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良相如此多娇 >

第52部分

良相如此多娇-第52部分

小说: 良相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片哭天抢地声中,王国师、王子琪等一干主谋被锦衣卫带走。众人都明白过来,此番皇上铁了心要严惩主谋,纵然是皇亲国戚也难逃罪责。不少人想要上前求情,被裴少卿犀利的眼锋一扫,又默默地退了下去。而那些没有被抓出来的从犯们则一个个闷着脑袋,恨不能直接埋进地里。

我冷眼看着老狐狸和王子琪被拖出九龙殿,心里不觉半分痛快,反倒有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这段时日,我一直把为师父报仇当做活下去的动力,如今大仇终于得报,却忽然得知他并没有死,所有人都被骗了,想来都觉得可笑。

我略侧过身,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站在我斜后方的“沈洛”。但见他垂眸敛目,清俊的面庞被一片阴影所笼罩,神情难辨。

我跪下叩首,朗声道:“皇上,微臣还有一言。”

裴少卿面色稍霁,道:“扶爱卿,你办事得力,破案有功,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回皇上,周瑾等江南官员虽为同犯,但他们心知悔改,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若没有他们的坦白,此案也不会这么快告破。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皇上素来宅心仁厚,微臣斗胆替他们向皇上求个恩典,恳请皇上不要罪及他们的家人。”

他思量一瞬,笑道:“好,准你所奏。”

***

案情终于水落石出,王国师一干人等被收监候审。为防他们越狱谋乱,裴少卿特意派锦衣卫和暗卫轮流看守。

由于外戚权势滔天,王氏子弟多在朝中担任高官,此次东窗事发,不少要职出现了空缺。我与裴少卿商量之后,决定破格提拔一批才华卓绝、办事得力的年轻官员,启用寒门学子,并借此良机,大力整顿朝堂乌烟瘴气之风。裴少卿因此而获得任人唯贤的美名,百姓无人不赞其是一代贤君明主。而他却笑说:“昔有周公姬旦,文治武功,监国摄政。后有谏臣魏征,广开言路,辅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朕这个‘贤君明主’,也少不了你这个良相的匡扶。姜誉在天之灵,定会深感欣慰。”

我瞥了瞥侍立一旁的“沈洛”,笑道:“皇上说的是,师父他一定看得清清楚楚。”

与前朝大有新貌相比,后宫则显得愁云密布。母族获罪,柔妃王清婉被降为贵人,此生无缘后位。王太后忧思成疾,一病不起。裴少卿下诏,由我顶替王太后的空缺,与他一同主持祭天大典。

此诏一出,满朝哗然,不少老臣纷纷上书劝谏,帝相祭天于礼不合。按照礼制,祭天之事本该由帝后经手,只因裴少卿迟迟未立皇后,这才将“皇后”改成了“太后”。只有母仪天下之人,才有资格站在君王身侧,接受群臣朝拜。裴少卿对此置若罔闻,所有奏折统统驳回。

也有人说,帝相之间早有□,皇上有意立扶相为后,如此安排,不过是想给群臣和百姓一个心理准备,正好借此次祭天大典的良机昭告天下。

一时间,谣言甚嚣尘上,愈演愈烈。

对此,我只能选择沉默。裴少卿向我讨的寿礼不是别的,正是与他一起主持祭天大典。倘若换做以往,我一定不会答应,可这次……

下了朝,我与“沈洛”并肩走回相府。天子寿辰,与民同乐。帝都的大街小巷比往常更加热闹,人来人往,一团欢喜繁华之景。

“今天开始,皇城全面戒严,我先送你回去,自己多加小心。”

“嗯。”

“虽然有暗卫保护,但千万不要一个人去僻静的地方。”

“嗯。”

“晚上早点歇息。”

“嗯。”

……

两相沉默许久,“沈洛”又道:“你……当真打算跟皇上一起祭天?”语意若带几分试探。

我轻轻“嗯”了一声,道:“明日便是皇上的寿辰,晌午过后我还得去一趟礼部。”

他忽的顿住脚步,紧拧了眉尖,一瞬不瞬地望着我,道:“这不合礼数。”

“不合礼数又如何?皇上心意已决,难道你要我抗旨?”

