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第5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能为朝廷出力,为皇上分忧,一定会更受器重,而且张家的地位也会更加崇高。
“现在北方粮食虽然紧俏,但一部分还是在各级勋贵的手中,好似广恩伯刘家,就有自己的米行。当然,哪怕所有勋贵的粮食加到一块,也不足以应付整个北京一年的供应,更不要说是整个直隶了。不少勋贵,也都要到南方购粮,运到北京贩卖。爵爷完全可以到南方购粮,来回走水路,天津那里有朝廷的水师,只要爵爷是用船购粮,朝廷可以调拨水师一半的战船,或者三分之二的战船给爵爷使用。爵爷以为如何?”岳肃诚恳地说道。
现在máo有见已经率战船从福建抵达天津,要知道走水路日夜兼程,挂上帆正常走,十天八天就能到。水师有大小战船一百八十艘,这要是运粮,有多少就能运多少。
“大人所说的,确实是一个法子,可粮食运到,大人想让本爵按什么价格出售?”张之极问道。
“按照官价,一两银子一石。”岳肃说道。
“这……”张之极沉yín一声,随后说道:“运输方面,虽然有朝廷水师帮忙,但多少也是要有破费的,而且,现在南方的米价,也一定会受到北方的影响,一两银子一石,怕是连收都收不上来呀。虽说大人给了粮食专贩之权,但做起来也实在不易,本爵知道大人素来铁腕,可难报不会让本就luàn的天下变的更luàn。市场买卖,自有章法,我张家和贵泰山合作这么多年,令本爵也从中学到不少。只要物美价廉,就能打败同行,打败其他竞争对手,京城的丝货生意,就是因为这样,才慢慢被我们两家占据。所以,本爵以为,只要能有大批的粮食,并在价格上占据主动,其他家即便贩卖粮食,那也不会有人去买,价格也就会稳定下来。”
“爵爷这话说的极是,肃受益匪浅。”岳肃点了点头。
“大人,本爵在想,要不然这样,粮食专贩之权,朝廷可以不给只随行就市,不出几年,就会慢慢稳定。但前提有一样,那就是朝廷扶持我等。”张之极接着说道。
“怎么个扶持?”岳肃随即说道。
“现在到南方购粮,光成本也要二、三两银子一石,若让本爵以一两一石的价格出卖,不用半年,就得赔的本爵倾家dàng产。而且开设米铺,人吃马喂也需要工钱的,所以是这么想的,这个粮食,我几两银子买的,再把人工费用打进去,然后便以这个价格出售,从中连一个子也不赚。如果大人觉得百姓承受不了,非要一两银子一石出售,那我张家真的是承受不了,除非之间的差价,由朝廷给补上。”张之极说道。
“这个……”岳肃深吸一口气,心中盘算起来,这张之极说的没错,自己当初有欠考虑,如果真按照自己的想法,怕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合作的,不管怎么样,都要朝廷加以扶持。一石米,朝廷要搭上一二两银子,北京城内,光百姓就要有一百五十万人,一年下来,一人一石米,就要一百五十万石,朝廷要是补上差价,起码得两百五十万两银子。如果让张之极分担整个直隶,那一年下来,最少也要上千万两银子。朝廷一年的赋税才有多少,哪里经得起这个。
见岳肃犹豫,张之极话锋一转,跟着说道:“大人如果认为有为难之处,可以先回去考虑一下,或者和皇上再商量一番。本爵也知道,一年下来,朝廷要huā费的银子,实在太多,以大明朝现在的情况,实在很难办到。”
“好吧,容肃回去,和皇上商量一下。”岳肃说完,站起身来,便要告辞。
可这时,却听张之极突然说道:“大人,你找皇上商量,倒不如去找另外一个人商量。这个人或许有更好的法子。”
“哦?”岳肃一听这话,眼睛一亮,连忙问道:“是谁?”
“若讲做生意,归泰山的手段可比本爵高多了,还有令妻弟也不是等闲之辈,我曾见过令妻弟两面,元琛贤弟,绝非等闲之辈,岳大人怎么放着这现成活诸葛不去求教呢。”说到此,张之极哈哈大笑起来。
“是呀,是呀,这个时候,我怎么把他给忘了。”岳肃一拱手,说道:“爵爷,那肃现在就告辞了,等过些天,肃再行登mén。”
之极站起身来,说道:“本爵送大人。”
离开张府,岳肃马上吩咐金蝉,走水路前往武昌,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请李元琛到北京来。无论如何,也得把李元琛给请来。
金蝉当即领命,带了十几名护卫,这就上路。从北京到武昌,走水路的话,其实也不难,有京杭大运河,顺河南下,也就是了。
不提金蝉前往武昌,岳肃这边也没闲着,直接前往紫禁城,递牌子进去,要见皇上。
见皇上能有什么用,关键是要见太后,太后得知岳肃就见,立刻传召,到御书房见驾。
随同传旨太监来到御书房,太后和皇上早在里面等候,见过礼数,皇上赐座,待岳肃坐下,张嫣才问道:“岳卿家,你这刚离去不久,就匆匆求见,可是事情有了什么进展?”
