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美利坚-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一日不割让两地,唐州舰队一日不会撤离。”郭金章冷冷地盯着伊藤博文:“伊藤君你可别忘了,津轻海峡现在还在我们手里。”
“将军莫要过份。”伊藤博文悲愤道。
“以小欺大,不宣而战,谁更过份?”郭金章反诘。
“……将军,日本已经很小,若是再割让北海道,则必然举国沸腾。到那时……”伊藤博文意图警告郭金章,可话说到一半却戛然而止。威胁?威胁对郭金章有用吗?全世界都知道,这家伙最不怕的就是威胁。而果然,听到他的话,郭金章脸上的讥讽之意更加浓厚了:
“山县有朋不是叫嚣着要玉碎吗?他忘了他才是此战的罪魁祸首?我没要他的命就已经是很宽宏大量了,他如果想打,那我们奉陪……反正,我们唐州弹药库里有的是到期的弹药,正愁没地方用呢。”
“将军若是想要山县有朋之命,我立即发电报要他剖腹自裁,只要能为我日本保留北海道与千岛群岛二地。”伊藤博文深吸一口气稳住心情,又道。
“他的命不值那个价儿。而且我也不会做那样的傻事儿。用他一条命为你们保住这两个地方,他不是成了英雄么?可惜,我要做的,是要他遗臭万年!”郭金章连连冷笑。
“山县遗不遗臭我不知道,可我若同意割让北海道两地,遗臭万年却是肯定的。”伊藤博文苦笑道。
“在明治维新以前,北海道不过就是一个荒岛,你们日本的国家地图上都没有它的位置。而即便是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几乎从未对北海道有过太大的关注。即便是有一个叫黑田清隆的倒幕功臣曾经想过大力开发北海道,可在你们国内也似乎没引起过什么共鸣。现在,你们妄自挑衅,我没让你们割让四国或者九州就已经不错了,你还想保住它?”郭金章质问道。
“虽然如此,但北海道有来为我日本国所有,此乃事实。”伊藤博文道。
“北海道原住民的虾夷族可并非和族。既非和族,自然与日本无关。”郭金章沉声道。
“但它确是我日本领土。”伊藤博文咬牙道。
“条约规定,割让千岛群岛入阿拉斯加,北海道由唐州占领并开发,并没有就主权问题进行讨论。如果伊藤君你非要坚持,那我保证,从今往后,日本将再没有机会染指北海道。”郭金章冷冷说道。
“……”
“伊藤先生,还是应了吧。北海道不过半荒之地,何必为此再大动干戈?”李鸿章在一边劝道。虽然他理解伊藤博文的处境,却也对这家伙的坚持感到不值。唐州出兵,美国还配上了大白舰队,如果不能从日本得到一点儿更加实际的好处,他们怎么向美国公民交待?人家可不是大清朝这样君主当国的制度。
“……我们再谈一下租界的问题。”
天津“春帆楼”上的谈判慢慢进行着,伊藤博文竭力为日本保住最后一分利益,郭金章却根本不理会他的努力,死咬着已经拟好的条约不放,李鸿章偶尔在一边打打边鼓,扮个红脸,却也不忘抽冷子在日本人身上咬一口……而就在三人忙活着的时候。朝鲜平壤,儿玉源太郎的指挥部内,也正进行着一场不为人知的谈判。
“徐君,你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向被日本军方诩为“智将”的儿玉源太郎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风彩。一丝不苟的头发,笔挺的中将军装,挺直的腰杆,还有放在面前桌上的长刀,虽然眼珠子有点儿过于通红,可除了这一点,在他的身上似乎根本就看不到侵朝日军所面临的越来越窘迫形势。不过,坐在他面前的,偏偏就是对日军的情形有着极深刻了解的一个人,清国新任命的奉天提督袁世凯的盟弟兼亲信手下,徐世昌!
