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宋帝江山 >

第57部分

宋帝江山-第57部分

小说: 宋帝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山道:“想必杨相公也知道,我是秦桧义子,我对他一直是俯首帖耳,他有什么事情,也多吩咐我去做。不过是当日殿下九凰山遇险,我没按照他的意思办好,他便要抓我回去问罪,这一去,我肯定是没命了。反正我也是贱命一条,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但尽管如此,我心中也是十分懊悔。只恨自己没有早作打算,没办法对付他这一招过河拆桥。现在我跟杨相公回去,万万请杨相公以我为戒,早做打算。”

杨存忠已经听出萧山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说秦桧必不可靠,帮他做事也讨不到任何好处,弄不好还会被他反咬一口。

这两年秦桧对待自己的盟友是个什么态度,杨存忠早就知道了,他心中暗暗的想:秦桧现在对我客气,处处巴结,都是因为我是陛下的殿前司总管,他还用得着我,若是有一天我落难,他肯定是不会理睬我的,给自己多留条后路总是好的!

想到此处,他又朝赵瑗看去,只见赵瑗对萧山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便又想:将来的储君,说不定就是这位殿下,我若这个时候得罪了他,又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倒不如卖他一个人情,把人放走好了!只是却要做的像他们逃跑的样子,可不能因小失大,得罪了风头正盛的秦桧。

杨存忠心中主意已定,便道:“既如此,还请殿下在我身上捅几个窟窿,我将人放了,也好回去交差说自己无能抓不住人!”

赵瑗见杨存忠如此难缠,心中发怒,刚想开口斥责,便听见萧山道:“杨指挥,跟秦贼站在一起,没有什么好下场的!你何须为他如此卖命?这大宋的江山,是当今天子的,不是秦贼的!殿下遇刺一事,尚未了解,若是杨指挥肯带我等进宫了解此事,官家一定会觉得你忠心不二,更加看重于你。等此事一了,我跟着你去见秦贼,这样你也可以不用为难,不是一举两得么?”

杨存忠在心中衡量片刻,颇为犹豫,放人走简单,但要是带人去见赵构,被秦桧知道了可是大大的不妙啊!

却就在此时,赵瑗朝着杨村中国深深的鞠了一躬,神色诚挚:“杨相公,若你能帮我这个大忙,我终身不忘,必将报答你!”

杨存忠见赵瑗表态,心中衡量片刻,觉得这个买卖做得,便道:“殿下客气了,下官不敢!既是有这样两全的办法,那下官出些绵薄之力也是应该的!如此,就跟我走吧!”

他说完这话,便命人取过绳索,将萧山捆了,赵瑗在一旁见到萧山被捆的样子,心疼无比却又无可奈何。唯有韩世忠附在萧山耳边低声道:“不要把我给你的东西弄丢了!明天如果能出来,我还在这里等你!”

萧山点了点头,跟着杨存忠一起朝城内走去,赵瑗也不肯再骑马,只是走在萧山身侧,又见他走路都不太方便,去伸手扶住他,在他耳边悄声说:“我和你一同进宫,他决不敢半路捣鬼!如果官家要为难你,我……你就挟持我逃跑!”

萧山回头,看着赵瑗,只见赵瑗的眼圈有些发红,便问道:“你怎么会突然在这里?一定是还出了其它的事情!”

赵瑗抿着唇,过了一会儿才道:“我爹没了!”

萧山吃了一惊:“什么!那我们还进宫做什么现在就跑!”

赵瑗忙握住萧山的手:“是我生父没了,我又见不到你,担心……担心你也会出事,所以才来到处找的。其实你大可不必进宫,就这样跑了,我也能够担得起!”

萧山听到赵瑗这样说,心中感动,但如果自己真的就这样跑了,必然会给赵瑗和韩世忠带来无穷的麻烦,况且,腿上有伤也不见得能跑得了!一路通关过卡又岂是容易的事情?

一众人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便已经来到皇宫门口,杨存忠先命人将萧山送往殿前司的关押之所,赵瑗片刻也不肯离开萧山,陪着他一起在有些阴暗潮湿的房中。

杨存忠自己先去打探了赵构的行踪,得知赵构在崇政殿尚未睡的时候,便又返回,对两人道:“殿下,官家尚未歇息,你们换了衣衫跟我来吧!”