“回太后的话,臣刚刚去了英国公府,见到英国公后,和他商量一番……”当下,岳肃就把适才自己和英国公的对话说了一遍。
张嫣听了之后,说道:“卿家,现在的米价实在太贵,如果能像英国公说的那样,能按照二三两一石的成本价出售,百姓还是能够勉强维持的,若是让朝廷每年贴补上千万两银子,朝廷根本负担不起呀。还有借他战船到南面购粮,也不算什么,英国公一家,世代忠心朝廷,还是值得信任的。要不然,哀家这就召他前来,褒奖一番,接着就让他立刻到南边购粮。至于和李家商谈别的法子,爱卿也可照常进行,毕竟以英国公一己之力,也不可能购到那么多粮食,先运回来一些再说,有了粮食,起码也能给朝廷缓解一些压力。”
“太后所言极是。不过,除此之外,臣还有另外一件事,想要和太后商议。”岳肃又说道。
“还有什么事?”张燕问道。
“英国公哪怕前往南方购粮,可一来一回也需要时日,李家进京,也需要一些日子,定好对策,再加以实施,肯定也需要不少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粮食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价钱,尤其是北京城内,天子脚下,绝不能出luàn子,臣在想,朝廷能不能开仓放粮,每日施粥给那些普通百姓。”岳肃提议道。
“这个……”张嫣想了想,说道:“朝廷现在也有一些粮米,皇庄也有一些收成,哀家可以拿出一半,甚至一大半赈济百姓,但也不能全都拿出来。毕竟宫内也是要吃用的。”
“太后放心,不需要全部,臣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有好消息。”说着,岳肃站起身来,走到中央跪倒在地,“臣岳肃代京城的所有百姓,叩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千岁。”
“卿家快快起来,百姓们是皇上的子民,也是哀家的子民,哀家施些粮米给他们,这和给自家的孩子又有什么区别。”张嫣连忙让岳肃起来,随即传旨,召英国公张之极入宫。
让张之极入宫,无非是先褒奖一番他的忠贞之心,跟着命他前往南方购买粮食,天津水师的战船,随便他用,但一定要抓紧时间。太后下旨,张之极怎能怠慢,领旨之后,便回家安排人手,押着上百万两银子,前往天津,乘战船南下。
前往南方买粮,huā费时日,自然也不能少了。金蝉从北京到武昌,坐船日夜兼程,可要比买粮的时间少多了,到了之后,李元琛也很是爽快,当下就跟着金蝉前往北京,一来一回,也就用了十二天。
李元琛在通州码头登岸,岳肃竟亲自到此相迎,见到姐夫亲来,李元琛心中暗道:“我这姐夫看来还真到了难处,要不然也不能亲自前来接我。”
“元琛……”岳肃上前一把拉住李元琛的手,微笑地说道:“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盼来了,为兄现在遇到了难处,这一次你可一定要为为兄出个好主意呀。”
“姐夫瞧你说的,你我自家人,不必客气,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小弟能够做到,一定义不容辞。”李元琛笑着说道。关于岳肃的为人,李元琛还是比较欣赏的,直来直去,有一说一,从来不做作。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我上马车,一边走一边说。”岳肃说着,拉着李元琛的手就朝马车方向走去。
“好……”
马车距离岸边不远,二人上前,落座之后,岳肃吩咐回北京,紧跟着,拉上车帘,岳肃便将厉浩荃买粮打了驸马,以及去英国公府上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说到最后,冲李元琛一拱手,“贤弟呀,你可一定要替为兄想一个好的法子呀。”
“原来是为这事。”李元琛哈哈一笑,说道:“姐夫,稳定米价之事,说难是难,但说易也易,关键在于,朝廷能给我们多大的好处。”
“生意人就是生意人,贤弟既然直爽,为兄我也不拖泥带水,你想要什么好处,但说无妨,为兄只要能够做到,一定答应。哪怕为兄做不到,也会奏请皇上,为你李家争取。”岳肃急切地说道。
“和姐夫做买卖,倒也痛快,说句实在话,小弟也不是漫天开价的人,尤其是在姐夫面前。小弟的价格很公道,第一、朝廷答应的专贩之权,绝不能空口白话;第二,我家的这个伯爵,只是我父亲一代,到我这一代,就要降等,所以小弟还想世袭罔替的帽子。不知这两样,姐夫能不能给?”李元琛直截了当地说道。
“兄弟果然实在,也没漫天要价,这两个要求都不过分,为兄可以答应。”岳肃说道。
“好,那就让小弟先酝酿片刻,然后再说。”说完,李元琛闭上眼睛,斟酌起来。
可以说,李元琛一路之上,都在研究这事。他问过金蝉,找自己有什么事,金蝉哪里知道具体的事情,岳肃和太后、和张之极说话的时候,他也不在现场,只是在外面等候。到底为了什么,他说不出清楚,只是把厉浩荃买粮的事给说了。李元琛是什么人,听了这事,举一反三,就联想到粮价上面。猜测到姐夫请自己来,十有**会是为了这事。所以,在路上他就在想,怎么能够控制米价。
眼下听了岳肃讲述,再联系起自己先前所想,没用多久,李元琛就想出说辞。
“姐夫,英国公说的很对,朝廷硬行分派粮食专贩之权,势必造成许多不良后果,不管怎么说,也需朝廷扶持。至于说怎么扶持,元琛能够保证,不用朝廷掏一两银子,但具体怎么个扶持,等下自会告诉姐夫,咱们先说粮价吧……”李元琛一脸神秘的笑容,看他这副模样,岳肃完全可以想到,李元琛已经是成竹在xiōng。
第117章 猛药
“要想粮价稳定,其实只需三家便能做到,一是英国公张家,二是魏国公徐家,三就是我们李家。至于说要七家,朝廷想要制衡倒也无妨,不过那是后话了,眼前的么,只要我们三家齐心协力,稳定粮价绝不是什么难事。我先给姐夫分析一下,云贵两省,地处边陲,又属不máo之地,粮食自给自足也就行了。福建、广东也是一样,不必再说。现在粮米多的地方,一是湖广,二是江苏和浙江,三是广西,以这四省之粮,支撑北方四省,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应该足够。今年秋收的时候,我李家大量收粮,但我一家囤积的粮食,就有四百万石,因为我知道,这个年头,粮食不愁卖。不过这成本也不低呀,前期倒还便宜点,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