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第5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轻工业部门的抗议,赵北目前也只能进行敷衍,他很清楚,如果他对历史的干扰不是那么彻底的话,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在今年的某个时候爆发,而且按照他的计划,也在今年,中国将与日本进行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局部战争,对于中国而言,1914年是一次机遇,但也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赌博,为了赢得这场赌局的巨大胜利,赵北必须增加自己手里的筹码,而军火就是这个筹码,没有足够的军火物资储备,中国是不可能支撑长期战争的,虽然赵北坚决避免将这场中日之战变成旷日持久的持久战和全面战争,但是他的手里并非全是王牌,他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旦战争长期化、全面化,他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资本支撑到拖垮敌人的那一天。
理想状态下,中国与日本的战争只关系到这两个国家,但是赵北知道,他面对的绝对不是什么理想状态,他面对的不仅有国外的敌人,也有国内的敌人,他面对的形势异常复杂,必须把握住每一个细节,只要他犯的错误比敌人少,那么,他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其实早在四年前赵北就开始为这场即将到来的中日战争做准备了,一方面,兵工事业是他关注的重点方向,另一方面,在四川、陕西、山西、安徽的深山老林里,在江苏、山东、河北、福建的沿海地区,那些不为人知的国防工程仍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战备仓库、战备油库、永备工事、筑垒地域……只要敌人敢深入这个国家的领土纵深,他们就将发现自己已经落进了一个战略陷阱。
虽然这些战略准备耗费了大量经费,但是对于这个国家来讲,这是一笔划算的投资,只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赵北就将利用这些国防设施为这个国家争取扭转乾坤的机会,这个机会稍纵即逝,赵北必须抓住,中国也必须抓住。
当然,这个时代的中国,就如同一座到处透风的房子,要想完全的保守机密是很困难的,中国的扩军与备战已经不是秘密,英国人知道,德国人知道,日本人、美国人也知道,对此,德国人兴高采烈,美国人沉默不语,英国人忧心忡忡,日本人上蹿下跳————必须承认,这个时代的中国确实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了,在国际战略格局中,中国已成了一颗不容忽视的棋子,而下棋的人就是赵北。
现在,赵北正踌躇满志的举着手里的棋子,看着对手手里的那颗棋子将落到哪里,如果对手迟迟不肯落子,那么,赵北并不介意伸出手去,拍落对手手里的那颗棋子,只要那颗棋子落在了这远东的战略棋盘上,那么,就该赵北出手了。
这一出手必定是一记杀招,未来的远东格局很可能因为赵北的这颗棋子而发生彻底的改变。
刘庆恩就是负责铸造这颗棋子的关键人物之一,没有他的帮助,赵北不会有如此信心去跟对手进行殊死较量,对于刘庆恩,赵北是非常感激的,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中国,像刘庆恩这样做着实业强国梦的人不在少数,而他,作为这个国家的最高领袖,他的职责就是用手中的权力帮助这些人实现这个强国梦,许多时候,只有权力才能实现梦想。
当然,现在刘庆恩坐在总统的办公室里,并没有考虑以后的强国梦的问题,而是与总统一样,全神贯注于一张设计图纸,并及时的将总统的建议记在笔记本上。
“这里,观察缝宽了些,我个人认为五毫米似乎就足够了,当然,具体的宽度还是你们自己拿主意;还有这里,考虑到车内容积有限,暂时不可能安装电台,因此,在我看来,似乎可以开一扇小窗,用来跟通讯兵联络,当然,如果影响防弹性能的话,可以不开小窗,也开一条观察缝,必要时可以往里头塞纸条。……”
赵北非常认真的研究着那张设计图,并不讳言自己是个外行,确实,作为一名历史的穿越者,让他画张草图没问题,但是如果涉及到具体的细节问题的话,他就有些吃不准了,毕竟,他是一名伪军事迷,本身的军事理论修养很一般,虽然在某些方面高于这个时代的人,但是术业有专攻,在刘庆恩这个机械专家面前,他只是一个喜欢指手画脚的外行罢了。
刘庆恩虽然不太喜欢总统对专家的指手画脚,不过这几年的时间里他确实对总统先生的“战略眼光”或者说“直觉”非常了解,有了冲锋枪和迫击炮的成功例子在前,刘署长完全相信总统的“直觉”,尤其是对于武器装备的,更何况,作为总统先生的长辈,他有必要容忍这位晚辈的轻佻。
赵北的妻子是刘庆恩的外甥女,论辈分,赵北得喊他一声“老舅”,当然,在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这“老舅”却也是不能随便喊的。
外甥女婿对老舅的工作指点完毕之后,便恭恭敬敬的将这位长辈送下了楼,但是并没有送他离开总统府,到底是长辈,这顿便饭还是要请的。
赵北就住在南海边的一座僻静小院里,距离统帅堂不远,直线距离不过五十米,抬脚就到,还没等进小院,刘庆恩就听见一阵婴儿的啼哭,那张原本板着的脸居然露出了丝笑容。
“振华,小牛子快满一岁了吧?”刘庆恩问赵北。
赵北咧嘴一笑,点了点头,说道:“还差半个月就一岁整了。翠旖说了,这周岁酒要办得热热闹闹的,宾客要多请,考虑到总统府不方便,翠旖想在外头找酒店,我却说,不必那么麻烦,就在花园胡同摆几桌,请几位长辈过来热闹热闹就行了。”
“那可不行!”
刘庆恩将眼一翻,很不客气的教训了总统几句。
“过周岁可不能马虎,照翠旖家乡的规矩,那是要抓周的,你这个当爹的怎么如此不上心?对了,孙儿过生日,你那远在南洋的爹娘总该回来一趟了吧?”
