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还珠]珍景禛心 >

第4部分

[还珠]珍景禛心-第4部分

小说: [还珠]珍景禛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会识字,天才不是没有,而是平日没有遇见罢了。总有一天收了她的心之后,会知道这些的。(只怕到时候你心也丢了。)
景娴内心咆哮,肿么每个人都这样问?就没别的问题了?(没办法,你亲妈没问题了……)依旧恭谨地回答:“回皇上的话,读过一些。”
“都是些什么书?”雍正端起茶碗,状似不经意问。
“回皇上的话,是《千字文》、《三字经》和《幼学琼林》。”景娴斟酌了一下,回答道。
“可会写字?”雍正放下茶碗,看着她。心里暗暗觉得她是个谨慎的人,不过还是小孩子。老成过了头,刚才的举动才是小孩子的样子。她方才做的,足以随便用个“御前失仪”的罪名让她吃苦。还是太小,没想过这茬吧。只为了自己的小动作开心。慢慢培养吧,不过是个早慧的孩子而已。
旁边的皇后可能是习惯了有雍正在的时候不出声,只是沉默看着。逐渐发现景娴不是一般的老成。暗自上了心。
“回皇上的话,会写一些。”一边装作羞赧的样子,“奴婢的阿玛只是让奴婢练习了颜真卿的《九成宫醴泉铭》。只是认得字,却不知意思。”
“没想到你父亲还知道初学时得认真临名家之作,而且是正书第一。”雍正说道,然后便一转话题,“那就写几个字给朕瞧瞧。”
“奴婢遵旨。”景娴按照标准理解行了个福礼。旁下早有人下去抬小桌子和各种文具上来。景娴心里暗自想,自己那个大老粗的父亲哪会啊,是家里恰巧有先皇赏的《九成宫醴泉铭》临帖,是无意中自己看到了,便央求父亲练习的。不过就这样糊弄过去,半真半假,就是真的了。至于选这个,是因为在前一世自己最初练习是这铭文。
“对啊,皇上的书法是极好的,曽得先皇赞誉,景娴能得到皇上指导,要好好珍惜。”皇后适时插T入话,温婉大方笑着说。
“这练字一事,惟在坚持,不持之以恒,则绝不可能大成。”雍正总结道。
“谢皇上教诲,奴婢铭记于心。”景娴又行了一个礼,心下对经常行礼已经麻木了。暗自吐槽,军机处那群老臣还要跪受教导,怎么受得了。
“行了,以后在你姑姑这,便叫我姑父即可,就别行这么多虚礼了。”雍正看见她没有笑容的脸,突然想她笑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是,姑父。”景娴顺着梯子就往上爬。
说话间,桌子已经摆上来了,景娴熟练拿起笔,摆开架势,幸而还是小孩子,写的字笔力不济是必然的。结构上再装作空有架子也是容易得很。雍正看了她的字,看来是个初学者。点了点头,就说,“朕那儿有自己临的《九成宫醴泉铭》,待会赏给你。”
“谢皇上赏赐。只是……”景娴犹豫了一下,“您能不能顺便赏给景娴您的字帖呢?”
“景娴,不得无礼。”皇后出言训斥,然后又向雍正请罪,“景娴还小,不懂事,请您谅解。”刚得到特殊待遇就要东西,而且是皇上的墨宝,这被有心人知道,若是真的追究起来,到底存什么心,到时候就算是弟弟也被牵连。
“为何要朕的字?”雍正悠悠开口问。 景娴立即跪下,“因为……很景仰姑父的字,所以想当做帖子来练。您说初学的时候,要找名家细细来临。”景娴赌的就是,他会给。
“起来吧。”雍正出声,“苏培盛,待会给她一些。”然后看着似是被吓的景娴,就说了一句,“以后要天天练,若是练不好,朕可是要罚的。”
“是,姑父。”景娴大致摸清了雍正的情绪。貌似是把自己当宠物一样来养的。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求包养~~~这是今天第二更,请明天再来刷新哟~




、5第4章 见太后(第一更)

