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黛玉’-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怨王夫人不懂事,连着她日日念得的经书一遭儿埋怨上了。
王夫人更气,管家的事儿她早早的就撒手了,如今出了纰漏婆婆就往她身上赖,好不讲道理!王夫人便埋怨王熙凤,这事儿素来是她管的,病不病的也该交代清楚,何至于如此。因王熙凤病着,她自然不好怎么教训王熙凤,便拿着平儿出气。
“你家主子病了,你也病了?这等大事儿也不好好交代我们。”王夫人看眼贾母,作势训斥平儿。
平儿觉得委屈,这事儿她早先和王夫人说过的,王夫人当时在和周瑞家的说笑,回答她的时候确实心不在焉,可她口上分明是答应的好好的,怎么就成她的错?
谁叫她是丫鬟,是不是她的错,如今也是她的错了。
平儿低头默不作声,任由王夫人训斥。
贾母看不过眼,骂道:“不过是个丫鬟,说他做甚。她若有你那份周全心思,早成主子了。”贾母故意加重‘周全’二子,以此来讽刺王夫人办事不周到。
王夫人憨憨的低头,连连称是,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愿意。
宝玉、宝钗等人见状,赶忙帮衬着劝贾母。
宝玉道:“当是什么大事儿,咱们什么心思林妹妹自然晓得,改日派人与她解释一遭,哪有她不懂我们的道理。当时候许是她不好意思呢,才知道是我们多想的,如今闹成这样多不值得。”
贾母回道:“你知道什么,今儿我趁着你林妹妹回门的时候,叫人将贺礼送给你林姑父府上,竟被退了回来。若不是嫌弃咱们不懂礼,是什么?”进来荣府和林府的关系本就日渐疏远了,贾母本想想办法缓和关系的,结果有了这一出别指望什么缓和关系,只怕不如从前。
“怎么会这样?林姑父不是这样的人,必是那送东西的小厮没将话说清楚。老祖宗,你叫他来再细问清楚,当时是如何说的。”宝玉缠着贾母道。
王夫人轻哼一声,嗔怒宝玉道:“你年纪小,懂什么。这其中的道理还用讲?稍明事理的人都会明白,你林姑父官拜二品大员,处事会差么?他将贺礼退了回来,分明是有别的意思。”王夫人别具意味的看贾母,正和她对上眼,立马读懂贾母眼里的怀疑,心里舒畅了一把。
“正经亲戚朋友,断不会因咱们一时的疏忽怠慢而耽搁了关系的。”王夫人嘴角微微翘起,继续道:“碰见白眼狼,咱们对她再好也养不熟。”
众人闻言,默不作声,王夫人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大家都明白她话里说的是谁。
贾母叹气,她虽有心替林家说到几句,可今儿林家退礼的事儿确实叫她寒心。心里有几分默认王夫人的说法,也便不多做言语。
邢夫人早先因迎春出嫁的事儿得了不少的好处,也算是领过林家的恩情,再有她本来就看不上王夫人。开口辩驳了几句:“许是咱们多想了,林妹夫待咱们不薄,连二丫头那样的事儿也是多亏了他的,若不然不晓得她嫁给那个中山狼会受多少苦楚去。我虽不是她的生母,可人心肉长的,哪里会不心疼。”邢夫人到底是自私,替别人说话的时候不忘顺带夸自己一下,这样反而让她的话没什么公信力。
王夫人嘴上嗤笑一声,懒得理会她。
贾母皱眉,嫌她烦。可细细琢磨着,林女婿确实不至于为这点小事儿和他们计较。又想起刚才赖大的回话,林女婿说是因感谢她养育黛玉才不收礼的,当时只觉得是个借口,现在想想或许却是真的也未可知。
宝玉见贾母不高兴,生怕林妹妹在祖母心里的形象受破坏,意欲再说话劝,却被身边的宝钗拉了一把。宝玉不高兴,瞪她一眼。
宝钗本怕宝玉多事儿又被王夫人骂,结果好心被当做驴肝肺。生气的扭头,不再理宝玉。
