大家一样,爱吃不吃,不吃拉倒,活照样干。结果没出十天,晚晚自己倒讨饶,乖乖地吃饭干活,一点凶样也没。

    唐妙笑了笑,把话题岔开,拿一根狗尾巴草轻轻挠他脸,“让你晚上不睡觉。”

    萧朗一把攒住她手,眼睛眯成一缝,颇有那么几分勾引风流韵味,“想你呀……”

    这时候流觞急匆匆跑过来,悄悄告诉他们朱知县来了。朱知县带了五六个差役,微服来,去了唐家之后让人关了大门,他因为在外面瞧见所以赶紧跑来报信。这个时节村里男女老少都在村外修水渠,大嫂他们由二哥赶车去县里给唐妙置办嫁妆,家里只有唐文清夫妇守着。

    唐妙蹙眉,嘟囔道:“那笑面虎来做什么?”她伸手将萧朗拽起来,“你在菜园等着吧,别去凑热闹了。我家去看看。”萧朗却握着她手,“我要跟你一起。”两人回家,大门关着,敲了门里面差役开门让他们进去,把流觞拦在外面。

    院子里打翻了一只瓦盆,原本准备喂猪西瓜皮翻了一地。

    朱知县未一身素色丝衣,裹着他肥圆身子怎么看都有点滑稽,像个大白茧子。朱知县来意思是他已经向省里递了文书,陈述了唐家功劳,打算请她去县里,普及暖棚菜秘术,以便让总督大人莅临巡视。如果好话总督大人会向上递折子,褒奖他们,送她去帝都觐见圣上。最好可能要是圣上龙颜大悦,会御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