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马车夫-第4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战,克伦威尔声望大损,不过其影响力还很大,依然是议会军的灵魂人物。在他的带领下,伦敦上下的资产阶级**分子重新集结起来,打算死守伦敦。
五月十三日,国王军在牛津稍作休整补给之后,即刻向伦敦进兵。
第二天上午,国王军在伦敦北郊外列阵。装备了中式武器的国王军,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火枪、火炮,当这支万人的英国军队身穿中式军装出现在伦敦城外时,英国人才第一次感觉到来自东方的意识形态已经深入英伦大地了。
一百门出口型战神火炮部署在城外,那种气势是英国陆军自建国以来所不曾有的视觉冲击。
城外某处小山坡上,中华帝国驻英国国王军战地观摩团住停在此。
山坡上,十几个中华帝国校级以上军官正用望远镜和新式战地高倍观察镜观摩这这场伦敦大战。
伦敦之战的胜负,直接关系到英国内战的走向。可以说,伦敦一旦被国王军夺回,那么英国内战很大程度上会结束。
在中华帝国政府看来,长期的英国内战可以消耗英国国力,令英国自十三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经济积累化为乌有。长期的英国内战符合中华帝国的长远战略,但是中华帝国奉行吃独食的政策,不允许英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只能帮助奉行封建专制的查理一世统治英国。这样一来,帝国政府便不能让英国过度的消耗,防止查理一世无法继续统治英国。
这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帝国政府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最终选择了后一项战略,那就是剿杀英国的资产阶级**分子,尽最大能力阻止英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五月十四日,英国议会政府同中华帝国最后的谈判破裂,至此,英国资产阶级**分子最终放弃了最后一丝对中华帝国的政治幻想。
谈判破裂,中华帝国放弃中立,不论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都全面公开支持查理一世的保王党。
中华帝国政府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欧洲主要强国的态度。荷兰很想支持英国的议会政府,但是等到中华帝国公开支持保王党后,荷兰政府迫于压力,放弃对议会军的各种援助。同样,欧洲各国的军火商们也开始收敛活动,对议会军的军事出口转入地下,并且缩减了份额。
英国议会军面临巨大的武器禁运,各种战略物资无法运进伦敦,造成伦敦守军武器开始紧缺,弹药等战略物资匮乏。
从十五号开始,国王军主力开始炮击伦敦城。查理一世多次劝说议会政府投降,但是都被骂了回去。无奈,查理一世只好忍痛割爱,瞅着自己的伦敦城被炮弹炸得伤痕累累,只求不要把他的王宫也炸毁。但是,他知道一旦战火开启,王宫很难幸免于难。
由于国王军的猛烈攻城,造成守城议会军伤亡惨重,各种战略物资消耗太快,库存越来越少。
从十七日开始,国王军其他部队陆续赶到,包围了整个伦敦城四周,造成伦敦连国内的物资补给都被中断,守军困难重重。
克伦威尔纠集了伦敦市内的大批学生、工商业和普通市民,连同守军,共计三万余人,死守伦敦城。
不得不说,伦敦城的城堡建造的还算结实,炮击了一个星期,竟然没有发生大面积城墙倒塌的情况。不过,国王军还是打开了很多处小的缺口,几乎要破城而入,结果还是被伦敦城内的军民合力打了出来。
