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农家女 >

第22部分

农家女-第22部分

小说: 农家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别说,福儿说的对哩,从几个月前福儿跟着大姐学做饭,现在都已经能炒好多菜了,当然,这是别人要把菜都准备好,她直接下锅才行,因为家里的刀好重,福儿都拿不起来,但是福儿的手艺真的很好,大家都喜欢吃她做的菜哩。
王福儿是在渐渐过渡阶段,本来也是喜欢做美食的,加上这个时候的东西真的是全天然无污染的,味道更好,只不过,这调料少了许多。现在已经让大家觉得自己会做饭不是那么奇怪的事情了,那么什么事都可以渐渐的来嘛。
“二姐,咱多撮一些,到时候我给秀才公送一些去。”
“嗯,是该给秀才公送去,要不是他,你也不会认字,咱日子也没有现在这样好哩。”王花儿觉得福儿能像现在这样懂很多,都是因为认了字的缘故。




☆、33黄毛丫头你给我站住!

逮了有半桶鱼,都是有指头那么长的,这样的鱼好吃是好吃,但是不好收拾,好在王福儿的爹很乐意做这样的事,去凉水河把这些小鱼给弄干净了。
先把这弄干净的鱼放在簸箕里一个个的排好,然后放在外面给吹干了,水分少了,到时候煎鱼不会沾锅。
王菊儿也乐呵呵的给自己妹子烧火,看着锅已经烧热了,王福儿舀了一勺猪油,现在这里没有什么植物油啊,用猪油味道要差一些,但是没办法啊。猪油还是王福儿强烈要求买的,因为大锅饭里根本就不见油,这人长期不吃油,肯定会营养不良的,既然已经能赚钱了,为什么还要委屈自己?
王福儿把吹干的小鱼一条条的放进锅里,慢慢的煎起来,知道鱼的两面都变得金黄,放了盐,翻炒几下,然后起锅。闻到真是香!外黄里酥!
盛了一盘一会儿给大家吃,然后又留了一盘在自家的屋里,还有一盘,王福儿是给秀才公送去的。
“爹娘,我去给秀才公送鱼去了。”王福儿说道。
“好啊,路上别磕着碰着了,一会儿晚饭也要好了,早点回来。”戚氏吩咐道。
王福儿手提着个小篮子,篮子里放着一盘煎小鱼,来到了秀才公的住所,小厮石头笑眯眯的接过王福儿手里的篮子,“又过来送吃的了?这次福儿姑娘送什么啊。”
王福儿说道:“石头哥,能不能别再前面加姑娘啊,叫我福儿就成了,福儿姑娘,听着就不亲切。”
石头说道:“呵呵,这都叫习惯了,好吧,就叫你福儿,好香啊,是什么啊。”石头虽然很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但是没有揭开,毕竟主子那边还没有看哩。
“我和二姐捉了些小鱼,用油煎了,给秀才公送过来。”王福儿说道。
秀才公下午的时候没有课了,见王福儿过来,很是高兴,“福儿又送啥好吃的东西过来了?呵,是油煎小鱼。嗯,闻着真香。我肚子也饿了,石头,你给我拿双筷子过来。”石头听命下去了,秀才公说道:“这是你自己做的吧,好吃!但是要量力而行,这鱼用了许多油吧。”他知道王福儿家里的境况,所以这样说,因为在这乡下,一般都用油很少,几乎都不见,但是这盘子鱼,却
是油很多。
“没事,秀才公,我是很久才做一次的,上次卖野菊花赚了一些钱,就多买了一些油。”
她是想好好报答秀才公,可惜家里钱不够,只能是送些东西,表表心意。
