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之村姑生活 [vip完结] >

第30部分

穿越之村姑生活 [vip完结]-第30部分

小说: 穿越之村姑生活 [vip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扑了上去,“姐姐,你可回来了。”
“宝儿是不是一个人呆得闷啊?”
“不是,姐姐你看?徐大哥给你来信了,信差大哥刚走。”原来在赵宝生手上正握着一张土黄色的信件。
赵巧儿脸上绽放喜色,忙接过信件,这个时代寄个信不容易,这信从怀远县过来起码需要一两银子的费用,她一边心疼银子,一边又忍不住高兴。
进了屋内,坐在暖呼呼的炕上,赵巧儿打开了信件,信上内容很少只有薄薄的一张,徐青云的笔迹苍劲有力,字如其人。
几行字体不过一会就读完,只是赵巧儿舍不得移开目光,又每个字细细的看了一边,这才意犹未尽的放开。
去年的时候徐青云托了几个月也没有回来,在赵巧儿等得焦躁不安的时候,信差带了一封信来到家中,正是徐青云的手笔,信中写到,出镖的时候受了点伤,虽然不严重但是要静养,可能要外呆个一年半载的,还在信中夹了五十两的银票,一再叮嘱她,大冬天的就不要去卖什么肥肠,在家好好过个冬天,等他回来。
赵巧儿又不是傻子,什么病要养个一年多,肯定是受了极重的伤,可是她现在这具身躯还是孩子,古代交通又多有不便,没有成年男子相随在身侧,她不敢贸然出去,别人没探到,到把自己给搭上了,又暗恨自己年纪太小,只能按耐住担忧的心,祈祷徐青云能早日康复回来。
院内传来的霍霍的脚步声,徐二娘从外面走了进来,带着一股凉风……,赵巧儿打了个冷颤。
让她从思绪中抽出神来,“娘,你回来了?”
徐二娘点了点头,接过赵秀秀递过来的热水喝了一口,看了眼一脸期待的赵巧儿,缓了一口气说道,“ 事情办成了。”
“真的?”赵巧儿乐得抱着徐二娘亲了两口。
“你这孩子真是……’徐二娘被亲的一脸口水,脸上绷不住,用衣袖擦了擦厉声说道。
赵巧儿赶忙恢复了正色,问道,“娘,那地契呢?”
徐二娘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纸契,上面盖着历朝的通印,随着一行小字还附随着草草的图案。
赵巧儿接过翻来覆去的看,没有想到这古代办事也是比较讲究,买个地还要去县衙登记,换上了契约,契约上也像模像样的附有买的土地规格,虽然画得粗糙了点,但是也颇有点那么意思了。
“巧儿,这一共买了五亩地,在加上家里的三亩,家里就一共七亩了,我们自己也拼劲力气也种不了,难道要顾村里的老壮力不成?”
赵秀秀困惑的问道。
原来赵巧儿总觉得关卖肥肠赚不到什么钱,虽然成本便宜但是利也薄,在加上冬天太冷一般集市都什么人来,总是要想着别的营生。
刚好徐青云送来了五十两的银子,她一狠心和徐二娘商量多买些耕地,她早就想试一试插秧种植法,只是家里一直太穷,她不敢冒险,到了今日有了徐青云的资助,即使这插秧种植不行,家里多添了几亩好地也不亏得慌,刚好打听到她家水田旁边的吕家要把挨着几亩水田卖了,就央着徐二娘去买了下来。
徐二娘这几年见赵巧儿越发的能干,也渐渐的开始听着她的主意,再加上这银子也是徐青云给的,她想着多买几亩地给她当嫁妆也是好的,就同意了,没想到事情也很顺利。
古代的人把家里的农田看的比命还重要,等闲是不会卖得,原来是吕家老太太有了病,总也治不好,托了好几年,实在是不行,这才准备去找县里的谭仁义看病,谭仁义那个收费,不是卖了地,掏了家里的老底,一般人家哪里看得起?吕家长子见徐二娘要买,很痛快的答应了。
赵巧儿笑的促狭,“哎呀,我想着……,姐夫现在也分了出来,没什么营生,家里不多买几亩地,怎么行啊,姐,等开春了让姐夫过来帮忙吧!”
赵秀秀低了头没有说话,只紧紧的握着赵巧儿的手感动的说道,“巧儿……”
徐二娘见两姐妹这样互相体贴姐妹情深,心里很是欣慰,她当初答应婚事的时候赵巧儿就说过要帮着赵秀秀,今日总算是实现了,她也了解了心中的担忧,总算不用担心赵秀秀嫁过去连饭都吃不上。

