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千金-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话音刚落,丫鬟正要答是,门口的丫鬟突然禀声道:“二少爷和二少奶奶到。”
话音刚落,穿着一身红色万字穿梅团花云锦直裰的周世瑛和穿着一身大红色百蝶穿花纹的遍地金褙子的王檀便从门口走了进来。
王檀今日梳了牡丹髻,髻上插了金钗步摇,带了一对紫荆花镶宝石的耳坠,打扮得极为雍容华贵,加之面容精致,脸上带着新婚时的娇羞,亦步亦趋的走在周世瑛身后,身上环佩轻轻作响,带着一种不能令人忽视的华美。
他们走上前去,先给继远侯和白氏行了礼。
白氏看着她们,笑着道:“你们终于来了,我正要派人去问你们什么时候到呢。”
终于?这是说他们来晚了?
王檀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看起来也不过辰时刚过而已,她可记得她五嫂进门的时候,可是辰时三刻才开始敬茶认亲的。看来这继远侯府的规矩果然跟她们王家的有些不一样。
周世瑛听着白氏的话,却是无声的讥笑了一下,然后却并不多言。
王檀笑了笑,然后屈膝对白氏和继远侯请罪道:“都怪媳妇和二爷不好,让太太和公公久等了,太太和公公恕罪。”有些事是不能争辩的,争辩了反而容易落了个“忤逆不敬婆母”的名声。
继远侯冷冷的“哼”了一声道:“我还以为我喝杯媳妇茶,还得等到中午去呢。”
白氏转过头来,连忙劝继远侯道:“侯爷,如今是瑛哥儿大喜的日子,你少说两句。他们年轻,有些事做的不周全也是人之常情,以后妾身会教着瑛哥儿媳妇的。”
继远侯再次不满的“哼”了一声,接着却不再说话。
白氏又道:“好了,好了,时候也不早了,开始敬茶吧。”说着转头吩咐丫鬟摆上锦垫和端上茶水来。
王檀看着笑了笑,突然出声道:“慢着。”
堂屋中其他人惊讶的看向王檀,带着不解和疑惑。就连蒋氏也讶异的看着王檀,开口道:“瑛哥儿媳妇,你……”
王檀缓缓的继续出声道:“在敬茶之前,我和二爷是不是该先拜拜仙逝的婆母?”
杜氏惊讶过后,看着王檀的眼神不由多了几分不明的神色。这个新进门的二弟妹,看来也不像是软弱的脾性。白氏早上敢用罚丫鬟来给她一个下马威,她现在就敢先侯夫人来反击。凡是做继室的,没有一个不会介意原配的,明明已经是一个死人,却还偏偏事事压在继室上头,在原配的牌位面前还得行妾礼,是个女人都要有几分不甘心,更何况是白氏。简直是戳她的痛脚。
而白氏听到王檀提起已经去世的桑氏,脸上果然青黑了几分,手用力的握成拳头。
而王檀却像是什么都看见似的,继续道:“二爷虽不是先婆母亲生,但却记在她名下,更得她眷顾抚养在膝下,二爷能有今日成就,先婆母功不可没。更何况,先婆母是公公的原配,于情于理,我和二爷都该在她牌位之前敬一杯茶。”
周世瑛听到王檀的话,一本正经的附和道:“还是你想得周到,当年母亲将我视若亲儿,抚育我无微不至,我伤心于她英年早逝,无机会孝顺于她。如今儿子娶亲,自然该在牌位前告知一声,望能母亲在地下也能欣慰几分。”说完又望向白氏,道:“太太一向自诩敬重母亲,该不会反对吧。”
白氏怒瞪着王檀和周世瑛,几乎恨得要咬碎了牙。可偏偏他们说得合情合理,她还反对不得。她一个继室,阻止继子儿媳给过世的原配敬茶,传出去,她的名声都该坏了。
周世珊看着母亲被周世瑛和王檀故意为难,不由有些暗暗着急。再看着白氏无法掩饰的憎怒表情,只怕被别人看见了传出去要生出闲话来,便不由连忙开口道:“二哥二嫂,我知你们孝顺,只是如今时候不晚,不如你们先给父亲和母亲敬了茶,然后再去给先夫人敬茶,您们看如何。”说着又欲向继远侯寻求帮助,道:“父亲,您觉得呢?”
