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幽梦同人]舜娟重生之我要幸福-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善良”的唐母为唐毅答疑解惑的,“舜娟五个月的时候,爸就开始学着怎么抱孩子,怎么给宝宝换尿布,怎么给宝宝喂奶粉了!”
唐毅和舜娟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唐父,您老真神奇,这些刚刚做爸爸妈妈的年轻小夫妻才会做的事情,您都能做,太厉害啦!
舜娟甚至感叹出来:“爸,您真厉害!唐毅之前还跟说不会抱孩子呢,害的想先看看宝宝都不行。”言外之意就是,唐毅这个做爸爸的太不合格了!
“呵呵,是不知道,昨晚护士把孩子送过来的时候,唐毅那副抱着孩子像抱炸弹的样子,要不是接的快,他都能把孩子扔出去。”还是唐母直接给唐毅揭了底儿。
“咳”唐毅轻咳了一声,转移话题道:“妈,和爸今天都没好好休息,要不一会儿回家好好再睡一觉吧。”
唐母摇摇头拒绝道:“不用了,们年纪大了,觉少,睡一会儿就够了。待会儿还要去上班儿,和爸就这里陪舜娟好了。”
“再请几天假好啦,舜娟刚生产完,想多陪她几天。”
“还是去公司吧,最近这两个月都没怎么公司呆,还是去看看吧,家里多,没事的。”舜娟觉得用不着唐毅天天这儿陪着,有她妈和婆婆这里,唐毅估计也插不上手,还是去上班的好。
“就是,”看唐毅犹豫的样子,唐母也劝道:“有们用不着担心啊,好好上班赚钱,还要养老婆孩子呢!”
“那好吧,下班就来看!”唐毅捏了捏舜娟的手,他还要回家拿公文包,只能现就走了。
舜娟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才被允许回家,两个宝宝也被送到舜娟和唐毅的房间,婴儿房虽然都备好了,可是现的宝宝还太小,还不能让他们离开大的视线。
热天做月子是最痛苦的,本来刚生完孩子会很胖的,结果舜娟做完月子硬是只比怀孕前胖了那么一点儿。只是很可惜,舜娟的奶水不够,宝宝们只能靠奶粉过活了。
满月之后,原本小小的妹妹已经快要和哥哥一般大了,舜娟一直提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现两个小宝宝已经有自己的名字了,两个名字都是唐老爷子取的。男孩儿叫唐凌云,取自唐代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中的“凌云”二字。
这两个字不仅仅是希望宝宝能够成长为“凌云木”,还希望他们这些长辈们,能够他还是一棵刚刚出土的小松的时候,培养和爱护他,为他的成长创造条件。
女孩的名字叫唐掬悠,“掬”有捧手心的意思,这个名字是想告诉宝宝,是们所有捧手心里疼爱的宝贝,希望能悠然自、无忧无虑的过完一生。
这个名字,是唐父知道舜娟怀的是龙凤胎之后,就开始想的,一直到宝宝出生那一刻才定下来的。
现,们的小凌云和小掬悠姐姐和爷爷的帮助下,正用尽全力的吸着奶嘴儿,只看他们那一副凶狠的架势,就能明白“民以食为天”是婴儿都知道的真理!
“妈妈,难怪说用的力气大的时候都说‘用了吃奶的劲儿’呢,力气真的好大啊!”绿萍一边给凌云喂奶粉,一边惊奇的说。
她故意往外挪了一下奶瓶儿,惹的小凌云使劲儿裹着奶嘴儿,还气愤的哼哼了两声,眼睛直直盯着绿萍,绿萍惊喜的大声的喊道:“爷爷,爷爷,凌云是不是能看见啦,他一直盯着看呢!”
唐父看着绿萍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开口说道:“不是,看不见。再近点儿。”
“那他们什么时候能看得远一些啊?”再近点儿才能看到啊?好失望的说。
“三个月。”说完,他抱起吃饱了的小掬悠,轻轻拍着她的背,知道宝宝打了一个嗝才放下。
绿萍看着爷爷熟练的动作羡慕极了,她到现还做不好呢,一抱起宝宝来就不敢动了,还要别帮着拍才行,呜﹋﹋,作为女性,好自卑啊!
