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的母亲和这位李恪的娘很熟吗?听起来自己的母亲还经常进宫去陪李恪的娘聊天?不解的眼神看看母亲王氏,又看看李恪。却看到李恪朝自己不停地眨眨眼睛,往自己小园方向努嘴,这眼神和动作感觉太熟悉了,有些像以前战友间打掩护的味道。得,这小子看来还有事要找自己,于是上前扶着王氏的手臂道,“娘,你自个去忙吧,有孩儿陪伴蜀王就行了!”
“那蜀王殿下,妾身就告退了!翼儿,好生陪着蜀王殿下,翟儿,你陪娘到你祖母那里去一下,”王氏也看出点异样来。
李业诩和李业嗣也忙应承着。
“李夫人慢走!”李恪也恭敬地作了礼。
“蜀王殿下,”看着母亲走远,李业诩拱手行礼道,“不知…”
“业诩兄,现下就你我二人了,你怎么还如此称呼我?叫我一声恪弟就行了,”李恪一脸不快,“走,到你的小园里去!”
李恪在前,一脸郁闷的李业诩在后往自己住的小园过去,倒象李恪成了这儿的主人。
第一卷 重生 第五章 给李恪的忠告
两人刚进屋里,云儿迎了上来,“奴婢拜见蜀王殿下,蜀王已经好些日子没上我们这儿来了!”
李恪摆摆手,示意云儿不要多礼,自个走了进去,往榻上一躺,与刚才彬彬有礼的模样判若二人,看的李业诩目瞪口呆。
却听这人前人后形象大相径庭的李世民儿子愤愤道,“业诩兄,恪此次好不容易有出宫的机会,差点被程处默那一帮人坏了事,喝酒,喝酒,他们就知道喝酒…”
“蜀王有何事找在下?”李业诩不知李恪为了哪般事情来。
“还称我蜀王,业诩兄,”李恪从榻上坐起来,一脸郁闷地说道,“你怎么这么见外了?”
“蜀王殿下,我们家少爷受伤后很多事情记不起来了,”云儿看到李业诩发窘,赶紧过来悄悄地对李业诩说道,“少爷,你和蜀王最要好了,以前你们相互称兄道弟的,而且蜀王也从来没有在我们下人摆过架子。”
哦!原来李恪这么平易近人,冥冥中李业诩也感觉与这皇子很是有亲近感,原来跟自个还真是铁哥们。
“恪弟啊,此次前来看为兄,是不是有什么事找我啊?”李业诩笑呵呵地看着李恪明知故问。
嘿嘿,那咱就不客气了,称你恪弟,人啊年岁大一点总是占优的,蜀王殿下叫起来多不顺口,还生份!
“业诩兄,这段时间来父皇不让我们出宫,嘱我要多用功读书,恪这些日子天天在弘文馆里听那帮老夫子讲课,听得都烦死了。好不容易今天有这个机会,业诩兄,你就多教我几招枪法吧,前面那些我都很练的很熟了,还有你们家的兵法,离你上次教我已经有个多月了!”
“这…”李业诩一愣,李恪也真好学,竟然都学习起李家的祖传枪法来了。其实李业诩会的也就是那些和李业嗣对练时潜意识里的动作,什么枪法套路还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至于兵法,竟然没有一点印象?!
李恪看着李业诩不太情愿的脸,大急道,“业诩兄,我的好大哥,你就教我几招吧,除了我娘,我保证不和别人说!”
谁是你大哥,你大哥李承乾住在东宫呢,继续沉思,想着如何打发眼前这个小白脸。
东宫!
不对?李恪这家伙想学这些东西有什么意图?你李恪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基本不可能有上战场的机会,学这些兵法、枪法有何用处呢?
