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惊雷逐鹿 >

第734部分

惊雷逐鹿-第734部分

小说: 惊雷逐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色深深,大沙苑行馆内,依然灯火如昼。

盛宴方散,仆从奴婢们犹自忙碌着收拾清理各种家什器皿,来回穿梭却是没有丝毫的忙乱喧哗,侯门巨室训练有素的堂皇气象已然深入骨髓,奴仆们各在其位,各司其职,不劳督责,无需呵斥,一切依然井然有序。

因为今天出猎的收获不少,雷瑾心情也还不错,这时犹未就寝入睡,正与几位夫人妾婢闲话吃茶,除了夫人孙氏之外,不仅阿罗斯公主玛丽雅、绿痕、紫绡以及何如雪、何如霜等等十几位内眷都在,就连在平虏侯府几乎没有存在感的侧室夫人,出身青海蒙古部的乌日娜(青海蒙古部顾始汗图鲁虎之女)也盛装随侍在侧。

正说话间,内记室的侍从女官送进来稿案让雷瑾审阅,却是关于朝贡回赏的公事节略。这事情倒不紧急,只是因为朝贡回赏,事关体面,万万不能失了中华礼数,让四夷看了笑话去,所以礼曹和典礼署、宾客署等衙的礼宾官们,郑重其事的呈递稿案上来,让平虏侯过目,也是存着一份小心谨慎的心思,早请示晚禀报,虽然麻烦,却能少犯错误——西域地面,百族杂居,风俗各异,情势复杂,事务繁难,西北幕府要想长治久安,永据其地,必然要重视与四夷番胡诸族的往来,可安抚则安抚之,有司在某些事情上谨慎一些并不是什么坏事。譬如这朝贡回赏自然不能轻率从事,相关事宜总要做得细致周全,方显天朝上国的风范。雷瑾对此也默认了,由得礼曹等各衙这般。

翻看着条陈,雷瑾忽然问道:“绿痕,本朝对番胡回赏都有前例的吧?”

“对。朝贡回赏一向都有定制常例,历来遵循不悖。”依然执掌着内记室的绿痕回想了一下,答道:“除例行朝贡外,朝廷遣使至番胡各处抚谕赏赐、布施寺院,或者敕封、袭职的颁赐,以及召请、入觐的赏赐等,其赏赐规格要高于一般的朝贡回赐,不仅要添加金玉器物、法器、瓷器等品种,就是丝绸的品种和数量也要增加。

单纯的朝贡回赏,丝绸定例一般为苎丝、彩绢以及纱、罗,而颁敕、召请、入觐之类的赏赐,还要添加绒锦、织金苎丝、织金缀珠等等。一般的朝贡使者赐彩币不过一到二‘表里’, 而颁敕、召请、入觐等则可视需要,回赏之彩币可添至七表里、九表里,以至数十表里。比如太宗于神武二十五年敕谕大宝法王哈立玛,颁赐苎丝、彩绢各十匹(即十表里);而哈立玛于永康七年十二月入觐,朝廷赏赐彩币达四十五表里。

侯爷,此次秋狩赏赐,悉遵本朝旧制前例即可,似无必要另立新法。”

彩币,也称“彩币表里”或“表里”,简称“彩”或“币”,是对苎丝、绢、纱、罗、绮等丝织品的泛称。中华赏赐常例,其中必有丝绸。朝廷惯例是将两种丝织品,表里搭配,用于赏赐——‘表’指苎丝(缎),是衣服表层用料;‘里’指绢、纱、罗等用于衣服里层的衬料;‘表里’则包括‘表’和‘里’两种面料,在朝廷的赏赐清单上往往记为‘彩币一表里’、‘彩币七表里’等,‘表’‘里’二者,前后相接,而在每一丝绸赏项下再详列具体的花色,通常‘表’和‘里’的匹数都是相同的,几乎没有例外。

雷瑾不是不清楚‘彩币表里’的常例,这些朝廷礼制上的东西他还是比较了解的,他只是觉得对番胡赏赐太厚并不是什么好事,但现下听得绿痕这般劝说,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扬了扬手中的礼曹条陈,微微笑道:“我当年被封为男爵的时候,朝廷不过赐银二百两、大红丝蟒衣一袭、彩币七表里而已。你看看这单子上拟的回赏,可是比当年皇帝家的赏赐丰厚多了。”