“你大可直言劝谏。”

“劝谏有用?那些老臣寻死觅活地要皇上收回成名,奏折堆得都有半人高了,皇上不也没理吗?”我摊手,故作轻松道:“再说,又不是什么大事,不就是祭个天吗?从前我在台下带领群臣朝拜,这次我在台上接受群臣朝拜,听起来也没差多少……”

“台上台下,天差地别。”“沈洛”微微一愣,沉默半晌,眸光变得深静莫测,问:“莫非,你答应他了?”

“是又如何?”

瞳孔骤然收缩成细针状,他一把抓住我的手腕,不敢置信道:“当真答应了?”

“你弄疼我了!”我甩开他的手,揉着微微刺痛的手腕,瞪他道:“这是师父临终前的嘱托,我不过是遵照他老人家的遗愿,有什么不对?再说,你是我的谁,你凭什么来管我,要管回去管你妹妹!”说罢,留他一人呆立原地,拂袖扬长而去。

走着走着,脚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我犹疑着回过头,他不见了踪影。心下酸涩难当,鼻腔里隐约氤氲着苦涩的气息,好似下一刻便会落下泪来。

我用力揉了揉眼睛,真是的,我为什么要这样?

 57石破天惊旧梦断(2)

寿辰当天;我早早便进宫候旨。今日皇宫守卫格外森严;锦衣卫亲军四处巡逻;我四处溜达一圈;唯独不见“沈洛”的身影。

午间;裴少卿在宫中设宴款待两国使臣,以示感谢。

酒过三巡;耶律沙上前拜倒;奉上遥辇国寿礼清单;道:“陛下;耶律沙奉我国圣上之命,特来向许国皇帝陛下贺寿,今献上千年人参十株、鹿茸十对、貂皮百件、牛羊千匹,愿与贵国永结友好之萌;望陛下笑纳。”

裴少卿笑道:“好,贵国国主的心意,朕领了。赐白玉如意三柄,冰蚕丝绸百匹,茶叶千斤。”

耶律沙谢恩退下。

一时间,席间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拓跋安身上。遥辇国出手如此阔绰,裴少卿也不吝啬,现在就看燕国的了,若是他们所献的寿礼太过寒碜,非但失礼于人,更有损国之体面。

拓跋安双颊微红,瞧模样已有些醺醺然,但那双眼眸愈显清冽。他放下酒觞,摇晃着身子走到大殿中央,视线缓缓扫过众人,略显凌厉的目光教我心下一沉,隐约有几分不妙的预感。

“想知道我国准备了什么贺礼?哈哈哈哈,小王告诉你们,根本就没有贺礼,国主准备的贺礼早就被小王扔了!”拓跋安毫不避讳地指着裴少卿,冷笑道:“你们侮辱我国公主,侵占我国土地,屠杀我国将士,凭什么得到我国的贺礼?小王就是来下战书的,有本事战场上再分胜负!”

众人皆是恻然,倒抽冷气之声此起彼伏,几位老臣气得面色铁青。唯有耶律沙与萧达神色如常,饶有兴致地欣赏这场好戏。

我无奈地扶额叹息,许燕之间的确积怨已深,但眼下燕国江河日下,内外交困,根本无力与我国对抗。偏偏拓跋安还要字在此口出狂言,“自作孽不可活”什么是说的就是他吧。

裴少卿一言不发地看着他,面上阴晴不定,半晌,不紧不慢道:“拓跋世子酒后胡言,来人,把他带下去醒酒。”

几名锦衣卫应声出现,拓跋安一面叫嚣着要开战,一面被七手八脚地拖了下去。经他一闹,这场午宴不欢而散。

***

神明殿内庄严肃穆,一片寂静,唯香烟无声地缭绕。离祭天吉时尚早,裴少卿身着黑红衮冕龙袍,挨个儿向列祖列宗进香祈福。我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一时神思怔忡。

裴少卿拜完先帝,忽然停下脚步,转身问我道:“小嫣,今日这事你怎么看?是战,还是和?”

