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对这些秘书长副秘书长的,即使【‘文】是像马【‘人】正红这【‘书】样混到【‘屋】省委常委的人,也不得不放下架子,和他们称兄道弟,套不尽的近乎。
这些当秘书长副秘书长的,有时候就会利用这样的机会,向这些手中握有实权的地方诸侯们提一些自己的要求,办点自己的私事。这个时候,他们的愿望,一般都能得到满足。
给马正红打了电话后,游金平又如法炮制,给河东市委书记范一弓打了电话,结果他们办事的效率还真是高,估计是一声令下,办公室的人中午就没有休息,加班就把方案做好了。
再说了,他们在接待上级领导视察上都有经验,每年接待不知道多少拨,方案都大同小异,从电脑里下载一份,稍微修改修改,就可以套用过来,所以这并不难。
下午三点,临海市和河东市的传真都发到了游金平办公桌上,他仔细看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了,就拿着这些东西,从一楼的办公室,到了王一鸣的办公室汇报情况。
王一鸣看了看,也没有什么问题,于是就基本上通过了。
关于陪同人员,王一鸣考虑了一下,说:“通知发改委、经委、财政厅、建设厅、交通厅、水利厅、农业厅、旅游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要他们在家的领导派一位跟着,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他们。”
王一鸣也知道,这些厅局的一把手,也是忙得不得了,平常里要办公,省委书记和省长视察还得陪同着。中央部委来了领导,还得全程陪同,这些厅局的一把手,一年到头也是忙得团团转。
自己这个省委副书记出去视察,自然是不能要求必须是有关厅局的一把手陪同,他们确实忙不过来,万一书记或者省长找他们,他们还得先顾那头。
当然,要是哪个厅长和局长自己想来,愿意陪同我王一鸣,给我面子,我也不反对。
游金平一边记录着,看着这些名单,一边思忖着,这么一大帮子人怎么去是个大问题。这些人,都是省里关键部门的头头脑脑,个个都有自己的专车,自然是不用发愁没有车子坐的。
但这样一大帮子人,个个带一辆专车,加上王一鸣和自己的车子,不多不少,也有11辆了,就是不用警车开道,那也是浩浩荡荡,一个相当规模的车队了。这样下去是气派,但王一鸣刚来,他还不知道王一鸣的脾气,是喜欢摆谱呢,还是喜欢轻车简从呢?他说不准。
于是就问:“书记,到底怎么走合适?”
王一鸣一愣,看了他一眼,说:“什么意思?不是个个有专车吗,大家各走各的,到地方统一集中不就行了吗!”
游金平说:“按照惯例,是要先下发一个文件的,所有陪同人员的名字,要早让地方上的同志知道,他们好提前安排住处。出发的时候,也要统一集中,一般是在高速路口集中,要提前通知省交警总队,让他们派一辆警车前面开道。这样所有的收费站就不用交费了,也节省时间,从面子上也好看。最关键的是,地方上的同志要迎接,我们一个车队,他们迎接着也方便,不会漏掉谁,一次过就行了,不然增加他们接待的难度。”
王一鸣有在地方上工作的经验,他一想也就明白了,现在的迎来送往,和那时候比,肯定是不一样了,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同小异。
王一鸣想了想,说:“杨书记和刘省长都是怎么下去的?我们参照他们处理不就行了吗!”
游金平说:“杨书记和刘省长下去的时候,都喜欢坐越野车,省里最近这几年买了六七辆高级越野车,都是大排量,专门用来保证各位省领导下乡视察,性能好,速度快,适应性强,坐在上面也舒适,最关键的是安全。前几年杨书记下乡的时候,为了节约,喜欢轻车简从,经常是一大帮子人坐一辆中巴,结果发现速度慢,也不方便,大家都不自在。各个厅的厅长们为了方便,还是私下里要带着自己司机去,要是万一有什么急事,立即能够乘坐自己的专车回省城了。当然也不安全,万一出了车祸,一辆车子上坐了那么多的高级官员,整个省政府或者省委机关就瘫痪了。所以综合考虑,以后再下乡视察的时候,大家都是一人一辆车子,虽然有些铺张浪费,但安全第一,其他的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第六章(79)
王一鸣想想也是,集中起来坐一辆中巴,或者两辆中巴,是不方便,万一出了车祸,也没有越野车安全。那些大排量的越野车S部早就有,一辆一辆,走在马路上像是装甲车,又宽又大,十分气派,都是原装进口的,最贵的时候,买一辆就要七八十万人民币。只有到了省部级的官员,和部队里的一些军级以上干部,才有资格坐这样的车子。
到了省里,干部下乡的机会就更多了,王一鸣判断,这样的车子用处比在京城里应该更大些。
王一鸣说:“行,你有经验,其他的你就安排吧。”
游金平答应一声,就匆匆离开了办公室,着手安排各个方面的事情了。
星期三上午9点,大家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了高速路口集中的地方。王一鸣的车子到时,是8点55分。今天王一鸣坐的,是一辆新的高级越野车,这几辆车子,是省财政厅专门为几个省委领导买的,一人一辆,谁也不说谁,司机都有钥匙。
王一鸣的司机小邵对这次出行也很重视,提前就准备好了车辆,检修了一遍,加满了汽油,这样的车子,都是油老虎,底盘宽大又沉,自己私人使用,除非是特别有钱的大款,不在乎这个油钱,要不然你是使用不起的。
这样的车子只有领导用得起,他们花的都是公款,自己不用出一个子,所以各个厅局,他们的一把手为了方便,也会买个一辆两辆的,用于陪同省委领导下乡。
王一鸣看到,小邵把车子打理得很干净,上面有DVD,有冰箱,有液晶显示屏,可以听音乐,也可以看碟片,座位宽大舒适,坐在上面视线又好,确实比坐一般的车子下乡舒适。
等王一鸣的车子到时,他看到路边已经停满了一长串的车子,大部分是越野车,档次比自己的这辆要低些,排气量小一点,但都是清一色的进口货,也有几辆轿车夹杂在中间,可能是这些厅局的领导来不及换车子,就坐着自己的专车出来了。看来这几年,西江省的实力还是增强了,各个厅局的车辆都更新换代了。
游金平的车子,也是一辆越野车,他看到王一鸣的车子到了,立即迎上来打招呼。
王一鸣下去和他握了握手,旁边立即围过来七八个厅局长,也都露出笑脸,谦卑地弯着腰,握着王一鸣的手使劲地晃着,书记书记地叫着。
他们的名字,王一鸣一时还叫不上来,只好含糊着打招呼,微笑着。扫视了大家一眼,问游金平:“大家都到齐了吧?”
