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苏三国演义-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频频受到艾森豪威尔的赞扬,他得意他说:
“U—2飞机收集的情报,比起任何地面派遣的特工人员来,要更快、更正确、更可靠。从某种意义上讲,其高明手段只有直接从苏联机关和实验室取得技术文件可以比拟!”
艾森豪威尔把U—2飞机视如掌上明珠,下令采取最严格的保密措施,因而U—2飞机被宣传为用于气象研究的飞机。美国飞行员则根据U—2飞机担负的特殊任务,给它起了个古怪的名字——“黑寡妇”。
苏联通过雷达系统已经发现了“黑寡妇”的动向,在苏联空军机关报《苏联航空》上刊载的文章中将其称为“黑衣女谍”,苏联几次向美国提出抗议,但美国都矢口否认,苏联飞机和高射炮部队对其无能为力,赫鲁晓夫下令苏军采取有力措施,终于在1960年5月1日前夕找到了用导弹击毁U—2飞机的有力措施,便积极准备,务求将其击落。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受雇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空军中尉飞行员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被选中再次执行U—2飞机的侦察任务。
鲍尔斯驾驶着360号U—2飞机,由土耳其阿达纳的因契利克空军基地飞往巴基斯但的白沙瓦基地待命,计划从白沙瓦飞越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脉,由苏联塔吉克的杜尚别附近进入苏联领空,经咸海、乌拉尔山脉东麓的车里雅宾斯克、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等地上空,再转向基洛夫、阿尔汉格尔斯克、摩尔曼斯克,进入巴伦支海,最后在挪威的博多降落,9小时飞行3800英里,其中2900英里在苏联领空内。
经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亲自批准,鲍尔斯于巴基斯坦时间1960年5月1日晨6时26分起飞,一进入苏联领空,就被严阵以待的苏联防空部队发现,报告了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马利诺大斯基当即向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报告:
“一架美国U—2侦察飞机越过阿富汗边境,进入苏联领空,正向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飞行。”
赫鲁晓夫精神为之一振,要马利诺夫斯基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把U—2飞机打下来。马利诺夫斯基回答说:“我已下达了命令,如果我们的防空部队能够睁大眼睛而不打瞌睡的话,我肯定能把它打下来!”
鲍尔斯进入苏联领空后碰到一片阴霾,他穿过层层云雾,到达咸海上空,看见遥远的下方有一架单引擎喷气式飞机正对其进行监视,他冷笑一声在其上面远远飞过,然后对苏联的丘拉坦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场开机拍照,又向前飞过乌拉尔山,把发现的机场、油库、基地一一标在地图上,其后飞向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又进行一番紧张的拍照。
鲍尔斯继续往前飞,在飞往基洛夫途中,突然听到一声闷雷似的巨响,原来是被苏联导弹击中,U—2飞机猛然向前撞去,发现一阵极亮的桔红色闪光射向驾驶舱,照亮了天空,U—2飞机机头迟缓地开始下垂,失去控制。
鲍尔斯大叫不好,求生的本能驱使他从旋转下坠的机体中挣扎而出,弃机跳伞,与飞机碎片、残骸一起落向地面。他降落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郊区的农田上,被当地国营农场的职工捉住,送交给苏联当局。
这时,莫斯科红场上正进行规模宏大的“五一节”军事检阅,恰逢天气晴朗,广场上空阳光灿烂,庆祝活动喜气洋洋,苏联军民一片欢腾。
赫鲁晓夫正在列宁陵墓上的检阅台上检阅红军,忽见苏联防空部队总司令比留佐夫元帅只穿普通军服而未穿受阅时的礼服,兴冲冲走到赫鲁晓夫面前轻轻报告:
“美国U—2飞机已被击落,驾驶员已被捕,正在进行审讯!”
赫鲁晓夫大喜,忙问:“怎么打下来的?”
