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青相 >

第103部分

青相-第103部分

小说: 青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定定的往姬篱那边看过去。

穆黎身子一僵,也往姬篱那边看去。

姬篱点了点头,道:“既是侯爷已经开了口,那便这样罢。穆姑娘放心,此事就此结束,至于别的东西,过两日我便给姑娘送过去。”

穆黎仔细分辨他的神色他的话,见竟没有半分作假的意思,双手捂住了脸,竟是喜极而泣。

“多谢殿下。”

声音里面还有哽咽。

 第八十四章 两桩事

见穆黎已经跑的远了,萧盛才取下面具来,再次狠狠的瞪了姬篱一眼。

“穆黎原本就是个苦人,你何苦为难人家。”

姬篱摊了摊手,表情很苦瓜,“我也当真没有想到她这么实诚,居然就被当初那席话给唬住了。若不然,我先前就跟她说明了。”

萧盛兀自摇了摇头,“还好今日来看见了,不然你又打算怎么收场呢?也难为穆黎是个实诚性子,宁愿先到你这里来说清楚,若不然她同辛阙讲了又怎么办?就算现在大局定得差不多了,但顾家一日不倒,就有一日的隐患,真要把辛家给松手出去了,到时候又怎么办?”

姬篱一笑,“车到山前必然有路,也不尽就是你说的那样悲观。何况今日不过就是穆黎一个小姑娘来罢了,若是我都应付不过来,那也可以直接自尽以谢天下了。——倒是你,今日来,是怎么一个事儿?”

萧盛看向他,“我刚才已经说了啊,过来找你拿果子呢。”

“我还当你那只是跟穆黎讲的说辞呢。”

话是这么说,却还是招了手唤廿一过来,去拿杨桃来。

“真只有这么一件事?”

“唔。”萧盛支着下巴想了想,“苏信回来消息没有?”

“正在找物证呢,你不要担心。”

顿了顿,姬篱突然想到:“你想把于闵和江南那件事儿一块连起来?重击顾家?”

萧盛点了点头,声音缓慢,“先前陛下让我做御史大夫的时候,我才见着他,气色看起来确实和他七十大寿的模样差远了,那才几日?我虽然不是专门学医的,但有个好歹还是能看出来,怒我直言,陛下。恐怕当真活不了多久了。”

姬篱顿了顿,缓缓道:“我明白。”

“其实你又怎么不明白了?陛下现今还是在上早朝,是个什么样儿,群臣都可得见。顾家也看得见,要是不速战速决,这么拖下去,才更有的大事儿出来呢。”

姬篱当然明白,但现在苏信没回来,齐商那边也还没能定案,要参顾家?以什么名目呢?

萧盛显然也知道这一点,说到这儿,也便不再开口。正好廿一取了杨桃出来,萧盛拿了过来。拂了拂衣裳,故意笑道:“好了,果子拿到手了,我便先走了,回去好好尝一尝。”

姬篱伸手送客。直见她走远了,才垂下了眸子,眼睛里面风云变幻,最后,却都归于沉寂。

他招了招手,让廿三过来,“廿三。巴蜀的太守近日也到了京城了罢,让他来见见我。”

廿三拱了拱手,道了声“是。”

“等等。”

廿三顿住,疑惑地看向姬篱。

姬篱顿了顿,“近日坊间都在传顾女萝和萧盛的事情,你顺便去查一查。这消息是谁透出去的。”

廿三领命而去。

萧盛回到府里,却见卅九出来,凑到她脑袋边道:“主子,齐大人来了。”

萧盛挑了挑眉,走进去。正看见齐商在。

疑惑道:“齐大人怎么来了?不去推敲案子?”

齐商有些赧然的站起身,拱了拱手,“侯爷。”

萧盛自顾坐下,“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齐商摇了摇头,苦笑:“倒是没什么大事,就是顾家的人上了门。”

萧盛挑了挑眉,“齐商,你对我说过,你判案要的是公正,难道顾家有人上门,就把你给拦住了?”

