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名门良婿 >

第322部分

名门良婿-第322部分

小说: 名门良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辛茂山他们都回京,除了严恺之,她发现在熟悉的风景也让她找不到熟悉的感觉。

严恺之伸手为她揩去眼角的湿润,好笑道:“再过两个月,得回京叙职,我想把你们带回去,可是……”想到韶华曾与他说过罗布族族老说的话,他心情就沉了下来。

罗布族的占卜算是天下闻名的,可是就算皇帝也无法轻易请得动他们,因为离开了白山,他们的能力也就变弱了。

正因为如此,皇帝才没有勉强他们进宫,可是,只要他们占卜出来的卦象,几乎没有不准的。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惨重,几乎每一个重大的占卜随着而来都是血一般的付出。通常每一任族长到最后都是死于窥天过度,而族长一死,罗布族必将封山三年,不闻天下。韶华无意曾说过老族长的话,要她不得穿红衣,不得归京。

正因为那一次血光之灾有莫儿替韶华挡住了,严恺之便不得不虔诚起来,他不敢假象如果没有莫儿,如今会是怎样的光景。于是,他和韶华商量后,决定给莫儿一个名分,把她葬在川北,由他们亲自供奉。

这几年严恺之并非没想过要去询问清楚,可是恰逢遇上三年封山,严恺之只好按捺住内心的焦虑,守着韶华在川北住下去。

六年过去了,皇帝第一次下旨让严恺之归京述职,可他根本放心不下韶华母子三人在川北。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韶华已经安排好了所有行程,她摇着严恺之的手,认真地说:“对了,恺之,我想去给莫儿上个香。”看他眼神懵懵然,韶华解释:“三个月后是莫儿的周年了,我怕到时候赶不回来给她拜祭。”

知道韶华心中有愧,每一年到了莫儿的忌日,韶华总是变得特别紧张,他叹了口气:“其实你不必……算了,随你喜欢。”

莫儿也死了这么多年,而她背后的主子却像是从那一刻开始消失了一样。另一个让严恺之不安的是,他不知道这次回京,会不会再次惊动这位主子,是否对韶华就此收手,还是他只是在等他们回京。

临到出发的前几日,严恺之还在忧心忡忡,相反韶华则显得兴致勃勃,她亲自做了好几样新学会的点心,摆在莫儿的墓前,三支香烟袅袅敬上,严恺之自觉退到一边,韶华又开始了自言自语。

看着坟前不知何时冒出来的几棵野草,她也不嫌脏,伸手拔掉,叹了口气说:“莫儿,我要回京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兴许一两个月,兴许是半年,兴许……”这些年,莫儿的坟前成了韶华诉苦抱怨的地方,心里也觉得好笑,生前两人互看不对眼,现在却成了她一个人对这一块石碑自说自话。“都已经跟你唠叨成惯了,不知道我走了以后,你会不会嫌无聊。”

她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莫儿的真实姓名,最后只能写严恺之爱妾莫氏之墓,韶华心想,大概只有莫儿的坟墓上写着爱妾才不会让她觉得心里膈应。用手指描着墓碑上的每一个字,韶华沉默了一下,“对不起,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觉得对不起你。”

天色忽然变得阴沉,野草被压低了腰肢,唏嘘的声响似乎在跟韶华回话。严恺之担心天气有变,催促她赶紧回车,韶华点点头,对着墓碑悄悄说了一句:“你说你主子在京里,这么多年他都不来找我,是不是意味着他放弃了,还是他忘记了。如果可以,我倒想见见他,我想亲口跟他说谢谢。”

虽然莫儿说她主子想把韶华捉回去,可是莫儿死后,她提心吊胆了好久,始终不见人来。

想到如果当初不是他派莫儿过来,或许躺在这里的人就是自己,韶华忽然有些感激这个人。

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车外的已经开始狂妄起来,韶华依偎着丈夫怀里,轻声问:“恺之,你说如果莫儿还在的话,你会不会喜欢上她。”

严恺之长叹了一口气:“你到底是有多希望我喜欢别人。”