“我们能有什么意思?而且,儿玉将军,即便我们有什么意思,难道你以为你还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余地吗?”徐世昌,如果历史没有改变,将在后来成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虽然没什么实权,却在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地位。可现在他却是袁世凯的特使,执行秘密使命的特使。
“我大日本帝国的军人从来都不会向敌人投降。”儿玉源太郎握住了身前的刀。
“袁军门并没打算让贵军投降。”徐世昌笑了笑。
“你们有什么诡计?”前进打不动,后退没有船,士兵伤亡近半,医药奇缺,军中弹药也越来越少,即将消耗殆尽……饶是儿玉源太郎号称智将,在平壤过得也是心力憔悴。而明明占据了优势,只需要再等一段时间就能轻易战胜自己的袁世凯突然派人过来说不要自己投降……他的心里立时就闪过了“阴谋”二字。
“诡计?呵呵,什么叫诡计?贵国不宣而战,意图偷袭,进而亡我大清……这才是真正的诡计吧?”徐世昌拿起面前的茶杯轻抿了一口,笑道。
“我不想跟阁下讨论这个问题。不过,你们那位袁将军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他觉得我们这支即将失败的军队还能有什么用?总不可能是想放我们一条生路吧?”儿玉源太郎冷笑道。
“不愧是陆军三杰之中的‘智将’,一猜就中。”徐世昌轻轻一笑,“我们袁军门的意思,还真就是放你们一马。”
“哪泥?”
“不用问为什么,”徐世昌轻轻一笑,“儿玉将军,我们袁军门的意思,是要你在朝鲜……自立!”
第378章中国人有阴谋?
“自立?”
儿玉源太郎差点儿咬到自己的舌头。徐世昌的到访让他想到了许多,从最普通的要他投降,到最不可能的放他回日本都想到了,可他就是没想到袁世凯居然是想让他自立……难道,袁世凯不是想挥军再打回朝鲜了?
“阁下,我不太明白袁将军的意思。”
“不需要你们明白。”徐世昌轻轻把玩着手里的茶杯盖儿,“你们只需要按照我们所说的去做就行了。但前提是,在自立之前,你必须声明脱离日本!”
“这不可能!”儿玉源太郎“噌”地站了起来,“大日本帝国的军人绝不会背叛国家,更加不可能背叛天皇陛下!”
“那你就是想让这两万多将近三万的士兵给你陪葬?”徐世昌轻笑问道。
“……你们可以用其他条件。哪怕,你们就是逼迫我率领部队投降,也绝不会选择自立。”儿玉源太郎紧咬着牙关,握着刀身的手更是因为用力而青筋暴露。
“是啊,什么年代了?还说什么自立。”徐世昌轻哼了一声,浑不在意儿玉源太郎的表现,“那我们就换一个说法……我们要你在朝鲜半岛重新组织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权。这下可以了吧?”
“这有什么区别吗?”儿玉源太郎两眼紧眯,大脑也飞速地开始转动。他不明白徐世昌,不,应该说是袁世凯会突然这么做。以那家伙在朝鲜任职以来所表现出的对日本的担忧和警惕,应该在完成对东北新军的整备之后一鼓作气地把自己和麾下的残兵败将赶到朝鲜半岛的尽头,然后再赶下对马海峡。可现在还没有开战,他和他手下的那些已经疲惫不堪,而且没有任何后勤的士兵也还没有表现出任何可能抗击对方的能力,袁世凯就放弃了进攻。虽然说是要他自立,可是事情会是那么简单吗?