等众人散了,宝玉觉得无趣去找宝钗,却见宝钗冷着脸不理他。宝玉焦急,一时想不开了。心想:原来这些姊妹在一起极好地的,如今嫁的嫁走的走,都散了。只剩下这几个,关系还处不好,当真叫人寒心。
想着,宝玉抹起眼泪来。
宝钗见状,不敢和她闹了,一把抽出帕子给宝玉抹眼泪,一边笑话他道:“你气我,我还没哭,你倒先掉起眼泪了。”
宝玉破涕为笑,拉住宝钗的手,滑滑嫩嫩的还带着馨香,像牡丹花瓣似的,宝玉喜欢的不肯撒手。宝钗脸羞得通红,等了半晌不见宝玉撒手,自己不好意思的抽手回去,帕子却没握住,落了宝玉的手中。
宝玉嘿嘿的笑,拿着帕子往鼻子边凑,狠狠的吸气,香喷喷的怎么都闻不够。
宝钗见此,更害羞了。
宝玉见着宝钗娇羞的模样,一时心动,盯着宝钗红苹果似得脸蛋看痴了,好想咬一口,不自觉的靠近……
“你——”宝钗捂着脸,恼怒的瞪宝玉,完没想到他竟敢做这样的事儿,所幸丫鬟们正在外面闹玩,屋子里只她们二人。
宝玉也意识到自己的唐突了,舔一舔嘴,憨笑着赔不是。宝钗假装生气,扭头不理他,二人你推我搡的好一阵儿。
殊不知俩人的举动被侍书看在眼里,臊红着脸扭头要走。
晴雯拉住她,奇怪:“怎么这么快就走?”
侍书暧昧一笑,往屋子里使眼色。“她们忙着呗,不便打扰。”
晴雯不明白,伸首向屋里探去,正见宝玉和宝钗在拉扯。嬉笑一声,冲侍书摆摆手。
侍书抚一下胸口,惊魂未定的向外跑,飞快的赶回探春的房里。
探春正在屋子里等着,见侍书后面没有人,奇怪问:“叫你去请人,人呢?”
侍书顾不得喘匀气,红着脸对探春附耳一番。
探春一听,皱眉骂道:“伤风败俗!这家的脸面早晚被她们丢光。”
经过这些日子管家,探春冷眼见着荣府一日日的衰败,上行下效,风气不正。如今的荣府便如那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早晚有彻底溃烂的一日。
只可惜她是个女子,不能求学出仕光耀门楣。眼见着自己的家族一步步颓败,只能干着急。
是时候替自己的打算了。可她一个庶女,命运何曾握在自己的手中?
探春越想越气,越想越伤心,勿自地抹起眼泪来。才哭一会儿,便坚强的擦干泪水,又笑了,她绝不是认命的人。隔日,探春便提笔书信一封,命人悄悄地送往顾府大奶奶黛玉手上。
黛玉读了信,叹口气,压在梳妆盒下边,便带着人去老太太和牛氏那边请安。
黛玉前脚刚走,顾凌便回来;他手拿一只精巧的美玉攒珍珠吉祥如意双凤钗,放到梳妆盒上面,正看见和下面露出一角白纸,抽出瞧,原来是一封信。顾凌瞧见信头‘林姐姐’的字样,便知是黛玉的东西,将信原封不动的放回原处。
黛玉和牛氏去华氏那里请安后,婆媳二人便相携走了出来。到了牛氏的住处,邹姨娘早等在那里,见着黛玉的时候眼里头显然比之前热情几分。黛玉正觉得奇怪,听邹姨娘提起顾净的婚事,方恍然大悟。
牛氏算是做尽了主母的责任,给顾净寻了几家妥帖的书香门第的庶女,官品稍微低了些,却是门风正派,没可挑剔的地方。偏偏邹姨娘不满意,想给儿子找个更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在家太热闹了,完全没有安静的环境,各种卡文,表示鱼回去之后一定把落下的会补上滴,么么哒。
其实算一算,能在家呆的几天都是有数的。
我爱妈妈,爸爸,姐姐,(*^__^*) 嘻嘻……。。。
、第63章
邹姨娘跑到顾廉面前说道这事儿;免不得给牛氏上眼药。虽然顾廉从没说道过什么,牛氏却不想揽下这个瓷器活儿了;既然邹姨娘嫌她挑的不好,那便让邹姨娘自己挑。邹姨娘挑来选去;耽误了一年的时候;没一个称心如意的,她看上的人家看不上她,上赶着的她又不喜欢。
如今总算找到一个合适的;邹姨娘没敢直接提亲;怕又被拒了,便来找牛氏商量,顺便也可向黛玉讨点消息。
