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黛玉’-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氏话没说话,已经见顾凌往里走了。此刻她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他儿子还没把媳妇去进门呢,已经有了媳妇忘了娘……
顾凌身穿一身藏青色锦袍,沉静而优雅,微微扬起的下巴透出他冰彻入骨的冷酷,凤眼眯着,鄙睨众人。
因顾凌不常跟着牛氏交际,所以贵妇圈儿里鲜少有人真正见过顾凌,只听外人胡说顾家有个长的跟冰人儿似得长孙。听了也没觉得怎样,今日得见,众人不禁唏嘘长叹:这顾家长孙怎生得这样好看?
玉面冰唇,周身透着一股请冷冷的气势。骚动了多少少女的春心,惹来多少妇人的艳羡。
贾母见顾凌相貌俊朗,气宇不凡,心料他并非池中之物。竟真觉得它与黛玉十分相配,她们二人若站在一起,没人会比他们更加衬得“金童玉女”这四个字了。
贾母欢喜的打量顾凌,当即封了厚重的见面礼给他。顾凌脸上毫无感谢之意,只嘴上冰冷冷的道句谢,再不言语。
牛氏尴尬的笑了笑,热情的为顾凌圆场。
顾凌目光扫视一圈,并没有看见他想见的那抹身影,冷冷的开口和贾母告辞。
贾母被顾凌冰冷的态度镇住了,愣愣的,说不出话来。
、53第52章
“快改改你的性子!”牛氏笑着和贾母等人解释:“他就这样呢,这会儿好些了;以前十年不肯和我说一句话。♀截教仙因这个;才想着带他见见你们;改改他的臭脾气。”
顾凌好似没听见她母亲的话,扬着下巴;不吭声。
贾母等人听牛氏解释;也就放开了。再说她们早听说过顾家大爷冷情冷性;今儿得见一时不习惯罢了。贾母笑呵呵的搜肠刮肚的夸赞一番顾凌。纵然顾凌依旧摆出一副冰山脸;贾母的接受能力显然提高了不少,也没介意。
牛氏对贾母的印象还不错;笑着言谢,呈上了寿礼,是一尊玉雕的德王观音,趺坐崖畔,右手持杨柳,左手置于脐前;整尊观音通体碧透,雕琢工艺极为精巧。
德王观音象征福与禄,有保佑众生福禄双全之意。贾母信佛,最喜欢寓意好的佛家物件,心知牛氏是用过心的。之前的尬尴之意一扫而去,换成满脸开心满意的笑容。
王夫人也信佛,瞧见这个,眼睛顿时亮了,不禁赞叹几句。心想着她房里若也有这样一尊观音,脸上多有光。王夫人正欲问牛氏这玉观音的来历之时,忽见黛玉、宝钗、湘云和三春姊妹来了。屋子里顿时被年轻女子活泼的嬉笑声充满了。
黛玉瞧见牛氏和顾凌也在,笑着往这边走意欲行礼,牛氏早眼尖的走上前去,在黛玉行李之前及时地扶起她。
王夫人见状,没了机会,便把话咽回肚子里。
顾凌见到黛玉,眼珠子微动,唇角微微翘起,似笑非笑,仍旧带着一股子冷傲。
牛氏稀罕的牵住黛玉的手问长问短,感慨好多天不见黛玉,心里想念的紧,她家老太太昨儿个还提起黛玉来。
黛玉一一答了牛氏的回话,在贾母的要求下,将宝钗、湘云和三春姊妹一一介绍给牛氏。
“上次来的时候我就瞧过她们几个,过了两年再瞧,还跟没见过似得,真是女大十八变。”牛氏因没有女儿,十分喜欢女孩儿。只瞧瞧她们,单看着,这心里也稀罕。她重新见了三春姊妹,夸她们个个秀丽聪明,端庄慧敏。走到宝钗这儿,想起上次她的‘出挑’,多瞧了两眼。
宝钗红着脸,带着笑,文文静静的给牛氏行了个大礼。
牛氏一愣,眼含着笑,称赞:“你倒没怎么变,还是长得那样俊俏,皮肤白的跟雪儿里头走出来的似得。”
薛姨妈赶紧上前客气道:“哪里。”
牛氏笑道:“你别客气了。俗语说一白遮十丑,她本来就长得美,这么白,美上加美,更美了,真令人羡慕。”牛氏夸赞的话突然变得简单了,除了美,就是白。
顾凌嘴角勾起的更深了。
薛姨妈自当牛氏是夸宝钗的,连连谦虚客气。
