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隋-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厅中柳掾等人,都是一脸感动。
……
次日,赶在王世充进抵河阳之前,李密便率残部南下,从嵩山、南阳一线,过武关,进关中,投奔李唐去也。
九月初二。
经过半个月的鞍马劳顿,李密率千余轻骑,十数文武,抵达了长安。
李渊却也有意思,为了表现自己礼贤下士、爱才若渴的英明作风,给李密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命长安男女老少手捧鲜花,夹道欢迎李密到来。
李密一看,真是大为感动。
而李渊也对李密分外亲热,开口老弟,闭口同族,一时间,让李密很是飘飘然,觉得以自己的声望、地位和李渊的重视,封个宰相啥的应该没问题吧。
然而,叙过旧了,喝过洒了,李渊的猜忌刻薄的本姓就露了出来。
你道李渊给李密封了个什么官?对不起,光禄卿。级别倒不低,堂堂朝庭九卿之一,但管的是啥?专管朝庭御膳伙食,是一个让人无聊至掉渣的闲职。
那军权、实权,李密连影子都没看见。
一时间,李密是大为后悔,后悔自己竟是听信了那柳掾的串唆,巴巴跑来长安受气。但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李密只能忍了,慢慢寻找脱困之机。
说来也巧,很快,机会便来了。
没半个月,河南有消息传来:李密降唐后,瓦岗所领诸郡闻风而降,纷纷归附了王世充,而罗士信、秦琼、魏征等人见瓦岗大势已去,也归降了王世充。
不过,很多人都认为王世充非是明主,所以,人心不稳。
李渊一听,心中便动了主意,如今,河东战局艰难,他便想让李密去河南招集旧部,一方面抵御王世充可能的入侵,一方面也能支援一下河东战场。
于是,李渊便命李密东行。
李密一听可高兴坏了,这破长安他早就不想呆了,他要去河南招集旧部,东山再起,赶紧和王伯当收拾行礼,急急如漏网之鱼般日夜兼程、奔向河南。
然而,只过了一天,李渊便后悔了。
他知道,自己对李密不好,对方心中没有怨念才怪,而此时,却派其去河南招抚旧部,岂不是纵虎归山,后患无穷?赶紧派出使者,火速去追李密。
然而,李密心气高大,焉敢再回去受那窝囊气,一狠心杀了使者,狂奔向南山。
在南山东面,便有李密的旧将张善相率军万余,坚持抵抗王世充,李密想先去那里落脚,徐图后计。
然而,李渊却计高一着,一听李密杀使逃窜,早料着了李密去向,火速命大将盛彦师在李密去南山的要道——邢公岘下设好埋伏,只等其送上门来。
结果,李密果然来了,然后,便是万箭齐发……
最后,李密所部千余轻骑寡不敌众、尽皆战死,而‘白衣神箭’王伯当浴血苦战、保护李密,也死于乱军之中,将‘忠诚’二字演绎到了淋漓尽致。
至于李密,见末路穷途,为免被抓住受辱,长叹一声,挥剑自尽。
由此,曾经盛时一时的瓦岗军在历史的舞台上灰飞烟灭,而李密,这个一时枭雄,也因为诸多的失策,落得个身败名裂的悲场下场,真是令人唏嘘不矣。
……
第一百七十二章 秦冲反应
八月十二。
李靖、苏定方等人已经挥军南下、直奔夏县了。至于秦冲,抱歉,实在是没什么事,他只需稳稳的守住绛郡,保护好雀鼠谷粮道,那便万事大吉了。
至于和李世民决战,现在还不是时候。
于是,秦冲每天除了处理一下军政大事,然后便有大把的时间,嘿嘿,泡妞,现在,他身边可是有两位绝色佳人,萧后和李秀妍,真是快活似神仙啊。
……
这天下午。
秦冲与萧后、李秀妍在树下下棋。
如今这年头,娱乐生活极度贫乏,秦冲又不是那种穷奢极欲的帝王,此时,又正处大敌当前的军中,所以,除了下下棋、喝喝酒。真的没啥事可干。
“将军!”
