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特工皇后不好惹 >

第136部分

特工皇后不好惹-第136部分

小说: 特工皇后不好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楚皇帝陛下,请问,司擎为女子又如何?这天下的律法,可不曾规定女子就不能着男装?”
“果真伶牙俐齿!”
一声赞啧,不阴不阳。
“不敢。司六只是想讨个说法。皇上何以会说司六乃是祸国妖孽?
“司六自问,这五年遍行五湖四海,去过东越,到过北晋,海族也曾游回,山国也曾为宾客,平日里,常驻居在南燕,就是从来没有来过西楚。司六与你们萧氏皇族,没旧冤,没近仇,司六所到之地,为民伸冤,解迷案,还原真相,只愿正气浩然长存,请问皇帝陛下,司六何罪之有?”
萧恒微微一笑,目光闪了又闪,往萧缙身上瞟了几眼,此刻的萧缙宛若入定的老僧,他的眼神,莫名的极其诡异的眯了几下。
都说西楚帝所钟四子,此刻,他明明看出他最最疼爱的儿子身体有异样,却没有露半点关切之意,可见传言必未能信。又或者说,以前,他对此子有所偏爱,如今,那份爱护之情,已经变质。
至于原因,云沁猜不到。
“你的罪在于:你是天降的妖姬!”
一直跟在萧恒身后的国师高声疾呼,一个字一个字,咬着千钧之力,落地便有铿锵之声。
不知怎么的,云沁看到这位瘦骨嶙嶙、很有仙气的道士,就想笑。
对了,肯定是因为人家长着一双大的吓人的眼,瞪的圆圆,就像手电筒,那眼神就是那一千W的聚光灯,脸孔尖尖的,寒着脸孔,几乎能将人冻毙,这表情,凑和在一起,真是古怪到了极点。
还有,那话,也好生古怪。
“有趣,我居然成了祸国妖姬!请问胡国师,这话却是从何说起,司六何时祸了你们的国,乱了你们的朝政……司六只是一个江湖人,与你们朝堂没有半分牵扯,这个说法,未免有点可笑……”
云沁勾出了一抹笑,淡淡的反唇而讥。
那边,萧群暗自冷一笑,终于,站了起来,忍住冲天~怒气,表面一平如死水:
“皇兄,这事儿,倒是稀罕的厉害。不知胡国师如何有此断论?”
“对,司靖也想知道,国师之言,有何证据可作为佐证……若无佐证,这便是妖言惑众!”
司靖瘸着脚,站到云沁身前,沉沉瞪了那几个侍卫一眼,回头时,不屈不挠的直叫:
“司晴的确是为女子,名乃晴天之晴,为行走方便才化为男儿身。三年前,在东越,淮少侯平乱,有一女子助他就夺了叛军之城,也是那位女子,免了东越泷河水淹之劫,一举成为东越国内人人折服的奇女子。事后,淮少侯对她青睐有加,收作义妹,这便是我家司六妹子。皇帝陛下,您若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害我妹子,就不怕东越子民不卖账么?”
是的,云沁和东越那位淮少侯,有那么几分交情的,提起这个事呢,也的确有几分影响的。
所以,不难看到有几个西楚的臣子在那里低声哗叫了,眼神也是惊异的,一个个没料到她“司六”会和那么一个大人物也有这样的关系,好一番啧啧在称奇。
不过这胡国师显然是知道她的底细的,冷一笑,自怀里唰的取出一件明黄之物,一扬道:
“皇上乃圣明之主。岂会冤枉了无辜人。大家看到了没有,本国师手上拿的是一百年前金氏皇族的蓬莱国师请当时的帝主写下的一纸示警诏书,上提到,百年之后,必有妖女降世,必将祸国殃民,致令生灵涂炭,烽火四起,天下大乱……故而立下警示之诏,以供后人防范于未然。
“十八年前,本国师夜观天相,见有一奇异彩降于南燕国境,满带妖气。本国师禀于皇上,皇上曾令三千暗卫于在九洲大陆寻找这一祸国妖孽,查询十八载,别无所获。
“一年前,本国师在东越遇见司六,见其面相露妖气,明明是女儿之身,却以终日着男装,妖惑于世,游走于各国权贵之间,结党营私,野心勃勃。本国师费尽心思弄到她的生辰八字,掐指一算,此女不是别人,正是十八年前天降之妖孽。
“本国师报禀皇上,皇上怕误抓贤良,故而设下今番这个惊天大局,将这个从不到西楚的妖孽一步一步引诱来,为的是一网打尽……
“此诏书上早已注明,百年之后,乾坤坛内,机关尽破,镇魂珠一旦移位,足可证明,妖孽现世,世将大乱,凡后世皇族之人,自当将其及早诛杀,以绝后患……”
他唰的将那明黄诏书翻过上,示意给众人看上面的朱笔红字,末了还印着国玺之印,以及当时立诏皇帝的私印。
隔了没多远,但云沁能清楚的看到那些字,以及那私印,诏书很陈旧,字迹很古老,私印呢,早随着那位皇帝的驾崩而相伴入土。
也就是说这诏书不会是造假的。
“刚刚众皇工众亲王都看到了,这三百年来无人能破的太极九宫阵便是她给破的……前朝诏书有云,谁破阵,谁便是天降妖孽,我等身为九洲子孙,是不是应该把这祸害家国,将引起战火,会令天下成殇的妖女,除之而后快,而保天下祥和之盛世!”
高声一句,萧恒这个在西楚王朝中站在最高之位上的男人,那尊贵不凡的脸孔上,逼露出一层厚重的杀气。
“哈哈哈,真是好笑之极!
有人高声冷笑,不是别人,正是司靖是也:
“皇帝陛下,这太极九宫图,又不是我家六妹一人所破,乃是和怀王萧缙合力所成,若依陛下之言,难道怀王,您最最器重的四皇子,也是天降妖孽了不成?”
待续!