萧山和赵瑗换下杨存忠给的普通侍卫服侍,刚要出门,却见杨存忠手起刀落,将看守两人的侍卫给杀了。

萧山尚能理解杨存忠这是不想走漏消息,赵瑗在心中却有些微词,但也没说什么,跟在杨存忠身后,朝着赵构所在的崇政殿走去。

议和过后,赵构重修皇宫,现在的皇宫已经颇具规模,再也不是战时那种狭□欠的办公之所了。杨存忠先行进殿,对着赵构附耳说了两句之后,赵构便命周围的太监宫女全部退下,等待杨存忠口中的“要犯”。

萧山先行走进殿去,朝着赵构行了大礼后,便跪在地上,道:“小臣深夜前来,不是为了别的,是得知了一个大阴谋,前来给陛下示警的!”

赵构不以为意,淡淡的问道:“什么大阴谋?怎么你义父不来同朕说?”

萧山决定先咬秦桧一口再说:“我再不会认此贼做义父!他竟然异想天开,想要篡位自立,我不肯跟他同流合污,便几乎被他灭口!多亏……”说道这里,他见杨存忠在一旁,便道:“多亏杨指挥相助,才能够面见陛下,使其阴谋败露!”

赵构听到萧山这样说,吓了一跳,手中一抖,笔下的字那一撇就有些歪了。

杨存忠也全然不料萧山竟会说出这种话来,心中怦怦直跳,心想:我不过是卖个人情,怎么被他给拖下水了?

萧山道:“当日普安郡王在九凰山遇刺,背后主谋不是别人,正是秦贼!他说陛下无子,只要刺死普安郡王,使陛下没了依凭,便能够趁机上位!”

赵构此刻听到萧山这样说,心中反倒冷静下来,淡淡的道:“秦相公是国之司命,朕决不容有任何人污蔑于他。存忠,将他押送到大理寺,让秦相公处置吧!”

赵构话音未落,一直等候在殿外的赵瑗疾奔而至,双手张开,护在萧山面前,道:“不能杀他!”


55、杨柳岸

赵构眉头微蹙,看着赵瑗:“你来做什么?为了这么一个卖主求荣的家伙;你想要抗旨不遵吗?”

赵瑗急道:“阿爹宫中尚有活口;一问就知道了,况且何须拷问;儿臣当□问过那些临死的刺客;俱是秦贼指使!他分明是要害死我们父子二人;才肯罢休!”

赵构摇头:“活口没有醒来,已经死了!若果有此事,秦山也,哼哼!”

赵瑗转过身;撕拉一声撕开萧山的裤子;道:“阿爹;当日他为了救我;腿上重了十多箭,现在走路都是蹒跚,伤口还在流血!如果不是他及时赶到,我早就死了!如果他有分毫私心,只消不管我,我也不能活着回来见你!秦桧因此就对他怀恨在心,今天趁着儿臣大婚,他便去拿秦山的父母,还务必要将他杀死!儿臣担保,秦山绝无二心!若是阿爹一定要为了心中的一点怀疑治罪于他,儿臣愿跟他一起进大理寺!”

说毕,赵瑗便跪在地上,朝着赵构磕了三个头之后,紧紧的抱住萧山,不肯松手。

赵构听说其中还有这些隐情,便走下龙椅,去看萧山。果然见到萧山身上多是疤痕,大腿上还有一处尚未愈合,此刻又裂开,正在往外冒血。

赵构沉吟不语,心中暗想:看来这个人,和秦桧有着父母之仇,和他并不一条心了。

赵瑗见赵构不说话,又急道:“他今日本来已经可以逃跑,却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前来进宫面圣,阿爹你……”

赵瑗话为说完,便被萧山打断,萧山扯开赵瑗抱住自己的胳膊,朝着赵构行了一个礼,道:“小臣所说,是真是假,只要一问杨指挥便知!秦相公今日能够不经陛下允许,就私自调动殿前司亲军。他日能够做什么,陛下尽可推测。”