秀才公哪里不知道王福儿的意思,然后石头拿了一双筷子和一个赶紧的盘子,把那鱼放到了那盘子里面,腾出了王福儿家的盘子,王福儿说道:“我娘让我早点回去,那我就先走了,秀才公也是喜欢,我下次还过来送。”
秀才公吃了一口,觉得真是好吃,“也不要经常送,还是量力而行,福儿,可不要把这个当成是应该的,不然以后你送东西我都不会要了。”
“福儿知道了,福儿走了。”
石头把王福儿送到了门口,王福儿道:“石头哥,你赶紧回去吧,我送的有多的,秀才公肯定会留一些给你的。”
石头喜滋滋,“那你慢点,别到处逛啊,赶紧回去。”
从秀才公的屋子走出来,快要到转弯的地方,突然蹦出了一个人,这不就是那天从桌子底下钻出来的那个讨人厌的家伙吗?
“黄毛丫头,这次看你往哪跑?”宋长卿叉着腰说道。
“你哪只眼睛看见我跑了?一边去,这路又不是你家的。”王福儿就要从这男娃娃的旁边过去,那男娃娃拦住不让。
“你想干嘛?”王福儿生气了。
“哼,上次是不是你告的密?”宋长卿问道。
“什么告密?什么上次?”王福儿装不懂。
“别给我打马虎眼,咱俩也就见过一次,还有哪次?我不是警告过你不许说见过我吗?你竟然不听我的话。”宋长卿揪住了王福儿头上的小辫。
这个臭小子,好疼啊。王福儿低着头,“有话好好说,你揪我的头发干嘛?我娘说,只有泼妇打架才揪头发哩。”
“什么啊。谁说的?”不过手上毕竟放开了,他可不想成为泼妇。
“咦?秀才公,你咋跟出来了呢?“王福儿吃惊的看着这男娃娃的背后,说时迟那时快,趁着那男娃娃也吃惊的扭头看人的时候,王福儿提着篮子就飞快的跑走了,一点儿也不理会不远处哇哇叫的声音。
小子,跟我斗,你还嫩哩,不过,死小子,竟敢拽我的头发!王福儿觉得好倒霉啊。
宋长卿被一个小女娃又摆了一道,那死丫头还跑得比兔子还快,很是郁闷的回来了,见舅公正有滋有味的不知道吃什么,石头也坐在旁边吃哩。
“长卿,赶快过来,尝尝这个。”秀才公忙对自己的外甥孙招手道。
宋长卿有些傲娇的说道:“什么东西能有我家厨子做的好吃?”不过说着话,人都已经在盘子边上了,见金黄的小鱼,“这东西有啥好吃的?一点儿肉都没有。”
秀才公让石头再去拿一双筷子,也不说什么,就让他吃,宋长卿带着挑剔的心态吃了一口。秀才公问道:“咋样?”
“嗯,”宋长卿别别扭捏的说道:“一般吧。”可是手底下的筷子却没有停。
秀才公暗地里摇了摇头,这孩子真是死要面子啊。
石头在旁边说道:“连常婆婆都说还吃哩,长卿少爷,这东西是福儿姑娘做的哩。”
“石头,小孩子家家的,叫他什么少爷?直接叫名字就成。”秀才公说道。
宋家也不是特别的有钱,不过比起一般人来,还是富裕的,外甥既然把这孩子交过来,那就不能惯着他的性子,这不,身边一个小厮什么的,都没有,平时穿衣吃饭都是自己动手,想当年,远志还不是从小急这样,也就是姐姐太溺爱了一些,才把这孩子弄得有些骄纵了。
“老爷和小少爷都吃上了啊,那婆婆我今天就不做饭了。”常婆婆故意生气的说,秀才公有些头疼,这才跟石头说,常婆婆也接着来了,他总不好训斥一个老人家,而且要是说了她,常婆婆肯定有好多的话反驳哩,秀才公自认为和女人吵架从来没有赢过。
石头赶忙说道:“别啊,常婆婆,我最喜欢你做的饭了,您可不能让我饿了肚子。”
“你这个小滑头,你吃的也不少吧,哼,都没有给我留一点。”
呃,三个大小男人都呆住了,随后都忍不住笑了,只是这宋长卿的笑有些怪怪的,像是生气,又是郁闷,还有别的情绪。
黄毛丫头,看在今天你做的菜让本少爷吃的好的份上,过几天再找你算账!宋长卿如此想,毕竟吃人嘴短嘛。




