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音乐传奇 >

第172部分

重生音乐传奇-第172部分

小说: 重生音乐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在阜安的刘宇凡,还不知道,他的第一首新民乐作品,已经开始在数百里之外的京城,悄然热销了起来。现在,他正在一中等待着石叔诚传来的好消息呢。
  这夭是周日,一大早,刘宇凡就来到江海,将二大爷马华和马怀远、王宝成三个入接到了一起。
  等待石叔诚消息的这段时间,刘宇凡也没闲着,有空就开始和三入排练《新康定情歌》这首曲子,经过不断的细化雕琢,这首曲子已经十分完善了,今夭就是录DE的日子,刘宇凡已经和魔笛音乐工作室的入员联系好了。
  车子是马文东找来的小货,后面的车箱内,一面巨大的中国鼓正摆在中央,这是二大爷马华的“利器”,一会儿他就要在这面“大展神威”了。
  “马老师,二大爷,准备好了咱们就出发。”刘宇凡笑着说道。
  “呵呵怀远拎着手里的笛包,笑着说道。这段时间和刘宇凡一起练习这首简单的《新康定情歌》,他还真有些喜欢这曲子了。想到一会儿就将把曲子制作出来,他的心里还是有些激动的。
  二大爷马华也很激动,那个啥“录音棚”他还没进过呢,觉得很新鲜。
  车子缓缓地在市区穿行着,二十多分钟后,停在了魔笛音乐工作室的楼下。
  “我们去。”刘宇凡指挥着两个工入把大鼓抬了下去,自己则带头,领着几个入向里面走去。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新康定情歌》出炉!

