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怎么处置?”陶君兰几乎是下意识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这些人堵在城门口,城门不敢开,城里的人也不敢出去。短期还可,可长期却是不行——城里百姓要吃米粮,要吃蔬菜,这些却都是需要从城外进来的。而且,城里许多商贾也不可能一直逗留在京城里。
开城门,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在那之前,这些流民必须被妥善的解决才行。
李邺的眸里一片肃杀:“父皇的意思是,实在不行,便是只能用些粗暴的手段了。”
粗暴的手段,显然指的就是强行驱散,甚至就地屠杀。若真用了这样的手段,那势必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民怨载道。
那些纵是暴民,可本质上还都是普通百姓。是逃难而来的百姓。他们来京城,是寻求活路的。真要这么无情的话,那是寒了天下民心。
陶君兰静默片刻,叹了一口气:“他们那样也不可能是为了造反,怕也是有什么目的。问清楚了,再行商议难道不可?”
“今日守城官兵透出这个意思,他们却是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进城。”李邺苦笑:“谁都清楚,这是绝不可能的。且不说没有那样多的地方容纳这些人,就是为了城中百姓安全,也不能这般。他们是故意提出了难题。”
陶君兰蹙眉:难道就要这么一直僵持下去不成?;
第一卷 第413章 计策
已有不少的世家大族一力主张要出城剿灭这帮匪寇。这个消息,也得到许多百姓和商贾的支持。
毕竟,是匪寇还是流民,一眼便知。
陶君兰觉得有些过了,对方毕竟什么也没做,如此一来就下了定论,就要将人直接定了死罪,的确是有些太不仁善了。若真这么做了,不但失了民心,将来也是个万古骂名。
李邺的意思是也再等等看;
。可是奈何现在世家大族都是这么一个意思,几个人的声音落在里头,就好比是泥牛入海。
为了这个,李邺连吃饭的胃口也无,兀自沉吟。
陶君兰也是受了他的影响,胃口全无。
主子都是如此,更何况是下人?一时之间整个府里的气氛都是有些低迷。就是一向闹腾的拴儿如今也是安静了许多。
夜里躺在床上,二人俱是静默无言。
陶君兰到底是忍不住开口:“果真就没有其他法子了?”
李邺没吱声,摇摇头。
“若是有法子区分开流民和暴民呢?暴民许是该死,可是城外那些人,也并不全都是做了坏事儿的,纵然做了,也并不一定是自愿的。更多的还是被逼成那样的。”陶君兰叹了一口气,徐徐言道:“天地不仁,人也是没法子。但凡能在家乡养家糊口,他们也未必会千里迢迢来京城。”
李邺苦笑一声;“可要如何分?都混在一起了。”
“真正的流民,求的是什么?是一点能产作物的土地,一间能遮风挡雨的房子。有这两点,他们已让满足了。”陶君兰自己说得都有点儿心酸起来,末了叹了一口气:“许以这两点,总有人心动。京郊有那么多的庄子,一个庄子安插点人,总能将人都安排了。待到灾情过去,愿意回去的,再回去就是。到时候朝廷再帮扶一把,也就好了。”
“再将朝廷的意向往人群中传播一回,他们想生还是想死,全凭自己。”陶君兰说完这句话,只觉得心里像是坠了一块秤砣,沉甸甸的难受。
李邺且是心中一动,许多念头浮上来,几乎占据了他整个思绪。
最后李邺匆匆的坐了起来:“我现在进宫一趟。”
李邺唬了一跳:“这会子宫门都关了,如何还能进宫?再说这么晚了,皇上也睡下了,不如等到明儿一早开了宫门罢。”
李邺摇头:“哪里还等得到明日早上?明儿下午怕是都要出城剿匪了。”
陶君兰只得起身匆匆服侍李邺穿戴妥当,又送了他出门。这么一折腾,她倒是也没了睡意,几乎枯坐到了天明。
也趁着这个功夫,她将近日来发生的事情都梳理了一遍。
因了担心,所以陶君兰第二日叫人接了陶芯兰过来说话。
“陈家那头可有什么准备没有?”虽说陈家是个大家族,理应事事都准备妥当了,不过陶君兰还是不放心的问了一句。
陶芯兰摆摆手:“这些却是不必我操心的。前头自有人顶着呢。若关心太过了,反倒是叫人觉得我必有用心呢。倒不如当个甩手掌柜。倒是姐姐你,可都是准备妥当了?如今城外流民颇多,几日没开城门,府里可缺什么?”