装备精良的国王军却被乞丐般的伦敦守军打了出来,这着实让查理一世感到很没面子。
于是,国王军加大了攻击力度,再次向中华帝国借款,用来购买数量庞大的火炮。
六月中旬,国王军动用一百五十门火炮,在一天内彻底轰塌了伦敦北城。此时,尽管伦敦军民奋力抵抗,将城墙附近房屋尽数拆毁,甚至用血肉之躯填补坍塌城墙缺口,但是都无济于事。
十六日中午,国王军终于突破伦敦北城,攻入城内,巷战旋即展开。但伦敦军民一旦失去了城墙守护,便无法再抵挡如狼似虎的国王军。巷战很快失败,国王军迅速占领了伦敦市区,并逼近王宫。
原本查理一世下令不得炮击王宫的,但是结果还是一样,愤怒的伦敦市民已经将王宫彻底捣毁,烧了查理一世的宫殿。
查理一世气得差点吐血,顿时丧失了理智,他要严惩肇事者。
欧洲人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似乎再现,国王军冲入城内,立刻展开了大清洗行动,一时间伦敦城内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398章 克伦威尔——断头台之歌
第398章 克伦威尔——断头台之歌
伦敦城内的大清洗行动立时一个礼拜,以查理一世为首的国王军夺回伦敦后,立刻得到伦敦旧贵族们和强大封建主势力的支持,结果大清洗过后,伦敦城内的资产阶级**分子遭到屠戮,英国资产阶级**遭到残酷镇压。
查理一世很生气,不单单因为他的王宫被捣毁。而是他之前聚敛来的财物和土地都被长老派和新贵族们拍卖瓜分了。那些都是查理一世这些年来的心血,一项视财如命的查理一世不发疯才怪
然而,查理一世作为统治者,收复伦敦复辟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来恢复国家秩序。如果杀光了长老派和新贵族,那么查理一世的王国也毁于一旦。加上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在议会军残余的控制下,牵扯国王军主力,有苏格兰在一旁盯着英国虎视眈眈,英国很可能被苏格兰吞并。
这种情况下,查理一世不得不做出一些政治妥协,那就是容忍长老派,利用他们和苏格兰议会达成和解。同时只打击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
事实上,查理一世的决定也是基于来自中华帝国驻英大使馆的建议。中华帝国希望保留长老派打击资产阶级新贵族,这个政策和查理一世不谋而合。
在中华帝国驻英大使馆的撮合下,英国议会长老派和查理一世进行闭门谈判。长老派答应吐出所有侵吞皇室的财产,解散议会军,帮助查理一世镇压资产阶级**分子,并将议会一部分资产阶级新贵族们交给查理一世处置。这些被处置的新贵族财产一半充作给皇室的赔偿,一半归长老派瓜分。
至始至终,长老派都没有什么损失。查理一世虽然有气,但是为了顾全大局,最终接受了长老派的妥协条件。
查理一世和长老派完成了秘密妥协,被出卖的资产阶级新贵族们则糟了殃。他们的全部身家都被瓜分,家庭成员或被绞死,或被流放。议会政府从内部土崩瓦解。
伦敦大清洗之后,英国顿时处于查理一世的白色恐怖政策之下。各地议会军本来准备增援伦敦的,但是多数处于观望状态,直到国王军获胜,查理一世重返伦敦执政后,他们接到各自负责的长老派成员的命令,停止增援。
长老派虽然妥协了,但是在军队解散问题上迟迟没有做出回应,他们害怕查理一世翻脸。
克伦威尔被闲置在家,他之前站在长老院一边,因此没有受到大清洗。然而,长老院的妥协令克伦威尔感到了愤怒。侥幸活下来的新贵族们不甘心被查理一世左右,因此秘密组织反英王的**军队。克伦威尔不甘心失去他的军事地位,于是悄悄离开伦敦,加入**军。
