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音乐传奇 >

第339部分

重生音乐传奇-第339部分

小说: 重生音乐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分,特别是还是比较主要的那一部分的时候,刘宇凡又觉得很是得意。
  同时他再也次感慨了一番国内“人海战术”的厉害。老谋子就是玩人海战术的高手,记得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老谋子可是搞出了一个世人震惊的大场面,不但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起码四年后的轮蹲奥运会,比起老谋子的手段来就差远了,怎么看怎么小家子气。而这部大制作,按着刘宇凡的估计,怎么着也得拍个一年多,却没想到老谋子几个月就把它弄出来了,而且还比国外的原版好像省了不少钱。所以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一个字——人!人多力量大嘛,而且中国的人工又差不多是全世界最低的,这一切才给了老谋子实现奇迹的可能。
  想到今年的贺岁档,老谋子这部片子就要和冯导的来一场票房大战了,刘宇凡就有些期待。到底是胜负谁属呢?刘宇凡估计老谋子的赢面大一些,毕竟不说别的,光是五亿人民币这个大手笔,就够让人吃惊的了。要知道,这个投资,在国内几乎可以拍个十部、八部的了。
  当然,老谋子也说了,人家的眼光没那么短浅,主要还是瞄着海外市场呢。至于国内的成绩如何,老谋子也没太在意。听到他的话,刘宇凡不得不佩服他的目光。在他的记忆里,事实上这部片子票房最热的地方,还是北美和欧洲地区。想必这一次,老谋子可以狠狠地过一把世界级导演的瘾了。如果够幸运的话,没准还能获个奥斯卡呢。
  震天价的鞭炮声响了起来,将现场的气氛烘托得更为热烈。
  其实,说是杀青仪式,不如说是记者招待会差不多。几个人揭了幕,又喝了一杯酒,这仪式就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环节,自然是导演讲话了。
  看着台下站着的一大片黑压压的人,老谋子感觉非常良好。
  清了清嗓子,看着下面数以百计的记者,老谋子很有派头的招了招手,随即拿起了话筒。
  “感谢各位媒体的朋友来参加《加勒比海盗》的杀青仪式,大家一路辛苦了。这部片子拍摄的时间虽然不长,大概也就是五个月左右的样子,不过投入却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多的一次,总计投入了五亿五千万人民币,同时请的外籍演员也是史上最多的一次,大概有一百多人的样子……”老谋子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他列举了许多数据,来说明这是一部多么“伟大”的电影,事实上,刘宇凡也可以理解他这种“炫耀”的心情。换了谁,这么大手笔投入的一部片子做出来了,也得需要像他这样,好好炫耀一番才能平复那种激动的心情。
  接下来就是自由发问时间了,场面比较混乱。一开始大家说成一片,谁的话都听不清,最后还是工作人员采取了点名发言的形式,这才让场面恢复了秩序。
  第一个提问的,自然是央视了。看着站起的那位女记者,和她手里那印着CCTV标志的话筒,那些其他的媒体也没话说了。媒体人里也存在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也有这个圈子的规则,而央视,无疑是这个圈子里比较顶级的一个存在,特别是在当前这种体制下,央视的这种重要性就更为突出了。
  央视的女记者站起身来,拿起话筒就开始问了起来。
  “张导你好,刚刚听你介绍了影片的大概情况,真的是非常让人期待,不知道这部片子的档期确定下来了吗?什么时候与广大观众见面呢?”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代表性,大家来这个杀青仪式,很大程度上也是奔着这个问题来的。
  听着记者这句话,老谋子笑着说道:“片子已经送审了,估计很快就会下来,最早的话两周之内就可以和大家见面了。”
  两周,这在国内的电影审核机制下,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的极限速度了。一般的导演如果说这样的话,估计会被记者认为是吹牛皮,不过老谋子不一样,他可不是一般的导演。这么长时间,他不但在影视圈里有着深厚的人脉,在体制里也有不少的朋友。他的片子,说两周能审过,一点都不新鲜。
  提问仍在继续,这一次站起来的,却是一个国外记者。
  “张导你好,我是美国电影之声的记者,我对你这部电影的设定感到十分有趣,您是怎么想到要拍这样一部片子的呢?据我所知,这部影片是完全的西方魔幻题材,而且还是和海盗有关的题材,这样的片子应该更适合在外国来拍?”一个四十多岁的美国记者起身问道。
  “呵呵这位记者朋友,我想和你说一句,好的电影是不分国界的。关于这部片子,我有信心让中国的观众喜欢上他,当然外国的影迷也一样,我们他们会疯狂地爱上这部电影的。”老谋子笑着说道,无形中也运用了一把美式幽默。
  那位记者冲老谋子点了点头,随即坐下了,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也是,一个完全西方化的片子,却由一个中国导演来拍他懂得西方文化吗?他的制作小组,有能够比得上好莱坞的制作手段吗?这两点,几乎是他越不过去的一道坎所以刚刚这位提问的记者,此刻心里已然认为,这个导演就是在说大话了。
  李力很幸运的,抢到了第三个提问机会。只见他站起来就抛出了一个直指刘宇凡的问题。
  “张导您好,我是《音乐新势力》的记者李力,我注意到今天刘总也参加咱们的这个杀青仪式了。我和刘总之前认识知道他有一首特别著名的钢琴曲《他是海盗》,而您这部电影的名字恰好也是《加勒比海盗》,我想请问您,这部电影和这首钢琴曲之间,是否存在着什么关系?”李力问道,随即笑着对上了刘宇凡的视线冲他点了点头。而对方显然也注意到了他,笑了笑冲他示了示意。
  “呵呵,其实你这个问题就算不提,一会儿我也是要说的。你说的没错,这部电影和《他是海盗》这首曲子不但有关系,而且关系还非常密切。可以说这部电影就是以《他是海盗》的MV为灵感拍摄出来的。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透露一个消息,那就是《加勒比海盗》这部影片的剧本,同样出自我身边这位刘总之手,他不但是一个很棒的钢琴家同时也是一个天才的编剧。有时我甚至在想,他如果丢下他的专业,专心去研究编剧,应该会更好些。”老谋子说着,还看了刘宇凡一眼。结果这番话,自然是引得台下的记者们一阵笑声,在接下来的提问中,他们也对这个年轻的编剧产生了更大的兴趣,接下来的提问中,倒有一多半是冲着他去的。
  杀青的仪式举行得很成功。当晚,老谋子在江海著名的江海国际饭店大摆庆功宴,隆重宴请了包括刘宇凡在内的剧组全体成员。而在当晚的电视节目中,也有不少频道都纷纷报道了今天的事件,特别是电影频道,几乎用了一个专版来报道今天的这场仪式。
  电视里,除了刘宇凡这个亮点外,由小提琴手吉米现场演奏的小提琴版《他是海盗》也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这首经过刘宇凡改良过的小提琴版《他是海盗》,已然由传奇娱乐的专业音乐工作室专门制成了电影版的音乐,正式运用于电影后期的背景。在现场,吉米那充满激情的演奏,顿时让不少现场的记者和剧组人员大开眼界。
  吉米这个家伙这段时间来,过得很是滋润。同时他似乎忘记了刚开始来这里的目的,现在居然又和剧组里的女一号打得火热,看得刘宇凡着实有些无奈。
  不过看到吉米,刘宇凡便又想起了陈思颖,这个小丫头这两天学也不上,只说家里有些事情,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见到她了,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加勒比海盗》的前期宣传,引起了不少圈内人的注意,这其中,就有著名的电影导演冯晓刚。
  坐在家中的沙发上,对着六十寸的大背投看着电视频道的《影坛快讯》,冯导的手里端着一杯红酒,久久不语。
  “五个多亿的大手笔,老张,你还真敢搞啊,你还真把国内当成好莱坞了?”冯晓刚看着屏幕上侃侃而谈的老谋子,心里有些好笑地想道。
  前两天,他新拍的贺岁片《没完没了》也刚好送审,原本打算好好冲击一下贺岁档,现在看来,却又横空多出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了。
  “好片子不是光靠钱多就能拍出来的,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冯晓刚心里想着,将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


