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农家女 >

第76部分

农家女-第76部分

小说: 农家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荷花看王花儿这样,说道:“花儿,看上了哪样?”
王花儿有些不好意思,王荷花直接选了几样,她要给侄女儿兼外甥女买些东西。“福儿,你喜欢啥?”王荷花买了一些头饰,又问王福儿,王福儿说道:“姑,我自己身上有钱哩,我自己买。”
“有钱是你自己的,就不兴姑给你买点什么啊。”王荷花道。
王福儿说:“那姑给我买个珠花吧。我喜欢这个。”
王荷花笑道:“成,这珠花得一对才成,到时候在你的丫髻两边各带一个,肯定好看。**”
那是可爱好不好,王福儿心里说道。
戚家安和镖局的人定在一个酒楼里见面,大家逛得差不多,每个娃子的手里都有吃的,就转去那个酒楼去了。
王福儿看着这酒楼有些眼熟,看了匾额,客来居,原来是赵舒林家在县城开的那个分店啊,赵叔叔真是厉害。
戚家安和店小二说了包间,那小二忙领着众人上了二楼,到了包间,里面也有好几个人在了。见到戚家安都叫了一声戚师傅。
戚家安给大家介绍了一番,这几个人也带了孩子们上来了,于是热闹的很。
不过人家都给了见面礼,王福儿觉得这几个人挺有意思,都给了红包。那几个男人都是和戚家安一样,在镖局里当教习,像那个人高马大的,就是教棍棒的,而那个长着一脸胡子的,则是教刀枪的,他们的婆娘也跟着一起来了。
估计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荷花和他们的婆娘很说的开。
王花儿和王福儿都坐在王荷花的左右边,那几个女人旁边也都坐着差不多年纪的小姑娘。
一个圆脸的女人笑道:“大妹子,这是你常常说的,你大姐家的闺女?长得可真俊。”
“赵嫂子可别夸她们,你家的玉兰谁不说好?”王福儿就看见这个人旁边的小姑娘脸红了,估计她就是叫玉兰。
那圆脸的女人说道:“可别说,玉兰啥都好,就是这脸红的毛病改不了,你说有啥脸红的?都是熟人,我啊,每次说她都不管用,弄得我恨不得又说不得。”
那玉兰听她娘这样说,脸更红了。另一个容长脸的女人忙道:“我看你是不知足,多好的闺女,你还说这说那,我倒是希望有个闺女,可是老天爷就是不给我。现在看这几个水灵灵的小姑娘,我真恨不得是我家的。”
赵嫂子说道:“得了,知道你稀罕姑娘,那过几天你做东,咱们去你家好好的撮一顿,看你还说不说。”
“怎么不成?这话可说定了。荷花,你也得去,带上你外甥女儿。”
大人们在一起说话,不过这不是自己家,地方不大,有些话哩,还不好当着孩子们的面说,等菜都上齐了,大家都不唠嗑了,女人一桌,男人一桌,开吃了起来,也都是熟人,男人们又是武夫,不大讲究什么男女之防,所以没用屏风分开。
这顿饭倒是吃的大家都很开心,王福儿看着点的焗盐虾,很有些感慨,那边赵玉兰已经约了她和二姐去她家玩。
等到二姨把人盼回来的时候,月亮已经在空中了,二姨免不了又把小舅舅说了一顿,王小宝都已经睡着了,王花儿晚上有些兴奋,问道:“咱今天去的酒楼,是不是赵叔叔家的?我看和镇上的挺像的,不过更大一些。”
王福儿点点头,说道:“是赵叔叔他们开的。”
“真厉害!福儿,我跟你说,我今天听到那个赵玉兰的娘问姜田是哪家的哩,你说会不会有啥事?”
“啊?二姐,你可真行,耳朵也太尖了。管他啥事,都是大人的事,咱们别管。”难道是那位赵婶子看上了姜田?可怜的娃,才十几岁,都要被看上做女婿了。