她吐了吐舌头,捧着他的脸,狠亲了一下,霸道地说:“没有,我一点都不希望,你就是我一个人的。”

对于韶华的表现,严恺之很满意,将她拉下来,加深了这个吻,半晌后才道:“那你就别胡思乱想了,我不会再喜欢其他人的,守着你们母子就够了。”韶华脸色如酡,含羞地低了头,“这次回来,咱们就把丞霂接回来吧,他待在京里够久了。”

“好!”为了表示自己的激动,韶华勾住他的脖子,主动凑上唇,继续刚刚的甜蜜。

第三百七十六章 荣归故里


 为了迎接韶华他们的到来,李家一接到信后就开始收拾屋子,该修葺的修葺,该更新的更新,丫鬟也添置了好几个。刘氏听着有些不大舒服,认为韶华他们又不是在京里没地方住,凭什么要到李家来,这一番休整把三房三处都省出了不少银子。放着好好一个兴勇侯府没人搭理,严恺之又是川北的都督,这么有身份的人,却跑来李家跟他们挤在同一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不嫌膈应。

可是刘氏的抱怨被丈夫听到后,关起门狠狠地数道了一番:“你懂什么!五娘他们能来家里住,这可是多大的面子,你自己怎么不生个女儿嫁个这么好的女婿,光是会看着别人眼红。”

刘氏早在李家被挤兑得没什么地位,丈夫又是隔三差五地挑她是否,趁着怨气,一下子就发火,“谁说我没女儿,还不是因为谁!把我的六娘给弄丢了!”刘氏想到自己失散了二十多年的女儿,早就没期盼她的生死,顿时悲从中来,趴在桌子上,悲怆地哭了起来。

李良勋听到厌烦,扫了扫袖子,心里有些嫌弃,当年聘娶的时候明明是个鲜亮端庄的娘子,不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庸俗。反倒是让他瞧不起的凌氏却愈发有富贵之相,李良勋有些懊悔当初不应该和弟弟抢这门亲事。

“得了得了,都几十年的老账了,你还想哭几次,照顾好媳妇,生多几个孙子才是正经!燕绥至今没消息,你又不肯让斯晏纳妾,你是存心想断了他的香火吧?大媳妇身子好,你却不肯让她生,非得寻了心思把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塞到儿子屋里,把他们夫妻都闹坏了,你心里就舒坦了!我说你啊,两个都是儿子,你的心眼怎么这么偏!”李良勋对妻子的行为一直都看在眼里,只是没有说而已。

如今三房之中,李勋卓虽然儿子刚成亲,可是两个女儿各自生了三个孩子,每天都能含饴弄孙。三房人丁零落,可是除了周嫣之外,另外两个妾也怀了身子。反倒是一向被说是最有福气的大房,因为刘氏的干预,至今除了辛子萱的儿子,到现在都一无所出。

李阁老虽然卧病在床,也忍不住把长子叫到跟前唠叨几句,要他多长点心,别到最后他这一房的香火反落了伶仃。

刘氏抬起哭红的眼睛,歇斯底里地对丈夫咆哮:“生孙子生孙子,有本事你自己去生啊!”李良勋被妻子颠三倒四的话气得全身发抖,她却还依依不饶:“五娘这么一家子住进来,我们还有哪里能生存的地方,老爷子也不管一管,是不是存心想把我们赶出去,好让李家留给老二一家!”

“泼妇!疯子!你、你简直不可理喻!”李良勋气得伸手甩了妻子一巴掌,刘氏一个踉跄,竟撞上了桌角,头发都散了下来,吓得丫鬟们急忙去喊人救命。

“你才不可理喻,你们李家都不可理喻!这里姓李,不姓严,五娘不是给定侯当义女嘛,那干嘛不会那个娘家!”刘氏不逊地扬起脸,额头被撞破,有些渗血,头发凌乱,看上去确实像个疯婆子一样。

李良勋还想再扇他一巴掌,却被闻讯赶来的斯晏给拦下了,后来连熹园都给惊动。

凌氏知道了大房夫妻的口角后,凉凉地说了一句:“不敢委屈大嫂,我这就搬去庄子,陪女儿女婿团聚,要不这抬头不见低头见,我都嫌膈应。”凌氏的凉腔话被丈夫听到了,扯了扯衣袖,反被凌氏瞪了回去。