齐商摇了摇头,“当然不是,侯爷,只是……”

他抿了抿唇,显然有些难以启齿。

萧盛皱着眉头,将杯盏往桌上一磕,“到底怎么了!”

齐商顿了顿,给萧盛递过来了一个东西。

“这个是顾家和太子往来的一手资料,看他们这幅架势,倒像是要跟太子死磕了。”

他们要死,就要把太子给压上去。

可是先前文皇帝才金口玉言把姬允发配到北燕,摆明了还是保他的意思。这要是牵扯出来,却又成了别的事情,齐商有些不知怎么定夺。

萧盛打开那份册子细细看了起来。

从乾元四十年开始,姬允每一次和顾家的合作,顾家都仔仔细细的记载在了里面,附加了前因后果,就是记不起来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人,看见这份册子,也会十分清楚明了。

这份册子记载的太详尽了。

于贯的供词和这个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何况顾家手里恐怕还不止这一个册子。顾家立于卫国这么多年,根系庞大,就算不说他手下的暗势力,就他在朝堂本身的势力,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点儿也轻妄不得。

齐商久不闻萧盛声气,抬起头,看见萧盛拿着册子出神的模样,轻轻唤道:“侯爷?”

萧盛回过神,顿了顿,道:“齐商,还记得我跟你说过什么么?”

齐商点了点头,“记得,侯爷说过,这个案子要大办,要把那条大鱼捉出来。”

萧盛点了点头,“顾家名为肱骨,实际已成皇族牵制,先前陛下废了太子还要好些,若是不废太子,真要凭借着这么一本册子,抖落出来,天下人还不知道怎么看待呢。——所以这个毒瘤一定要拔,不仅要拔,还要不留一点后患。”

“可是……太……不,大殿下?”

萧盛抿了抿唇,半晌,方才定定地看向齐商:“你记着,把顾家牵扯出来是第一步,把大殿下牵扯出来是第一步。先走了第一步,第二步能不能成行,两说,你,明白么?”

齐商狠狠的点了头。

“案子你慢慢审,先不要触及顾家的底线。——把证据都找好保管好,顾家那边我去应付,不会让火烧到你的身上。——等时机到了,我们打顾家一个措手不及。”

齐商站起身,恭敬一躬,“多谢侯爷。”

萧盛摆了摆手,目光带着坚定人心的力量:“记着,保全好你自己!不要再像四十五年那样轻举妄动!明白这个意思,你在御史台的九年,就不算白待!”

“是!”

齐商走得远了,萧盛才端起茶盏来啜了一口,茶冷了,冷意直接进到了骨子里。

原先到底还是她想的轻易了,顾家怎么会没有一点儿后手?何况兵部还把在他们手里,如果真是把他们逼急了,害的他们倾巢而出,这天,还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儿呢。

萧盛垂了眼眸,半晌,方才叹了一口气。

正想着事儿,却听见脚步声过来,听着像是卅九的,萧盛也不睁眼睛,只问道:“怎么了?”

卅九立在门边,垂了手,“主子,外面有个叫辛阙的公子,想见见主子。”

萧盛诧异的睁开眼,随即想到,应该是穆黎回去说了些事儿,便伸手道:“请他进来。”

辛阙很快就走了进来。

模样还是四十九年的模样,但这几年过去,也是成熟了不少,浑身上下,又是另一番风流态度。

进来一眼就看见萧盛,立马笑道:“真是个没良心的,回京来也不来看看我,先前梧州说了这事儿的时候就开始心痒痒,今日又听闻穆黎说了小侯爷的事情,就更是好奇。——偏巧你不肯上门,所以也就只好我来了。”

说着摊了摊手。

萧盛取下面具,“这个新身份招人的很,平素也不敢乱跑。穆黎跟你说起我?还说了些什么?”

辛阙道:“我跟穆黎也有很久的交情了,她当初上门我就觉得不对劲儿,又怎么会不去查一查?”