作者有话要说:为了给宝宝们取名字,差点儿赶不上更新,好险!
45出演舞剧
“爷爷!帮忙!”绿萍抱着小凌云来到唐父跟前儿;唐父伸手轻轻拍着小凌云的后背,直到小凌云打了嗝吐出一点儿奶。
用小围嘴儿轻轻擦去小凌云嘴边的奶;帮着绿萍把宝宝放下,才看着绿萍说道:“还有排练;快走吧!”
“哎;收拾一下和妈妈说一声就走。”绿萍轻快的答应了一声;凑到宝宝面前各亲了一口,“小宝贝儿们;姐姐要走喽;拜拜啦!”
绿萍七月份有一场舞蹈剧的演出,这是她第一次担纲主演的,也可以说这一场剧目中只有她一个主角。为了演绎好这一次的角色,绿萍已经苦练了近半年的时间了。
这台舞蹈剧是根据历史上《昭君出塞》的真实故事创作而成的;一直以来国内有很多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单以舞蹈为主的创作形式却是几乎没有的。
绿萍出演的角色就是唯一的主角王昭君,一个美丽、聪慧、坚强、充满民族大义的美好的女性形象。
2001年7月21日星期六
除了唐老爷子和舜娟的双胞胎没来,唐、李两家全员出动。排队等待验票的时候,舜娟抬头看着高挂剧院外面的巨幅海报。海报上的女子清丽脱俗,身姿曼妙,夜幕下的辽阔大漠和冰蓝色的月光,映衬出一幅凄凉壮美的画面。
唐毅伸手搂住舜娟,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海报,说道:“们的女儿很美,不是吗?”
舜娟靠唐毅的胸前,感叹道:“唉——,现才发现,原来绿萍已经这么大了,成长的这么快,她已经完全跳出的怀抱,越走越远了!”
“呵呵,无须伤感,再大也是们的女儿,们的身边才是她的家,不论她走多远总是会回到们身边的,不是吗?”
舜娟释然一笑,“说的对,是有些多愁善感了!”
本来以唐毅的身份,他们是可以提前入场的,但是他们都想感受一下外面的气氛,非要和大家一起排队。最后只有三位老大家的劝阻之下先进去了,其他外面等着。
验完票,大家直接就往最前面走去,他们的票都是第一排的,有特权不用就浪费了,不是吗?
“舜娟!舜娟!”听到有喊她,舜娟抬头一看,原来是雅芙和费云舟,高兴的冲他们挥挥手。
“呵呵,们也来啦?什么时候到的?”舜娟和雅芙拥抱了一下,笑着问道。
“们早就到了,还以为也会早点儿进来呢,找了半天都没找到,要不是看到了叔叔阿姨他们,还这里到处转呢!说!怎么补偿?”雅芙指着坐他们前排的李父李母和唐母,故作不满的看着舜娟说道。
费云舟和雅芙今年刚把公司搬回国内发展,现和唐、李两家走的都很近,唐毅对费云舟的印象很不错,也很欢迎他们经常到家里去做客。
“又不是的错,为什么要补偿啊?脸皮真厚!”
“脸皮哪里厚啦?云舟昨天还说的皮肤嫩的像豆腐呢!”雅芙不依的反驳道。
费云舟一听老婆把他们闺房里的私密话都说出来了,连忙捂住雅芙的嘴,干笑着看着周围看笑话的,明亮的灯光下,费云舟的这张脸,红的那叫一个鲜艳,脸皮明显要比他老婆的要薄多了。
舜娟贼贼的一笑,眼睛不停地费云舟和雅芙脸上徘徊,“哦~~很和谐嘛!”