我瞬间回过神,想了想,道:“回皇上,微臣素来以为战争劳民伤财,有损国之根本,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不要轻易开战。况且,我们刚刚严惩了一批高官,朝政难免受到影响,若贸然出兵,定是弊大于利。拓跋安少年心性,血气方刚,说话不顾后果,未必是燕国王的意思。此事尚且有待查证,皇上应审慎处理,不要着了某些人的道。”

他挑了下眉,沉吟道:“你的意思是,遥辇国挑拨离间,暗地里激了拓跋安?”

“皇上,遥辇国处心积虑要瓜分燕国的疆土,之前几次三番暗示要与我们结盟,一直没有得到正面回应,很难说他们会不会在背后做什么小动作。”

“的确言之有理。”裴少卿轻声叹息,默了默,意味深长道:“不过话说回来,许燕之间的这笔烂账,的确是时候好好算一算了。”他抬眸,视线落在大皇子的遗像上,问我道:“小嫣,你说,朕和皇兄哪个长得更像父皇?”

我微微一怔,仔细看了看先帝和大皇子遗像,又看了看裴少卿,勉为其难道:“好像是大皇子长得比较像先帝……”

奇怪的是,不管怎么看,我始终觉得这个大皇子非常眼熟,一定曾在何处见过。到底是何处,答案呼之欲出,却偏偏又想不起来,心中颇为纠结。

他似笑非笑地睨了我一眼,道:“你不用觉得为难,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其实拓跋安说的也没错,当年老国王抱着十二万分诚心将大公主拓跋珠嫁来许国,为的正是向父皇寻求庇佑,好不受遥辇国的欺负。朕怎么也想不明白,父皇一向是个顾全大局的明君,明明接受了燕国的示好,为何又要将拓跋珠打入冷宫?就算果真如传言所说,拓跋珠得罪了母后,也不至于一关就是十年吧。”

“或许是因为先帝不爱这位燕国公主吧?”

他摇头,眸光深沉了几分,笑意微微泛起一丝苦涩,道:“父皇尚在太子之位时,曾有过不少姬妾,却无一人诞下子嗣。如果不爱,父皇根本不会让元妃生下皇兄。如果不爱,他生死垂危之际,又怎么会心心念念要回元妃的遗珠殿?父皇非常宠爱皇兄,非但亲自教他读书练剑,教他治国御人,还抱着他与众臣商议国事。朕不及他聪明,学什么都没他快。倘若他没死,恐怕这个皇位早就不是朕的了吧。”

我笑着宽慰他道:“皇上,您何必妄自菲薄?您将许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乐,谁也不能不说您是一位明君。就算大皇子登基为帝,他做得未必会比您好。”

“难得听你夸朕一次。”

“只不过,微臣听说,元妃和大皇子都是丧身于大火之中,这是究竟是怎么回事?”

裴少卿转过身,反问我道:“你猜不到这是怎么回事吗?”

“难道是太……”我忙收住话头,掩口沉默。其实我早已猜到,太后行事狠辣、手段铁腕,元妃不是她害的,还能是谁?

他微微点了点头,道:“所以拓跋安出言冒犯也是情有可原。小嫣,你可听说过燕国太祖宝藏的传说?”

“微臣听过,传闻得宝藏者得天下。”

“父皇为得宝藏,御驾亲征,亲自领兵攻打燕国,后来伤重回宫。那日,你师父带领群臣跪迎接驾,当时朕也在。朕从未看见父皇笑得那么释然,大家都说他找到了宝藏。”

“真的找到了吗?”

他待要开口,小喜子慌里慌张地狂奔过来,禀道:“皇上,扶大人,方才太医院派人来报,说是太后、太后娘娘忽然病重,请您二位去永寿殿一趟。”

裴少卿面色陡变,拔腿便朝永寿殿走去。我一路小跑跟在他身后,从未见过他如此焦急失措的模样,本想开口安慰他几句,但话都嘴边,却又觉得说什么都是苍白。

永寿殿内,太医们黑压压地挤了一屋子,好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