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重生之平生事-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很好解释,明眼人一听就知道谁对谁错,他之前最为担忧的也是怕校长听信他人所言不给他申辩的机会而已。毕竟,这几年,因为他的刻意疏远,他与这位校长的关系不仅没有前世的这个时候来的亲厚,甚至还回落了不少。
现在看来,果真是这样。
照这样下去,有九成的可能,他再回不了前线。
这样想着,陆艺华不觉就出了神,连接他来的车子停下都没有注意。
看了看时间,木农扭头与程恒对视一眼,稍稍一犹豫,便上前一步轻声提醒道:“陆司令,会议快开始了,您看是不是……先上车?”
陆艺华稍稍一怔,回头就见木农和程恒有些忧虑的眼神,揉了下眉毛,笑着对他们点点头:“走吧。”说完,领头上了早已等在门口的一辆车子。
木农和程恒就是陆艺华在黄山官邸见到的那两个年轻军官。
令他留在重庆之后,他那位校长并未如他所料想那般软禁他,连人身自由都没有控制,除了不能够随便离开重庆之外,他甚至还被要求去参加各种作战部署会议。并且,在第二天就让木农和程恒这两个人来做了他的助手。
这里面有没有监视他的意思他不知道,但陆艺华倒是能够看出来,他这两个学弟的专业水平确实不错。虽然在最初接手助手秘书的工作时稍显僵硬,不过也在很短时间内适应了。
木农和程恒毕业自黄埔十六期,两个人在校时非常用功,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干了文职,但升官速度却不比武将慢多少。要知道,这是个乱世,而乱世则是武人最好的时代。作为一个文职军官,晋升速度甚至能与武将相提并论,这就不一般了。
“我差不多有十几年没去过黄埔了。”
开车的程恒愣了一下,下意识要回头看陆艺华,却被告知:“仔细开车。”
“是。”程恒将视线调回正面。只听陆艺华问道,“黄埔现在如何了?”
“……还好。”木农正在整理资料,程恒斟酌了一下才答了一个保守的回答。他以自己是黄埔生儿骄傲,但却不知道这位学长会如何想。毕竟,在大革命之后,这位学长就不曾踏入过黄埔半步。
那个时代的事情离他们不远但也不近,他们这些后来者无缘见证,也就没有权利去评论什么。不过,他们这些人偶尔也会私下讨论一回,那个革命者最为向往的,却也是最为痛心的时代。
听到程恒的回答,陆艺华似有若无地笑了一下,然后就不再说话,将视线移到了车窗外热闹的大街上。
黄埔……
即便现在早已物是人非,往日里抱着同样信念的伙伴各奔东西,陆艺华依旧能够清晰地回想起那些激。情而美好的日子。
——敬安,组织上可是将接待你的任务交给我了,咱们得好好叙叙旧。
——当年的事……总归哪里都不平静,但总不能否认我们的纲领要比你们强。
——你还别不承认,现在的局面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得了胜利,而蒋家王朝则已日暮西山。
——对了,这里不是你家?要不要进去看看?
——回家?这个我还是能做主,你进去看看吧,我去给你开证明。
陆艺华想起他投降后那段日子,一路陪着他的赵睿将他交给他在黄埔时的老同学,然后就他们路过绵城。那位已经身处C党高位的老同学去帮他办申请,然后他由刘晟陪着去那个在内战开始初期就已经人去楼空的古宅。这时候,那里已经被归为公共财产了。
想到这里,他有些恍惚。冲天的火光在脑海中渐渐湮灭,然后这些一直徘徊于他脑海中不曾离去的画面一瞬间消散开来,那种从重生伊始就困扰着他的情感也越发淡薄。在最后,往事如若被风吹散,一切都随着画面的破碎而消失不见,好像做了一场梦。
“不过,话说回来,C党那边也有不少陆司令以往的同学吧?”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程恒问道。
“哪里是同学。”程恒一怔,陆艺华笑道,“那些都是我的好友。”
程恒闻言回过神,却不再说话了。对此,坐在前面副驾驶座上的木农显然不太适应,面上表情微愕。不动声色地将视线移开,陆艺华往椅背上一靠,闭上了眼睛。
校长将程恒与木农放在他身边的目的,陆艺华一清二楚。这是光明正大的监视,那位校长想来也没有瞒他的意思,那天他去黄山官邸汇报时,当着他的面就将人划给了他,明面上是来做他的助手,暗里的任务却是整理陆艺华在重庆期间所接触到的所有文件,并予以上报。
这很正常,陆艺华也没什么可抱怨的,至少他那位校长并未对他实行情报封锁不是?
宽敞的会议室此刻已经坐了半成以上的人,陆艺华推门进去的瞬间里面的讨论声瞬间滞住。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陆艺华径自站在门口环视一圈,微微颔首后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由于缅甸反攻已经被提上议程,重庆方面很早就开始了战略部署,只是陆艺华在重庆停留的这段日子,大大小小的会议他就参加了不少。
与他当初参军时不同,那时不论上下级都能成为知交好友,每个人都是抱着一腔革命热情为投效祖国参军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形势已然如此,会议室里还弥漫着争权夺利的浓重气味。
陆艺华非常反感。
不过,参加这些会议已经是校长对他最大的宽容了,无论如何,这样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陆艺华再厌恶也还不会缺席。
那些曾因陆艺华坚决不涉政治而忌恨在心的人,有心看陆艺华笑话,却被那位蒋校长之后的动作弄得一阵迷茫。收了陆艺华的军权,却仍旧让他参知军事,军衔虽然还停留在陆军中将没有提升,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实实在在的明降暗升了。
这位蒋校长,果然还是看重黄埔出身的人。
“敬安不久前还曾担任十一集团军司令,之前各种编练也都出自你之手,想必要比我们在这里干讲来的准确。”在前头主持会议的中年军官停下动作,笑着看向陆艺华,“关于此次的兵团部署,我们讨论的方案是以第十一集团军为进攻部队主力,敬安可有什么看法?”