雅芙被费云舟捂着嘴,只能瞪着眼睛看着舜娟,呜呜呜的乱叫。唐毅见家夫妻被自己老婆逗的这个样子,也挺不忍心的,拉着舜娟说道:“好了,别闹了,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
他刚说完,剧场里的灯缓缓熄灭,只留下一圈儿小灯,映的影影绰绰,们连忙自己的座位上坐好,静静的等待着演出开始。
这场舞台剧分为六幕,第一幕是讲昭君入宫之前,家中时的生活;第二幕讲的是入宫之后,对宫中生活的厌恶和对宫外自由的向往;第三幕讲的是呼韩邪单于亲到长安请求和亲,王昭君自请和亲塞外;第四幕讲的是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成亲之后,返回匈奴的路上,昭君对家乡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惘;第五幕讲的是来的匈奴的王昭君,匈奴传播中原文化,劝解丈夫和中原和平共处;第六幕讲的是匈奴生活了十多年的王昭君去世后,匈奴民对她去世的悲痛和们对她的景仰。
舞台上大幕缓缓拉开,飘逸悠然的古琴声飘扬剧场之中,灯光投射舞台中央,这是一个坐落山水之间的,普通的农家小院的场景。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少女,身穿一件浅绿色的齐胸襦裙,轻盈的院子中舞动着,脸上天真的笑容和清澈的眼神,表明了家对她的宠爱和呵护。
这个少女就是昭君(绿萍扮演),一阵微风吹过,院子中的盛开的桃花随风落到昭君的发上。昭君旋转着来到桃树下,伸手去摘桃花,一个年长的女子(昭君母亲的扮演者)出现舞台上,满脸宠溺的走向昭君,抬手摘下昭君指着的桃花。
和绿萍搭档的舞蹈演员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物,功底深厚,肢体感情丰富。和绿萍一浓重,一轻灵,把一个疼爱女儿的母亲和一个天真可爱的女儿,完美的刻画了出来。
接下来扮演昭君父亲、兄姐的演员也都纷纷登场。
昭君和父亲、兄姐的相处也是充满了轻松自和温情。家的关心爱护之下,昭君像只快乐的小鸟儿一样,自由自的徜徉竹林桃花里。
可是天公不作美,皇帝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昭君不幸入选。配乐骤然转悲,一朝入宫,家将不复相见,昭君母亲跪地上紧紧抱住女儿,伤心欲绝、悲痛难忍。昭君父亲双手向天,匍匐地,祈求苍天怜悯。
灯光熄灭,第一幕落幕。等到灯光再次亮起时,场景已经变成了巍巍宫廷。
绿萍把昭君初入宫廷的惶恐和对家的思念,入宫多年却不得召见的悲哀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举手一投足让跟着她一起悲一起哭。
重重宫墙之中,昭君如同一只被关笼子里的小鸟儿。宫女的生活最是寂寞难耐、痛苦至极却又无法排解。
一个落叶迷径,秋虫哀鸣的夜晚,昭君思及家,想起儿时的欢愉,拿起琵琶边弹边舞,满腔幽怨、无限感伤,让舞台下的观众也情不自禁的心痛起来。
第三幕开始,场面宏大,呼韩邪单于率众亲来长安请求和亲,昭君听到消息之后,所有宫女的退缩中毅然自请出塞。
这时的昭君已经是一个双十年华的女子了,孤寂的深宫岁月里,昭君把时间都用了充实自己上面。读书习字、轻歌曼舞、绘画音律,不断的学习与磨练中,消磨时光、充实自身。
宫廷设宴,杯盏交错之中,昭君的命运被定了下来,一身霞帔嫁与年迈的呼韩邪单于。
娇艳的新娘和苍老的新郎慢慢隐布幕之后,第四幕开始了。
这一幕的背景是一片浩瀚沙漠,昭君怀抱琵琶,回首远眺,已然望不见家乡,昭君泪如泉涌,未来等待她的会是什么呢?看着前方的眼中满是迷惘。未知的地方,未知的未来,她所熟悉的只有她手中的这把琵琶了。
台下有轻声的抽泣,但是没有注意到她的失态,所有都被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吸引了。
第五幕,冒着刺骨寒风,千里迢迢来到匈奴的昭君,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责任,规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发动战争,把从中原带来的文化传播给匈奴。努力适应着匈奴的风俗气候,生活习惯。努力、认真、坚强、乐观的精神打动了匈奴的民,得到了匈奴民的爱戴。
十几年后,王昭君死了这一片土地上,年仅三十三岁。
最后一幕,匈奴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