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第4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古以来,这上头派下来的钦差,有几个不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的?黄钟瑛理解,但确实看不惯那个狐假虎威的齐劲波,哪怕他确实是一个合格的作战参谋,但是,黄钟瑛也绝对不会对他有什么好感。
想到那位桀骜不逊的作战参谋,黄钟瑛突然在轮机舱里呆不住了,于是急忙转身,带着几名副官离开了机器舱,登上甲板。
到了甲板,黄钟瑛就听见那位齐参谋官在船舷那边吆喝。
“你们是没吃饭,还是抽多了大烟?怎么磨磨蹭蹭的?就凭你们现在这个工作效率,能打赢海战才叫奇怪了!不就是航行间回收小艇么,怎么这么生疏?这可是海军常规训练科目。”
齐劲波是在吆喝那帮正用吊车将交通艇吊回军舰的水兵,其中还有一名水手长,齐参谋官的问题也就在这里,他这个人对上对下都是大大咧咧,不像轮机长张广洋那么容易与人亲近,所以,他在“海圻”号上几乎没有什么朋友,除了能跟同是“空降兵”的张广洋说上几句话之外,别人都尽量与他保持着距离。
这样一个不合群的人,显然不可能处理好与上级、下级之间的关系,或许,参谋官的位子最适合这样的人。
第474章 代号“墨斗鱼”
黄钟瑛走了过去,一声不吭的站在吊车边,与不合群的齐劲波并排而立,面无表情的看着那些水兵,或许是有舰长兼司令在一旁督促,那帮原本显得有些懒洋洋的水兵们立刻变得麻利起来,几下就完成了交通艇的回收,然后又在齐劲波的指挥下用绳索将交通艇固定住。
“黄司令,有你在就不一样,没人敢偷懒,依我看,这军纪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忙完了交通艇回收事宜,齐劲波走到黄钟瑛跟前,大大咧咧的建议。
黄钟瑛淡淡一笑,说道:“齐参谋官,你说得不错,这军纪还需进一步加强。不过,你也别整天板着个脸,亲和度不足,也是会影响工作效率的。”
这话说得可不算客气,齐劲波微微一愣,没等他明白黄钟瑛的意思,就听见山海关方向传来一阵炮声,这是排炮,而且一连响了二十一响。
黄钟瑛走到船舷边,向山海关眺望,良久之后,待炮声停歇,他才幽幽说道:“看样子,这总统为105步兵师的饯行仪式已经开始了。”
齐劲波也走到船舷边,叹了口气,说道:“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调去陆军部队,至少有仗可打,而不是整天跟着军舰东游西逛。”
黄钟瑛看了眼齐劲波,说道:“齐参谋,你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咱们海军可不是无所事事,前段日子福建、广东沿海的海盗猖獗起来,中枢和海军部有意派舰队清剿海盗,咱们很快就有仗打了,虽然比不了跟外国军舰炮战,可是咱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练一下兵么。你过来的时候,不就说过,海军部现在想让咱们练练在海上捉迷藏的本事么,跟海盗打仗,这不就是在捉迷藏么?”