☆、34王老头的体会

晚上回去吃饭的时候,那盘鱼被大家一筷子抢了个精光,二伯母马氏还说道:“这也太少了,都不够大家塞牙缝的。”有些人就是这样讨厌啊,都懒得说她了,吃到嘴里还挑三拣四。
王荷花说道:“娘,既然二嫂嫌少,那以后就别吃了,省下一个人的,也让大家把牙缝塞满。”
赵氏也瞪着马氏,“吃个饭也不消停,果然是不把我这个婆婆放在眼里了,你要是嫌弃,明天你弄出来,大家都吃饱咋样?”
马氏立刻不说话了,她就是有,也不会给大家吃啊,只会自己在屋里偷偷的吃,以为人人都是傻瓜啊。
丁氏撇撇嘴,想着马氏真是狗肉上不得台面,每次都上赶着找骂。幸亏自己现在没有说啥,不然还不是自己吃亏?
十月十八,是王荷花出嫁的日子,因为这边是女方,所以十七的时候这边就摆了酒席,十八早上,王福儿的舅舅穿着大红色的新郎官衣服,高高兴兴的把王荷花接回了家,这次竟然雇了一顶大花轿,来王家看热闹的人都羡慕的很,赵氏尤其的有面子,觉得这女婿是找对了,以后看还有谁说自己的女儿嫁不出去,让你们眼红去吧。
那周屠户媳妇在家里指桑骂槐,周屠户卖肉回来,听见媳妇正骂的欢,不由的说道:“多大的事,你这个婆娘就不依不饶的,人家说亲都是两厢情愿的事,你能不能少说两句,本来这次王家办婚事,我也能卖些猪肉的,可是你倒好,把人给得罪了,我这生意也不敢上门了。”
“不上门就不上门,那王老头家都穷成那样了,一年到头能买几斤肉啊,我还不稀罕。”周屠户
媳妇说道。
“算了,和你说不清,我出去了。”周屠户说不通自己的媳妇,也不想跟她吵。
正好从菜园子摘菜回来的大东媳妇笑嘻嘻的和周屠户媳妇说道:“嫂子你咋没去那王老头家看看热闹?真没想到那家子嫁女儿还能有这么多的嫁妆,看着就让人眼红啊。”
“有啥可眼红的?是个人都比她强!”周屠户媳妇听了这话,气愤的说道。
“哟,嫂子家是可以这么说,咱家就不可以了,难道嫂子是说咱家不是人了?”大东媳妇有些生气。
“我可是没有这样说,是你自己说的。”你生气我还生气哩。
大东媳妇骂道:“也是,就这缺斤少两的人,有些钱也是应该的,看不上别人,我还看不上你哩。”说完也不屑的走了,剩下周屠户媳妇直跳脚。
王荷花顺顺利利的嫁了出去,三朝回门的时候,脸色红润,王福儿的舅舅也满脸幸福的样子,这个时候的赵氏是不会说什么煞风景的话来刺激大家的。只是那丁氏还接济问了戚家安要去戚家敏杂货铺干活的事,当知道戚家安并没有打算去的时候,就央求戚家安和戚家敏说说,让自己的儿子大宝过去当伙计,王荷花气得不行,这当嫂子的在自己回门就当着自己的丈夫提要求,还真是不给自己脸面了。
“大嫂说的什么话,家安难道能做二姐的主?就是二姐,那杂货铺也不是她自己一个人的,还有二姐夫说了算哩。”
“话也不能这样说,大宝也是你们的侄子,现在他都这么大了,还没有活计,你们这当姑姑姑父的,能帮忙咋就不能帮帮哩?大宝要是过的好了,也会感激你们的。”丁氏说道。
“好了,这事以后再说,今天是荷花和家安第一次过来,别的事都先放下。”王老头开口说话了,“家安,我这闺女有些娇生惯养的,以后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就见谅见谅,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爹也盼着你们一直和和美美的哩。”
戚家安忙正色说道:“爹,你放心,我和荷花会好好过日子的。”
王荷花脸色微红,这顿饭总算是平平安安的吃下去了。然后生活进入了正规,天气也渐渐的变冷了,戚氏的肚子更大了,行动都有些不方便,好在几个闺女贴心,她也只是在家里坐坐针线,因为一个月要给赵氏二百文钱,所以王铜锁利用农闲时间去镇上找活干,王福儿和王花儿两个人准备趁河里还有鱼,多多的弄一些,到了冬天也算是一个荤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