萧后玉手轻盈地拈起一红‘车’来,轻轻落底,和红‘马’形成夹攻,顿时将秦冲的黑‘将’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嘻嘻,陛下,您又输了噢。”
“晕!”
秦冲狂摸鼻子,一脸郁闷:我擦,咋又输了呢?汗死,老下不过一个女人,朕这皇帝真是太丢脸了。
“哈哈,萧姐姐真棒。”
李秀妍顿时高兴起来,看秦冲吃鳖,可是她的一大乐事:哼哼,谁叫这个臭家伙除了我之外,竟然还把天仙似的萧姐姐占为已有,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说实在的,一开始,秦冲让李秀妍和萧后见面的时候,李秀妍可是很不高兴。
这小妮子,脾气火爆,占有欲极强,如今和秦冲正好得似蜜里调油,哪里肯容得下其她女人争宠,一时间,嫉忌心大发,就要不管不顾的吵闹起来。
然而,萧后只是拉着李秀妍说了一席悄悄话。李秀妍立时和萧后亲热得不得了,满嘴都是‘萧姐姐’。
秦冲初时还有些心惊胆颤,怕这李秀妍撒娇耍泼,但一见这情景,不禁愕然,陪笑着地探问缘由,萧后却是笑而不语,李秀更是冷哼道:我不告诉你。
这真是把秦冲郁闷了个半死。
不过,想想也对,萧后那是什么人?杨广那等昏君,都对她恩宠有加,十数年后位不坠,以其老道的手腕,对付一个清涩的小女娃,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只要李秀妍不闹,秦冲也乐得糊涂。
“唉——”
又输了一局,秦冲苦笑道:“我说夫人啦,你就不会让让朕?让朕赢一局也高兴高兴吗。”
“嘻嘻——”
李秀妍做鬼脸道:“就不让你,想赢啊,得凭真本事。输了快喝酒,罚酒三杯。”
“好。”
秦冲气得牙痒。自倒了三杯酒,一一饮尽,心中暗道:这臭丫头,等晚上,看朕怎么收拾你,嘿嘿!忽然一转念:如果能来个三P,那就更美妙了。
正想得飘飘然,李秀妍忽然嗔道:“萧姐姐你看,陛下笑得真是龌龊,心里不知道又在想什么坏事呢。”
“小丫头,”
萧后抿嘴一笑:“不许对陛下无礼。”
“就是。”
秦冲也一本正经道:“你这小丫头,好好学学你萧姐姐,朕可是皇帝,别没大没小的。再说了,以朕的一腔正气,满腔傲骨,那、那能想什么坏事吗?”
“哧哧——”
见秦冲装样,萧后和李秀妍都笑了,她们可都是知道,秦冲在臣下面前,摆出的是一副英明神武的模样,但背地里,脾气却有些跳脱,还有些好色,像个大小孩。
“喂,喂,给点面子行不。”
秦冲对女人,一向发不起什么脾气,苦笑着捏了捏鼻子。有种装B被人拆穿那样灰溜溜感。
刚好,有人来解围了。
“陛下,”
就在这时,秦冲的国务秘书褚遂良同志一脸兴冲冲地大步而来:“河南飞鸽传书,李密败了!”
“什么!?”
秦冲精神一振,急火火道:“快,拿来我看。”赶紧接过褚遂良递过来的一张小纸条,里面寥寥数语,将李密先败邙山下,后败偃师的经过简述了一下。
“太好了!快,召集众文武议事。”
秦冲一时大为高兴,他虽然早知道历史上李密就败在近日,但是,他已经改变了不少历史,谁知道这李密的下场会不会有什么变动?还好,一切照旧。
“诺。”
褚遂良赶紧去叫人。
“刘虎,我们走。”
秦冲也兴奋地叫过刘虎,便要直奔公厅去等着。
“喂,陛下,”
李秀妍正玩得高兴呢,急忙道:“那还下不下棋了?”
“改天吧。”
秦冲头也不回地摆了摆手,转眼出了院门。
“真讨厌!”