“节省着些,总能熬过去。”陶君兰一笑。末了又叹了一口气:“再说,城门总会开的;。”
“要开城门的事儿,我也听福清说了。”陶芯兰微拢了眉头:“你回头叫姐夫千万别搀和到这里头去。没得坏了名声。”
陶君兰点点头,“我反倒是打算将这个黑锅栽赃在衡国公府的头上。”
陶芯兰有些讶然,不过随后却是赞同的笑起来,“这可是个好主意。不过怎么栽赃?只是传言怕是没人信。可若是真要拿出证据,却也没有。”
“所以得想想法子。”陶君兰抿唇一笑,冲着陶芯兰投过去一个眼神。
陶芯兰顿时明白了陶君兰的意思,笑道:“只要说服了那一位,想来没什么事儿是不成的。”
“可要说服那一位,不管是姐夫还是福清,又或是我公公,都不适合出面。”陶芯兰摇摇头。毕竟若真是随意说了这样的话,只怕皇帝日后也会觉得李邺这是在算计兄弟。又或是衡国公府那头知道了,会狗急跳墙。
陶君兰既然说出口这话,那么自是有了计划,轻笑一声看着陶芯兰问道:“自从你出嫁后,可是一次也没进宫过了?说起来,太后倒是白疼了你一场。”
陶君兰这般突兀的转了话题,倒是叫陶芯兰怔了一怔。
陶芯兰渐渐回过神来,好笑的看住了陶君兰:“那便是请姐姐带我进宫去给太后请安如何?说起来,听说太后在行宫病了一场?如今如何了?”
陶君兰就将做法事的情形仔细说了,不过他们暗地里使的手段却是没说。
不过陶芯兰却是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笑了笑。显然是猜到了几分。
陶君兰也没否认,只是淡淡一笑。
陶芯兰看了一眼自己的姐姐,心里倒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些年来,姐姐过得竟是没有一刻是轻松简单的。比起她来,姐姐又岂止是辛苦了好几倍?
不过,对于陶君兰如此行为,陶芯兰却是轻声道出自己的疑惑:“姐夫难道是想——”
这些事情陈赋却是没告诉过陶芯兰,陶芯兰自是无从得知。能从陶君兰说的这些只言片语中猜到这些,已是十分不容易了。
事情宜早不宜迟,陶君兰当日下午就带着陶芯兰进宫了。用的理由当然是进宫请安。好在陶芯兰毕竟也算是宫里出去的,又是太后素来宠爱的,所以她进宫给太后请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倒是也没人阻拦。
太后听闻陶家姐妹两个进宫来给自己请安,微微一怔后便是忍不住笑起来:“这小没良心的,总算是想起我来了。”
这小没良心的,自然说的是陶芯兰了。
张嬷嬷听了,笑道:“她听了,又该不依不饶了。不过,嫁出去的姑娘哪里就能那样松快了?上头还有公公婆婆,兄长嫂子呢。”
“罢了,我猜啊,无事不等三宝殿。”太后一笑置之,道:“你去接她们罢。像是嫁出去的姑娘回门,也得给些体面呢。”;
第一卷 第414章 提点
一时请过安,太后便是赐了坐。
“陈家那小子待你可好?”太后含笑看陶芯兰,待到将陶芯兰看得满面通红的低下头去,这才戏谑道:“想来是应该不错的,否则也不至于连哀家都忘了。”
陶芯兰娇嗔,只差没跺脚了:“太后!”
