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国公-第4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张凡稍稍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件事情,说来简单的很。方月玲调查她父亲的下落,调查了很久,却是始终都没有什么消息。可见,那张勇、王新将那方振乾藏的多么深。而她派去的人,定然是因为还不得那二人的信任,无法知晓方振乾的消息。而且这种事情,倘若太过追求的话,难免会被对方看出来什么端倪,到最后会得不偿失。”
“那……”梁超似乎还是没有想明白,继续问道,“大人的意思是,咱们的人就一定能打探的出来?”
“不,咱们的人也未必能。”张凡微笑着说道,“但是咱们的人机会却比方月玲的人要大上不少。”
“大人这是何意?”张凡的话,让梁超是更加疑惑了。
“这个原因就更加简单明了了。”张凡回答道,“我派了人手过去,目的可不仅仅是帮着方月玲打听她父亲的下落,更重要的是要摸清楚那些人究竟打算干什么,最好是在他们造反之前,就让他们完蛋了。这么一来,咱们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获取那张勇和王新的信任。”
“大人的意思是……”一旁的王猛似乎已经是想通了张凡的话。
“不错。”张凡点了点头说道,“而且,咱们的人,想要立功实在是太过简单了。毕竟对方所想要做的就是造反。不,其实说他们想要造反,还说不上。这张勇、王新乃是当年那韦银豹的旧部,在韦银豹死后,这两个漏网之鱼才开始另起炉灶的。不过当年韦银豹虽然实力强横,但是所作所为,倒也是颇得西南那些百姓们的认可。可是据咱们所知,这张勇和王新二人,完全就是为了给自己谋利而已。自从他们重新竖起韦银豹的大旗之后,闻风而去的人倒是不少,西南的百姓也对他们抱着很大的希望。但是他们所作的,最多的就是给自己多弄些钱财罢了。
“总之,咱们的人要想取得他们的信任,容易的很。咱们只要跟自己的人联系好了,让他们带去几个消息,让那两人知道他们几个有些本事,这地位还不是很快就能提高了。
“等到那个时候,不论是掌握那些人动动向,还是说打听方振乾的消息,都要方便得多了。”
“这……”梁超有些惊讶地说道,“这方月玲当真是好算计,竟然敢如此打咱们的主意。”
“呵呵,我倒是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张凡笑着说道,“毕竟,那张勇和王新,本来就是打算做些咱们所容不下的事情的。这么一来,咱们也就有理由要灭了他们了。所以说,不论哪方月玲是不是要找她的父亲才和咱们合作,将咱们的人想方设法地送进去的,咱们以后也得这么干。
“而且,等到咱们要做的时候,事情必然是已经被闹大了。那样的话,咱们要是再想要混进去就难了。所以说,这一次方月玲也算是帮了咱们的忙了。咱们没有想到这一点,是以为内当时方月玲根本就什么话都没有说过,根本就不知道她的打算,要怎么想都没有用。所以说,并不是她算计的太好,也不是咱们太笨了没想到,只能说她在这件事情上面,想的太多了。”
张凡这么一说,王猛和梁超二人也就明白过来了。
实际上,对于造反的人,朝廷向来都是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却也并不害怕,毕竟大明朝这么多年以来,造反的人不少,真正能够成功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而且,方月玲寻父之心也的确是深得很。
不过如今,既然一切都已经就绪了,自己这边的人也混进了敌人的队伍里,那么当然是快些解决了这个麻烦才好。
第485章 上疏之事
“还有什么消息吗?”张凡继续向王猛和梁超二人问道。
“其他的倒是没有了。”梁超回答道,“咱们的人来信说,那里一来,看管的实在是太过严苛了,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些才刚刚进去的人而言。他们三个月都没有来消息,就是因为里面看管他们的人实在是看的太严了,根本就找不到机会。别说是传个信回来了,就连人都出不去。如今,也不知道是对方松懈了,还是说对于新人的考验,就只有三个月,总之,现在是没有人再看着他们了,他们就赶紧找机会传了信回来。生怕被发现了,所以消息传的很是匆忙,只有匆匆数句而已,并没有多写。
“二来,就是如今,那些人当真是也没做过什么事情。虽然说里面到处都是在传言着诋毁朝廷的话,而且也竖着韦银豹当年的大旗,明显就是为了招揽人手的。可是听咱们的人说,这么多年以来,他们所做过的事情不多,最多的就是如同绿林一般的抢劫之事了。对官府他们也是下过手,不过次数不多,大多都是因为找不到机会,或者是消息不灵通。”
“嗯……”听梁超这么一说,张凡沉思了起来。看来那张勇和王新所建立的这个组织,时间虽然是不短了,实力也算是颇大。奈何他们的情报工作也太过单薄了。
不过想来也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官府和百姓们的差距本来就是相当的大,没有什么交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如今也算是太平盛世,在这个时候想要靠着煽动百姓,或者是趁乱做什么事情而发达起来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说了,西南方自从当年出了韦银豹造反的那档子事情之后,朝廷对于那里也是相当重视的。不再像是过去那般,对于地方的官员是不闻不问,任由他们压榨当地的百姓了。这么一来,当地的百姓也不再像是当年跟随韦银豹那样子去跟随这张勇、王新二人了。