绿痕横了雷瑾风情妩媚的一眼,嫣然轻笑,“咭,皇帝的金花银,靠着刮地皮,再多也多不过爷的私产啊!赐银二百两、彩币七表里,外加蟒袍一袭,皇帝家也不算小气吧?那时节毕竟是‘戡乱’未息,国用匮乏。”

雷瑾闻言,微笑不语,当年他一个靠着父兄功勋,沾光加封的男爵,皇帝能加恩赐银二百两、彩币七表里,外加蟒袍一袭,确实不能算苛刻,皇帝家也未必有余粮不是?想到这里,雷瑾也就不再多说,大略看过一遍就圈阅批复,吩咐签押存档,就把这事暂且撂开一边。他现在的生活,就是总揽方略,坐镇中枢,掌控庙堂,遥领军事,正正经经在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君王事业,干的可都是掌舵的活。许多事情,自有麾下幕僚、将领、侍从、仆役们去操办,所谓上官撇撇嘴,下吏跑断腿,倒也无需雷瑾事事亲历亲为的。

“啊,哦,刚想起来,”孙雨晴斜睨雷瑾一眼,说道:“今儿晌午,你二哥(雷琥)打发人送了节礼(重阳)来。礼单子上,别的东西也还罢了,就是十缸醉蟹,还有七套雕版,着实有心。上月我已经打发了人去给二哥送礼,只二哥这个礼单,还得侯爷你给拿个主意,发句话下来。”

“醉蟹?”雷瑾笑了笑,“二哥纵横七海,这么多年了,倒还记得以前的事啊——”

当年曾经与雷瑾一起四处浪荡胡闹的雷琥,也知道自家三弟那个时候的嗜好,至少有两年时间,雷瑾是吃醉蟹吃上瘾了的,当年的雷瑾可谓是无蟹不欢,嗜蟹如命,后来因为嗜好转移到其他美食上才好了些,但也仍然喜欢吃大蟹、饮黄酒。也是,活蟹 “醉”炙,蟹黄或是青黑油亮,或是鲜红如火,初次开坛,用筷子挑上一点,酒香扑鼻;二次开坛,未闻酒香,便已口舌生津;三次开坛,“醉”味**,其味实在不可名状。而渍好的醉蟹,栩栩如生,宛如活蟹,揭开蟹盖,蟹肉蟹黄入口顿觉酒香浓郁、鲜美异常。不要说雷琥、雷瑾两兄弟爱吃这一口,其实在江南,在北方,但凡产蟹之地,嗜吃醉蟹的人都不在少数,哪怕每年因为吃醉蟹患急症而死的人颇为不少(主要是选的螃蟹被细菌污染,而做醉蟹时处理又不到位),也挡不住人们大快朵颐的口腹之欲,就象不少人拼死吃河豚一样。

至于雷琥将‘雕版’也列入节礼清单,则是因为他知道雷瑾最近几年的‘怪癖’之一,就是到处搜藏印刷雕版,至少在外人眼中就是如此了。中土的文人儒士素有收藏名家字画、图籍古本、金石磁器等古董文玩的雅兴,出身世家的雷瑾也有收藏的癖好。说起来,平虏侯好骏马、好猛犬、好鹞鹰、好宝剑、好美食、好美女的名声早就名闻遐迩,但是蓄养犬马之类算不得什么,收藏刀剑甲胄什么的也可视为武人习气,看重的都是其实用功效,与收藏古董清玩实在不怎么搭界。雷瑾以往也就是收藏一些字画、图籍、磁(瓷)器、漆器、玉器、铜器等文房清玩罢了,但最近几年,他收藏的东西里边就有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了,比如各种各样的‘魔合罗’玩偶、‘奇石’,又比如书坊中用过的‘雕版’、‘饾版’(套版印刷的木版水印)、‘拱花’(不着墨色的凹凸版),从两京国子监雕版、司礼监经厂雕版、两京部院雕版、各省的官刻雕版,到民间书坊、书院的雕版,乃至朝鲜、日本、琉球、安南、暹罗、爪哇、麻剌甲等中土藩属国的雕版,皆在收藏之列,所费不赀,这在外人看来便着实有些‘怪癖’和‘败家’,虽然以平虏侯如今拥有的财力完全负担得起,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清流士人关于平虏侯‘荒阴怠政’的说法。当然雷家的亲朋故旧们,自然都要投雷瑾之所好,帮着他留心搜集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了。雷琥这个时候使人送来七套雕版,便是知道雷瑾有这爱好,特意着人搜购而来。