“这倒也是。”齐劲波没再说什么,咕哝了几句之后,便独自离开,去参谋室吆喝那帮参谋了。
黄钟瑛仍站在船舷边,望着那遥遥在望的山海关,虽然表情平静,但是这内心却是激动起来,刚才齐劲波那几句话确实让他有些触动,相比陆军,现在的中国海军部队就像被人刻意遗忘了似的,也难怪海军总长汤乡铭对中枢有意见,三天两头往总统府跑,跟总统泡蘑菇,而总统显然也是太极高手,总是让这位汤总长无话可说。
就在黄钟瑛望着山海关出神的时候,一名副官走到了他的身后。
“报告司令,山海关总统行辕刚刚拍来的电报,是特级密码电报,需要司令亲译。”
虽说中枢对海军“吝啬”,但是现在,几乎每一艘海军大型舰艇都装备了最新式的无线电台,在一定距离内,可以很方便的与岸上联络,也可以进行船只之间的联络。
黄钟瑛接过那份电报底稿,看了几眼,然后匆匆赶回舰长室,从保险箱里取出密码本,迅速将那密码电报译出,然后又叫来副官,向他下达命令。
“立刻请齐参谋官过来,参谋室全体值班参谋也一起过来。”
片刻之后,齐劲波领着几名值班参谋赶到舰长室,黄钟瑛将那封已译出的中枢电报交给了几人,让他们传阅。
“去朝鲜?”齐劲波非常惊讶,将那电报递给另一名参谋,然后看了眼黄钟瑛。
黄钟瑛一脸严肃,纠正了一句:“齐参谋官,是‘秘密前往朝鲜南部地区’,也就是说,咱们不能光明正大的去朝鲜,咱们得偷偷摸摸的去朝鲜,而且,在去朝鲜之前,我们必须先去秦皇岛接一帮人。”
齐劲波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拧眉沉思片刻,然后说道:“现在的朝鲜,由日本监护,而且自从伊藤博文遇刺之后,有传闻日本即将正式将朝鲜并入日本领土,现在的朝鲜海岸,警戒措施想必一定加强了许多,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往朝鲜近海,这还是要冒些风险的。”
“所以我才叫你过来么,你是舰队作战参谋官,制订作战计划是你的长项,咱们即将执行的其实就是一个特殊作战计划,就看你和你的手下的本事了。”
黄钟瑛收回那封电报,用火柴点燃,放进桌上的烟灰缸里烧成灰烬。
“这是绝密行动,只有在场诸位有资格知道此次行动细节,无论如何,都不许泄露机密,违令者,军法从事!”
……
齐劲波虽然人缘不好,脾气也不怎么样,但是他的本事还是有一些的,不过半个小时,他就带领参谋组制订出了一份详尽的行动计划,而且还郑重其事的将其命名为“墨斗鱼计划”,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将是中国海军部队执行的第一次特种军事任务。
行动计划制订出来,中国海军第二分舰队立即调转船头,但是并没有直接向南驶向秦皇岛,而是先向北方航行,兜了个圈之后才调头南下,向秦皇岛驶去,并于当天傍晚时分抵达目的地,在距离港口较远的浅水区抛锚停泊。
秦皇岛,位于山海关以南不远处,本是座渤海湾边的小渔村,清末洋务兴起之后,由于开平煤矿转运煤炭的缘故,秦皇岛逐渐兴盛,1901年正式被清廷开辟为通商口岸,这里设有海关,是直隶境内主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地位虽然远不及天津,但是这里的港口条件比较好,只是设施陈旧,所以无法停泊大型船只。
夜幕沉沉,第二分舰队在晚上九点整正式实施灯火管制,然后,在夜幕的掩护下,“海圻”号派出了两艘交通艇,驶向秦皇岛北岸,在一片荒无人烟的浅滩抛锚,随着交通艇过来的海军军官们蹚着半人深的海水上岸登陆,在岸边换上便衣之后,便摸向秦皇岛城区。
这帮海军军官里头,领队的人是齐劲波,他做商人打扮,与同伴分数批进城,然后赶去城西一座不起眼的客栈集合。
赶到客栈,对上暗号之后,前来接应海军军官的人就亮明了身份。
“我叫田劲夫,军衔上校。”
“我叫齐劲波,军衔上校。”
巧了,两人名字中不仅都有个“劲”字,而且还都是上校军衔。
双方在客房里互相介绍着同伴,然后又迅速离开了客栈,出了城,赶去城北一座小渔村,那里不仅停着数十辆两轮大车,而且还等候着数百名渔民打扮的青年,其中的男人占了绝大多数,女人只是点缀其间,不超过二十个。
不过这些“渔民”都不会讲中国话,少数人会讲,但也不怎么利索,但是其中的一些人倒是能够看懂中国字。
