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敬哥-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越觉得不对,只是又说不出怎么不对,想着这事情还是让上司知道的好,免得这里头有什么牵扯。
王家的上司秦大人一看这架势,眉头就是一皱,这王家帮着做些个小动作,私下里做些个人情,挣些好处,他是知道的,有时候还有人打点到他这里,他也放过手,帮过忙,确实这有时候人情难却,哪朝哪代都有这样的事情,就是皇帝也知道这种情况,不过水至清则无鱼,大家总是睁只眼闭只眼,可是这一次王家怎么一下子全兜出来了?这不合情理啊!
越想越觉得诡异的秦大人仔细的翻了翻这王家上来的清单,才翻了几页,心里就是一惊,忙不迭的又细细看了日期,数量,人员,越看越觉得心慌了,确实,这单子上罗列的东西,一年的有过去四五年的量,这确实不正常啊!要知道这所谓的供奉,贡品,每年可是占了国库收入不小的比例的,这翻了四五番的走私,对,就是走私,再加上连着几年,这怎么看怎么就是个大案子啊!怪不得这王家兜不住了,直接捅出来了,这要是他们不捅出来,万一这穿帮了,或者出了什么大案,他们王家可就要吃罪不起了。别说王家,就是他也吃罪不起啊!
想到这里,这秦大人第一时间就把这事情也开始往上捅了,这已经不是他能接得住的事情了,还是交给上头处理更稳妥啊!
不说这王家也好,史家也好,这事情怎么处理,反正这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贾家能给他们个消息,弄不好就是救了他们全族了,这个恩德已经是不小了,接下来自然是不管了的,贾家自己这嫁闺女的事情还要处理呢!
贾代善这一次选的女婿虽然不再是读书人,而是宗亲旁支和四王八公老亲中的子弟,但是只要是个仔细的就会发现,这选的人都很是妥当,不是边缘话,不会给牵扯到皇子争斗中的,就是稳当人家的孩子。其实从史氏开始挑选人的时候,贾敬就是负责专门相看的,他可是知道些后世的事情的,虽然他常年在道观清修,可是这什么倒霉和大皇子是一路,那家被牵扯,最后没有好结果他还是知道的,这西市口发卖官奴的地方贾家还是常去的。有了这样的前后眼,他再一开始相看的时候就把一些不妥当的人选都给刷下来了,留下的人都是妥当的,虽然后来不是什么发达的大红大紫的人家,却也一个个都是在四五品官职上稳稳当当的坐着的人。或者说是属于风吹不着,雨打不找,不显眼,却又有些前途的小子。
在这样的人选里,贾代化又细细的挑选出来的人,那自然更是妥当人。于是乎,在这一年里头,在金陵那边的小子们连考秀才都没有考完的情况下,荣国府的二姑娘,三姑娘直接全出门子了。
张氏虽然有心觉得这速度有些太快了,似乎有些害怕人家说她这一进门就容不得小姑子,这才这样急吼吼的把小姑子都嫁出去,可是史氏听了很不以为然,挥一挥手,满脸的无所谓,直接很不在乎的说道:有贾赦他们这成亲速度比着,这都是小意思啊小意思!说的张氏直接脸都爆红了好几天!最重要的是,这贾代善在闺女的嫁妆这方面虽然心疼,但是真的摆出来,还是很能看的,和大姑娘一样的68抬嫁妆,不管是木头还是首饰衣料,古董摆件,档次都还行,外带还有嫁妆田,压箱银,陪嫁宅子,怎么看怎么觉得这老贾家的闺女就是个庶女,也是很有些分量家底的,让张氏看着也觉得自己似乎脸上有光了。就是这连着办喜事的劳累一下子都减轻了好些!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贾家结亲婚嫁的速度,总算是在京城有了一定的名声了!想想贾敬,贾敷,在看贾赦,回过头看看贾家的姑娘,有些人似乎有些看懂了,点着头咋呼道:难道说这就是所谓的武将家的效率?不管怎么说,这些八卦让京城所有人都叹为观止啊!
、55大风将起
就像是前面说的这贾家也好;史家也罢,就是王家也有了自己的准备;这从另一个放面来说就是代表了这个时候的京城的空气已经开始分外的紧张了;你要说这皇帝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皇帝这个职业啊!那就是个高危职业;别看着这好像高高在上一样,但是实际上却是随时处于斗争状态的;一个不错眼就有人借着事算计;不是想要靠着揣摩往上爬;就是想要为自家谋些好处。可以说这想要有点纯粹的东西和感情,基本属于奢望。一个不好;还会遇上个想要抢位置要你命的。
所以啊!只要是往这位置上一坐;不管之前这人是什么性子,到了后来,整个人都会朝着差不多的方向发展,这里头头一条就是对于权利的看重和掌控欲的加强,这也是没法子,好歹自己的小命最要紧不是!在精神长期紧绷的情况下,有的还会多疑,敏感,这属于正常状态。如今这个皇帝算是个厚道人,多疑什么的倒是还好,但是这皇帝做久了,这敏感那是一定的,一开始贾家的样子或许他没有察觉,只是有些可惜这家子人这么早就退出了权利中心,身子估计真不怎么的。但是还是愉快的收回了权利,对于自己中央集权更欢喜了,可是后来史氏也来了一手,他心里就犯嘀咕了,这一犯嘀咕,他立马就小心谨慎的让人细细的去查查,这到底是怎么了,正迷糊着,这王家的折子,让秦大人送上来了。
这秦大人也是个仔细人,看着王家的折子,知道有些不对,索性把自己手里头几个方面的事情都整理了一下,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很多事情,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不声不响的,这些年里,很多地方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了,这把秦大人吓的,立马写了请罪折子,外带情况说明,甚至是这几年变化的详细数据都直接写明白了,往皇帝那里递了上去。
