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极恶嫡妇 >

第96部分

极恶嫡妇-第96部分

小说: 极恶嫡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气炎热,尸休肯定是放不住,既然已经勘验完毕,那下一步,就应该是焚化尸休,福娘却知,如果几个人的尸首全都焚化掉,那将死无对证,现在章氏一门心思指认自己是凶手,县令大人一言不发,探究自己的眼神就像当初她在庭上看犯罪嫌疑人一模一样。

福娘强忍住悲伤,尽量让自己冷静,上前两步,福身行礼道:大人,妾身想请教您,将如何放置他们的尸首。”

许县令冷冷道:“自然是按照《大正法典》,焚化他们的尸首。”

整部《大正法典》,福娘早就烂熟于胸,“大人,民妇有个小小要求,不知大人可否答应?”

“你说。”许县令心中疑惑,文氏虽然面色哀伤,眼神却很冷静,面对着等场面,寻常妇人早就吓得昏死过去,就算是胆子大一些的,也不敢看现场,而这个文氏,一边流眼泪,一边观察现场,好像比他身边的仵作更加专业。

联想到死者的祖母那悲痛欲绝的样子,徐大人更是疑云重重。

“妾身只是想用冰块镇住小儿的尸首,他的父亲,远渡海外去经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民妇想用冰块镇住保全尸首,留待他父亲回来再行下葬。”

福娘的眼泪止不住的流着,曾经,她也看过一桩灭门惨案,因为男人包养小三,媳妇忍受不了对方的毒打,杀死公婆,儿女和丈夫以及小三,然后去了公安局自首,虽然看到的只是照片和视频,文福娘当时还是有半个月的时间不敢睡觉。

今天,历史再次重演,而且,还是身边的人,早上走的时候,永明还说,希望文福娘给他买一个蹴鞠回来,他喜欢踢蹴鞠。

许县令对她的请求有些意外,若文福娘是凶手,她一定会想方设法掩埋罪证,如何会想办法保全尸首,《大正法典》的确有说若是死者的亲人提出要求,不一定非要焚化,除非是染上疫病身亡的人。

许县令点点头,答应了福娘。

福娘对齐白说道,“齐白,你马上去我姐姐家把他们家的冰块全部拿来,放在地窖,之胤,你去给他们置办最好的棺木,不要心疼银两。

姚之胤抹去眼泪,点点头离去,他不相信嫂嫂会杀害自己的侄儿,因为每个有眼睛的人都会看得到,文福娘对待庶子是真心实意的好。

忤作把收集到的物证一一装好,放在纸袋里。

玉环过来告诉她,永深醒过来了。

许县令一直就等着永深醒来,他是唯一的目击证人,若是他能开口讲话,这件案子,就很简单了。

一朝嫁作新人妇:第五十六回 【婆媳过招 24】



福娘被衙差拦住,永深暂时安置在了永春的房间,许县令独自去了永春的房间。

福娘明白,自己暂时看不到永深,永深醒来,已经莫大的幸运,现在院子已经被衙差团团包围,院子里的主仆暂时被隔开,许县令决定问过永深之后,再讯问众人。

福娘略略心安,这个许县令虽然年轻,却并不糊涂,最起码没有挥手让人把院子里的全部抓走。

这等大事,是要上报朝廷的,皇上会亲自过问此事。

福娘暂且压下悲伤,细细思量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奉望从中偻出一丝头绪,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她知道的,并不比其他人多,而且她身边的玉环和玉燕不能随意走动,去哪里都有衙差跟着,这么多的衙差,整个县衙几乎是倾巢出动了。

孰料,不过盏茶时间,许县令就从房里出来了;福娘站在廊下 ,身体无力的靠在玉燕身上,看到许县令出来,她扶着玉燕站好,许县令一言不发的走到她的面前,“姚文氏,姚永深已经无法说话了。”

福娘惊愕的问道:“大人何意?”

