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第8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破烂不堪的道路上颠簸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轿车才抵达米兰黑衫党总部,等车停稳,Q先生就走下车,站在轿车前,打量着眼前的建筑。
建筑还是老样子,与Q先生半年之前来时看到的基本上没有区别,不过就是多了一些警卫人员,而且明显警卫们的士气要比半年之前高得多,而当时,黑衫军刚刚因为在国会选举中失利而士气消沉。
看起来墨索里尼的看法是正确的,在这个时代的意大利,人们更相信暴力,而不是选票,至少对于黑衫分子而言,选票不如拳头更实在,那些一盘散沙的“民治派”在坚如磐石的“法西斯”面前就是不堪一击的“小丑”,面对法西斯的枪炮,所有的选票已一钱不值。
带着些许感慨,Q先生跟着一名副官走进了黑衫党总部办公楼,并被带到一间会客室等候领袖的接见。
几分钟后,领袖没来,但是领袖的一名助手赶到了,正是那个曾经做过Q先生雇员的意大利退伍军官阿尔卡西诺,现在,他已是黑衫党重要人物,也是领袖墨索里尼的得力助手。
“Q先生,您好。领袖在半个小时之前已去了火车站,而且现在已经登车前往罗马了,很遗憾,他不能在米兰接见您,不过他可以在罗马接见您。我可以为您安排罗马的会见,我相信,领袖会非常高兴再见到您。”
阿尔卡西诺走进会客室,开门见山的告诉Q先生,墨索里尼不会在米兰见他。
“领袖已经去罗马了?这么急么?”Q先生假装有些惊讶。
“是的。罗马的腐朽而且软弱的官僚政府已经完全倒台,现在意大利人民急切的盼望着一位贤明领袖带领他们走出国家危亡的阴影,领袖认为不能辜负人民的期待,所以,他决定提前一天出发,今天就坐火车赶去罗马,或许明天,意大利就会阳光灿烂了。或许有一天,领袖会带领我们,在罗马齐声高呼:法西斯蒂,全意大利!”
“领袖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有他领导意大利,我相信,意大利很快就能复兴,古罗马帝国的荣光将再次照耀地中海和欧洲。法西斯蒂,全意大利!”
Q先生见阿尔卡西诺说到最后,情不自禁的行起了法西斯礼,于是也站了起来,行了一个标准的法西斯礼,并口是心非的赞扬了一番墨索里尼领袖的英明与睿智。
说实在的,相比意大利政局的剧烈变化,Q先生更惊讶于阿尔卡西诺的变化,两年之前,阿尔卡西诺还是一个因为走投无路而毫无自信的失业者,看人的眼神都是躲躲闪闪,但是现在,Q先生的眼前,却是一名对领袖无限忠诚、对意大利复兴事业充满信心的黑衫党徒。
难道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还是因为掌握了权力的缘故?Q先生宁愿相信后者才是正确答案。
……
半年之后,Q先生再一次见证了另一位欧洲领袖的崛起,不过这一次,他是在德国见证的,而且,那位欧洲领袖中的后起之秀也算是Q先生的“老朋友”。
第984章 1920年代(下)
德国,巴伐利亚,1923年。
这里是巴伐利亚南部地区的萨尔茨堡,郊区乌夫因的一栋别墅。
Q先生是坐着一辆运输啤酒的四轮马车赶到乌夫因别墅的,与他一起赶到别墅的还有一个德国人,正是德国工人党的那位重要领导人安东·德莱克斯勒,而德国工人党正是德国国社党的前身,后者的缩写就是“纳粹”。
现在的纳粹党也拥有一位有理想的领袖,而且他有一个专有的称呼“元首”,这位元首就是那位曾经与Q先生在慕尼黑啤酒馆见过面的阿道夫·希特勒,现在,他就躲在乌夫因乡下的这栋别墅里,如同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原因很简单,因为就在昨天,这个阿道夫·希特勒在慕尼黑城里的一间啤酒馆发动了一场“革命”,不仅扣押了德国巴伐利亚地方当局的几位重要领导人,而且甚至还联系到了一位德国在欧战中的国家英雄来为他捧场,那个人名叫鲁登道夫。
虽然这场发生在啤酒馆的革命在开始的时候声势壮观,元首一度拥有数百名武装人员,但是问题在于,这位元首不肯听从Q先生的建议首先解除地方军队的武装,因此,当军队开始镇压元首的革命队伍的时候,这支声称要模仿意大利墨索里尼领袖进军罗马的行动去进军柏林的啤酒馆革命军几乎在瞬间就被正规军击溃了,众人一哄而散,包括元首本人在内,几乎所有的人都逃走了,只有鲁登道夫没跑,而是像一名军人那样迎着军队的刺刀走了上去,直到被军队逮捕。
这场儿戏一般的啤酒馆暴动就这样戏剧性的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政府颁布的对暴动人员的通缉令,阿道夫·希特勒的名字也在通缉令上,所以,他不得不躲到了乡下的别墅里,并叫人通知在慕尼黑旅馆等候消息的Q先生,告诉他,革命已经失败,请Q先生尽快离开德国,以免在随后的大逮捕中落网,没人敢保证纳粹党里不会出现叛徒,元首本人不会出卖Q先生,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别人也不会出卖Q先生。
Q先生接到通知之后,并没有立刻离开德国,相反,他拉上德莱克斯勒,一起去乌夫因的乡下看望这位正处于极度沮丧中的纳粹党元首。
Q先生和德莱克斯勒好不容易才找到元首藏身的那栋乡间别墅,等他们见到希特勒的时候,都非常吃惊,因为这位革命家的一只手上吊着绷带,而另一只手上则提着一只手枪。
“革命失败了,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以后,没人会再相信我们的主张了。”
希特勒沮丧的向前来看望他的革命同志抱怨着,并举起手枪,来回比划着,谁也不敢保证他不会将枪口对准自己的脑袋。
Q先生急忙夺下希特勒的手枪,并安慰道:“阿道夫,不必灰心,我们中国有句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没死,以后还可以奋斗。”
这话是用德语说的,Q先生现在的德语已说得非常流利,基本上用不着翻译了。
“不。没有什么奋斗了!就在刚才,就在你们来之前,我已得到了可靠的消息,一队警察正在赶来的路上,纳粹党里出现叛徒了!无耻的叛徒!他们把我出卖了!我建议你们,在警察到来之前离开这里,以免一同被捕。”
希特勒的话没有说完,Q先生就听到了汽车的引擎声,回头一望,一辆警察局的汽车已经来到别墅前,并正在刹车。
“听着!阿道夫!即使被捕,也不要失去信仰和信心!我们都坚定的支持你!支持你的主张!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Q先生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趁着警察奔到眼前的工夫,向这位元首行了一个法西斯礼,而站在他身边的德莱克斯勒却调头跑了,并在翻过围墙的时候摔了下来,崴了脚,然后,也被德国警察逮捕,并被押上了汽车,与希特勒、Q先生并排坐在一起,忍受着两人的白眼。
“Q先生,你是我们的忠诚朋友,我相信你。我会在法庭上与那些无耻的官僚和政客斗争到底的!让所有德国人都认识到德国政府的软弱与无能,并全力支持我们的事业!请相信我,如果我不死的话,我一定会带领德国人民摆脱凡尔赛体系的桎梏的!”