不会是觊觎东宫的位置?!李世民一生征战,立下战功无数,李恪会不会因为崇拜自己的父亲而想再来一次玄武门事变吧?好像历史上高宗时代手握重权的长孙无忌就因为怕李恪抢李治的皇位,而借房遗爱那个天下第一绿头党的嘴巴,把李恪定了个谋反的罪名杀掉的。
高宗李治现在应该还是个穿开档裤的小屁孩吧?房遗爱呢?还有历史上那位著名的喜爱光头和尚的高阳公主已经是个大小孩了吧?自个要找个机会认识一下这些名人们,看看能不能把他们调教一番,不要再搞出那些历史事件来。
特别是李治,千万要和他搞好关系,万一以后李恪还是不幸被喀嚓了,自己也可能被牵连,咱可不能冒这个险!
但李恪是是自己的挚友,无论如何也不能看着李恪被长孙无忌冤杀,眼下得先了解一下李恪的心思,如果有不轨思想一定要叫他悬崖勒马。
云儿知道他们有事谈,已经知趣地走了出去。
“恪弟,蜀王殿下,”看着有些恼羞成怒的李恪,李业诩终于开口了,“你要学这些东西作什么?放着王爷不好好当,来学这些玩意儿?”
“业诩兄,你都问过我好几次了,”李恪有些气歪的脸终于恢复原先的英俊模样,“恪仰幕父皇那无可匹敌的战功,如今天下未安,四夷未服,我想着有一日,能纵马驰骋在战场上,立下一番战功,为国为民为父皇分忧。如今父皇让我遥领益州大都督,却也只是个闲职,并不能领兵打仗…到何日我才能如愿呢?”
李恪脸上露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果敢、坚毅与执着,却又有一丝无奈,他自己也知道,身为皇子,上战场的机会微乎其微。
李业诩拍拍李恪的肩膀,对这位真情流露的大唐热血皇族少年说道,“恪弟,你还小,即使你父皇让你上战场也要等你成年后,如今,你也只能等待了。”
李恪身上没有一点王爷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气势,倒象一位充满理想的热血青年,想着杀敌报国,让李业诩对他更多了份好感。
也明白眼前的李恪还是个没有太多城府的大男孩,各方面也应该都是出类拔萃的。李业诩知道,历史上的李恪也因为太优秀了,才让李世民有立他为储的念头,可这也是他致命的地方,李世民死后,没有人能再庇护他这个王爷了,结果死于非命…
李业诩想着李恪视自己为知己,才会在自己面前无所顾忌地说这些话,那对他的事也不能袖手旁观!
“恪弟,为兄有一些心底话想跟你讲,”李业诩一脸严肃的表情,对李恪说道,“无论你觉得为兄说的对不对,你都要记着!”
看着李业诩一脸庄重的神情,李恪不明事理地也只好点点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不知这几句话你有没有听说过?”
“听说过,这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李恪听了为之一愣,似有所悟。
“你李恪虽然年龄尚小,但才情颇高,很得你父皇赏识。而今你大哥承乾位居东宫,如以后你的才气、风头都盖过你大哥,虽然你没有觊觎东宫的意思,但你大哥会不会有芒刺在背的感觉?还有一帮拥护太子的大臣,会如何看你,如何待你?”
李恪沉默不语。
“此乃为兄的肺腑之言,听不听随你蜀王殿下了!”说完这话,李业诩叹了口气。
李业诩知道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自己有了后人一千多年知识和经验总结的了解,也知道一些历史上未发生的事情,清楚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
只是自己这么一使力,历史这架马车行驶的方向会不会发生一些稍稍的改变呢?