“没什么区别,但至少能好听一些。”徐世昌轻轻一笑,“其实要你自立的理由非常简单:我们袁军门需要你,那些不甘心失败的日本人同样也需要你。”
“我不太明白。”儿玉源太郎轻轻摇头。
“我们袁军门在东北势力深固,又得唐州和美利坚之助,深为朝廷所忌惮。虽然屡屡以示忠诚,但朝中总是有人对我们袁军门不喜,时时刻刻都有人意图将他从奉天赶走……上一回是赶到了山东,下一回,指不定就直接发配到了甘肃、云贵等地。所以……”
“所以,你们就想到了我?想让我自立,继续留在朝鲜,继续成为你们大清帝国的一个威胁。这样一来,为了预防我们对你们的进攻,大清朝廷就只能任由袁将军继续留任奉天,以挡我军!对吗?”听到徐世昌的说法,儿玉源太郎立即就明白了过来。看向徐世昌的眼神也不自禁地带上了一丝轻蔑。不过这眼神并不是为徐世昌而发,而是向并不在此地的袁世凯。原本,他还是很佩服袁世凯的。东北新军因为叶志超的无能指挥,被他在平壤打得半死,虽然勉强保住城池不失,但也损失惨重。可就是这样一支损失惨重,士气全无的部队,袁世凯接手之后就立即显露峥嵘,在鸭绿江一侧将他乘胜追击的部队死死挡住。虽然那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袁世凯早就不放心日本,先前在任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在中朝边境布置了不少防御工事。可是,这也恰恰证明了此人的不凡。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在这个时候为了自己的职位和野心而出卖国家利益,不仅不想反攻,还想让他这个侵略者自立……
“不为干城,却为奸贼!若非唐州暗中出手,我大日本帝国岂会遭此惨败?可惜,可惜啊……”儿玉源太郎直想仰天长叹。如果不是唐州,以大清国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在他们准备许久的攻击之下又能支撑多久?即便海军不胜,也至少能保证他这支部队的部分后勤。那样的话,他相信自己就不会因为后勤和后续兵力的问题而战斗力大减,绝对可以冲破袁世凯的阻挠打进清国。那样的话,他们就算不能嬴得战争的胜利,至少也不会落得现在这样任人欺辱的地步。而如果陆国能表现的更好,冲进满洲占领奉天,他们还甚至可以反败为胜。可是,这一切都因为唐州的插手而化为了烟云。
“还有我。如果不是我判断失误,一心想要攻下平壤,那么,部队就可以在清国的援军到来之前进入满洲。到时,即便是袁世凯手眼通天,郭金章用兵如神,也难以翻盘。可是,我为什么偏偏就不听秋山好古的建议,为什么……”悲愤之后紧跟着就是一阵阵揪心的自责。如果不是手上的大将只剩下了寥寥几人,而且都难以承担大局,他恐怕都有立即交出指挥权,然后剖腹自尽的想法了。
“儿玉将军,你在想什么?”看着儿玉源太郎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徐世昌忍不住轻声问道。
“没有什么。”儿玉源太郎吸了一口气,压抑住自己的各种情绪,又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睛看着徐世昌问道:“徐先生,袁将军的建议很不错。可是,他凭什么认定我会答应?我儿玉源太郎虽然不是像山县有朋大将那样忠心耿耿,性格刚烈的人,但也绝不会为了一己性命而背叛自己的国家。”
“可如果你不这么做,才是真正的背叛了你的国家。”徐世昌摇头道。
“说客总是喜欢说一些夸大其辞的话语来耸人听闻。”儿玉源太郎冷哼道。
“儿玉将军,您还不知道正在天津举行的中日唐三方谈判吧?”徐世昌也不在乎儿玉源太郎的讽刺,只是笑道。
“当然知道。”虽然已经几乎被完全隔绝在朝鲜半岛,但儿玉源太郎总还是能通过一些渠道知道一些外面的情况。伊藤博文代表日方前往天津参加谈判,而以李鸿章和郭金章为代表的中美两方则条件苛刻,态度坚决。这些情况他都知道。
“虽然知道,但恐怕还不清楚由郭金章将军所拟定的条约细则。”徐世昌放下手上的茶杯盖儿,“告诉你吧,按照郭将军的要求,日本不仅要割地赔款,在之后也不能再行拥有战列舰和超过三千吨以上的巡洋舰,也就是说,日本在未来不会再有能够跟北洋水师相抗衡的海军,甚至连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