比留佐夫小声报告:“防空部队把高射炮排列成棋盘形,使U—2飞机无法逃避我们的火力网。当敌机飞到一组炮火的射程之内时,我们发射了两颗导弹,第二颗导弹是为了以防万一的。U—2飞机当即被第一颗导弹击中!”
赫鲁晓夫听到这样令人兴奋的消息,悄悄地向比留佐夫祝贺井同其热情握手。接着,赫鲁晓夫召开苏联主要领导人会议,决定发表消息时对艾森豪威尔留下重要一手:不透露美国飞行员已被活捉而且是在苏联人手中,以便给艾森豪威尔和美国政府人士制造混乱。
艾伦杜勒斯得到鲍尔斯和360号U—2飞机出事的报告,立即报告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美国总统大吃一惊,知道要捅大漏子,忙指示由国务院负责处理有关U—2飞机出事的全部新闻质询的答复工作。
岂知忙中必然出错,艾森豪威尔的上述指示精神还未贯彻下去,各方面就发表了相互矛盾的声明:
5月2日,美国驻土耳其阿达纳因契利克空军基地的新闻发布官发布一项新闻,宣称一架U—2非武装气象侦察飞机在土耳其凡湖地区上空失踪。
不一会儿,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却发表声明称,一架U—2飞机驾驶员因缺氧失去知觉,误人苏联领空。
美国各方面发布的消息相互矛盾,结果欲盖弥彰,纰漏百出,艾森豪威尔狼狈异常。
对此,赫鲁晓夫幸灾乐祸,欣喜异常。他5月5日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正式宣布有关击落U—2飞机的消息:5月1日,美国一架飞机蓄意挑衅,旨在破坏巴黎最高级会议,悍然侵入苏联领空,由他亲自下令,苏联火箭部队用导弹将入侵的飞机击落。
真如赫鲁晓夫所料,美国估计鲍尔斯已机毁身亡,就由国务院于5月6日煞有介事地发表声明,说美国“没有——决没有——有意侵犯苏联领空之事”,并说有人认为美国试图在U—2飞机飞行的真正目的上愚弄世界,这种说法是荒唐的。
美国一些参议员还倒打一耙,指责苏联居然在巴黎最高级会议前夕,击落没有武装的美国气象飞机,这是对最高级会议没有诚意的表现。
赫鲁晓夫决定在美国以为鲍尔斯已死、死无对证、可以任意对苏联造谣诬蔑并自鸣得意的时候,突然把事情的真相公布于世,以取得戏剧性效果。5月7日,他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再次发表最为神气的讲话:
“同志们,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我上次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我故意没有提驾驶员还活着,身体很好,我们还拿到了飞机的部件。我们是故意这样做的。因为,如果我们一下子把事情都说了,美国人就会制出另一套说法。”
赫鲁晓夫尽管对美国尽情地嘲弄挖苦,却又给艾森豪威尔留有情面,有意给美国总统一个台阶下:“有可能文森豪威尔总统并不知道这次的飞行。” 赫鲁晓夫在比留佐夫陪同下,到高尔基公园参观U—2飞机残骸时,他发表的谈话也只追究艾伦杜勒斯和美国军方人士的责任,他在苏联内部这样解释原因说:
“我在谈话中尽量采用美国报刊上的提法,也就是说,杜勒斯和美国的军方人士应为U—2飞机事件负责,我完全不提总统。因为把责任推给美国情报机构中不负责任的人而不是总统身上,这样做是符合我们利益的。只要艾森豪威尔总统不牵连在内,我们就能继续奉行加强美苏之间关系的政策,这种关系是我访问美国并和艾森豪威尔会谈后开始的。”
U—2飞机事件和美苏之间的激烈争斗轰动了整个世界,世界舆论为之大哗,纷纷谴责美国公然践踏国际法准则,肆意侵犯他国领空并进行非法侦察的霸道行径,连美国的西方盟友也嘲弄它掩饰的笨拙。
5月9日,美国国务院为摆脱困境再次发表声明,承认U—2飞机可能在苏联领空做搜集情报的飞行,但为艾森豪威尔开脱责任,声称华盛顿当局“从未授权进行任何这类飞行”。
赫鲁晓夫眯着小眼频频点头,看来他与艾森豪威尔“心有灵犀一点通”,美国总统要按他的想法下台阶了,但赫鲁晓夫却没有想到,艾森豪威尔在权衡利弊之后,于5月11日在答记者问时,承认他事先知道而且批准了U—2飞机对苏联的情报活动。
艾森豪威尔出人意料地坚持说他“被迫”采取这种作法,因为苏联是一个“封闭的社会”,不允许任何记者或美国人留在他们的领土上,他蛮横地声称“有责任保卫美国的安全”。为此,除了采取这种侦察飞行收集情报之外,别元他法。他还以美国陆海空三军总司令的身份宣称:
“美国有权保证自己的安全,今后仍将继续进行这类飞行!”