所以,张勇和王新这两人倘若是想要成事,除了靠他们乃是韦银豹旧部出身这一条来招揽人手之外,还有就是要挑些容易的事情来慢慢地壮大自己,这样将来才能与朝廷有一站的实力。
当然,这些都是他们这些人一厢情愿的想法。
不过,总之一点,他们最近也的确是没有什么事情做。因此,张凡所派去的人,可以说是时间紧迫而没有将事情全都说出来;或者,也可以说是他们实在是没有什么事情好说的了。
“既然如此。”张凡吩咐道,“派人给我紧紧盯住西南那边,一旦有了什么动静,就立刻传回来。倘若是有了什么紧急之事,来不及把消息传回来的话,也可以让他们自行决定如何行事。
“还有,既然咱们的人不方便联系咱们,咱们就等着。一旦他们有什么要求的话,咱们西南那边的人也要全力支持才行。”
“卑职明白。”王猛和梁超二人同声说道。
“嗯。”张凡点了点头,说道,“还有,你们去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故意让他们去通报的。不过这种事情一定要给我准备妥当了,丢些钱财什么的给他们并不要紧,但是最好不要让太多人受伤了。”
“大人还请放心。”王猛说道,“咱们锦衣卫做的这种事情也不少了,卑职会让他们注意的。”
“嗯,这样就好。”张凡说到这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西南那边的事情,如今总算是有了个开头。虽然,还什么都不清楚,不过总归是个好的开始。以后究竟会如何发展,还要看事态的走向,以及张凡这边的操作了。
不过,张勇和王新二人这种慢慢行事的风格,让张凡明白过来,这件事情可能有的耗呢,所以暂时,他并不是太着急。再说了,如今就算是他想着急,也没地方使劲去了。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而今天,张凡再想要闲下来看书,已经是不可能了。刚刚离开,梁超就折返了回来,告诉张凡,朱翊钧让他进宫去。
对此,张凡有些疑惑。倘若是在朱翊钧还是太子的时候,那的确是随时都有可能让人唤他进宫去。不过如今朱翊钧做了皇帝了,对张凡虽然还是如此的信任,而他的日常生活也是更加无聊了,但是他平日里的其他时间里面,传唤张凡的次数却是急剧地减少。
关于这一点,张凡心中明白,是因为冯宝如今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还经常地在朱翊钧的身边。这让朱翊钧感到更加不自由的同时,也不能做什么来打发无聊了。
今天,朱翊钧会传召张凡,在张凡看来,要么就是冯宝因为什么事情不在他身边,朱翊钧太过无聊了,才会如此;要么就是因为什么公事了。
进了宫中,乾清宫里,冯宝果然是不在。不过张凡见了朱翊钧之后,一说话才发现,这次朱翊钧让他进宫,所为的却是公事了。
什么公事?张居正今日里进宫觐见李太后和朱翊钧,要求重开经筵。
所谓的经筵,其实就是为帝王讲经论史而特别设立的御前讲席。毕竟身为一国之君,出了有着一颗仁怀天下的心之外,也是需要明白事理的。更何况,朱翊钧如今年岁还是有些小,这说起来也是一种必要的手段。
说起来,为何叫做重开呢。经筵这一惯例,从汉朝以来就有了。历经一千多年,这一惯例也是深入了历朝历代,之后的各个朝代,这一惯例从未被废除过,而且是越发地制度化。
尤其是大明朝,对于经筵是极度的重视。明代,经筵这一惯例始终都有,自从朱元璋登基之后便开始了。不过一开始,并没有规定时日,也没有规定过场所,有些随性。只不过,明朝之初的哥哥帝王,大都是勤政好学的。那时候的经筵虽然没有制度化,但是对于教化圣人之贤,却是毫无大碍的。出了并没有以“经筵”这两个字来命名之外,效果完全是显著的。
直至明英宗朱祁镇九岁继位,因为年幼,大臣们恐其不能自律,所以当时,柄政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上疏请求开经筵。从此,大明朝才有了“经筵”这一制度。
一开始的制度非常简单,每月的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每月共有三次进讲。皇帝驾临文华殿,听取。若是遇到寒暑天气,则会暂时免除。
到了后来,经筵制度也更加详细起来,出了在每月规定的日子里说讲之外,还有每日一小讲,称之为小经筵。每旬还有一大讲,那场面更是壮丽的很,朝中能够排的上号的有学之士全都要到场。
这么频繁的讲席,用意十分的明显,就是在于要使得帝王的讲学不间断,那样才能长期的有效果。
这经筵,可以说是封建帝王,接受治国之道教育的最主要方式了。
不过为何张居正,此番要上奏疏,要求重开呢?
原来,这经筵在大明,也是废除了很长时间了。
当年,朱厚照登基继位,为明武宗正德皇帝。一开始,正德也当真是勤奋好学。不过正德皇帝,可谓是大明朝历史上,最会玩的一个皇帝。一个那么贪玩的人,自然是不可能每日都来听这些大臣们唠叨。所以,自从豹房建成,正德搬进去之后,这经筵也就没有开过了。
而直到正德驾崩,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朱厚骢继位为明世宗嘉靖皇帝。嘉靖因为这种得来皇位的原因,所以一直在担心会有人篡夺他的皇位,甚至就连他自己的亲身儿子也不放心。而且,嘉靖登基之后,便总是觉得下面的那帮子大臣对自己不服。
所以,嘉靖皇帝的这一辈子,算是一直在和自己的大臣们做“斗争”,而且最后,他也赢了。不论任何人,认不认同他,最起码都知道,只有他朱厚骢才是大明朝的帝王,才是皇帝。
不过,忙着做这些事情的嘉靖皇帝,前期倒还是开过经筵。而后期,把自己关在深宫之中,迷恋炼丹之术的嘉靖,有怎么会去听这些。
等到朱载垕登基为明穆宗隆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