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红楼之‘林黛玉’ >

第24部分

红楼之‘林黛玉’-第24部分

小说: 红楼之‘林黛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丑!宝钗尴尬的无地自容,此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宝钗怒气冲冲地回到梨香院,薛姨妈正坐在炕上嗑瓜子,瞧见自己的宝贝女儿回来了,赶紧笑着叫她上炕。宝钗没吱声,看都没看一眼薛姨妈,自己跑进里屋,把自己关起来,任谁叫她都不应声。
薛姨妈从廖儿口中得知事情的经过,也气了一阵儿。薛姨妈想了一会儿,亲自下地,拍门叫出宝钗。女儿一开门,红着眼睛钻进她的怀里。薛姨妈一阵心疼,也跟着哭起来。薛蟠一进门,看着自己的母亲妹妹哭作一团,吓得忙问出什么事儿了。
薛蟠听说事情的经过之后,糊涂道:“这不是好事儿么,宝玉理你不理她了,你们正好加深感情。”
“你懂什么!抢来的和别人吃剩下的能一样么。”
薛姨妈打了个不太得当的比喻,也是因为护着宝钗,顾不得什么慈爱的形象了。薛姨妈怕薛蟠还不懂,又拿香菱当初的事儿比较。
薛蟠有点明白了,当初他把香菱从那个姓冯的手里抢过来时,‘品’起来时,确实觉得特别的‘香’。
“那怎么办?”薛蟠一屁股坐下来,盯着宝钗看,想听听她的想法。
“我就是咽不下去这口气。”宝钗哭够了,擦干自己的眼泪,恢复了往常的冷静。
后宅的事儿薛蟠没个办法,她倒见过黛玉一次,就是他们薛家举家来贾府那日,他远远的扫了一眼贾母身边的姑娘,长得清丽貌美,柔柔弱弱的,让人忍不住想护在怀里,好好地疼爱。如果能和那样的女子……他死也甘愿了。
薛蟠明知不可能,还是笑着把心里话说出口:“你咽不下气?这好办啊,哥娶了她,天天替你收拾她。”
“呸!真不要脸。”薛姨妈笑着轻轻地打薛蟠一下,骂他道:“你别痴心妄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宝钗眼里闪过一丝狠厉,转瞬消失,随即带着笑意和薛蟠半开玩笑半认真道:“哥要是真娶了她,我也放心了。”
宝钗脑子里不禁浮想出黛玉嫁给她大哥的情形,就她那小身板,一准被她大哥折磨烂了。若是黛玉平日不拿那种趾高气昂的态度对她,她或许会觉得自家大哥配不上她,可现在,她倒觉得她配不上她大哥呢。
宝钗冷笑道:“这事儿也不是不可能,是吧?”宝钗扭头问薛姨妈。
薛姨妈笑骂:“他脑子一贯不灵光,说些混话也就罢了,你怎么也如此。你大哥脾气温顺谦和是个求上进的,也许能成。以他现在的名声,贾家老太太第一个不同意,更别说她在扬州做大官的父亲了。”薛姨妈看眼薛蟠,叹气道:“属你不争气。”
薛蟠冤枉:“好端端的怎么扯我身上来了,咱这不是为了博妹妹一笑,牺牲一下自己嘛。”
宝钗听这话,晓得薛蟠是好意哄她,跟着笑了。