“你不介意?”萧盛很有些疑惑地挑了眉。

辛阙笑道:“先前说你傻你还不信,盛京里面那个府里没有别府安插的眼线?只是穆黎这人身份惹人了些,到底还是一样的。”

萧盛一僵,“那你又把穆黎当什么?”

辛阙陡然安静了下来,萧盛目光看向他的眼睛,却见里面一片柔软。

辛阙温润的笑了一下,“那个实诚丫头,难道还能做别人的暗线不成?今次来,也顺便是给你报喜来的。——我要和穆黎成亲了。”

萧盛一惊,随即又惊又喜的看向他,“怎么突然说起这话来?你们发生了什么事儿不成?”

“这都几年了,石头也有情分了罢。”

辛阙笑着斜睨她一眼,“就是你这个丫头,当初看着那么单纯不济事的,现在不也长大了?”

萧盛一囧。o(╯□╰)o

不过想起从前的事情,萧盛也是一笑,“莫说从前,现今我若是说这京里的弯弯绕,也到底不及你们,不过是仗着运气好而已。说到底,练兵才是我从小玩到大的,才是最对我胃口的。”

辛阙一笑,“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自己的变化,你自己未必知道,旁人却是看的明白的。”

看了看她,又从怀里掏出一张大红的帖子来,笑道:“这就是我和穆黎的婚帖了,你一定要过来看看。她对你今日的举动,很是感激呢。”

“那她……?”

“放心,她什么都不知道。我也乐意她只做个单纯的小姑娘。”

辛阙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萧盛,眸子里面带着暖意。

萧盛微微一笑。

 第八十五章 婚宴

辛阙和穆黎的婚期就定在年结的当头上,辛阙在五十四年春天的时候接手了乔楚太史令的职位,在御前很得宠。

因着这个缘故,上门要去庆贺的人也着实不少。

某日在朝上,大事毕了之后,文皇帝也想起来了这么一茬,问了他们成亲的时日,笑着说:“倒是很久没有人把喜事办在年节时候了,正好有个热闹。正好,先前吴越之地贡上来一些绣品,里面正好有一身霞帔,朕看着那新用的双面绣法倒是很不错,便赏给你了。——穆黎的父亲也是边疆守将,一门的忠诚,这个婚事,应该好好办!”

就这么一道金口玉言,百官看着风向,当日也尽当去的。

辛阙确实是大办,骑马披红的,带着长长的队伍绕着整个盛京走了一圈,队伍连绵不断,很是展现了这场婚事的盛大。

萧盛很早就到了辛阙府上,府上人给她排的位次也很高,就在主座上,旁边挨着就是顾庭。

最近萧盛是走哪儿都能看见顾庭,主要也是一个年节,官员间相互拜访,左右丞相又都年老不怎么来,能坐最大位置的,也就顾庭和萧盛了。一个是在朝势力纵横的吏部老尚书,一个是因军功封侯,现在占据着御史大夫的宠臣,旁的人,除了三个皇子,确实还没人能与之比肩。

挨着萧盛顾庭坐一桌的,还有姬越姬篱,大将军穆放,兵部尚书扈野,户部尚书章赫,都是一群熟人。

还有个位置,本来应该是刑部尚书傅尹坐的,不过近日齐商在管于闵的事,就顺便把傅尹借过去了,近日却不见人填上。那位置还是空着。

顾庭看见萧盛在那空位置上扫了两眼,便凑过来轻声跟萧盛说:“昨日巴蜀太守荣封回京了,这位置八成就是给他留着的。”

萧盛心里顿时了然。

巴蜀那地界儿,自来的鱼米之乡。丰盛富饶得很。但这地界和江南又有所不同,巴蜀四周多山,易守难攻,绝对是皇权磕不着的一个硬钉子。再加之巴蜀之地里不少都是西夷那边过去的人,本身民风也剽悍,就更是让文皇帝头疼了。

早些年时候文皇帝也动过心思要把巴蜀安安稳稳的拽在手心里,但出兵了几次效果都不甚如意,索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