  第二百零八章《新康定情歌》出炉!
  魔笛音乐工作室的小李,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抬着大鼓来录音的,这或许是他来音乐工作室以来,见到别人携带的,个头最大的乐器了。
  好在录音间的空间够大,小李挪开中间摆放的一台roland电钢之后,那面大鼓被两个工人安在了舞台中央。
  “哥们儿,你们要录什么啊。”小李有些好奇地看着刘宇凡问道。刚刚看他指挥着那些工人们干活的情形,就知道眼前这位是做主的人。
  “录首改编的民歌。”刘宇凡笑着说道,并没有跟小李解释什么。这人并不是上次自己录《月亮之上》时的那位,不过管他呢,只要会摆弄设备就行,这不是自己需要操心的问题。
  刘宇凡很想拥有一间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不过对于他目前的身家来说,这还是太奢侈了。最业余的那种也要几十万,而且根本达不到他的要求,如果是专业的录音棚,恐怕要投入几百上千万,又是他现在无法承担的,所以目前为止,还要采取租的方法。
  二大爷站在录音棚里,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显得很新鲜的样子。不过想到一会儿就要录音,看了一阵后,他就开始又敲起了那面大鼓。
  二大爷敲的自然是《新康定情歌》的鼓点。这种一开始让他觉得很别扭的节奏,练熟之后反而觉得很新鲜,很带劲,和以往那些成套路的鼓点全然不一样。
  “哟,这大爷敲的是什么节奏啊,怎么听着这么怪?”录音棚外的小李,此刻已经打开了设备,正在调式,从监听耳朵里,他听到了二大爷打的鼓点,从来没有听过这种节奏的他,觉得有些好奇。
  王宝成在角落里架起了他新购置的roland键盘,那款价值两万余元的专业设备,看得录音棚外的小李一阵感慨,能用得起这种货的人,一般都是高手,只是和这面大鼓组合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像是路边搭野台子唱戏的感觉,他们到底要录什么东西?看着一老一少两个人又从黑色的包里掏出了两根笛子,小李更迷糊了。
  王宝成熟练地将自己的设备接到录音棚的面板上,打开电源后随意弹了几个音,看了看对面的玻璃墙,工作人员小李冲他做了个ok的手势,示意设备没问题。
  所有设备准备就绪,小李通过耳机询问了场内的几个人是否开始,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冲里面做了一个“三二一”的手势,随即开始录音。
  一片寂静中,一阵幽静如水的笛音响起。
  没有任何伴奏,只是纯粹的、干净的笛声,那句旋律,仿佛是康定情歌,又仿佛不是,尾音悠长而神秘。
  刘宇凡领吹,一句过后,仿佛呼应般的,另一边的马怀远也吹了一句完全一样的旋律,只不过在力度的控制上稍稍弱了一些,听上去倒像是回音。
  紧随马怀远的尾奏,刘宇凡继续奏出第二句,这一句属于变化模进,还是原有的节奏,但却移高了四度,随即,马怀远的笛子再次呼应起来。
  虽然仅仅是清吹,但却有一股说不出的意境,悠远、清凉、水润,竹子味十足。
  “咚!咚!咚!”一段笛子奏出的引子过后,二大爷马华扬起手里的鼓槌,双手齐扬,肆意地敲打起来!一阵如同闷雷般的鼓声,透过耳机传到场外监听的小李耳中,还沉浸在笛声的尾韵里的他,猛地被这鼓声敲得,心都跟着颤了一下!
  结实、通透!这鼓声的节奏响起在笛子之后,那种一柔一刚、一弱一强的对比,竟然给人如此的震撼!
  四小节的鼓声过后,笛子悠然而起,和着富有弹性的鼓点,奏出了《康定情歌》的旋律!
  依然没有电子乐的伴奏,王宝成站在那里,仿佛没有事情做一般。但只是笛子和鼓,这种纯粹的不插电演奏,却给听者带来了一种极震撼的听觉冲击!
  两句旋律,完全来自《康定情歌》,没有任何的改变,不同的,只是那奇特节奏的鼓声,它赋予了这首古老民歌新的灵魂!
  两句过后,第二笛子也加了进来,却是在原有旋律之上吹起了和声,顿时,笛声变得更加丰满而富于变化起来。
  而此刻,一直在边上静静地看着的王宝成,也终于动了起来。一阵轻柔的音垫效果加了进来,让声响更加富于立体感。
  而就在一段曲子堪堪结束的时候,效果器里传来一阵大气的镲声,顿时让全曲变得无比开阔!
  场外监听的小李,已经被这曲子牢牢吸引住了。无论是笛子,或是鼓,都仿佛具有魔力一般,将本来很直白的声音,变得魅力十足。这首许多人都听过无数次的《康定情歌》,此刻在他们的手下奏出,居然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感觉!
  大气、神秘、富于力量感,这就是听这首曲子的第一感觉。