 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外上映

  春节还没到,西方的圣诞节却已然先一步到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开始过起了洋节。前几天,各大商店门口就都挂起了圣诞树还有白胡子老头的画像。一些商家也趁着这两节将至的时候,加大了打折促销的力度。
  至于国外,根本没有春节的概念。他们过的就是圣诞节和元旦,相当于中国的春节。
  而照例,在这个时段,也是一些重磅的大制作影片扎堆上映的时候,岁末档嘛。
  《生化危机》、《蜘蛛侠》、《星球大战》等一些影片已经提前开始了宣传攻势。而《加勒比海盗》虽然宣传得晚了些,但势头也很猛烈。老谋子这次是下了决心了,准备要和这些来自好莱坞的电影巨头好好地碰一下硬!
  而他这个行为,在国内的那些同行们眼里,无异于疯了。
  要知道,国内的电影起步晚,质量低,那是不争的事实。比起已经有近百年历史,涌现出无数经典影片和大腕演员的好莱坞,中国的电影史不过区区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所出的影片也多是一些小制作。虽然在国内也有金鸡奖、百花奖等奖项,但其影响力和好莱坞是根本没有可比性的。
  一部中国导演的作品,这在国际影坛上,本身就被打上了“质量低下”这样的标签,根本不会有什么市场。几年前,为数不多的一部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作品虽然也是老谋子的《红高梁》,但说起来,这部电影也只不过是被认为中国特色很“鲜明”而已,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没啥好骄傲的。
  而这一次,老谋子却是直接采用了和西方热门电影同样的魔幻题材,而且居然一砸就是五个多亿人民币,这在国内导演同行的眼里,不是疯了是什么?虽然《加勒比海盗》的前期宣传势头也很猛,但几乎没什么人对这部电影报有期望,那些媒体上大多都是冷嘲热讽。
  比如国内某一线导演就曾经在一次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没有直接点明的说:“现在在国内,和西方人搞同样体裁的竞争,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一种疯子的行为。”
  面对这一切,老谋子均是嗤之以鼻,根本不予理会。他自己拍出的东西,他的心里最有数,好与不好,不是这些个鼠目寸光的家伙说了算的。
  在国外,也有一些媒体关注了这部由中国导演执导的新片。但显然他们的关注度并不高,偶尔有几篇小文章也是以一种调侃的口气说的这部片子。用一家媒体的话来形容,这就是“一部砸了大量金钱的,但内容却不知所谓的东西。”还没有看过电影,就下了这样的评论,可见西方媒体对中国电影的成见之深。
  当然,一切都要靠最终的事实说话。
  十二月二十四日,圣诞节前夜。
  对于西方人来说,这是一个狂欢之夜,热闹程度不亚于中国的春节。特别是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他们总是有无穷的精力和无数个好点子,来好好享受这个美妙的夜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