“他们都是朝鲜人,此次你们第二舰队潜往朝鲜南部地区,这任务之一,就是将他们安全的送上岸,至于那些车上的货物,都是军火,以及一些传单。”
田劲夫简单的将任务进行了介绍,齐劲波等人也没有追问,这是秘密行动,没有必要知道太多详情,海军的任务已经很明确了,剩下的就看齐劲波制订的那个“墨斗鱼计划”了。
带着这数百名朝鲜人,齐劲波与海军军官们踏上了归程,田劲夫也一直将他们送到了海边,看着那两艘交通艇将所有的朝鲜人送上军舰,并协助水兵们用同样的交通工具将那些军火物资搬上军舰。
由于不能依靠港口设施,这些搬运工作非常艰辛,一直到凌晨时分,才基本完成,之后,田劲夫与海军军官们握手告别,带着车队离开海边,而那支夜幕中的海军舰队也悄无声息的起锚,在破晓之前的沉沉黑幕中向东方驶去。
坐在舰长室里,第二舰队司令黄钟瑛与搭乘军舰的这些朝鲜人的首领进行了一番交谈,实施“墨斗鱼计划”需要熟悉朝鲜南部沿海地区的人做参谋,而这几位朝鲜人的首领也非常胜任这个工作,显然,在此次海军秘密行动中,中枢和军情局将一切细节都考虑进去了,就连日本朝鲜舰队的巡弋规律也被掌握,这显然也得宜于当地朝鲜人的帮助。
经过审慎研究之后,黄钟瑛最终决定就在岛屿众多的江华湾沿岸登陆,那里靠近汉城,也正是这些朝鲜人打算发动反日起义的地点,而且那里的渔船较多,船主们的反日情绪也非常高涨,很适合利用渔船转运那些搬上岸的军火物资。
当然不能大摇大摆的在白天过去,黄钟瑛还是决定夜晚行动。
第二舰队没有直驶朝鲜,而是先去了烟台,在那里补充优质无烟煤炭之后,便直插大洋,出了渤海,向南先行驶了半天时间,然后趁着夜幕掩护实施灯火管制,全体舰队分散北上,于次日在规定的海域汇合,然后才向朝鲜南部海岸驶去。
为了防止遭遇外国船只,第二舰队只能选择陌生航线,再加上谨慎的缘故,直到第五天,才在江华湾找到合适的登陆地点,于是舰队立即趁着夜幕驶近海岸,利用半夜时间将舰队装载的人员和军火物资全部转运上岸,然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在天亮之前以最高舰队速度向正南方直插大洋,到了天亮之后,舰队已经远离了朝鲜海岸,随即以巡航速度继续航行,当天下午,调头西进,航向直指青岛。
在整个“墨斗鱼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舰队司令黄钟瑛一直有些紧张,毕竟这不是小事,一旦行动过程中舰队行踪被日本巡逻船只发现,那么,这就是一场外交风波了,虽然那位赵大总统一点也不在乎什么“外交风波”,但是,作为第二分舰队的指挥官,黄钟瑛必须为这支舰队的前途负责,中国的海军实力只有这么一点,确实经不起任何损失。
“墨斗鱼计划”非常成功,这个计划也是中国海军部队实施的第一次特种作战任务,此次行动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随后不久爆发的朝鲜反日武装大起义,这次发生在异国他乡的战争必将对中国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局势造成深远影响。
这一点,黄钟瑛没有料到,但是赵北料到了,作为幕后策划者,这位“远东狂人”又一次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
第475章 回京之后
已是深秋,眼看着就要入冬,这北京的天气也是愈发的冷了起来,从口外南下的驼队正抓紧这入冬之前的旺季拼命的往城里运送皮货,这北京城靠北一侧的城门每天总是显得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虽说共和之后,一度有传言,说这老北京的城墙得拆,为的是方便国民进出,也方便修路,因为当初,这位赵大总统在武汉就是这么干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传言也于无形中消失了,因为赵大总统根本就没打算拆这老北京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