  几个人配合得很是默契,之前在排练的时候已经合过许多次了,再加上都是“专业人士”,演奏这种难度的曲子,自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唯一浪费时间比较多的,倒是刘宇凡,因为他总是不满意细节的地方,往往需要在一个装饰音的使用上,和马怀远说上很长时间。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浪费是值得的,之前马怀远一直有那种比较传统的演奏习惯,比如加打音、叠音之类的,在刘宇凡力求“简单”、还原笛子的“真实声音”的要求之下,他硬是把这些毛病都改了。剩下的几个装饰音,都是精华,属于加上去能让人眼前一亮那种。
  三分多钟的曲子,一次过,中间没有任何人叫过停顿。刘宇凡没叫,是因为这曲子大家排得都太熟了,没有人犯错。至于外面的机务,恩,好吧,他已经完全听得入神了。
  直到音乐结束,看到里面的人纷纷摘下了耳机,小李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关掉了手里的设备,再次检查了一遍,确认录音没有任何错误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等到几个人从里面出来,小李早已不是刚刚那副不解的神情了,满眼都是崇拜之色。在他看来,这几个人能把笛子和大鼓玩到这样的程度,简直是神人啊!起码在江海,他没有见过第二个这样的。
  “哥们儿,太厉害了,这曲子是谁编的?”看着刘宇凡出来,小李冲他竖起了大拇指,佩服地说道。
  “呵呵,谢谢,曲子是我编的。”刘宇凡谦虚地笑道。
  “牛啊!对了,这曲子你们准备出版吗?”小李继续问道。
  “恩,当然。”刘宇凡笑着点了点头道。
  “那如果唱片出来了,我一定给你们捧场,嘿嘿,这曲子这么好听,肯定大卖的!”小李笑着说道。
  “呵呵,那就借你吉言了。”刘宇凡说着,和几个人一起走出了魔笛工作室。
  看着几个人消失的背影,小李仿佛还没有回过神来。今天这首曲子,这几个人带给他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这是他干这行以来,录过的最好听的曲子。
  “宇凡,你说咱们这曲子能有唱片公司要吗?”在车里,马怀远有些担忧地问道。虽然已经做了几十年的老师,但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出过自己的曲子,这种感觉是既期待又担心。
  “呵呵,马老师,你就放心吧,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前段时间那首《月亮之上》不是很顺利吗?在我看来,咱们这首《新康定情歌》,比起那首来一点也不差,甚至还有过之,怎么可能卖不掉?呵呵,马老师,您就等着分成吧。”宇凡笑道。
  “分不分成的倒无所谓,如果这曲子真能出版了,那咱们这段时间也算没白练。说实在的,一开始你说要搞那个什么新民乐,我还真有点不赞成。一直都是规规矩矩地吹固定曲目的,你却吹起了流行歌曲,也不知道这么搞能不能行。不过看了你搞出来的这个东西后,你还别说,看上去还真有点那个意思。宇凡,要是你真能用这样的方式把笛子推广开去,那可算是大功一件啊。”马怀远大笑着说道。
  “放心吧,马老师,会有那么一天的。”刘宇凡轻松地说道,目光中却多了几分坚定。
  好像是在验证着宇凡的话似的,几个人正聊着,刘宇凡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接起来聊了几句后,刘宇凡的脸上就写满了惊喜。
  “恩?真的?呵呵,那可太好了,可真得谢谢晓玲姐你啊!哪里哪里,要不是有你的帮忙,也不会这么快,什么?好的好的,我这边的学习不是太紧,随时都可以,而且,晓玲姐,告诉你个消息,我可能很快就要去北京上学喽。”刘宇凡笑着说道。
  聊了一阵,刘宇凡挂断了电话,脸上满是兴奋的神色。
  “宇凡,什么好事儿啊,看把你乐成那样。”二大爷笑呵呵地说道。
  “嘿嘿,好事儿,真是好事儿!”宇凡看着众人一脸期待的样子,兴奋地说道。
  !@#


 第二百零九章 风云人物

  “啥?你说次你吹的那个,那个《月亮之》,卖了好几十万张?”二大爷大吃一惊问道。虽然他不知道好几十万张是个什么概念,但在他的想法里,那应该是很多很多了。
  “是阿,刚刚这个电话,就是那个帮我推荐唱片的女记者打来的,她叫李晓玲,是江雅老师的高中同学,她弟弟是唱片公司的,刚刚她还跟我说,问我有什么新作没有,我说刚录了一康定情歌》,结果她在对面就说,替她弟弟把这首曲子定下来了,还说过两夭就从北京赶过来,和我见面呢。”刘宇凡有些兴奋地说道。毕竞第一首单曲就来了一个开门红,他的心里比谁都高兴。
  “呵呵,宇凡,那首《月亮之》我也听过,写的确实不错,古筝和笛子的运用都恰到好处,没想到流行民乐也有这么多入喜欢,这下,我对咱们这首曲子可就更有信心了。”马怀远笑着说道。他倒不在乎赚多少钱,在他看来,能够推广笛子,这件事情的意义远比赚几个钱重要。
  和几个入简单在江海吃了顿饭后,刘宇凡马不停蹄,又赶回了阜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