王花儿笑道:“我这不是听到了吗?她们大人说话,总觉得孩子听不懂,真是太小看我们了。我觉得吧,肯定是赵玉兰她娘看上田娃子了,嘿嘿。”
“二姐,你知道了,也别说出来啊,快睡吧,快睡吧,我都困死了,逛了一天了,累都累死了。”王福儿转过身就要睡了。
“你和我再睡会儿话呗,我睡不着。”王花儿不让王福儿睡。
“聊啥?那好,二姐,你可比姜田还大哩,说不定咱娘也要给你说啥了。”看你还跟我聊不聊。
王花儿果然是开始忸怩了,“算了,不和你说了,大家都说我嘴巴厉害,我看最厉害的人是你。”又小声嘀咕,“前面不是还有大姐吗,咋也轮不到我。”不过到底没有和王福儿再说啥,屋子里安静了下来。
王福儿和王花儿猜的没错,那赵玉兰的娘果然是看上了姜田,不时的和王荷花打听姜田的情况,她家的玉兰也十三了,是时候要定人家了,定了人家,在家里待个两三年,就可以嫁人了。
王荷花把这个意思透露给王福儿二姨,王福儿二姨说道:“我家田娃子才多大啊,哪能这么早就说亲,怎么着也得等他十五岁以后吧,小娃子太早成亲懂个啥?”
谁不是男娃子十七八的娶媳妇啊,现在田娃子才多大一点啊。
王荷花道:“他们这边都是十二三岁定亲了,然后过几年成亲的。怕好人家都被别人抢了,所以要提早下手。这定亲了,要准备嫁妆也得好几年,所以才会这样。二姐,要不,我跟赵嫂子说,田娃子还小,等几年了再说亲。”
“成,你好好跟人说,别把人得罪了,你们是在同一家镖局的,别弄得关系僵了。”王福儿二姨叮嘱道。
“二姐,你放心好了,我好好跟人家说。”
在外面偷听的几个小娃子都悄悄的溜跑了,王花儿要笑话姜田,被王福儿给偷偷的拦住了,唉,没看到人家正在害羞吗?
姜磊说道:“哥,是不是要给你说媳妇啊。”
刚说完姜磊的头上都挨了一下子,“说啥哩,没听见咱娘说咱们还小吗?你再说,小心我揍你啊。”
“不说就不说呗,打我干啥?又不是我说要你娶媳妇的。”看他哥又要打过来,姜磊忙一溜烟的跑了。还偷偷的转过来做个鬼脸。把大家都弄笑了。
这些大人们啊,不想让小娃子听,可是越是不让听,越是想听,这不,屋子又不密封,说的话,可不就传出来了。
不过王福儿和王花儿迫切的觉得,自家大姐的婚事要提上日程了,看看这姜田都有人惦记了,咱大姐可都有十六了,虽然不想让大姐离开,但是要是大姐一直留在家里,别人就会说闲话。到时候受罪的是大姐。
“唉,福儿,你说咱为啥要长大啊,长大了就得离开爹娘,烦死了!”王花儿感慨。
王福儿对这话题没有好回答的,只听她唠叨。说实话,她也不想长大哩,觉得自己能再回到童年,都赚了,可惜是人心不足,又觉得这童年的时间太短了。可是不长大,要一辈子靠爹娘,那爹娘岂不是很累?所以还是快快长大,起码能帮爹娘分担。
姜姨夫这天回来,脸色不好,二姨道:“这是咋了?外面出事了?”
姜姨夫叹道:“都说咱做生意的风光,外面看着说我赚了多少钱,只是里面的糟心事多着哩,这不,说县丞大人的夫人过大寿,我们这些人都的送礼哩。,不送礼,到时候就是得罪了县丞。”
“咋又是他啊,他这一年到头事咋就这么多,我记得前头不是才去送礼吗?咋现在有来了?”
“前头是县丞娘过寿,现在不是他夫人吗?这要是再过几个寿,我这一年到头赚的都给了他家了。”姜姨夫气愤的说道。
二姨也很气愤,“这些当官的,咋都这样,太不要脸了!刮地皮一遍又一遍,别人家的钱也不是大水冲过来的。”可是不给又不成,除非你不想在这县城做生意了。二姨说道:“咱磊娃子一定要争气,到时候要这县丞好看。”连个县官都不是,还这么嚣张!