宝钗更加脸红了,她一进门就发现有位冷傲英俊的少年再看她,脸不自觉得红了;就在刚刚,那位叫顾凌的少年又对她笑了,他母亲又在不停地夸赞自己,宝钗娇羞的低下头。宝钗早听说过顾家大爷的冷名,今儿得见,却觉得他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可怕。
牛氏不等薛姨妈的脸上的笑意散尽,就已经转言去夸赞史湘云。“这孩子真活泼,慧敏大气,和我的侄女有几分相像,瞧着你就想亲近。”
史湘云笑嘻嘻的乐着,也不客气,大咧咧的回了句:“谢谢夫人谬赞。”
贾母假意说史湘云一句,脸上随即笑开了花,转而对牛氏解释:“她就这性儿。”
“性情真,我最喜欢,比那些假笑应付门面的好。”牛氏别有意味的一笑,余光扫过身边的宝钗。
众人都没察觉出来,气氛和乐的应和着牛氏。
宝钗走过去,笑着捏一下史湘云的脸蛋。口里嗔昵道:“淘气鬼。”
史湘云觉得宝钗在逗她,冲她呶一下嘴,搀着宝钗的胳膊,笑得更开心了。
牛氏笑容转淡,看一眼宝钗,问起薛姨妈:“今年多大了?定亲了么?”
薛姨妈一愣,微有些尴尬说了宝钗的年纪。
牛氏依旧笑着,脸上没有什么别的情绪,嘴里却道:“你也别要求太高了。”
薛姨妈稀里糊涂的应下,心里却越想越觉得不对味儿。听牛氏这话里的意思:是她这个做娘的不负责,太挑拣了,所以把女儿的亲事给耽搁了?
薛姨妈心里不好受,质疑的看着牛氏,再见她脸上的笑也不觉得亲切了。薛姨妈退到王夫人身边坐下,情绪不高的端起茶,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愤愤抑郁。
宝钗正和史湘云闹着,见母亲退后了,奇怪,笑着凑到母亲身边撒娇。薛姨妈勉强笑着,心晴到底没缓和回去。
牛氏和其它人说话的时候,黛玉一直和探春聊什么,顾凌的目光越过牛氏等人,若有似无的射往黛玉的方向。他就一直那样站着,看着,冷漠不语。
今儿个是贾母庆寿的最后一天,多数拜寿的早在前几天来的差不多了,故今日荣府这边,除了牛氏,鲜少有什么大人物来。只有四五名六七品小官之妻和几门远房的穷亲戚,她们来也就是表表心意,礼物拿的寒酸,也不好再府中多留,回了王熙凤,早早的撤了。午饭的时候,余下的只有牛氏和荣府那些人。
贾母内院中早搭了戏台,定了几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王熙凤在按排好酒席,请众人移步去看戏。顾凌方才和牛氏、贾母等人告别,贾母意欲留他,牛氏笑着制止了。
“才刚叫他强站在咱们女人堆里,已是他的极限了。”
贾母听此言,有些不好意思:“怪我想瞧他,竟忘了这边的情形。”贾母所谓的这边的情形是指荣府现在留下的都是女眷的情况。
牛氏余光看了一眼黛玉,笑着摇头:“别管他,他心里知足着呢。”
贾母没有细品味牛氏的话,只当她客气,也没继续再寒暄下去。因知道牛氏喜欢黛玉,坐席的时候,贾母特意安排黛玉坐牛氏的身边。贾母请牛氏点戏。牛氏让了一下,见贾母坚持,便点了一出《西游记》;贾母紧接着贾母让黛玉点,黛玉让王夫人、薛姨妈等长辈。牛氏见此,满意的笑了。贾母却硬要黛玉点了一出戏,之后也却没让王夫人他们点,叫王熙凤点,王熙凤知道贾母爱热闹,便了一出《刘二当衣》。贾母果然十分欢喜。
戏唱了一半,宝玉不知何时动宁国府跑了过来,凑在宝钗那一桌一块看戏。说是看戏,眼睛多是往黛玉那桌瞟。
至戏散时,贾母深爱那演戏的小旦的和一个小丑的,便命人带进来,细看时益发可怜见。因问年纪,那小旦才十一岁,小丑才九岁,大家叹息一回。贾母令人另拿些肉果与他两个,又另外赏钱两串。
凤姐见那小旦模样秀美,眉眼有几分像黛玉,只不过那小旦在气势上输了大半分,心里感慨她到底是卑贱的戏子,与富贵的官家小姐自然没法比。若在往常黛玉住在荣府,倒可说笑一笑。如今黛玉已经住在外府,林姑爷高升,将来又会嫁到顾家那样气派的人家,她自然不会多嘴多舌的瞎说。
薛姨妈眼瞧着那人,笑了笑,低声问王夫人是不是像一个人。
王夫人眼珠子懂了点,点头附和了一句。
贾母听见这两人嘀咕,笑问:“说什么悄悄话?”