邹姨娘此次给顾净说亲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荣府三姑娘贾探春。
黛玉听她此言;眼里的笑意淡去,默不作声。
牛氏脸上的笑意明显变味儿了,看了一眼黛玉,和邹姨娘道:“你既然喜欢,择日便去瞧瞧。”
邹姨娘不好意思起来,嘿嘿的笑:“又麻烦太太,我这心里过意不去。可到底是净儿的终身大事,就是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尚有太太做榜样呢,瞧瞧大奶奶这通身的气派,谁见了都说都太太您火眼金睛。”
牛氏听邹姨娘话里的意思是想娶个和黛玉差不多的媳妇?她倒真敢比,黛玉那可是正经的嫡孙媳妇,出身名门的闺秀,庶子能娶到这样的媳妇么。
牛氏素来待顾净不薄,什么吃穿用度但凡顾凌有的,他也有。牛氏没有瞧不起顾净的意思,可身份地位这种事儿可不是她说的算的。再说顾净若是个争气的孩子也可,他胆小懦弱没性儿的,书读得又不好,人家门当户对的好姑娘自然不会选择嫁给没出息的。
牛氏担心邹姨娘这样下去耽误了顾净的亲事,劝道:“你我同事做母亲的,我明白你的心思,你一心为着老二好,可你想别人的时候也该思量一下自己个儿的情况,别野心大了。”
“太太的话我听不懂,我为净儿好有什么错?老太太前儿个还和我说呢,这结亲事要慎重点。”
牛氏听这话脸上的笑意彻底没了,冷眼看一眼邹姨娘,冷言道:“你既然能做主了,何苦来找我,自己办吧。”
邹姨娘不过是个奴才,哪里有这样的身份。纵然心里极不情愿,面上还是要恳求牛氏帮忙的。
“太太说笑了,我哪有这资格。瞧我这张嘴,总没把门的,该打!”说着邹姨娘自扇了一嘴巴,带着清脆儿响儿。
牛氏冷眼看他,嗤笑一声。若非这个邹姨娘肚子争气,早将她打发买了。活该她当初心软没一早打发了她,才有今日的下场,白白让这个碍眼的女人在她眼前晃悠十几年。
邹姨娘见牛氏没回话,又嘿嘿的笑了。她转而选择和黛玉说话:“我听说大奶奶在荣府住过几年,你们姊妹之间必然很好。只瞧着大奶奶的气度,便知她是个不错的姑娘。我这才觉得牢靠的,有了这个心思。如今我这儿是一百个满意的,只愁没人牵线说道,您看您能不能帮衬着去问问?”
“这是一桩大喜事儿,按理说我该帮忙的,可就怕这亲事本来好好的,因我反而——”黛玉别有深意的看一眼邹姨娘,不大好意思的轻笑道:“邹姨娘或许不知道我舅母的脾气,我母亲当年和她——”
黛玉话说一半便不说了,略微愧疚的低头。
牛氏自然明白黛玉话里的意思,自古姑嫂不和的事儿多了,再说瞧瞧荣府现在不规矩的样子,王夫人作为掌家的主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可见她不是什么正经人。如此一来,黛玉和她关系处不来倒是好事儿。
牛氏赶紧握着黛玉的手劝慰,心里却是极为高兴的。早前老爷就和她商量过这件事,担心林家和荣府的关系有点亲密,按理说林家对于荣府来说本来就是外戚,没什么的,怕只怕黛玉和他们住过几年,林家抹不过情面,将来荣府没落,也是一遭儿麻烦事儿。如今瞧瞧,竟是她们夫妻多虑了。
牛氏甚至为自己曾经的想法觉得愧疚,她们夫妻只顾着想自己,却没有关系过黛玉的情形。今日听黛玉的话,想来她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转念想想,任谁在那样的人家度日也得苦,可怜她小小年纪的。
黛玉明显感觉到牛氏握着她的手加大力量,甚至握疼她了。黛玉奇怪,打量牛氏,竟发现她的眼里含着泪。她回想自己说过的话,似乎没有多感人,牛氏为什么会……
“这可怎么办!”
邹姨娘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