 第七十一章,逼迫,唾手可得的储君之位 (必看)
更新时间:20131020 0:58:47 本章字数:5494

此话铿锵有力,一落地,所有人将目光唰唰的落到了怀王萧缙身上。
是啊,这机关阵能破,怀王功不可没,若没有怀王出力,司靖和司擎都会丧命在阵里。
怀王是什么人?
他可是西楚国内人人敬仰,百姓们提到时个个都会翘起大拇指的非常人物,在战场上,那手段,足叫敌手闻风丧胆;在朝堂上,那是肯为百姓办实事的少见亲王,这背后头,得多少人拥护,受多少人敬重。若不是身份尬尴,储君之位,非他莫属。
这样一个为民造福,为稳定江山,建下赫赫功劳的人,是百姓们眼里的神邸,怎么可能是妖孽转世槊?
光想想,大家都觉得,这是亵渎,这是污蔑。
“不可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不知是谁那么吵吵嚷嚷了一句,语气是忿忿然的骑。
“对对对,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又有人应和。
当事人萧缙,没发表任何意见,此刻,他正盘坐,满身氲氤之气,隐隐还泛着圣光,“司六”则跪坐于地,距萧缙不过五寸之远,那几把大刀独独对准了“司六”——
有两个侍卫,奉皇帝旨意,来到怀王身侧,如山神般屹立,看样子是来护法的。
从这个举动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皇帝并没有治办怀王的意思。
至于,怀王到底是怎么一个状况,在场的人,几乎没有人看清——
刚才光线太强,除云沁,除了藏身于暗楼里的皇帝和国师,没有人真正弄明白,伴着怀王一声惊叫,曾发生过什么?
大家只看到怀王倒地……
“王爷是不是受伤了!”
“好像是,瞧,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
“刚刚发生过什么?你看到没有?”
“什么都没看到!那光太强了!眼珠子差点被闪瞎……”
“我猜,肯定是这司六祸害的了怀王,要不然怀王怎么会突然发出痛苦的呻吟……王爷久经沙场,再重的伤都没叫过一声,肯定是这妖姬暗害了王爷……”
“看来,司家这位必是妖姬无疑,一上就想暗害怀王。这种祸害,如何能留得……”
“就是就是!”
“对极对极!”
所有投向怀王的目光,都带上了担忧,所有看向云沁的眼神,皆带了愤慨。
云沁看着,差点想白眼,一窝蜂的想来陷害她——
西楚的臣子,自然都帮西楚皇帝的,既然皇帝认定某个人是妖孽,作臣子的要是敢冒出来替那个人辩护说:“不不不,她怎么可能是……她绝对不会是,臣敢用脑袋来作担保……”
要是真有这样的人,那么这个人,肯定是嫌自己的小命活的太长了——
一般来说,做的官越大,揣磨圣意的本事就越强,既然皇帝的意思明摆在那里了,附和外加拥护,那是必须的。
虽说这司六有点小名堂,说到底,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江湖人罢了,虽然和东越的那位淮少侯有点关系,但,隔着千山万水的,他们能拿西楚怎么样?