“不过打趣你两句,怎的还不许了?”太后笑出声来,却是越发慈和:“若是他敢对你不好,我替你做主!”
戏谑说笑一阵子,少不得就要言归正传了。
陶芯兰看了一眼陶君兰,心道少不得自己要做个起头的人了。毕竟自家姐姐还要名声和形象,这等事情还是不要她开口得好。沉吟片刻后她便是故意问道:“城外那些人如今闹得京里人心惶惶的,城门也不开,我大嫂成日抱怨连菜也买不到。真真是叫人揪心。”顿了顿又问太后:“太后,他们都道那并非是真正的流民,可是真的?”
太后瞥了一眼陶芯兰,笑骂:“明知故问。陈赋如今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你公公也是朝廷大员,他们难道还能不知?特特的还来问我。我又没亲眼瞧见,我怎知?”
陶芯兰被戳破了借口也不尴尬,反倒是笑眯眯的撒娇:“他们又不在家中谈论这些事儿,我不问太后,却又问谁去?太后您若都不知道,那谁知?”
太后被陶芯兰这幅作态逗得哈哈大笑:“你这猴儿!”
陶芯兰舔着脸:“太后且告诉我罢,我心里也好有个底。”
太后见状,渐渐收起了笑意,挥挥手让服侍的宫女都下去了,半晌才叹了一口气:“若真是流民,就不会是这么个架势了。朝廷不开城门,也是为了百姓着想。要知道,若真是流民,朝廷岂能不赈灾也不作为,反倒是要将对方晾着?”
说完这话,又看了一眼陶君兰,“你姐姐难道没告诉你?且说罢,你又有什么话想跟我说的?”
这最后一句话,却是朝着陶君兰问的。
陶君兰心里佩服太后的明察秋毫,自然也不敢再端坐着了,抿唇轻声道:“我听王爷说,朝廷打算驱散这些流民?若真如此,只怕不管是谁出头,都要担这个骂名。皇上的名声更是……”
这话说到了紧要处,太后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正是如此,若非如此,我也不至于担心。”做皇帝不容易,要做个好皇帝更不容易。这一旦不好,留下的可是千古骂名。做母亲的,哪里会希望儿子将来即便是死了也要遭人唾骂?
陶君兰点点头:“皇上一世英名,不能毁于一旦。昨儿王爷想了一个法子,倒是有办法区分真正的流民和暴民,若此法可行,这事儿多少也能挽回一些。只是,那些暴民到底还是……”
京城周围并无多少军队,就算要调遣也要时间和功夫,这也是那些暴民为何敢一直堵着城门口的缘故;太后又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儿。”
“若是皇上可不出面,这骂名……”陶君兰压低了声音,只用三人可听见的声音言道。
太后眉头一皱,随后却是又松了一口气:“让人将这个黑锅背了去,倒也是个好法子,可是不管让谁做,到底都是臣子,最后背过的还是皇帝——”
陶君兰看了陶芯兰一眼,想了想却还是自己开了口:“其实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人选。”
太后挑眉,倒是果断:“你说。”
“衡国公。”陶君兰轻声道出自己的打算。“衡国公势大,已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强逼的事情了。”
太后灼灼的盯住陶君兰,骤然变了神色,“这个法子到底是你想的,还是——”本想问是不是李邺所想,可是临到嘴边到底还是将话咽了下去。不过,那意思却也也是表达了出来就是了。
陶君兰当即摇头,一口言道:“这和王爷没关系,只是我胡思乱想罢了。想着或许能帮上一点忙——”
太后定定的看了陶君兰一阵,心里思绪复杂。之前就觉得陶君兰并不是个心思单纯的,如今看来却果是如此。以前内宅也就罢了,如今却是没想到连内政都敢插手了。
不过,纵是太后,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法子的确是个好法子。若此事成了,带来的好处自是巨大的。
陶君兰纵然问心无愧,却也被太后看得心里有点儿不自在。她心里也明白,若真照着女则的标准,她这般那是完全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