“他现在哑巴了,性命无忧。”许县令犀利的眼神射向文福娘。

福娘闭了闭眼,心如刀绞,三个孩子,最爱说话的就是永深,每天永深一睁眼,两片小嘴就开始吧嗒吧嗒说个不停。

“大人,妾身能去看看他吗?”

“可以。”许县令跟在福娘身后,进了永春的房间。

永春从一出事,就被莺儿抱走了,房间内只有床上躺着的永深,福娘坐在永深的身边,强忍着眼泪,伸手模着永深的小脸,永深两手抓住福娘的手臂,不停的张嘴,就是发不出声音,福娘抽出一只手,为他拭去眼泪,哽咽的说道 :“永深,母亲一定会为你找最好的大夫,一定会让你再会说话的。”

许县令就站在母子面前,细心观察着福娘,一个人的情绪是伪装还是发自内心,是可以判断的出来的。

“好了,姚文氏,你可以出去了,本官还有话问你。”

福娘点点头,安抚着永深,永深拉着她不肯放手,福娘牵强的一笑,“永深,母亲马上就回来。”

许县令的脑筋飞快的旋转着,这个女子,不过是十五六岁年纪,即便是再会伪装,也不可能到这一步,换句话说,她现在是真情流露。

来的路上,他的幕僚易天安把姚家的情况大略的叙说了一遍,对于姚家,官场上的人都很敏感,因为皇上的圣旨是直接由北镇抚司直接办理的,县衙,府衙事先没有得到半点消息,最为惊奇的是,姚家人并未因此获罪,只有几个女人被送进了庙中。

北镇抚司向来不会心慈手软,而这一次,却让人大为费解,久在官场混迹的人,大多都会猜到,姚家人有可能有后台。

这也是姚家虽然落败,官府并未落井下石的主要原因。

许县令是泸州知府的乘龙快婿,泸州知府曾经在庆都县做过一任知县,因此,在女婿上任之初,他就把庆都城的情况详细的介绍给了许县令。

庆都县距离京城不远,若是快马,两天就能打个来回;所以;庆都县若走出事,皇上很快就可以知道。

许县令看她休力不支,淡淡道:“姚文氏,坐下答话吧。”

福娘谢过许县令,坐在锦凳上,安静的看着许县令,许县令咳了一声问道:“姚文氏,为何要搬出来住?”

“大人来的路上,想必都已经知道了吧,恕民妇无礼,大人还是不要问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妾身不是凶手,而且,妾身比任何人都希望抓到凶手。”

福娘握紧了拳头,她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但具体的,还不得而知,她好恨自己养虎为患。

许县令脸色一沉,眼底射出一道冷芒,“姚文氏,你只需回答本官的问话。”

“婆媳不和。”福娘对许县令很是失望,这个人看起来很是精明,却不料是个绣花枕头。

许县令把福娘唇角飞快的闪过一缘嘲弄看在眼内,面无表情的说道:“你这是忤逆不孝。”

福娘蹙起了眉头,站起身行礼道:“大人,忤逆不孝的帽子,可不是随便扣的,大人可以问一问妾身的祖父,公公以及小叔,还有姚家上上下下的奴仆,文氏自幼受父母教导,绝对不敢也不会做出辱及父母的事情。”

许县令微微顾首,状似漫不经心的说道:“那为何你婆婆和妾室见到你之后,都扑了上来。”

提到章氏,福娘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她咬了咬嘴唇,把眼泪刚了回去“大人,若是妾身想杀人,会有一千个,一万个办法不让人知晓,岂会笨到大白天杀人,闹得世人皆知。”在她心里,认定了章氏与杀人有关,文福娘倒下,石翠娘就能上位么?”

“本官要将你们奴仆暂时收押,你可有意见?”

福娘摇头,“大人,您无凭无据,怎可将民妇关押,若真是妾身所为,便是斩立决,妾身也绝对不会喊一声冤狂。”

“可人是死在你的家中。

福娘冷笑,静默片刻,缓缓道:“大人若是将妾身关押,最好有一个堂堂正正的理由,否则,妾身就是拼着一条性命,也要换个清白名声。”

外边有衙差禀报,许县令让其进来,那人在许县令身边低语了几句,许县令喝道:“姚文氏,你还有何话说!”