薛姨妈见她脸色好了,劝道:“你也别在这事儿上较真,不过是小孩子打赌的小把戏,或许没你想的那样复杂。咱们趁着这机会,好好地抓着宝玉便是,别想其它的。至于你这口气,早晚会出的,我看离这天不远了。”
“怎么说?”宝钗问。
“你们许还不知道,黛玉她父亲从扬州来信了,求的是顾太傅长孙的亲事。那是什么样的人家?我和你姨母都不看好这个,等着吧,他们父女攀附富贵的算盘一准落空。到时候,你这口恶气不就出了?”
薛蟠插嘴道:“哪里是什么攀附富贵,按品级家世配得上的,只可惜林家支脉单薄了些,和他家联姻,除了那点盐,真没什么好处得。我要是顾太傅,肯定不会选这样的人家,找个背景强大的多好,郡主啊,公主啊,都可以求的。再不行,和平西大将军府也成。”
平西大将军秦智睿统领三十万精兵,祖上三代从武,军功赫赫,如今的妻子正是当今皇帝的亲妹妹鄱阳公主。
听薛蟠说的前半部分话不中听,可后半部分确是实打实的实话。宝钗也觉着这门亲事不靠谱,林如海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说林黛玉那样的,别说嫁给人家的长子,就是庶子也要考虑考虑的,那身子板,能生孩子?宝钗可听说了,整日吃药的人,可是不许有孕在身的。
虽说林黛玉从扬州回来之后,脸上的肉比以前多了点,可她那身量还是太苗条,哪有自己长得富贵讨喜?
宝钗如此想,心里宽松多了。算了,她就大人有大量的忍一时。等着吧,有她出丑的时候。
宝钗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等宝玉再来之时,待他又是十二分的好。日子久了,宝玉渐渐地对宝钗有了依赖,每日若不去瞧她一眼,心里就觉得不舒服。
林甸正在做功课,黛玉便坐在窗下继续做衣裳,只要缝上两个袖子就算妥当了。正在这时,外间传来说话声,有人问她在不在。黛玉抬眼看林甸,正认真地低着头练字。她悄悄地笑了一下,轻轻地放下手里的东西,轻抬脚往外走,身后突然传来笑声。
“噗——姐姐,你像个小偷。”见黛玉回身瞧他,林甸立即捏着下巴,做出欣赏状,无奈地对黛玉叹口气道:“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黛玉被自己弟弟调笑了,假意恼道:“胡闹,给你请先生,就学了这个?”
林甸笑着摇摇头,他的桌案右边有两摞书,左高右矮,应该是一边读完的一边没读的。他从高的那边翻出一本来,将正面冲给黛玉。
“我自学的。”
黛玉看了眼书的名字,《晋书》,里面的陶侃传中确实有类似的话。黛玉笑了笑,嘱咐林甸好生做功课,转身出去了。
黛玉在口上不敢过多表扬林甸,怕他骄傲之后不晓得虚心。她只能在心里偷偷地称赞林甸的聪慧。这孩子如果不读书真是大清国的损失,他绝对遗传到林家人的才华基因。
“林姑娘?林姑娘?”
陈嬷嬷叫了两声,黛玉才回神儿,问她有何事。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麽哒~~~不要霸王,记得留言,么么哒