☆、94冤家确实路窄

王福儿见二姨愁眉苦脸的;问道:“二姨;是不是有啥为难的事?”
二姨直叹气;说道:“还不是送礼的事,县丞的老婆又过寿;咱们这些做生意的都要去送礼。''。前一段时间县丞的老娘才过;现在又是他老婆;这一年到头的都没有个停过的时候,我和你姨夫好不容易赚点钱;这光送礼都能去一半。”
“那县令那边哩?他家不过寿?”王福儿问道。
二姨说道:“县令倒是没有啥,这点倒是很好。”
“那这倒奇怪了;县令都不过寿,这县丞凭啥找花样的过寿?他都不怕他上司说他吗?”王福儿问道。
“对啊;”二姨说道:“我也觉得奇怪哩,等你姨夫回来我问问。咱不能让人天天坑。”
姜姨夫听了二姨的话,说道:“这事是县丞夫人私底下派人跟我们这些人说的,虽然是私底下的,但是有哪个有胆子不去?那县丞听说他的官都是县丞夫人帮着弄来的,再说了官官相护,县令哪里会替我们这些老百姓说话?”
也就是说,大家都心知肚明,典型的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了!王福儿道:“姨夫,县令大人在这边任职多少时间了?”
“快两年了。明年都到任了。”姜姨夫说。
“那姨夫觉得这县令大人是想要在这里继续呆着哩,还是想离开?”
“咱们县里没有啥大事,这赋税收的也好,那县令肯定是想在这里呆着。捞资历当然是我们这边好。”县令没有啥靠山,升官肯定是没戏,既然没戏,那么到呆得熟的地方,也比一次换一个地
方好。
“姨夫,我说的话,你就当是小娃子随口说说了,我觉得吧,既然这县令大人想在咱县呆着,那么肯定是希望这边不出啥事。可是这个县丞贪得无厌,早晚会出乱子的。既然县令是管县丞的,还不如给县太爷好处哩。”
“你是说?”
“姨夫,你们这些人中间肯定有县太爷的路子,不如想个办法这县丞的事捅给县太爷知道,当然县太爷的礼是少不了的,那就要看是给县太爷的礼多了,还是给县丞大人的礼多了。”
“你说的是这个礼,但是县太爷那边送礼,到时候被人知道了,也不好。”要不县太爷咋不弄各种寿宴?
“姨夫,既然县丞大人都能找各种名目来收礼,你们也给县太爷找名目送礼呗。比如也是县太爷夫人过寿,还有别的。既然县太爷不想弄得大家都知道,那么你们就私底下呗,还有,这县丞大人是让夫人做这事的,你们也可以告诉县太爷,那县太爷肯定会找县丞,说不定还以为县丞是被他夫人给瞒住了哩,要是这样,县丞肯定会找县丞夫人说道说道。就算是县丞故意装作不知道,这县太爷都找到他了,他也不敢再收礼了。再过个几年谁知道又是啥情况哩。”
姜姨夫叹道:“福儿你说的对,我们这些人是该在一起商量商量了,以前都是各干各的,遇事不能抱成团,这也让人钻了空子。其实这送礼是不可避免的,只是主动送礼和被别人逼着要礼,完全是不同。我这就去找人商量去。”
估计是县丞夫人把大部分人都给惹毛了,所以一商量,大家都同意哩,反正过不了多久,姜姨夫脸上都高高兴兴的,估计是事成了!
县丞是弄了好大个没脸,他今天被县太爷好好的说了一顿,说他管不住自己的婆娘,弄得县里的商户都快活不下去了,他被骂的都快钻地洞了!
他是知道自家的婆娘敛财的,不过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当时自己的这个县丞还是她找娘家借钱才弄到手的,可是如今要是自己这个位置不保,他也没有必要再维护她了。
回去后就把人骂了一顿,让她以后别有事没事的过什么寿。
县丞夫人说道:“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你这个官一个月才几文钱,我要是不这样,咱们喝西北风去?”
县丞道:“别人能过,我们就过不了?我看你是强词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