幸存的新贵族们不敢公开反对查理一世,或许是他们的**意志不坚定的关系,他们只能躲在暗处,将克伦威尔推上台,作为他们的代言人。
克伦威尔利用他的威望和新贵族们的经济支持,很快在威尔士地区招募到了大批的农民和城市市民,组建了约六千人左右的民兵团。
克伦威尔深知民兵团的武器装备差,训练不足,无法对抗查理一世的中械师团。因此,克伦威尔选择臣服查理一世,作为查理一世布置在苏格兰边境上的一枚棋子。暗地里,克伦威尔利用新贵族的支持,从地下军火商手中购买军火,积极备战。
国王军四面出击,清剿残余议会军,使得伦敦防御空虚。克伦威尔于是秘密接触苏格兰高层,拉拢苏格兰长老派右翼分子。
由于苏格兰之前和英国议会政府有秘密约定,正当国王军分头平息叛乱之时,强大的苏格兰军队对英国构成巨大威胁。虽然查理一世是苏格兰血统,但是并不代表苏格兰会甘心臣服英国。苏格兰人在之前几年的内战中是英国议会军的盟友,和克伦威尔的交情匪浅,因此克伦威尔很容易联络上苏格兰长老派右翼阿尔泰第八伯爵等掌控军权的实权派人物。
阿尔泰第八伯爵等人的观念很明确,他们拒绝查理一世的统一政策,因此继续支持资产阶级新贵族们的**。
六月底,苏格兰议会突然向查理一世和英国议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停止屠杀**党人,以及迫害英国新贵族人群,并放弃对苏格兰的主权要求等。
查理一世自然不会同意,有中华帝国背后撑腰的查理一世野心很大,他要统一大不列颠岛。因此直接拒绝了苏格兰议会的要求。
苏格兰人企图乘国王军被牵制在南威尔士和英格兰东部之机,挥师南下,直奔伦敦,把查理一世重新赶下王位。
查理一世并不害怕,他命令屯扎在苏格兰边境的克伦威尔民兵团阻击苏格兰军队。结果,克伦威尔已经背叛了英国长老派,直接放过了苏格兰军队,并一起进逼伦敦。
查理一世得知后暴跳如雷,差点儿再次对长老派开战。
由于克伦威尔的背叛,导致伦敦防御体系洞开。国王军主力无法及时赶回伦敦,而伦敦城的重建工作还未恢复,根本挡不住叛军的攻击。
局势危急,查理一世立刻向中华帝国求助。
此时,中华帝国正在英国怀特岛上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怀特岛已经成为中华帝国钉在英国首都旁的一颗战略钉子,因此中华帝国从苏伊士住屯军调集了一个团的兵力驻扎怀特岛维持治安。
查理一世虽然对于中华帝国在怀特岛驻军表示不满,不过他从中华帝国借了大笔的外债,无法偿还债务之前,怀特岛就是中华帝国的,因此查理一世也只能干瞪眼。
如今在伦敦附近的军队都不足以抵挡苏格兰军队和克伦威尔叛军,因此查理一世只好央求中华帝国在怀特岛上的驻军帮忙了。
此时,中华帝国驻英的战地观摩团还没有离开,因此中华帝国住英大使馆同意了英王的请求出兵帮忙。
七月二日,中华帝国战地观摩团指挥李自成就任中华帝国皇家陆军英国干涉军指挥官,指挥怀特岛的皇家陆军358团。
中华帝国英国干涉军的成立,顿时成为了欧洲各国争议的话题。曾几何时,欧洲人的内政会让东方人来插手?英国人先给中华帝国提供了一个在欧洲的立足点——怀特岛,如今又请中华帝国军队帮助打内战,这一切无疑给中华帝国干涉欧洲事务敞开了大门。欧洲各国的政治家们敏锐的察觉到了来自中华帝国的威胁,但是大多数欧洲人还是没有意识到这点。除了西班牙人之外,欧洲人似乎还对中华帝国充满了幻想色彩。
两天后,358团搭乘英国运输舰沿着泰晤士河直抵伦敦。
与此同时,苏格兰方面,汉密尔顿指挥的苏格兰军主力,多为新征入伍的士兵,训练差,装备缺,加之门罗指挥的另一支苏格兰军未能及时与之会合,因此,苏格兰军队推进速度十分缓慢。这导致克伦威尔的民兵团也不敢孤军冒进,速度减慢,给中华帝国皇家陆军358团及时赶到伦敦布防对付苏格兰军队赢得了时间。
抵达358团抵达伦敦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