聪明人做事情,从来都知道轻重,这秦大人就是聪明人,他知道自己这样的衙门,说白了就是个是非衙门,为什么?管钱啊!这世道,凡是和钱有关系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太平地方,所以他是什么事情都不会瞒着皇帝,就为了万一有事情,自己也好有个脱身的机会,这不是,这以前做的功夫,这一次,那是真的都用上了,从早先他开始负责这皇家用品采购,贡品进出开始,这所有的东西就直接都列了单子,就是有人请托什么的,他也是隐晦的和皇帝说明过的,前面说了,皇帝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所以有些事情,说白了就是皇帝默认的擦边球,如今这擦边球出事了,他自然立马就要撇清了,把这详细的数字什么都写上了。
当然,这折子上去,他是要先请罪的,毕竟这是在大面上还是他的过错,不管是对于手下的管束不严,还是这管理上的纰漏,不管是不是皇帝默许的,这出事了,他就是个最大的背黑锅的人选,潜规则既然叫潜规则了,那就是不能浮出水面的,一出来就要有人担责任,秦大人很清楚这游戏规则,既然这样,还不如自己先请罪来的好些,最起码态度上占了优势不是!皇帝心里有数了,自己吃罪也能小点。
皇帝更不傻,一看这账册,一看这时间,在看看这涉及的东西,心里多少也有数了,这八成是什么人想着靠这这些揽银子,至于揽银子做什么,这是个事情还不清楚,不过只要把这些涉及到的人排查一遍,基本就能知道个大概了。于是皇帝很是利索的就让自己的心腹去查了。
有鉴于这皇帝职位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凡是皇帝,多少都有属于自己私人的力量,比如说暗卫这样的东西,虽然不至于和明朝一样骚包,弄出什么锦衣卫,东厂西厂,这样明目张胆的特务机构,但是其实一直以来,皇帝手下这样的人一直都是存在的,不过是数量上多少的区别而已。当然这既然这不像是锦衣卫这样公开了,那么人数上的限制必然是有的,所以自然就达不到那种昨天晚上大臣喝酒,第二天皇帝就知道的迅速,但是真要查证什么,其实也是不慢的。毕竟精兵吗!手段是不缺的,躲在暗处,查证也不怎么惹眼,没什么人提防。
于是乎,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一件件的就这么出来了,包括这贾家的那些个阴私事情,比如这小史氏的问题,没法子,这毕竟皇帝对于贾家,史家,王家这动作多少也有好奇心不是,这顺带的,查查也没有什么,对于小史氏那些个做派,皇帝看的直接就撇嘴了,就差没有拍着桌子喊死的好了!这都什么人啊!真是无法无天,这媳妇坑害婆婆的还真是少见啊!这都什么心肠,也忒毒了些,皇帝的脑子还顺势散发性的想到了自己后宫的那些女人,该不是那里头也有这样的吧!怎么看着这小史氏做戏的架势和宫里那些怎么看怎么有些类似呢!难不成自己也是贾代善那种傻子?让人蒙的头头转的?(皇帝啊,某些时候你真的真相了,皇宫里的女人,可不就是这样吗!不然能活到今天?不肯能!不吃人的都被吃了!)
当然,因为皇帝查证的时候,贾家根本没有人想到有人暗查他们,也没有什么准备,于是顺带也发现了贾敬给小史氏延命的事情,皇帝不知道这贾敬给小史氏延命的目的,也不知道从一开始这女人的性命就在贾敬手里拽着,只是看到了闪光点,于是皇帝倒是对着贾敬感觉好了很多,从一个还算能读书的世家子弟,变成了心肠不错,比较憨厚的老实人,按照皇帝的思维就是,就这样一个女人,贾家人就该谁都上去咬两口才对,这小子还知道帮着治病,这心肠是软啊!也许就是个老实头,根本不知道这里头的纠葛,毕竟是小辈吗!长辈瞒着也是有的,但是也是说明了贾敬的品行啊!这简直就是做好事不留名啊!
看完了贾家,再一看史家,这一下看出问题了,居然有人拉拢,这什么时候的事情?谁干的?什么时候这些自己的肱骨大臣也成了别人的拉拢对象了?他们想要干什么?在想想史老爷的反映,皇帝突然灵光一闪,似乎马上明白了什么。
能让这样一个侯爵世家的当家人避之不及,情愿放弃权利,急流勇退,也要避之不及的还能是什么人?或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或者是几个,让他彼于应付,所以这才选择了直接退场的做法,那么这拉拢人的人选他不用想了,立马脑子里就有了人名了,还能是谁?一定是自己那几个不消停的儿子啊!
想到自己的儿子,在想到那封折子,皇帝的脑子那是彻底的清醒了,还能怎么的,还不明白?这些捞银子肯定就是自己的儿子们,他们这是各自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了,可是发展势力,拓展人脉,拉拢朝臣,无论是哪一样都离不开银子,所以说这事情就很清楚了。在想想这折子上的日期,对照一下史家被拉拢的时间,皇帝的心突然有些慌了,这史家是近期才开始拉拢的,那么前些年他们捞到的银子有花费到哪里去了?或者说是他们用这些银子,到底拉拢了什么人?这都是问题啊!
皇帝心凉了,这都什么时候的事啊!怎么孩子们一个个都变成这样了呢!虽然他一直知道,他们为了这把椅子,一直争着抢着,可是自己看着还知道分寸,就没有多管,还想着有了竞争,他们做事情次啊起劲,自己还能省些心,没想到还真是省心了,他们都知道在暗地里做小动作了,还一个个遮掩的这么好!
伤心了一会儿,皇帝又精神了,这个时候他眼睛开始变了,不再是作为父亲的伤心,而是变成了作为皇帝的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