、3231


“老奴也是着急没主意;在园子里瞎转悠,也不知怎么就跑到您这来老奴遇着麻烦了;求姑娘给我拿个主意。”陈嬷嬷急得额头冒汗;继续道:“我那妹妹;您见过的;如今她跟着楚家搬来京城,便想着赎我出去享福;她在东市街已经给我置办了三间房,只等着我去住。
我今天便去找了琏二奶奶;求她放了我,这赎身的钱我早准备好了;可二奶奶那头不放人;我加了价钱,二奶奶仍不肯,说不是钱的问题,因我照顾惯了巧姐,她安心,不想再用别人。
哎呦喂!您说说,我这是得罪哪尊大神了哟,别人伺候主子十几年,想赎身求一求就是准,人家主子们不但不要赎身的钱,还给银子恩典。我尽心尽力在贾府做活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到我这自己个儿拿钱都不行呢。”
荣国府怎么说也算作大户,不会死掐着一个人不放。再说凤姐所谓的陈嬷嬷‘重要’的话,分明就是胡扯,她那人最不讲情面,少了谁都一样活。
黛玉觉得这里面必然有什么弯弯道,陈嬷嬷一个下人没什么可图的,那么凤姐儿必然是盯上了陈嬷嬷的妹妹,或者说是楚家。她肯定是想在这里头做点文章,引起楚家人的注意。
这种事儿黛玉一个外人不好插手,再说就算她插手了,凤姐也不会听她的,只会徒惹人讨厌罢了。
陈嬷嬷如果想赎身,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王熙凤如愿。
黛玉看也就只能在口头上提点一下陈嬷嬷,至于能不能办成还真的取决于楚家。
“你妹妹那边怎么想的?”黛玉问。
“她自然一心一意的盼着我出去,说实话,她是嘴上叫我姐姐,心里头把我当老娘孝顺的。”陈嬷嬷说着,泪眼婆娑。
黛玉又问:“你觉得她能不能请动楚家的女主子或是男主子来一趟?”
陈嬷嬷茫然,她不明白他赎身的事儿为什么会掺和到楚家的主子。♀莽荒纪却也老实的回答黛玉:“楚公和老夫人可请不动,她不过是个妾室,哪有这个能耐。楚公倒是有个小儿子,名唤楚浪,姨娘生的,年近弱冠,求求他或许可行。”
“我猜二嫂子是有意结交楚家的,既没有女主人来,便请那位小爷来找琏二哥,巧言说道几句,他们必能恩典放了你的。”
陈嬷嬷觉得在理,磕头谢过黛玉之后,赶紧传话给妹妹。不出两日,楚浪受陈姨娘之托下帖子来拜见贾琏。贾琏果然热情的接待,并允诺恩典了陈嬷嬷。
贾琏和王熙凤到底没白忙活,从楚家那里接了个小活儿,以后京都城通明客栈的禽肉蔬菜全都从她们的农庄上买进,价钱比市价高出一半来。小一年,就会有七八百两银子进账。
陈嬷嬷临走那日,特来告别黛玉。说了一些感谢的话语之后,陈嬷嬷变得吞吞吐吐。黛玉只以为她舍不得,笑着多留她一会儿,并叫人去取来一对她从扬州带回来的玉镯送给陈嬷嬷。
陈嬷嬷咬着唇,死活不接。她挣扎了会儿,终于下定决心道:“左右我要走了,不怕二奶奶的淫威。姑娘,您后在这多加小心着些,这府里头可没您瞧得那样好。”
陈嬷嬷吸口气继续道:“昨儿个我哄完巧姐儿精神的睡不着,便寻思这去外头走一走,路过二奶奶的房外。我听见有说话声,就多心听一听,可了不得,他们俩正算计着您哪。”
“我?”
“对!”陈嬷嬷继续解释道:“二奶奶说林姑爷给您相了一门亲事,老太太已经下了帖子,那边人不日就会过来相看。好像是老太太瞧不上这门亲,让二奶奶想办法。二奶奶就和二爷商量着如何毁了这桩亲,他们打听了人家的喜好,好像不喜欢香料,一闻就打喷嚏,还说要给姑娘下点药,显得病怏怏的才没人敢要。”
陈嬷嬷一口气说完,见黛玉沉默不语,以为她不相信,赶紧举手发毒誓证明自己说的实话。♀天价契约:天才宝贝腹黑妈
黛玉笑着拦下陈嬷嬷,她自然信陈嬷嬷的话,平日她与陈嬷嬷无冤无仇,陈嬷嬷不至于闲得慌,要在临走前来一出挑拨离间。
王熙凤有什么手段黛玉自然知道。黛玉也知道她以前能在贾府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是因为贾母疼爱的缘故。
以前的日子,一直顺着贾母盘算着的生活发展。现在林如海突然表明亲事的态度,给贾母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林如海完全没有把她最疼爱的宝玉列在考虑之列,这令贾母十分不高兴。
好像什么东西什么人只有她不要了,别人才可以去要;她没放弃的,谁都不可以和她抢。
这就是所谓仁慈和宽厚的贾母!
黛玉想想便觉得好笑,贾母这种带着伪善面具的人比真小人还要无耻。
黛玉暗暗下决心,就为了不让贾母得逞,她也要争下这口气。
过两日,王熙凤果然平儿来给黛玉送了各种香料以及三套颜色华丽的衣裳。平儿一再转达王熙凤的话,请黛玉务必在重要的日子之前将新衣熏香,然后再穿出去见客,方显着对客人的尊敬。
黛玉正要应承,突然听见有人说话,转头看竟然是宝钗。
宝钗笑着看黛玉和平儿,解释道:“刚才我在路上远远地见平儿姐姐带着人往这走,一时好奇就凑过来了。”
宝钗往丫鬟们放下的东西那瞧,竟是十几样香料和华丽贵气的衣裳,心知这是平儿受了王熙凤之名送来的。这几天她总看见王熙凤房里的平儿往这边跑。宝钗自觉得她黛玉各方面条件相当,免不得起攀比之心。
三春姊妹待她不如黛玉也就罢了,连凤姐那里也怠慢她。虽说她家不缺这香料衣裳什么的,可她好歹也是贾府的客人,和黛玉一样是荣府的外戚,凭什么两种待遇。
宝钗心里顿时生了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