“唉。别提了,我专门派人去了一趟南洋,可是找不到二老,他们都是闲不住的人,知道我做了总统,就放心的去南洋各地考察当地的巫术去了,至于他们如今在哪里逍遥,我却是不清楚了。”
赵北一脸愁容,这确实不是装的,他当初伪造的那个“海归”身份有瑕疵,所以,现在他只好说他的老爹老娘都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早年离开家乡去了香港,如今正在南洋研究当地的传统巫术。
公公婆婆不来见儿媳妇,也不来见孙儿,说起来,翠旖的几位长辈对此非常有意见,不过赵北倒不担心旁人的看法,只要翠旖不介意就行了,二人世界,反倒更美,当然,那是以前的悠闲日子了,现在,二人世界已因小牛子的到来而变得不那么惬意了,作为一名合格的父亲,赵北必须承担起部分父亲的义务,比如说为儿子请几位合格的保姆,并在儿子哭闹不止的时候拿出父亲的威严,在那屁股蛋儿上轻轻拍上几下,当然,这基本上是做无用功。
一边是国事,一边是家事,这就是这位总统现在的充实生活。
第587章 谍战
汽笛声中,一列客车缓缓驶进火车站,站台剪票口热闹起来,等待上车的旅客纷纷扛着行李,向剪票口挤了过去,虽然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拿着铁皮喇叭吆喝着维持秩序,但是效果很差,最后不得不动用站警,用警棍才使剪票口的秩序得以恢复。
这里是上海南市火车站,上午九点整,刚刚过来的这列客车是从南京方向过来的,晚点了差不多五分钟,难怪候车室里的旅客们这么心急火燎的想冲向站台方向,因为他们不能肯定这趟晚点的列车是否会准时开车,如果准时开车的话,那么他们就只有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登车了。
虽然剪票口的秩序是恢复起来了,但是人们并没有消停下来,大人的呼喊声,小孩的哭泣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有些不胜其烦,于是,负责剪票的火车站工作人员也还以颜色,对着每一个通过剪票口的旅客叫嚷着,催促这些旅客尽快离开剪票口。
在这一片纷乱中,一名身穿“共和装”的青年汉子从站台那边走向剪票口这边,并通过那个专用通道离开了火车站,来到了火车站前的广场上。
广场上早有黄包车夫看见了这名青年汉子,几辆黄包车迅速靠拢过去,车夫们操着生硬的官话兜揽着生意,最后,这名青年汉子挑了一名身强力壮的车夫,吩咐他拉着自己赶去高昌庙工业区中心广场。
拉车的这名中国车夫很庆幸自己拉到了生意,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黄包车上这名山东口音的青年汉子压根就不是中国人,这是一个日本人,真名土肥原贤二,是一名日本间谍,他此行的目的地就是高昌庙中心广场。
现在的高昌庙基本上只有一种工业,那就是造船业,造船不比火车制造,也不比军火制造,造船离不开大江大河,或者沿海港口,再加上高昌庙本来就有一座现成的造船厂,因此,这里也就理所当然的变成了中国不多的造船基地之一。
“高昌庙轮船制造公司”是一家国营企业,前身是清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那是一家军工企业,是清末洋务健将李鸿章的得意之作,这家洋务派创办的兵工厂始建于公元1865年,即清同治四年,虽然从时间上讲,它并非创办最早的近代兵工企业,但是它却是中国近代第一家采用机器生产的兵工企业,更为重要的是,这家工厂不仅可以制造较为先进的军火武器,而且还拥有一所外语学校,以及一家造船厂,与其说这是一个企业,不如说这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一个缩影,只不过与其它的洋务企业一样,江南制造总局的浓厚官方色彩影响了这个企业的发展,虽然该厂附属造船厂一直没有停止轮船的制造,但是由于技术以及资金的限制,这里并不能制造大型军舰,制造小型船舶以及提供军舰、商船的维护保养是该厂船坞的主要职能。
联合阵线上台执政之后,江南制造总局被迅速纳入“四年工业发展计划”,在随后的近四年时间里,江南制造总局完全脱胎换骨,军火制造部门与造船部门完全分离,军火制造部门被搬迁到了南京,与金陵兵工厂合并,而造船部门则进行了彻底的改组与整顿,“高昌庙轮船制造公司”就这么在江南制造总局的旧址上成立起来,到目前为止,这家造船公司总共拥有大小船坞七座,最大的一座船坞可造万吨级商船。
不过船厂整顿至今,尚未承接过万吨级轮船的制造,目前而言,该厂制造的最大吨位的船只是一艘海军订购的补给舰,排水量也不过七千吨,其次就是一艘水上飞机母舰,排水量六千吨,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民用船只的制造了,由于现在中枢支持商人投资轮船运输业,并对购买国产轮船有补贴,按照轮船排水量每吨补贴华元二十元,因此,高昌庙造船厂的生意一直比较红火,七座船坞通常都占得满满的,但是只有其中的六座船坞是用来制造民用船只的,最大的那座万吨级船坞已被海军部整个租用,专门为海军制造军舰。
高昌庙造船厂制造的不是普通军舰,而是潜水艇,这并不是什么秘密,黄浦江上外国军舰来来往往,想保守机密是很困难的,只要站在军舰的桅杆上,就可以清楚的看见船坞里的情形,英国和日本都清楚,中国人正在这里制造潜水艇,而负责进行技术指导的正是德国人。
但是中国人到底掌握了什么样的技术呢?这个问题不是站在英国或者日本军舰的桅杆上就能解决的,这需要进一步的核查,甚至是近距离侦察,于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