国军部署的总大纲在之前的会议上就已经差不多确立了。陆艺华这次来参加这个会议,最大的原因就是十一集团军,听人这样问他,他就回道:“之前的方案是,滇西与滇南各投放三个军,桂南方面有一个军负责守备国境,昆明的防守则留两个军担任。”
见众人点头,陆艺华接着道:“滇南与桂南昆明的事不归我管辖,我这里说一下滇西的情况。”说着,他示意木农将之前他在车上看的材料分发下去,等所有人都拿到了,他才道,“诸位请看。”
军令部的总规划里,滇西方面,以三个军和一个师负责滇缅公路以及其已被地区,等拿下腾冲、龙陵两地后,再调一部分兵力开向密支那等地,主力则向畹町腊戍方向进攻。与此同时,再以两个军分别沿滇缅铁路便道与车里、佛海大道等地协同主力军攻击敌军。
对于这次反攻,上面下了死命令,抱有的希望也很大。军令部给的总纲非常详尽,除了各方面的军事部署外,连后勤方面都考虑到了。陆艺华能提问题的地方其实不多,所以,他分发下去的资料,多数都是他在大理时整理出来的当地情况与十一集团军的实际兵力。
时间就在各种或重要或无聊的会议中一闪而过,等所有事准备待定,已经是半年之后。
沉默地坐在会议室内,陆艺华很久没有做声。
昏黄的光线从窗子外斜射进来,正巧落在陆艺华身上,却又避开了他的脸。
程恒推门进来时正好看到这些,推门的手微微一顿,他还是迈步走了进去。
“参座,消息已经确定,当时往重庆方面做汇报的正是李司长。”
陆艺华侧了侧头,半晌后仿佛才反应过来似地应了一声。然后,他问道:“李家有什么说法?”
犹豫了一下,程恒道:“李家在办丧事,至今为止还没有其他消息传出。只是,卑职听闻菡小姐在葬礼上昏了过去,李家小少爷也不大好。”
陆艺华没有说话,程恒也沉默下去。
程恒口中的李司长就是陆菡的丈夫,陆艺华的大姐夫李淮,李家小少爷则是说他那个小外甥。程恒到现在都不明白,明明是一家人,陆艺华在如今这个位子上顶着,即便不特意将手伸到官场上,对李淮的仕途也有帮助,怎么这个李司长就对自己大舅哥下了手?
半年过去,就连陆艺华都已经对赵睿那件事不再关注,将其归因到妘芳卸任后的意外,却未曾想竟然会在半年后被人披露出来。
几日前李修凯拜访陆艺华,亲口说出当时出卖陆艺华消息给他的人的身份,陆艺华最初不太相信,但李修凯实在没有必要骗他。陆艺华着人去查,消息如他预料的被确定了。陆艺华怎么都没想到,李淮心中竟然对他抱有恨意。
这件事说来可笑,却是真实发生的,陆艺华终究还是对程恒道:“你遣人去一趟李家,问菡小姐现在是否愿意外迁,如果愿意的话,就联系人将她和李家小少爷送出去,不愿意的话。”他顿了顿,说,“那就算了。”
程恒应下,然后又问道:“今天晚上陈司令……”
“说我病了。”陆艺华打断他的话。
程恒显然没想到他这样,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
李淮。
若不是这个人,陆艺华想,他不可能失去滇西一线的军权。但是,若非那件事,他又怎么可能有机会来到这里?虽然不是第一线,但是在这个位子上的他对战局的影响,显然要比之前大多了。
今年四月份时,受他那位校长命令在云南楚雄成立“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并调原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政府主席陈诚为远征军司令长官。而陆艺华,则首次被点为参谋长跟随,并破例授予上将军衔。
作者有话要说:前天从图书馆回来,突然发现电脑右下角那个黄灿灿的小三角没有了!!!给我高兴的啊,但是除了QQ,啥子都打不开= =俺的心拔凉拔凉的。说实话很不舒服啊,明明要完结了,就卡在这里。
先发一章,下一章(今天第二更)完结。话说,番外我会重新开一个新文地址,算是福利,大家就不用买V了。
下一章公布番外地址。
86、大结局(上)
“滇西多是山地,也只有镇缅公路一条交通线人口稀少物产不丰,连粮食供给都有困难,根本不适合大兵团作战。”钟彬放下手里的茶水,嗤笑道,“连我都明白的道理,没理由重庆方面不知道,非得弄个什么远征军司令长官部膈应人么?”
“也不能这样说,总是有必要,至少司令回来了。”
向军次这句话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陆艺华能够出重庆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他们这些人,有不小一部分都是从陆艺华发迹就跟着他了,血雨腥风里历练出来的感情自然深厚,更何况他们之间还有利益联系,自然是都希望陆艺华好。
钟彬却不这样认为。他是一个军人,很纯粹的军人,就某些方面而言,他甚至比陆艺华还要较真儿。对于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他没有好感,他的分析是完全建立在军事行动的基础上,不考虑任何与战争无关的外在因素的。在这种想法影响之下,自然而然的,他连在长官部担任参谋总长的陆艺华都有些埋怨上了。
如以上所说,滇西不算个好地方,盘桓在此处的敌人也不过一个多师团而已,这一个多师团在怒江西岸各要点分散之后,兵力已经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