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八爷穿成四福晋 >

第19部分

八爷穿成四福晋-第19部分

小说: 八爷穿成四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就此暂定。四四回到府中,八姐正抱着两个孩子,带着弘时、大格格、二格格,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四四打发几个孩子下去,留两个小的抱在怀里,小声说道:“老爷子留弘皙兄弟住在毓庆宫了。”
八姐抬头,迟疑道:“老爷子——打算做什么?”
四四抱着弘旺,想了想,悄声说道:“无论如何,咱自己不能乱。如今局势,看着直郡王得势,实际上,老爷子心里正烦他呢。”
八姐听了冷笑,“老爷子当初提拔他起来,就是为了跟储君叫板。如今储君没了,老大自然也就无了用处。不烦才怪。”
四四看她一眼,问:“这是话也是你说的?”
八姐“啊”一声,心中暗叫不好,随即说道,“这怎么是我说的么。是前日八福晋来,当着九福晋、十福晋的面说的。我当时还吓了一跳,叫她小心祸从口出呢。”顿了顿看四四依旧面无表情,讪笑着开口,“那不是什么,在你跟前,心里不忌讳,一时没留意。贝勒爷放心,往后——再也不会了。”
四四听了,这才抿嘴儿笑了,宽慰道:“什么事跟我说没什么不好。我是怕你习惯起来,说漏了嘴。”
八姐急忙认真点头,“放心吧。我小心着呢。”
“夫妻”俩又说了一番话,大格格带着乳母、丫鬟们进院子来,身后婆子抬着食盒。四四看了笑问:“大妞这是作甚?”
大格格笑答:“阿玛、额娘在这儿说话,女儿想着这两日学了几样菜式,做出来,趁着今日天气晴朗,索性在院子里吃,请阿玛、额娘尝尝。”
说着,招呼丫鬟擦桌子、摆碗筷。八姐一看笑了,“这荤素搭配的就是好。难为大格格了。”看看怀中小儿女,对着四四说道:“可惜孩子们小,不然,也能尝尝他们大姐姐的手艺。”说着,又拉大格格坐下,笑说,“你只管坐吧。忙了一天了,可是好好歇歇。”又叫厨房把今日份例减下去。又是叫翠环去请弘昀、弘时、二格格。一时间忙的不可开交。
大格格看八姐忙,哪里肯坐,亲手扶了八姐坐下,“额娘只管坐。三弟弟、二妹妹那边,我刚才就叫人去说了。”
八姐又问弘昀。大格格皱眉,“我叫人去请,说又病了。”
八姐听了,不由担心,“可是请太医了?真是的,怎么不跟我说。”急忙忙站起来就要去西院。
四四抱着弘旺,叫她坐下。“李氏还会不管?你成天五个儿女照顾着,一个个都健健康康。她身边就一个,还忙不过来?”说着,笑着叫大格格,“坐下吧。来,跟阿玛说说,这菜都有名字吗?”
八姐听了,这才笑笑坐下。不忘嘱咐陈嬷嬷,“一会儿到厨房,吩咐这两日给二阿哥多做些好吃的。”陈嬷嬷应下出去。
一时弘时、二格格来了,依次见礼入座。就听大格格一一指着桌上菜肴,笑说:“不过是些家常菜。并未起什么好听名字。这是槐花蒸菜,这是榆钱蒸菜。还有干煸春笋、蒜薹炒肉丝、羊肉炖萝卜,凉调芹菜、凉调藕片儿,这是香椿炒鸡蛋。”
四四听了点头,说一声:“好。”又问,“可有汤?”
大格格点头,“有两个汤。一个是甜的,清汤元宵;一个是酸笋老鸭汤。还在灶上炖着,等会儿趁热端来。”
八姐一听,噗嗤笑了,拉拉大格格小辫子,对四四说道:“瞧瞧,四凉四热八道菜,都是贝勒爷爱吃的。咱家大格格,可真会过日子。将来谁做了咱家额驸啊,可是美的很呐!”
大格格顿时羞红了脸,“额娘又打趣我。阿玛——您管管呐!”
四四呵呵笑了,唤奶娘抱弘旺、弘春到一旁玩,带着八姐与弘时、大格格、二格格一同吃饭不提。
当天晚上,八姐带着大格格、弘时、二格格,捎上宋氏、武氏、钮钴禄氏、耿氏,一同到弘昀屋里看了。瞧这孩子不过是咳嗽两声,并无大碍,松了一口气,当众嘱咐李氏:“二阿哥身子骨弱,你要多多小心。缺什么只管往正院去要。别碍着面子抹不开。”