辛子萱心里也不大痛快,虽然韶华作为李家出门的娘子,可也算半个定西侯府的人,再加上她们自来感情都很好,也跟着开腔:“爹爹也不必勉强阿娘,兴许阿娘只是见我不痛快罢了,明天我就收拾东西回娘家,不给阿娘添堵。”

原本周嫣也要落井下石踩一脚,可是还没伸出脚就被李斯年拖了回去,这件事说到底跟焘园无关,周嫣这一出来便是故意找茬。

李良勋自然不会让她们离开,只得一个个赔礼,就连儿媳妇也都觉得心有愧疚,当夜跟斯晏商量了一下,打算在韶华他们回京之前,由他们夫妻把刘氏送回闾阳老家。斯晏听了立刻跪地求饶,到底他是被刘氏亲手拉扯长大的,与刘氏的感情也最深。倘若刘氏回到闾阳,恐怕他们今生都再难见到刘氏了。

李斯晋也为母亲求了情,觉得不能让刘氏这么难堪,尤其是韶华他们即将到来,如果被他们知道了,煦园的颜面都跟着丢尽了。

最后,李良勋只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儿子们的请求,但是特地命令人把刘氏看管起来,不能让她出来闹事。如果实在不行,就等韶华他们来的是搬去庄子小住,防止冲撞到。

凌氏得知这件事,立刻洋洋得意,被刘氏压制了那么多年,总算轮到她扬眉吐气了。

只有李勋卓觉得不太妥当,跟妻子商议着让韶华他们回兴勇侯府去住,结果凌氏大发雷霆:“凭什么拦我女儿女婿回娘家,难道每个远路的女儿回来都得自己到外面买房子吗?岂有这种道理,要是这样,还叫什么娘家!”

李勋卓被妻子日渐旺盛的火气给吼得不敢大声,连忙倒茶赔礼:“我不是这个意思,不管怎么说,这次回来女婿是回京叙职,不是探亲,住在娘家确实不妥。”

凌氏扫开丈夫的献殷勤,冷冷笑道:“有什么不妥,你又不是不知兴勇侯府当年发生了什么事。如今五娘婆家无人,你要他们回去触景伤情吗?再说了,五娘自来都不在身边养大,现在又跟着夫婿到外生活了这么久,好不容易回一趟娘家,你竟然不给他们进门,是不是存心想让五娘他们心里膈应?还有,她一个人抚养了两个孩子,再算上丞霂,你让她一个小丫头独自住在那么大又那么荒凉的地方照顾三个孩子,你还算什么父亲,算什么祖父。女婿身为都督,还愿意屈尊降贵住到咱家来,那是真心把咱们当成自己的父母,要不他怎么不住到定西侯府去!哼,真是白糟蹋了女婿给你送了那么多好酒了!”

凌氏的话一句接一句,一个更比一个犀利,加上她双手叉腰,怒目虎视,气势直咄咄逼人。李勋卓好几次想插话解释,都被凌氏一巴掌扫开,尖锐的问题逼得他都无地自容。

没想听到最后,凌氏竟然还爆出严恺之给他送酒的事,他不打自招地问了一句:“送酒你也知道?”

凌氏不屑地扬起嘴角,显然一副只有我不想揭穿没有我不知道的样子,让李勋卓立刻把嘴里的话又咽了回去,主动提出要去给韶华他们办置生活用品,趁机溜出了虎口。

走到门口,李勋卓忽然想到,如果严恺之能住到自家,岂不是每天多了一个陪他饮酒的伴。这么一想,他心里一阵开朗,连步子都轻快了起来,开始数日子盼着韶华他们赶紧回来。

越是到了相逢的日子,李家就越紧张,洗干净的被褥又忍不住再抖出去塞多几天,凌氏则日夜赶工,打算给从未谋面的两个外孙做个帽子围兜做礼物。结果被李勋卓吐槽了一句,丞羲今年都三岁多了,就算是给软软也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