赫鲁晓夫几乎气歪了鼻子!他认为艾森豪威尔辜负了他的一片好心,发表了一个很不明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愚蠢的声明,一下子把他好不容易到美国访问搞成的美苏缓和气氛搞砸了,他伤心地私下哀叹:
“U—2 事件是苏联同正在进行冷战的美帝国主义斗争中的一个转折点。一年前秋天我对美国的访问,似乎预示了美国对苏联的政策有可能转变,但现在,由于U—2飞机事件的发生,蜜月结束了。”这正是:
赫鲁晓夫好心伤,专程求爱蜜月尝。
刚闻缓和美滋味,却被艾克踢精光。
U—2飞机事件给即将召开的美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布满了阴云。当时东西方关系较为紧张,世界舆论对此会议寄予很大希望,盼其能为世界和平做出一定贡献,但U—2飞机事件顿扫朗日晴空,一时乌云翻滚,恶浪滔天,四国首脑会议能否开成尚是未定之天。
戴高乐作为东道主与美苏英三国频繁交涉,他请赫鲁晓夫顾全大局出席巴黎首脑会议,赫鲁晓夫亦宣布他将赴巴黎与会,这才使美英法首脑舒了一口气,都认为赫鲁晓夫既然愿意出席会议,情况也许不致于太糟吧。
谁也没有料到,善变的赫鲁晓夫解释苏联仍参加此次最高峰会议之原因说:
“苏联原来希望在即将召开的巴黎四大国会议上达成一项协议,但 U—2飞机事件使这个希望遭到了极大的挫折。可是,会议的日期已经决定,四大国的首脑都准备参加。全世界的公众舆论强烈支持我们按计划举行会议。我们既不愿为会议的失败承担责任,也不愿人们因对会议的失败感到失望而指责我们。因此,苏联一方面继续谴责美国对苏联进行间谍活动,同时决定不采取主动去取消巴黎会议。”
赫鲁晓夫加紧督促制定苏联的与会方针,准备会议文件,他特别关心裁军问题,不无担心他说:“最近,出现了一大堆危险的易燃的问题,如果一个火星引起爆炸,就可能爆发一场可怕的战争。”
赫鲁晓夫抱着“救世主”的“重大责任感”,乘外形和技术性能都十分完美的伊尔—18飞机,于1960年5月14日离开莫斯科飞往巴黎。
在飞机上,赫鲁晓夫突然觉得艾森豪威尔搞的U—2飞机事件,像幽灵一样在他的脑瓜里作怪,认为艾森豪威尔好像有意给巴黎首脑会议放了一枚定时炸弹,以便在赫鲁晓夫同艾森豪威尔同坐到会议桌旁时爆炸!
赫鲁晓夫突然心血来潮,决定做出惊人之举,他在回忆录中这样生动形象他讲他是如何做出重大改变之举的:
“这些思潮在我的脑子里汹涌起伏。我越来越坚信,如果苏联若无其事地去参加会议,苏联的尊严将受到损害。我们的威信,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将受到损失。毕竟我们是受害者。如果说谁有权提出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