自从弘旺出生,李氏便觉在这府里处处低人一头。宋氏管家,武氏帮着看铺子,钮钴禄氏出身没落贵族,日子都比他过的强。唯独一个耿氏不如她,偏偏人家自己觉得过的挺好。有心讽刺八姐几句,见屋里、院子里乌压压站着一大堆人,不敢拈酸吃醋,只得恭敬回话。
八姐看她今日乖巧,微笑着拍拍李氏胳膊,“放心吧。二阿哥不会有事的。”又嘱咐一番宋氏、武氏,“你们帮着管家。往后二阿哥、三阿哥也要多操心。四阿哥有的,二阿哥、三阿哥都要有。”
宋氏、武氏齐齐应下。八姐再看钮钴禄氏、耿氏,心里琢磨,这二位如今也长大了,出落的水灵灵的花骨朵儿似的。往后可得捂结实了。一不小心叫老四那个色胚瞅见,一时起了色心侍了寝,生下孩子来,弘昼倒也罢了,那个倒霉蛋弘历——还不跟我儿抢龙椅才怪!
转念一想,如今老四才是个贝勒,就是儿子想要跟人抢龙椅,也轮不到啊。不由暗笑自己心急。
安抚李氏一番,又嘱咐大格格、弘时各自照顾好身体。这才带着众人出了李氏院子。打发宋氏几个各自回去,带着二格格回来,听奶嬷嬷说,三格格、四阿哥都睡了。不放心,到屋里瞅了瞅,俩孩子确实安安生生睡着呢,这才叫奶嬷嬷带着二格格睡觉。回身进了里屋。
抬眼看见四四,穿着家常衣服,腰带未系,光着脚正坐在炕上看书呢。
八姐笑着过去,坐在一旁,问:“可是有什么事?这会子还没睡?”
四四呵呵笑笑,“我心里不踏实。”
八姐默然,对着烛光看了半天,最后悄声问道:“洪武末年建文之事?”
四四听了,对着八姐一瞪眼,“这话不该你说。”
八姐不以为然,“八福晋早就嚷嚷遍了。我不过就跟你说说。别人想听还听不来呢。”
四四见她这么说,便不吭了。二人洗漱休息。躺下半天,四四终究悄声说了句:“如今局势,真不好说啊。”说着,伸出手来,在被窝里摸索一阵,摸到八姐的手,轻轻握住。
八姐点头,也不抽出手来,回答:“四哥可还记得唐秦王妃长孙氏?”
四四默然,迟疑问道:“你是说——?”
八姐笑答:“别的我做不到。学秦王妃长孙氏,做个好皇后,还是能的。就怕——四哥不肯给我机会。”别装了,嫡子一死,大家都是庶出,谁比谁高一头咋的?就不信你心里没惦记着那个位子。心中嗤笑,甩了四四的手,面朝外侧卧而眠。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候,迷迷糊糊觉得四四贴了上来,附在耳边,柔声说道:“过几天方便了。到宫里陪皇太后说说话。记住,少说、多看!”说完,也不管八姐听没听清,将人轻轻揽在怀里,温暖入梦。
没过几日,八姐便约九福晋、十福晋、十四福晋一同进宫,陪皇太后说话。
自从太子去后,太子妃寡居寿康宫后殿。平日里,除了教导子女,便是来皇太后跟前尽孝。太后慈悲,怜悯她寡妇失业的,又带着好几个孩子。有什么好东西,总是先想着她。
这日南边儿进上几样鲜果。皇太后便叫来太子妃尝尝鲜,顺便给几个孙子、孙女们带回去些。正好三位皇子福晋来了。皇太后笑说:“你们鼻子倒灵,知道今日哀家这里有好吃的。”
八姐抿嘴笑着不说话,九福晋拉着太子妃打哈哈。唯独十福晋,算是太后娘家人,拉着太后的手不依,说也要带几个瓜果回去,藏起来自己吃。
说的众人都笑了。
一时三福晋、五福晋、七福晋、十二福晋、十三福晋、十四福晋也来了。一帮子孙媳妇坐在慈宁宫里,陪着老太太说话。太后不大听得懂汉语,孙媳妇们便用满语、蒙语交流。一时间叽里呱啦,说的热闹。
九福晋趁着众人不备,拉拉八姐袖子,“真是奇了。平日里八福晋最爱没事儿到慈宁宫讨老太太欢心。怎么今日大家伙儿都来了。她反而没个踪影。”
八姐微微一笑,默默不语。那个西贝货,指不定在背后捣鼓什么呢!
皇家剧院小剧场:
乾隆:呜呜,皇玛法欺负人,跟我儿子抢墓地
永琏:呜呜,皇二祖父欺负人,跟我抢墓地
孝贤皇后:呜呜,仁孝皇后欺负人,你儿子跟我儿子抢墓地
康熙+仁孝皇后+太子:一边儿去,就抢了咋地,墓地也抢,谥号也抢了,咋地?告我们去呀
雍正:儿子孙子,省省吧。这一家咱得罪不起
作者有话要说:


、菩萨保佑

第二十三章菩萨保佑
八姐看看左右,众位妯娌都来了,唯独不见大福晋。瞧瞧问九福晋。九福晋听了摇头,“身子不好,又病了。”
八姐闻言,忍不住唏嘘。大福晋连着五年生四个格格,可谓是劳苦过重。好容易得了个儿子,也是成天病歪歪的,不知道能不能养活。下头几个庶子一天一天大了,二房张氏也接连生下儿女。长女远嫁,日夜思念。身体不好,心里有事,操劳下来,不病才怪!
正想着,就听太后问:“老四家的,今日天气暖和,怎么不抱孩子来给哀家看看?”
八姐急忙起身,恭敬答话:“回皇祖母的话,孩儿本来是想带孩子们来的。因临来时候,外头起风,大夫嘱咐,不能吹风。故而没能抱来。大格格说要在家照顾弟弟妹妹们,也未能来。过两日天气热了,不怕风了。再带几个孩子,给皇祖母瞧瞧。”
太后点头,“那也使得。孩子身体要紧。”又问起名字了吗。
八姐低头想了想,回答:“三格格起了个小名,j□j儿。四阿哥暂叫弘旺,小名狗蛋。”
众人一听都乐了。太后也忍俊不禁,指着八姐对太子妃说道:“瞧瞧,这都什么爹娘啊。起了这么个名。”
太子妃倒是明白,笑说:“四弟妹这是疼爱小阿哥呢。民间不是说,起个贱名好养活吗?”
太后听了点头,“好像有这么一说。不过,好歹是皇孙,起名叫狗蛋儿,也忒——”说着自己先笑了,拉着八姐的手嘱咐,“好孩子,哀家知道你疼爱孩子。狗蛋狗蛋,起了就起了。等孩子长大,可不能再叫了。人要笑话的。”
八姐笑着应了,“那时候也是急了。想着只要能保孩子平安。别说叫他狗蛋。就是叫我狗蛋。我也认了。”说着,便红了眼眶。
说的太后叹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顿了顿,说道:“哀家给他起个小名,就叫——菩萨保。但愿将来,菩萨保佑他。你看可好?”
不怎么好!老太太您——借用谁的创意不好,偏偏山寨老四的。心里不乐意,嘴上只能欢天喜地谢恩。
太子妃看八姐为儿子又哭又笑的,心中叹息一回,面上少不得恭喜恭喜。
过一会儿老太太乏了,太子妃便带着众位弟妹们告退。有婆婆的去后宫给婆婆们请安,没婆婆的便到相j□j妃那里坐坐。八姐正要去看望德妃,就听太子妃说道:“四弟妹若是有空,就到我哪儿去坐坐。有几样针线,是给小侄子、小侄女做的。我不便出门,你顺便捎回去。”
八姐听了,赶紧笑着应了。扭头叫来十四福晋,恭送太子妃到寿康宫门外,说看望德妃回来之后,便来叨扰嫂子说话。看着太子妃扶着宫人们进去,这才挽着十四福晋一同去永和宫。
二人也不坐轿,带着人从御花园过,一步一步慢慢走着赏景。路上问些家务琐事。十四福晋年轻得宠,爱说爱笑。八姐也十分喜欢这样性子,因问她最近忙什么呢,有空也到嫂子家坐坐。说着叹息:“论起来众妯娌们,合该咱俩最亲。哪知道——说了你别恼——差了十来岁,我瞧着你,怎么都跟瞧闺女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