再说了人家可是天降妖孽,这样一个可以祸乱神洲的身份摆在那里,任何人来了,都得与她撇清关系,得大义灭亲,那才是最最明智的选择。
司靖听得这些议论,心,一个劲儿往下沉下去。这些人,三言两语,就把云沁的罪名定了下来,这可不得了。
这时,一直不说话的皇帝手一扬,令所有人安静下来,而后缓缓地就司靖的指控进行了回答:
“怀王自然不是祸国妖孽。”
首先,他一句话强而有力的阐述了这一点,定下了臣子们的心;紧跟着,他环视一周,用一种威慑的声音宣告道:
“另有一件事,朕得向天下人公布一下。前朝有示警诏书留下,能开乾坤坛的女子乃是祸国之端,同时,在三百年前,另有古诏传下:能开启乾坤坛的后来之人,将成为功垂千秋的一代霸主。是故怀王无过,而有功。此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此话一出,群臣哗然,一个个皆是又惊又喜:竟有这种事,太神奇了……
萧恒的话没有完,目光在臣子们脸面上转了一转,接着又道:
“之前朕就说过,怀王乃是国之栋梁,尔等皆认为其母妃卑劣,怀王为储君,国人蒙羞,废长立幼,将天~怒人怨,而今,太子殁,储君位虚设。诸位卿家之前皆在议太子之位,谁能坐其上?朕也终沉思惶惶。犹疑难定。
“终有一日是,在清理前朝旧诏时,朕于在机关内发现此古诏。
“此诏清楚道明:后世将出现一千古贤主,功盖历史,将与天降妖孽合启乾坤坛。坛下机关有圣卷数宗,金银珠宝无数,可用以清明法纪,振兴王朝……
“今番,朕为皇储而忧,是故,设下如此一局,诱妖孽入局,除之,此为一;试诸皇子之才之能以定皇储,此为二……此,便是朕之用意。
“今日,妖孽已擒,国之储君,终也能尘埃落定——众位爱卿,如今若让怀王继任太子位,你们可还有异议?”
萧恒的声音雄浑有力,直入众人耳脉,在场之人都是聪明人,其意思,大家已经心领神会:看样子,小皇帝马上得让位,从此以后,怀王将雄风天下,成为真真正正的太子殿下。
宁太后微微呆了一下:她的丈夫,处心积虑设下这样一个天局,就是为了给萧缙扫清一切障碍,得令他明正眼顺的坐上国储之位?
六部大臣齐集出列下跪,附和:
“一切皆以皇上之意而定。皇上看人精准,实为天下大福……”
一个个砰砰下跪。
诸个亲王也齐集出列下跪,应声道:
“父皇圣明,乃百姓之幸!”
一个个不约而同的跪下。
萧恒看着,威严的脸孔上露出一丝诡异之极的温笑,回头反问有点发呆的发妻宁婉:
“皇后,经过今日,定储一事,我们是不是该顺应天命?”
若是以前,皇帝提出这个提意,宁太后必会持反对意见,如今不一样,萧缙的身份,已在悄无声息中改变。皇帝一心想促成的事,也正是她最最乐见其成的事。
她当然愿意。但她又在怀疑,皇帝此举,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回过神的宁太后总觉得,这个男人,越来越难懂,他的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