赵构先前听说秦桧谋反云云,倒也不怎么在意,他带回来的活口醒来就被拷问致死,临死什么也没说。赵构正为此事心中不太痛快,但也清楚,以秦桧现在的权势,谋反恐怕还不能,别说其他人,就是金人也不见得喜欢秦桧篡位。

后来见到赵瑗死命求情,只是觉得秦山忠勇可嘉,也就一般,但此刻听说自己的殿前司居然私自行动,这一惊可是非同小可。殿前司负责守卫禁宫安全,是赵构的最后一道屏障,指挥使一直由自己信任的杨存忠担任,但如果当真秦桧不经过自己便能调动禁卫军,不管他去用来做什么,这都是一个让人心惊胆寒的事情。

赵构一双眼睛朝着杨存忠看去,问道:“存忠,可有此事?”杨存忠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臣绝无半点和秦桧苟合的意思!否则也不会带秦山过来面圣了!就是觉得此事不对,所以才特来请陛下决断!”

赵构看着杨存忠,心中划过他早年那一幕幕身边侍卫叛乱的事情,足足过了有一炷香的功夫,才缓缓的道:“你做的很好!须知你是天子之臣,唯有天子才能护你!其它的什么人,不管他权势多大,能给你的,都不会比朕多!”

杨存忠赶紧磕头:“臣明白!臣跟随陛下十余年,决无二心!”

赵构道:“那就好!你先下去吧!”

杨存忠心中骂了萧山一百遍,这才退下殿去,心想以赵构的尿性,说不定会把自己给卖了,不如两边讨好,去只会秦桧一声,也免得将来自己惹祸上身。

他这样想时,便命自己的一个心腹,前去告知秦桧,刚刚抓到的萧山被人救跑了。

赵构还留在殿中,殿中点着数十根蜡烛,也不甚明亮,将他的脸照的有些泛白。

过了一会儿,赵构才道:“都起来吧!萧山你先出去,瑗瑗我问你几句话!”

萧山要往外走,赵瑗却担心他一出去就要被抓,但也不敢硬要扯着他,眼神中恋恋不舍之意非常明显。

萧山笑了一笑,道:“小臣就在外等候!”便转身出去了。

等到萧山走了之后,赵构才道:“瑗瑗,看样子你似乎很喜欢他?”

赵瑗道:“阿爹常常叫道孩儿当知恩图报,孩儿不敢忘记!”

赵构道:“一个侍卫,这是他的本分,没什么恩不恩的!既是你为他求情,就让他溜走好了!”

赵瑗心中轻轻的舒了一口气,问道:“阿爹,秦桧……”

赵构的脸一听到秦桧二字,即刻变得有些发青,他冷冷的哼了一声:“秦桧做事,未免太过分了!朕还活着,他就敢如此!非给他点颜色瞧瞧!”

赵瑗道:“秦贼何止是过分!他早已心怀不轨,现在是羽翼尚未丰满,若是再过得三五年,恐怕就更加的无法无天了!阿爹你既已知其阴险,何不将其罢免?以此惩戒天下不轨之人?”

赵构忽然间叹了口气,他似有些忧愁的看着赵瑗,过了好大一会儿,才道:“瑗瑗,我知道,这件事情委屈你了!但……但秦桧不能罢相!你,你以后多加小心吧!”

赵瑗听到赵构说出这话,简直不可置信,道:“阿爹,他连殿前司都能随意调动,这个人决不能留!”

赵构摆了摆手:“这是我们父子之间说些悄悄话,我知道,不跟你说明白,你是不肯罢休的!但你也要听过就忘,你可知宋金议和,多么的不容易吗?”

赵瑗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怒,他一时说不出话来,赵构缓缓的道:“当年我从汴京城,一路南逃,踏冰渡河,辛辛苦苦的重拾天下,历经整整十年!这十年,就算是现在想来,也不堪回首。十年之中,没有一天朕不想回到汴京,不想打败金兵。可每一次的结果,都是让人失望!咱们大宋,是打不赢金人的。”

赵瑗咬着唇,不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