李秀妍气得一跺脚:“男人就知道打打杀杀,陛下是这样。我父皇是这样,我大哥、二哥也是这样。”
“呵呵……”
萧后笑了:“男人吗,当然要以事业为重,尤其是像陛下这样的一代人杰,心里装的更是整个天下。秀妍,你要想得陛下的欢心,就得学会替他考虑。”
“噢。”
李秀妍若有所悟地眨眨眼。
公厅。
很快,留守绛郡的众文武很快便聚齐了,韩林安、褚遂良、凌敬、魏刀儿、宋金刚、高满政、王薄、薛万均、薛万彻等,可谓人才济济,相聚一堂。
“诸卿。”
秦冲笑吟吟地举起手中的‘飞鸽传书’:“刚刚得到的消息,王世充在邙山下,以‘李代桃僵’之计,大败李密。李密文武大将几乎尽丧,元气大伤。”
“什么!?”
诸文武立时一阵骚动,虽说很多明智之士早判断出李密要败,但李密真的败了,却还是给众人以极大的震动,毕竟这厮可是名正言顺的天下义军盟主。
“陛下,”
凌敬急切道:“能说说具体经过吗?”
“好。”
秦冲便将李密先败邙山下,后败偃师的经过略一叙述了一下。
众文武立时感叹起来:
“好个王世充,真是太贼了!用假李密‘李代桃僵’,这样的主意也想得出来。”
“是啊,李密败得不冤。”
“不过,偃师的失守有点可惜,看来,李密杀翟让的后遗症还是瞒大的。”
“不错,不错。”
……
公厅中,立时便是一阵嘈杂的议论声。
“诸卿,安静。”
秦冲摆了摆手,示意一帮人安静下来,笑道:“李密连败两仗,精锐多丧,文臣武将更是十去七八,你们说,惨得这么惨,这李密还有东山再起之机吗?”
众文武一听,各自沉思起来。
“陛下,”韩林安想了想道:“瓦岗号称‘带甲百万’,虽然实际兵力末必有这么夸张,但五十万人还是有的,邙山下和偃师折了不过十几万人,尚不至于便一蹶不振吧?”
“不错。”
有不少人附和起来:“更何况,瓦岗的老巢洛口仓还在李密手中,如今正值乱世,只要有粮,便会有兵。”
“噢。”
秦冲笑吟吟地摸了摸鼻子:“诸卿都是这么想的?”
“陛下,臣看末必。”
凌敬却一脸昂然道:“要知道,这两仗,李密折的可是精锐之师,瓦岗军虽众,真正的精锐亦不过三十万人,而这两仗就折了近二十万,虽说当兵吃粮,但是,真正的精锐可不是那么好补充的。此其一。
其二,李密斩杀翟让,已埋下了瓦岗内部失和的种子,此时,李密文常胜不败人的神话书破灭屋,矛盾必全面爆发。那单雄信投降在前,曹凌献偃师在后,可见一斑。所以,臣以为,李密这一败,决无翻身之机。”
“有道理啊。”
凌敬的判断也很有市场,立时得到不少人的拥护:“照这样看来,那洛口仓,李密末必守得住。”
韩林安一听,不服气道:“凌仆射太过危言耸听了吧!?瓦岗家大业大,麾下十数郡地盘又基本都在,我就不信这李密会一败再败,就此翻不了身。”
“有何不可能?”
凌敬外号‘毒书生’,伶牙利齿,毫不示弱:“项羽当年也是威风八面,号称常胜无敌,结果,垓下一败,乌江自刎,那李密还末必比得上项羽呢。”
“我觉得凌仆射所言有理。”
“我赞同韩大人的意见。”
……
一时间,众文武分成两派,吵个不停,谁也说服不了谁。
秦冲在一旁看得都乐了,有意思,这些家伙都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看他们吵架,还蛮有趣的。
很快,众文武便发现一旁怀有恶趣味、色眯眯看热闹的某人,这下,全都不乐意了:陛下,您让我们发表意见,我们也发了,可您到好,看起热闹来了。
于是,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