李恪一张俊脸变的苍白,咬着唇说道,“业诩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恪茅塞顿开。恪必定牢记于胸,行事以此为戒,多谢了!”说着恭敬地行了个大礼。
不愧是李世民的优秀儿子,不需要说太明白,一点就通。
“那我们去练枪法去,”李业诩说道,把自己会的演练给李恪看就是了。
“好咧!”有些郁闷的李恪马上变得兴奋起来…
第一卷 重生 第六章 长安西市
长安东市和西市分居皇城东南和西北方向。
东市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宅弟,经营上等奢侈品为主,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而西市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又被称为“金市”,吸引的人群从平民百姓到官宦贵族都有,还有很多是来自波斯、大食等西域的“胡商”及高丽、百济、新罗、倭国、天竺等各地的商人。
这些异域商人带来香料、人参、药物、毛毯等胡货,再从长安买回珠宝、丝织品和瓷器等。他们多侨居于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西市中有许多胡人开设的店铺,如珠宝店、货栈、酒肆等,特别是胡人开设的胡姬酒肆,里面经常有来自西域的年轻女子表演歌舞,异域风情的胡姬和舞蹈吸引许多的轻狂少年们前往。
李府位于皇城边上的兴道坊,离东、西市并不远,以前李家兄妹常去距离稍近的东市玩乐,西市从未去过。据听去过西市的家仆讲,西市比东市热闹多了,那里有许多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有趣物品。
对少年人来讲,喜欢热闹是他们的天性,未见过的新鲜事物,最能吸引他们眼球,特别是像李栎这么点大的小女孩。
在李栎的一再要求下,李业诩答应带着家里这二个弟妹去西市逛逛。
趁这天李业嗣不用去弘文馆上学,李业诩在晨练结束后,带着李业嗣、李栎,还有两位忠仆,李成和李万,一道往西市去。云儿这丫头也要求跟着去,李业诩想着可以让她照顾李栎,也就答应了。
李业嗣一身青色胡服,跟在一身素白劲装的李业诩后面东瞧西看,不时地讲起皇城及边上街道、建筑、府舍的情况。兄弟俩都喜欢穿着紧身、窄袖的胡服,而不喜穿宽袖的袍衫,因都是习武的缘故,胡服更适合骑射练习,也觉得方便。
李业诩这也是第一次好好观察长安城的面貌,上次上巳节出城是坐马车去,没能好好看看,这次是走路出门,可以边走边看。
不愧是当今天下第一大都市,初唐的长安已是异常繁盛,街上人流如织,男女老幼衣着鲜艳,有乘着马车、牛车的,更多的是如李业诩他们般步行。
还有许多着奇装异服的各种肤色胡人。
街上各种建筑规划整齐,唐时坊和市分开布局,除部分达官贵人外,大部分的房居门朝坊内开,虽然一些居民出行不太方便,但也使街道看上去非常清爽干净。
街道异常宽阔,除了被后人惊叹一百五十米左右宽的朱雀大街外,西市四周的街道也有一百多米宽的,街道两边种着整齐的树木,路边有青石板遮盖的排水沟。街道没有后世店铺林立、杂乱无章的情景,显得特别空旷,在街道上可以打马飞奔。
古人在城市建设方面做的还是挺有前瞻性的,百多米宽的街道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也是够超前的,或许可以说现代的城市建设理念并不比前人高明和长远。
西市里更是人流如潮,物品琳琅满目。
好奇的李栎一个人蹦蹦跳跳跑在前面,一会跑到香料摊前乱嗅,一会呆站在一个铺前看人家制作小糖人。小女孩对一切感觉都是那么新鲜,就连李业嗣和云儿的嘴也张得老大。不过云儿关注的是各种新奇玩物和饰件,而李业嗣,还有李成和李万看的是各种肤色的人种,那些穿着古怪的衣物、着各式各样的装饰、操着半生的汉话在那吆喝的胡人。
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井底之蛙,李业诩暗暗好笑。
不过西市的繁华还是有些出乎意外。唐初时候刚刚经历连年征战,人口大幅减少,生产力水平还是比较低下,交通并不便捷,理应百废待兴。现在看到的景象却是商业如此繁荣,物品也是异常丰富,异族人士随处可见。唐初贞观时期整个社会和经济恢复发展的挺不错的。
恍恍然,面对繁华的西市,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