插秧


地买了下来,赵巧儿开始着手准备插秧的事情,首先是盖大棚的问题,如果在现代社会因为有塑料,随便在稻田旁的开辟出一块地方,等秧苗培育出来了就可以直接撤掉,可是在古代建一个大棚不容易,木头,还有油布料,成本高昂,就只为了这季的秧苗实在是不合算,她就想着在自家后面弄一个,也不拆了,等到冬天的时候还可以试试能不能种大棚菜。

说干就干,赵巧儿把自己的想法徐二娘一说,徐二娘瞪大了眼睛看着赵巧儿只看得她心里发毛,沉吟了一会才说道,“巧儿,你真是让娘吃惊,也罢,你现在就像是想要展翅高飞的鸟儿,娘现在是跟不上你的脚步了,你自去弄吧。”

赵巧儿被说的没头没脑,一边担忧是不是自己穿越的身份被拆穿,一边也无可奈何,不管怎么样,她总是要想办法赚钱,虽然徐青云给她银子花,但是她不能一直指望着他,赵秀秀和二狗子,还有家里正读书的赵宝生,以后如果要是参加科举都不是一笔小的费用,她现在不谋算清楚,计划未来,怎么也无法安心。

与徐二娘的惊异反应不同,赵秀秀是全然支持赵巧儿,在她心中赵巧儿不仅是妹妹,还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两个人去县里查看了下材料,又找到了村里的会木匠活的好手问了人工等费用,算一算,大概需要三两多的银子,其中最贵的还是油布。

赵巧儿粗粗算了算,她记得当时插秧之后家里一亩好地可以12001600斤的大米,比起现在洒种子的这种植法多了一倍多的产量,这是很惊人的数据。

现在市价是四个铜钱一斤大米,总共八亩地的新产量,预计可以卖出三十八两左右的银子,一亩的收入最少也是在四两银子了,比原先要翻翻。

能多赚出十九两银子的样子,要知道在古代这可不是小数目,打个比喻,十两银子就能让赵巧儿一家四口好好的过上一年,如果节俭着用,用上三年也不成问题,当然这只是最低保,但是日子是要慢慢过起来的,人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钱财也是积少成多。

赵巧儿兴致勃勃,她又想到可以提倡这种种植法,等到了秋天,收割的时候,其他农户看到自己的产量,定然是要学的,那个时候她就多盖几个大棚,专门给农户供应稻子苗,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隔了几天,赵巧儿就托人买了油布回来,又叫了几个村里的帮手,刚开春,村里的村民们都没有什么事情,一般听说谁家盖个房子,修个屋顶,都是乐意去帮忙的,只要能够管饭,就这样本来以为要耗费一天时间才能盖好的大棚,在众多村民的帮助下,一个上午就给盖好了。

隔壁的王老大爷,一边吃着赵巧儿端上去的炒萝卜丝,一边笑着问着徐二娘,“徐家嫂子,你家这盖了大棚要做什么?”

徐二娘看了眼赵巧儿,笑了笑说道,“孩子们瞎闹而已。”

到了四月底,五月初,天气回暖,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赵巧儿开始准备种子,还是和去年一样,用簸箕把不够饱满的都弄出去,在泡在水缸里,一般等上个三天就会冒出白色的嫩芽来。

而后她和姐姐赵秀秀坐着二狗子的牛车去了林子里,找了几颗腐树,把树根下的柔软而富有丰富养分的土壤,一点点的装到了车上,拉回大棚内。

这种土质养分好,她们在棚内细细的铺上一层,浇上水,在铺上一层,而后就撒上发芽的种子,最后在铺上一层软土,这一层软土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