感动于Q先生的“忠诚”,希特勒向他做出了保证,同时也放弃了自暴自弃的念头。
“我们会被判几年?”德莱克斯勒郁闷的问Q先生。
“很难说。”Q先生耸了耸肩膀。
“即使把牢底坐穿,我们的信仰也是绝不会改变的!”
希特勒试图挥舞拳头,但是手铐限制了他的行动,而且砸中了德莱克斯勒的脑门,然后德莱克斯勒就昏了过去,也不知道是被砸的,还是被那句话吓的。
……
当然,希特勒把牢底坐穿的想法并没有实现,实际上,依靠那出众的口才,以及在德国军队服役五年的战斗经历,希特勒仅仅被法庭判处了五年徒刑,至于Q先生和德莱克斯勒,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们参与了叛乱行动,因此,他们在警察局坐了几个小时之后就被释放了,并且在几个月之后在慕尼黑法庭旁听了对阿道夫·希特勒的审判,而后,Q先生也一直与在狱中服刑的希特勒保持着联系,而希特勒也依旧对他的纳粹党施加着影响,而且,在Q先生的建议下,希特勒开始撰写一本自传,总结这几年以来的“革命经验”,但是因为书名起得太烂,销量很差,后来,这本自传被发行商改名为《我的奋斗》,销量才好了起来。
虽然啤酒馆暴动被镇压了,纳粹党被勒令解散,希特勒也被禁止发表演说,但是德国的混乱才刚刚开始而已,相比已经走在法西斯道路上的意大利,德国还需要一个契机才能完成真正的法西斯化。
……
1920年代就是这样的混乱与无序,而在这个年代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在混乱中寻找着各自的出路,虽然从1926年起,欧洲的经济开始好转,但是这种经济的暂时好转无助于日益艰辛的民生,欧洲仍在呻吟,世界也在动荡。
……
1922年,意大利确立法西斯统治,墨索里尼成为意大利实际上的统治者,意大利国王已成领袖的应声筒。
1923年初,德国纳粹党暴动失败,随即转入地下,继续秘密活动,并接受在狱中服刑的希特勒的命令。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大地震,震级高达七点九级,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八百万吨烈性炸药爆炸的总能量,伴随地震而来的是一场蔓延面积极广的大火,数日之后,东京、横滨、横须鹤几乎被夷为平地,受灾人口近两百万,死亡、失踪者超过十四万,对于日本而言,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加剧了日本经济与社会的混乱,并且间接壮大了“大东亚同志会”、“樱会”等右翼势力的力量。
1925年,贝尔德发明机械扫描电视机,虽然图象模糊,但是这并没有妨碍这种发明被中国总统重视,中国总统赵北命令使馆购买了两台原型机,并送回中国,在电子技术研究所对这种电视机进行了全面测试,项目负责人之一就是尼古拉·特斯拉,在经过认真研究并且听取总统本人的建议之后,电子技术研究所认为这种机械扫描电视机没有太大发展前途,因而转向电子显象管的研究。
1926年,奥地利人劳里申请了雷达技术专利,但是该技术当时并未实用化,实用化是在中国人购买该项技术专利之后进行的。
1927年,美国人奥尼尔发明纸基磁带,可以记录电信号,而后,在这一基础之上,中国工厂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磁带录音机,并立即投入到商业化生产中,由于《巴黎公约》的工业专利保护,该项技术很快成为中国电子工业的另一个聚宝盆,并刺激了消费,加速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同一年,中国购买了电子显象管专利,并以此为基础开始全力研制电子扫描电视机,与此同时,美国人利用广播电台成功的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实现了电视信号的转播。
1928年初,中国制药研究所宣布研制成功新型抗感染药物青霉素,并申请国际专利,但是该项技术并未立即投入商业化生产,人类最有效的抗感染药物依旧是磺胺,而该技术专利依旧掌握在中国手里。
1928年夏末,赵北以中国总统身份出访欧美亚各国,首站为苏联,他出席了中苏正式建交仪式,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进行的关于远东共和国地位的谈判虽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但是中苏两国边境线的对峙局面就此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