雷瑾这会听夫人孙雨晴说起这事,想了想,便说道:“左右现在也没事,来,去个人,把那醉蟹、雕版各拿一样来,让爷瞧瞧,过过眼。”

这话吩咐下去不到片刻,风风火火的侍从已经从临时库房取了一大坛醉蟹,十几块雕版呈上来。

众女围过来观看,送过来的醉蟹坛子个头不小,装满醉蟹份量也很沉,坛子口封得严严实实。

在场的女眷当中,会做醉蟹的其实不止一位,就是正室大妇孙雨晴也会一小手,不过就还数绿痕做醉蟹最为拿手。

自个家里做的醉蟹,现制现吃,方法都是大同小异,一般要准备好上等的酱油、陈年烧酒或者黄酒,再炒一些花椒盐,切些姜葱,研磨点肉桂、茴香之类,再将准备好的蟹刮净脚毛,洗净晾干,这时就可以做醉蟹了。在每只蟹的脐下灌入三到五钱酒,叠放在洗净擦干的坛子里,浇上由酱油、花椒盐、姜葱、肉桂、茴香和酒等搅拌而成的佐料,皮纸糊封坛子口,上面再涂一层黄泥,过上两日即可开坛食用。

如果是大批量的作坊生产,一般在事先选好大小一致的母蟹,暂养在巨大的水底竹箱里约十天到半个月,等螃蟹肚子里的泥秽都排空干净,一切就绪,起捞螃蟹。入水捞蟹的工人要饮砷砒酒热身御寒,否则在秋季刺骨冷水中有冻僵的危险。蟹在刮光脚毛,挤去脐底污物,洗净揩干后,将蟹装入调配了酒、炒盐、花椒、茴香等作料的‘醉卤’大缸,最后封口约一个月即可食用。当然各地醉蟹的做法、作料配方、手法火候也是因地制宜,差异在所难免,风味也各不相同。醉蟹在做好之后,一般都可以封缸保存两三个月不坏(不开坛)。

正因为醉蟹想要做得美味地道,并非易事,何况想长时间保存不坏也比较难,还要万里迢迢差人及时的送来河中,花在路上的运费,恐怕远远超过一坛子醉蟹本身的成本,如果不是随着其他节礼一起捎带过来,想来谁也不会把十坛子江南醉蟹单独运送到西域,也只有海天盟‘大元帅’雷琥这样纵横七海的豪杰,手心里攥着金山银海的世家子,才会不计成本送上十坛子醉蟹以聊表兄弟情意,这也就是孙雨晴说雷琥送的节礼‘着实有心’的原因之一。

雷瑾当下吩咐开了坛子,取了几只醉蟹与诸位妻妾分食品尝,剩下的都吩咐赏给值夜的贴身护卫们尝鲜,一坛子醉蟹看着挺多,其实众人这么一分,也没多少。

尝罢‘来之不易’的醉蟹,众人又来看雷家二少爷送来的雕版——一套雕版的版片数量可能是成千上万,因此侍从拿过来的十几块雕版,只是七套雕版中极少的部分——雷琥差人送来的雕版,选料、刻工等明显都很精美,是早些年‘京本’、‘杭州本’书籍的雕版,其品相也值得雷瑾收藏,如果是‘闽本’雕版,真值得收藏的就不多了,市面上‘闽刻本’书籍的品质最劣,纸质、刻工、版面等皆不足观,当然‘闽刻本’书籍的书价也很低廉。要知道雕版都是木刻,选料大都为杜木、梨木、枣木、红桦木、水黄杨等,既怕潮湿又怕虫蛀,长期保存很难,非常费劲,每隔三四年就要药水熏蒸一次,对印刷书籍牟利的书坊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一般销路不畅印量不大的书籍,印刷几批后,雕版就可能当柴禾烧掉或者丢弃,如果不是雷瑾刻意去收藏,世上绝大部分的雕版最终都会在漫长时光中逐渐湮没成灰。能够例外的,当前或者只有西北印书馆所刻雕版,若不再用于印刷,绝大部分都会转由西北‘博物馆’这个官方衙署妥善收藏,其中只有少部分由平虏侯府收藏,防潮防蛀的一应费用则由西北幕府拨给,这一切都缘由平虏侯的个人‘癖好’。

七套雕版,数量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