“今儿个见太后,可别像见到皇上那样放肆。”经过半天多的相处,皇后自然看到皇帝对景娴至少是留了心。这景娴那么小,断不可能是男女之情,就是不知道皇上怎么打算而已。总之是自己家的人,而且景娴那看似一丝不苟的样子,其实不过还是个小孩子而已。和她亲近之后,况且还是自己家的人,该提点的也就提点,既然皇上发话养在自己跟前,那就当做自己的孩子养吧。
“是的,姑姑。”景娴也慢慢恢复到在自己父母跟前的样子,这毕竟才一个五岁的孩子,装太久深沉也不好,不如适当地表现出孩子的样子。也算弥补自己的童年吧。皇后和雍正对自己也不错。那就好好相处吧,既然他们给了真心,那就用心相待。
皇后似是不放心,又加了一句,“对了,还有翊坤宫的年贵妃,她正得宠,切记别和她发生冲突。避其锋芒。”皇后这是把底牌都交给她了。
景娴又一次慎重点了点头,看得出皇后是要对自己推心置腹了,“是,姑姑。我一定不会让您为难的。”景娴知道,这年贵妃不仅是得宠那么简单,而是十分得宠。不过不知道到底是因为年羹尧得宠还是年羹尧因为年贵妃才得宠,据后来雍正的朱批考证,刚开始的时候,那朱批要多肉麻有多肉麻,按照雍正爱恨分明的性格,在即位后没必要和年羹尧虚以委蛇那么久。
而且还有人算命推断,雍正遇见并且会放在心上的两个女人,一个是皇后,一个就是四十多岁时遇见的人,应该是年贵妃吧。(你亲妈改成你了……)夫妻情分的皇后VS可能是真爱的年贵妃。谁会完胜?再加上年贵妃风头正胜,皇后避其锋芒还是明智的。至少不让雍正为难。景娴天马行空地YY。
先是各宫主位向皇后请安,再由皇后率领,向太后所居的永和宫进发。本来太后应该移居永寿宫或者慈宁宫,可是雍正和太后关系越来越恶劣。太后拒绝移宫和拒绝上徽号,所以仍然住在当时是德妃的宫殿。
各宫主位请安时,由于雍正原来的女人很少,够一宫主位的,就年贵妃、齐妃、熹妃、裕嫔、懋嫔而已。年贵妃身子正重,就托词不来。景娴记得年贵妃此时的孩子应该在五月生下的,似乎就是那个叫“福惠”的孩子。
景娴依次向他们见了礼,皇后又和她们寒暄了几句,便带领他们向永和宫进发。
————————————我是景娴要去请安的分割线————————————
一群莺莺燕燕走到永和宫门口,就被苏培盛行了个,近着皇后身边,“皇上正在里面,今儿个太后身体违和,还请您让各位主子回去吧。”紧跟在皇后身边的景娴听到这句话。心里吐槽着,这三月份,到五月,太后就死了。都六十岁的人了,还置什么气,这和雍正打擂台,不是往死里逼自己的小儿子么。
皇后自然懂得弦外之音,于是便转头,“今儿个太后凤体违和,免了请安,各位回去吧。本宫代你们请安就行了。”皇后气场全开。让身边景娴不由得感受到,这上位者的气场,果真是不同的。当年自己也有这样的气场,特别小时候在爷爷身边,那不怒而威的气势,让人有种被震慑的感觉。许是习惯了这种感觉,对皇后气场也就没什么别的感觉。
苏培盛留意着每个人的细微动作,从昨儿到现在,对这个淡定自若的那拉小姐高看了几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捋老虎须的。
众人看到苏培盛的时候就知道皇上在里面,虽然在先帝孝期内是不会承宠,可能在皇上面前露个脸也是不错的。偏偏被拦在宫外,只有皇后能进去。不甘心是有,可是没有这个胆子去挑衅。毕竟那是四爷,现在更是皇上。只好行礼后回去。
皇后转身,便要进去,“苏总管,还是老事情?”皇后问了一句。这么多年,她也有了分寸,若是皇上不想让自己知道,直接把自己打发了就是,可现在让自己进去,那就是要自己缓和母子间的关系。在太后心中,连自己都比皇上还受待见。