福娘错愕。

许县令道:“姚永春已经说出真相,他们几人,是吃了厨房做的点心身亡,没有你的命令,厨娘怎么敢下毒,分明是你看庶子不顺眼,欲杀之而后快,好个歹毒的女子!”

“点心?”福娘不能掩柿的震惊的表情,愕然的看着许县令,这句话让福娘受到了深刻的冲击,脑海里飞快的转过之前翠儿学做点心的事情,他们这条线,放得可真也······许县令点头道:“点心还有到余,等会儿牵茶狗过来试吃,看你还有何话说!”

福娘此时反倒平静了,邓春发家的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点心极大的可能是偷梁换柱了。

“大人,妾身想见一见姚永春和做点心的厨娘。”

“可以。”

许县令命人把永春先带进来。

永春的眼睛红肿,看到福娘,扑了上来,“母亲,弟弟他们····”永春放声大哭,自从福娘出砚,他就再也没有和弟弟们站在对立面上,母亲告诉他,他们是有着血缘的亲兄弟,他们身体里都流着和父亲同样的血液,等他们长大了,一定会比父亲更优秀。

母亲告诉他,兄弟如手足,不可轻易弃之,要贫贱富贵与共,作为长兄,一定要友爱兄弟,以和为贵。

因此,有好东西,他总是和兄弟们共享。

今天翠儿把点心放到她房里以后,永明跑了过来,想要吃那些点心,永春本来就不想吃,便让丫鬟棒着走了。

却想不到,刚拿走点心不久,弟弟就再也回不来了。

福娘抱他在怀里,为他拭去泪水,温柔道:“永春,你是哥哥应该坚强,母亲若是不在家的时候,你应该学会照顾弟弟,明白吗?”

“母亲,您要走吗?不要走,母亲去哪儿;永春就去哪儿口。”

福娘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永春,母亲只是打个比方,以后母亲在哪儿,一定会带着你们。

许县令尽量和颜悦色的打断母子俩,半蹲着身子问永春知不知道弟弟们是怎么一回事。

正如福娘所猜测,几人正是吃了点心身亡的,而那些点心是厨娘邓春发家的做的。

永春一直拽着福娘的手,他怕下一刻,母亲就走了,隐隐的直觉告诉他,母亲若是走了,可能永远不会回来了。

许县令一边问话,一边观察母子间的互动,两人之间很自然和谐绝非演出来的,装出来的那种做作感。

许县令心有疑惑,声色不动的让厨娘进来。

邓春发家的一进来,就跪在了地上,她已经吓昏过去两次,那些点心,是出自她之手,若是追究起来,她肯定难逃一死,要知道,其中一人,是姚家的庶子。

福娘知道,此事肯定与她无关,便尽量温和的说道:邓嫂,你尽管把今天做点心的时的前后经过详细的说出来,让徐大人听个明自。”

邓春发家的便把翠儿怎么找她,怎么做点心,当时都谁在房中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末了,她说道:“大人,女婢出自邓家,是邓家的家生子,五代人都是词候邓家主人,绝无半点害人之心,邓家的点心,都是按照时令制作这味点心,本应该是春分时节进补所实用,若非翠儿姑娘要求奴婢是肯定不会做的。

福娘听得脊背生寒,这点心,分明是翠儿受人指使,陷害她的,只是即便是知道是翠儿,也是无计可施,因为点心没有拿出府,翠儿从头到尾也没有陪着做点心,永明他们吃点心的时候,翠儿他们已经离开了。

许县令也觉得这里面有不对的地方,好端端的,翠儿怎么会要求邓春发家的做点心,更何况,这点心做好之后,她没打算让自己的儿子吃。

唤了翠儿近来对质,翠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