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要求从形式到内容对文学进行改革。白话文写作由此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运动。鲁迅从1918年起,陆续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和多篇杂文,出色地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白话文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新文化运动是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倡导的思想启蒙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延续。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鼓舞人们打破传统束缚,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运动倡导者们的思想局限,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是运动的参加者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没有同广大群众结合;采用形式主义的态度分析问题,在对待文化上存在着片面性等,这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79。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后,中国新的社会力量的增长和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为五四运动准备了物质条件和思想先导。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美、法等协约国的胜利和德、奥等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1919年初,英、美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曾正式对德、奥宣战,作为战胜国之一,也派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等七项要求和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但会议在英、美、法等国操纵下,根本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并在和约中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北京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当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受挫的消息传来,全国各界群众纷纷以通电、集会等形式抗议列强的强权行为,痛斥祸国殃民的卖国贼。10万多山东人民在济南举行国民大会,这成为五四运动的序幕和先声。5月1日和2日,国内报纸披露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完全失败的消息。5月3日,北京各大专院校1000多人在北京大学集会,决定在天安门前集会和游行示威。
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等13所学校学生3000多人,按照预定计划向天安门广场聚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全面爆发。学生们群情激昂,手持各种旗帜、标语,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当游行队伍行至东交民巷西口时,被外国巡捕阻拦,学生们义愤填膺,直奔赵家楼。曹汝霖闻声躲藏,学生放火烧了他的住宅,痛打了正在曹宅的章宗祥。北洋军阀政府派大批军警前去镇压,逮捕了32名学生。5日,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呼吁社会各界起来反抗。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声援和社会舆论的支持。迫于全国压力,北京政府于7日释放被捕学生。北京学生继续进行演讲、示威等斗争。学生爱国运动的迅猛发展,使中外反动派极为恐慌。6月3日,北京政府出动大批军警,疯狂镇压学生,逮捕近千人。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爱国热潮迅速席卷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学生纷纷罢课、集会、游行和开展抵制日货等活动,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革命洪流。“六三”大逮捕引起了全国各界的极大震惊和愤怒。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迅速扩展,从而在全国形成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全国反帝爱国斗争的不断高涨,尤其是工人阶级大罢工,给北洋军阀以沉重的打击,北洋政府罢免了曹、章、陆三人,并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五四运动胜利了。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80。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在中国最早酝酿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
1920年,他们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建党,得到了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的帮助。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他们将《新青年》改为机关刊物,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又创办《共产党》月刊,介绍有关共产党的知识。上海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在它的帮助下,李大钊等在北京,董必武、毛泽东等在湖南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赵世炎等在法国,周佛海等在日本,也成立了共产党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通过创办刊物、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帮助建立工会等方式,加强对工人群众的宣传和组织,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一共13人:李达、张国焘、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刘仁静、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陈独秀委派等13人,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也列席了会议。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都因公务繁忙未能参加大会。会上先由共产国际代表讲话,他们阐述共产国际的使命和中国共产党任务,建议要特别重视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工会组织,并向中共“一大”表示祝贺。张国焘主持会议,提出大会的议题是制定党的纲领、工作计划和选举中央机构。大会进行到7月30日晚上时,一个穿灰布长衫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打断了会议。与会人员立即撤离会场。10分钟后,一个法国巡捕带着两个中国侦探、两个法国侦探、一个法国兵、三个翻译来到会场大肆搜查。为躲避暗探和巡捕,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
中共一大的中心议题是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党纲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党的纪律以及吸收党员的条件等。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阶级,组织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局作为领导机构,陈独秀以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崇高威望和为建党所做的卓越贡献,被选为中共中央局第一任书记。张国焘被选为组织主任。李达被选为宣传主任。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81。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组织国民革命军,于1926~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这次战争连同1924~1925年统一广东的战争,统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通过东征和南征后消灭了陈炯明和邓本殷的军队。1926年1月,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主张。6月5日,广州国民政府通过出师北伐案。7月,1日发表《北伐宣言》,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下辖八个军,每军除军长外,配置党代表一人。国民革命军中从事政治工作人员多数是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
北伐誓师后,国民革命军确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计划首先歼灭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军,然后消灭东南军阀孙传芳军,最后消灭奉系军阀张作霖军。9月17日,冯玉祥率部在绥远五原今属内蒙古誓师参战。北伐军首先以主力向湖南进军。先期于5月下旬入湘的第四军两个师和叶挺独立团打开了北伐的前进道路。北伐军于7月11日进入长沙,又分三路攻取湖北。
8月19日,中路军发起总攻,先后攻占平江、岳阳,切断粤汉路。
接着进入湖北境内作战。至30日,先后攻克武长铁路线上的军事要隘汀泗桥、贺胜桥。第四军英勇善战,获得了“铁军”称号。
接着,北伐军连下汉阳、汉口、武昌。到此,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北伐军取得了两湖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广州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武汉。同时,开辟江西战场。10月上旬以前,北伐军两次进攻南昌,均付出重大伤亡,被迫撤除南昌之围。北伐军在两湖战争胜利结束后,主力迅速转入江西。11月初,北伐军对江西孙传芳部各据点发动总攻。8日占领南昌。至此,江西的北洋军全线溃退。江西战事紧急时,北伐军出兵福建,于1926年12月间占领福建全省并乘胜追击,向浙江挺进。这时北伐军已发展到20个军,拥有兵力25万人。1927年,由何应钦、白崇禧指挥的东路军于2月底占领了杭州及浙江全省。3月21日占领松江和龙华。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领导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解放上海。由蒋介石指挥的中路军于2月下旬同时东进。3月24日攻占南京,至此,长江下游全由北伐军占领。
北伐军从1926年6月出师,在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援下,经过近10个月的征战,占领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全部或一部,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取得重大胜利。在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同时,冯玉祥与国民军集体加入了国民党,担任了国民联军总司令。11月国民军占领甘肃、陕西两省,在北方策应北伐军的进军。不久,又入豫作战,有力地配合了南方北伐军的作战。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的迅猛发展,严重威胁着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民族资产阶级也因惧怕工农运动而动摇起来。在中国共产党内,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麻痹,对国民党右派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无力阻止局势的逆转。蒋介石集团于1927年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实行清党反共。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峙,并对武汉实行经济封锁。
为了打开局面,武汉政府决定第二次北伐,并于5月下旬占领了郑州、开封等地。但武汉政府面临外交孤立,经济困难,“反共”军人夏斗寅、许克祥相继叛乱。6月19日,汪精卫到徐州与蒋介石达成“清党反共”协议。7月15日,在武汉实行“反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最后破裂,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北伐战争夭折。
北伐战争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虽然中途夭折,但这次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2。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