王夫人因笑道:“我们姐俩说这孩子扮上活象一个人。”
贾母一时没反应过来,问是谁。
宝钗心里知道,只一笑,言语。宝玉看那戏子第一眼就瞧出来了,也不敢说,他怕一张口他和黛玉以后的关系更恶了。史湘云瞧出门道了,正要开口说,被黛玉抢了先。
“哎哟,那葡萄酸吧。”黛玉笑着掩嘴,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每个人听见。
桌子上的酒席吃完之后便上了许多茶点水果。黛玉说的那盘葡萄,距离她有点远。
牛氏笑着扬眉,伸手揪了一颗塞进嘴里。笑道:“甜的,你这正是‘吃不着葡萄嫌葡萄酸’。”
黛玉笑着冲牛氏呶一下嘴,权当谢意。
牛氏满眼关心的对她点点头。
贾母的注意力被彻底引到葡萄身上,连忙命人再捧一盘葡萄给黛玉。
黛玉笑道:“戏散场了,送屋里去再吃。”
众人一时无话,各自散了。黛玉陪着贾母等人一遭儿送走牛氏。牛氏临走的时候握着黛玉的手,问她何时回家。
贾母笑道:“今儿个再陪我一天,明儿个便回去了,我这心里头舍不得。”
牛氏对贾母笑了笑,道:“您有福气的,孙女儿们一个赛过一个。”有什么好舍得不得的,赶紧放入人走才好。
贾母微微感觉到牛氏话里有话,却也没去多想,笑着送走了他,拖着一身疲惫回房歇息。
王夫人从黛玉说吃葡萄的事儿听着就觉得不对劲儿,又说不出哪儿不对劲。她留薛姨妈母女娶她的房里吃茶,闲聊的时候扯起之前的疑惑。
宝钗嗤笑道:“母亲和姨妈之前说那小旦像的人可是林妹妹?”
薛姨妈和王夫人点头。
“我猜她瞧出端倪来,才岔开话的。”宝钗只点到这里,没多说。
薛姨妈细细寻思,方醒悟。黛玉和牛氏俩人一唱一和,就是为了反驳她说黛玉像戏子的话,变相的骂她吃不着葡萄嫌葡萄酸;没有人家的美貌,才嫉妒的来笑话人家的相貌像个戏子。
薛姨妈想到这,肺都要气炸了,狠狠地握拳,指甲抠进掌心里也不觉得疼。
王夫人也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心里暗暗埋怨黛玉。又想起牛氏离别前说的话,她问贾母黛玉何时走,明显是不想再让黛玉留在荣府的意思。
呵,好像他们荣府里有豺狼虎豹似得。
王夫人越想越憋屈,当下决定立即去找贾母,她就要让黛玉在荣府多留几日,看哪个牛氏能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哇~~终于完成任务,天啊十点半了,貌似也没时间干别的了,~~
、54第53章
薛姨妈便带着宝钗回梨香院;宝钗今天的心情儿恰好和相反;十分的愉悦。
薛姨妈见宝钗脸上洋溢着笑意,原本不是滋味的心稍微好受了些。
宝钗笑嘻嘻的搀着薛姨妈的胳膊;往她怀里撒娇。口里赞道:“顾家那母子瞧着是不错的。”
薛姨妈一听宝钗夸赞牛氏,皱起眉头。她今儿的差点被牛氏的暗讽气死;女儿竟然说她们母子不错!哼,有什么样的娘就有什么样的儿子,瞧顾凌那副冷冰冰装沉稳的矫情样儿;想起她就心烦!
“母亲,您说是不是?”宝钗心情大好的端起茶,饮用。
薛姨妈本以为宝钗是经过历练;懂人情世故的。“唉;你到底是年轻;不经世事,不懂人心的险恶。”
宝钗的好心情被母亲的一句训被打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