景娴心里八卦得要命,对于德妃的死因,众说纷纭。都知道德妃不待见雍正,并且其实德妃死得莫名其妙,虽然应该不是雍正杀的,毕竟大权在握,根本不需要给人把柄。那德妃真是病死的?
苏培盛看到皇后没有赶景娴走的意思,也就一起领了进去。已经通报了上去,皇上也准了。刚到门口,就看到一只茶碗飞过来,景娴下意识往前跨了半步,茶碗恰好在景娴面前碎开。皇后心里微微暖了一下,扫了一眼,看到景娴似乎没有受伤的样子。雍正是面无表情看到这一切。“滚!哀家没有这样的儿子。”德妃中气十足地说。
景娴有些吃惊,不会吧?当年乌雅氏能够从康熙后宫脱颖而出,没有深谋远虑是不可能上位的。现在的雍正爷就算是你儿子,也不可能这般让人滚的话都说出来。对着一个九五之尊扔茶碗。这不是更加加深皇帝对她宠爱的小儿子的怨恨么。而后默默看了脚面,刚才被茶碗的碎片溅到。这时候有些痛。
皇后面不改色地走到前面行礼:“参见太后。参见皇上。”景娴落后半步,也按标准行礼。正盛怒的太后根本没注意这两个人。雍正看了一眼,“起磕吧。”声音淡然,似是早都习惯了这样的德妃。
皇后起身后,便上前为德妃顺气,“哀家配不起这样的儿子。”适才三月,北方刚刚有一丝暖意,可这些些暖意都抵抗不过雍正身边散发的寒意。雍正和德妃无声对峙着。景娴看到雍正背着的手,一边手上那串佛珠一直在转动,而另一边手握着转佛珠那手的手腕,握得死紧,微微发白。
景娴看着他背后的手,忍不住走向前几步,伸手抓住了他紧握的手。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脑子发热突然像这样做罢了。这样是安抚情绪的一种方式,由于她个子小,坐在上面的太后也没注意她,而皇后正低声安抚太后的情绪,更没注意到她。周围的侍者,除了苏培盛之外,都退下了。
盛怒的胤禛突然感觉到一个软软的小手,先是轻轻覆在自己数佛珠的那手,再逐渐加力,似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握住自己的手,暖暖的。至少,不是自己一个人。这时候一双握着的手,比什么都有效果得多。
听不到那边皇后怎样安慰太后的,又听到太后骂了一句,“十三是他的兄弟 ,十四就不是他的兄弟么?”皇后吓了一跳,更加没有看周围,只是低声细语安抚太后。
听到这句话的胤禛,原本稍微上升一点的温度,又下降了。景娴只好用另一只手反复安抚雍正紧握的另一只手。这种方式能够使人的心情缓和。
那边皇后的劝慰不知道是不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边太后的情绪也好多了。这边的胤禛背着手,情绪已经迅速稳定下来,反而拍了一下景娴的手,景娴知道,该收手了。“您没事的话,儿子就走了。”也没听她说话。直接走了出去。太后一口气上来,看来是被气得说不出话。刚才的茶盏又被扔了,此时也没有东西可扔。
这真是一对母子。景娴暗自吐槽。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倔脾气上来后,更是针尖对麦芒。毫不相让。
“母后,昨儿个臣妾家里来人,臣妾觉得这当下宫里没有小丫头给您解闷,于是便向皇上讨了旨意,留了臣妾弟弟的女儿景娴下来。想着您若是闷了,也有个小丫头逗逗。”皇后转移话题,若是说景娴是皇上宣进宫的,想必景娴不受待见。还不如说是自己的意思。这样也比较好缓和太后和皇上之间的关系。有了景娴,太后心里至少有一些慰藉,少想到十四弟,这样太后也少会为十四弟而和皇上起冲突。
太后也不想纠结下去,便打量了一下景娴,“是长得挺讨喜的,来,上前,让我瞧瞧。”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