游金平说:“都到齐了,可以准时出发。”
王一鸣看了看手表,说:“好,我们准时出发。”
这个时候,有人已经在各个车辆上贴上了标有号码的标志,王一鸣的车上面贴了第一号车。前面是一辆开道的警车,自然是不用贴什么标志的。
王一鸣挥了挥手,说:“好,大家辛苦了,我们准时出发,大家上车吧。”小龚打开车门,等王一鸣上了车,自己轻轻关好,坐回到副驾驶的位子上。车子发动,跟上已经启动的警车,大家一辆一辆,排好队形,上了高速公路,向临海市开去。
两个多小时后,车子就进入了临海市的地界。
刚出了收费站,王一鸣就看到前面停了好几辆车子,路边站了一大群人向车队张望摆手。
前面的警车停下来,王一鸣的车子也停了下来,这个时候,后面的游金平先下来了,到了王一鸣的车子旁帮他打开车门,说:“王书记,临海市的马书记和刘市长在前面迎接了。”
王一鸣一听连忙下来,他没想到,老马这个人这么热情,他以为老马会派个副书记到高速公路口迎接就算了,犯不着亲自来迎接王一鸣,毕竟老马也是省委常委,和自己一样都是副省级干部。
王一鸣刚下来,看到老马已经迎上来了,老马个子不高,肚子不小,脑门光光的,梳着大背头,肥头大耳,两只眼睛,又大又圆,十分有精神。
他迈着四方步,一摇一摆地迎上来,老远就伸出手来,握着王一鸣的手使劲地晃着,说:“王书记,欢迎啊欢迎,我们早就盼着王书记早日来我们临海视察啊!路上辛苦了,辛苦了。”
王一鸣说:“就是怕麻烦你们,现在交通很方便啊,两个小时就到了。我一来,就有劳你马老兄大老远地亲自来迎接我,不敢当啊不敢当!”
马正红一挺胸膛,说:“王书记能来,是我们临海市的荣幸啊,我听金平说了,王书记把我们临海市作为自己视察的第一站,可见对我们临海市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视,我们万分感激啊!”
大家又随便聊了几句天,双方各自握了手,又各自上了车,在临海市的车辆引导下,一路绿灯进了市区。
车队穿行在整洁宽敞的滨海大道上,这个全长十几公里的马路,是整个临海市的门面,街道笔直,有几十米宽,道路两边都是高楼大厦。人行道两边,长着各种各样的热带乔木,绿化很好,让第一次到临海市旅游的人们,一下子就有了好印象,所以上级领导来临海,他们都要千方百计把你的车子引导到这条道路上来,好给外地客人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车队在市区里穿行,走了20分钟,就到了海边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前,这是著名的五星级大酒店——滨海大酒店的主楼。宽大的停车场,一下子进来了几十辆车子,显得立即拥挤起来。在酒店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很快就恢复了秩序。
第六章(80)
车子停稳,小龚还没有来得及开车门,酒店的服务生已经非常有礼貌地打开了车门。王一鸣从车子上下来,马正红和刘万里市长,已经笑容满面地迎上来了。
大家边说边往酒店里面走,酒店的二楼,有一个大会议室,按照议程,他们这一批人,到了酒店先要参加一个临海市举行的简短的介绍会,现在的时间是11点25分,估计介绍会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接下来就是临海市委、市政府举行的招待午宴。
王一鸣在大家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的休息室,上了一趟洗手间,回到休息室的时候,就看到大家也都基本上到齐了。
11点半,会议准时开始,王一鸣在马正红和刘万里的陪同下,就走进了会议室,他看到,整个会议室里,几乎座无虚席,省直有关部门的领导、临海市的领导、工作人员,和新闻记者们,把整个会议室里坐得满满的。
王一鸣带的一帮人坐在会议室的一边。马正红带的临海市的领导坐在另一边。大家面对面地交流着,会议由临海市的一位副书记主持,先由市长刘万里致欢迎辞,然后由市委书记马正红亲自汇报临海市的情况。
对于临海市,王一鸣虽然来得很少,但对于这个城市的情况,还是有不少耳闻的。
临海市是西江省最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前些年以疯狂的房地产开发闻名全国。那个时候,各个省,中央各个部门,怀有淘金梦想的人都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城市,买地皮、造楼房,一片地皮一个夜晚就可以转手几次,地价像是坐上了火箭,一飞冲天。
有的人仅仅因为搞到一个地皮的批文,一转手就发了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