说起来简单,但是赵巧儿以前也就去帮邻里忙得时候看过,自己还是很多地方不懂,她和赵巧儿两个人在大棚内,研究了半天,徐二娘总是种了大半辈子的地,也和她们一起仔细琢磨研究,本来不过一天的活,他们一家子硬是干了十天,这其中的艰辛和推到重来真是不计其数。

赵巧儿这才想到就是单一的弄个秧苗还这么难,冬天大棚里种菜还不一定遇到多少难事,这还是后话,先说十天之内他们把种子铺好,赵巧儿几乎是天天守在大棚旁边,刚开始几天需要适当的温度,等秧苗慢慢的长出头了,就要固定的打开油布给秧苗通风,还要浇水……,等绿油油而生机勃发的秧苗可以用得时候,赵巧儿已经是瘦去了不下十斤,只是她双眼有神,一副精神奕奕的摸样,显然身体是累,但是精神上的满足的。

这一年有二狗子来帮忙,赵巧儿家的八亩地,很快就犁好,放上了水……

二狗子的娘见儿子还没娶上媳妇就天天去帮忙,其实也不过来了两趟,一次是帮着弄软土,一次是帮着犁地,就开始嚷嚷开了,在自家门口好一通骂,最后还是于老爹出去拉,这才意犹未尽的进了屋。

赵巧儿看着张氏的嘴脸,摇了摇头,暗自庆幸得亏是分出来单过,不然赵秀秀的日子还不一定如何呢。

到了五月中旬这一日,赵家四口全部动员了起来,连赵宝生都跑了过来,她们一家子在地里,排成一行开始插秧,赵巧儿做示范,其他人学,都是干活的人,再加上插秧也没什么难度,几乎是一教就会,但是几个小时几个小时的弯着腰,把脚泡在冰凉的水田里,真不是轻松的。

一整天下来,大家已经快累的不行了,其中赵宝生干得最少,他毕竟年纪小,使不上劲儿,回到家里,徐二娘特意给每个人煮了个荷包蛋,算是补充营养,当然饭桌上也少不了,赵巧儿最喜欢吃的红烧肉。

这样连着五天才把秧苗全部插上,赵巧儿看着隔壁人家洒进去的种子刚刚长出半个头,在看看自家绿油油的秧苗,心情一片大好,别说她们家这种方法还真是引起了很多村民的好奇,只是因为从来没见过,也是想等着到了秋收,收成如何再说。

重逢


五月底,天色已经渐渐热了起来,一片绿意盎然,赵巧儿去了一趟田里,看着秧苗的长势,拿了个自己做的小本子,把测量的高度等信息记录了进去,又和邻田的秧苗比对了下,把不同点记下来,这才快步的走了回去。

刚到了家门口就见赵秀秀在门口张望,眼中闪过喜色,“巧儿!快来!”

“姐姐,怎么了?”赵巧儿询问道。

“傻丫头,徐大哥都等你半天了!”赵秀秀调侃的说道,脸上尽是促狭的表情。

“小哥哥?”这个喜悦来的太过快,赵巧儿愣愣的反问道。

“是啊。”赵秀秀刚说完,就见赵巧儿如一团疾风,一溜烟的跑进了院子,她好笑的摇了摇头,随即也关上门走了进去。

赵巧儿刚进到院内,就见在院内摆着的木质座椅旁边,一个长身玉立的男子正背对着她站着,似乎是感应到了她的视线,慢慢的转过身来,刚毅的面容,挺直的鼻梁,还有那双含笑的深邃的眼睛,不是多日不见的徐青云还有谁。

“小哥哥……”赵巧儿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这才有些怯怯的喊道。

徐青云看着不远处的赵巧儿,眼中掠过笑意,温声道,“巧儿妹妹。”

这一声巧儿妹妹忽然就让赵巧儿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辛酸和委屈,虽然她嘴上不说,但是谁又知道她心里的担心呢,她曾不止一次,在夜里因为担心徐青云的病而睡不着觉,只能把徐青云寄来的信件看了一遍又一遍才能安心下来……,那心中空荡荡的感觉,在夜里更加寥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