不等继远侯说话,王檀先开口道:“二妹妹,望你明白,我并非针对太太。只是这尊卑有序,先婆母为原,太太为继,礼法之上,哪有先敬太太,后敬婆母的道理。这要传出去,外人要道我们继远侯府没规矩了。”
周世珊张了张嘴,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周世瑛望向继远侯,开口道:“父亲,我和檀姐儿欲先去给母亲敬茶,希望您能同意。”
继远侯半闭着眼,沉吟了一会。他虽不喜周世瑛,但对早逝的发妻,却多少有些歉意和愧疚的。再看看周世瑛,脸上明摆出的一副“你不同意我也非要去”的表情,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接着难得的好声好气的道:“先去祠堂吧。”
王檀和周世瑛站在周家的祠堂里,对着上面先继远侯夫人桑氏的牌位敬了茶,顺带上了三炷香。
周世瑛看着一众祖宗牌位之中桑氏的牌位,面上露出几分伤感黯然的表情。他和桑氏虽不是亲母子,却是有真感情的,母子情分甚至不亚于他和他的生母桑姨娘。小时候她抱着他教他认字读书,他每认得一个字她便高兴的亲他一口,赞一声“我们瑛哥儿真棒”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却是亲人已逝,独留下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周世瑛叹息一声,然后从回忆中回过神来。王檀伸手握了握他的手,无声的安慰着她。周世瑛则是转过头来看着她,弯了弯嘴角让她不用担心。
王檀转过头来,看到站在旁边,一脸苦大仇深的白氏。有心想要再恶心恶心她,便走过去,笑着开口道:“太太,听闻您一向敬重先婆母如敬菩萨,如今您可要给婆母也敬三炷香。”
白氏气得差点一口血吐出来,可偏偏一句反对的话都说不出来。
又哪个女人愿意在另一个女人面前行着妾礼,若是可以,她连看一眼桑氏的牌位都不愿意。可这个王氏偏偏非要跟她作对。
王檀好像一点没发现她的怨怒之色,反而去吩咐丫鬟道:“去将香点起来,太太要给先夫人上香。”
丫鬟道是,然后从桌案上拿了三炷香放到蜡烛上面点起来,接着递给白氏道:“夫人,您请。”
白氏心中再恨,如今也不得不将香接过来,不甘不愿的走到桑氏的牌位面前,敷衍的行了礼,然后将香交给旁边的丫鬟插在桑氏的牌位前。
白氏看着站在她面前,一副看笑话的表情絮絮叨叨说着“太太果真贤惠”“太太果真有德有范”“儿媳一定向太太学习”的王檀,恨不得一巴掌扇过去好让她停止了说话。
白氏在心里恨声道:走着瞧,当婆婆的要拿捏媳妇,方法多得很,以后有你好受的。
第135章 周家的人事关系
王檀捧着将一个龙凤呈祥的青花茶碗举过头顶;笑眯眯的道:“太太,请喝茶。”
白氏看着面前这张脸;气都要气饱了;哪里还有心情喝茶。过了好一会之后,白氏才将茶碗接过来;只沾了沾嘴唇便放到了桌子上。然后将一个红包和一个放着赤金头面的楠木匣子递给王檀,声音略有些冷淡的道:“进了我们周家的门,就是我们周家的人。以后好好照顾瑛哥儿,做好为人媳妇的本分,切记不可善妒口舌。”
王檀双手恭敬的接过匣子;道:“谨记太太教诲。”然后看叶不看便直接将匣子交给了身后的莲雾。
王檀又奉上开箱礼。给白氏和继远侯的都是两双鞋子。白氏将鞋子拿在手上打量了一番,然后便有些无趣的交给了身后的丫鬟。
王檀在心中笑了笑,她的针线学得完;但有个好师傅教导,学得并不算差。尽管如此,给白氏和继远侯的鞋子却都是贺麼麼做的,她不过是意思意思的缝了几针而已。贺麼麼原就是尚功局里放出来的麼麼,她的针线绝对每人能挑出毛病来。
敬过了公婆茶,接着便是认亲。
继远侯府在继远侯这一代是独苗,因此周世瑛并没有叔伯婶娘之类的,其他的族亲则都已经分家居住。
继远侯膝下三儿三女,长子周世琨,为孙姨娘所出。孙姨娘原是从小伺候继远侯的丫鬟,桑氏进门后被抬做姨娘。后桑氏落了一子并被诊断无法生育后,幸运生下庶长子。
周世琨比周世瑛年长一岁,如今二十三。娶妻杜氏,为光禄寺卿杜大人的庶女。周世琨膝下有一儿一女,长子笍哥儿为杜氏所出,今年五岁,但因为病着便没有抱到前头来。女儿篱姐儿三岁,为姨娘所出,因其是庶出,所以也没有抱到前头来。
排行第二的自然便是周世瑛。
排行第三的则是白氏所出的周世玹,年十六。已跟宁安郡主的嫡长女定了亲,婚期定在今天秋日。说起来这位周三少爷结亲时还经历过一番坎坷。当初白氏欲为其求娶皇后的亲妹,裕亲王的嫡次女常琳郡主,被裕亲王妃所拒。后又求娶寿阳长公主的嫡孙女,又被拒。最终求娶了宁安郡主的嫡长女。
宁安郡主在京中算不上出彩的人物,其父平王虽有个王爷的爵位,但略显平庸。宁安郡主的生母原是平王的侧妃,先平王妃死后,哄着平王将其扶正成了王妃。但平王妃生宁安郡主时还只是侧妃,宁安郡主算不得嫡出,本不能得封郡主。但因平王仅此一女,又宠爱其生母,于是为其请封了郡主之位。
宁安郡主的夫家姓高,勉强算是书香望族。
三女中,长女周世瑶为凌姨娘所出,凌姨娘与孙姨娘一样,同是从小伺候继远侯的丫鬟,后被抬做妾室。周世瑶在两年前已经出阁,其夫是去年的新科进士刘安。其跟着丈夫外放,因路途遥远,并未回来参加她和周世瑛的婚礼。
次女周世珊,白氏所出。幼女周世珑,桑姨娘所出。但周世瑶自小便被白氏抱养在身边教养,听闻跟周世瑛和桑姨娘并不亲近。
论起周家两位小姐的容貌来,周世珑要比周世珊出挑许多。周世珊虽然也是花容月貌的美人,但在京中与众贵女相比,只能算是中上姿色。而周世珑则是真正的绝色美人,肤白桃腮,翦水秋瞳,顾盼流转,一眼见到便让人惊艳的那种。
子女外貌来自父母,继远侯的外貌不算出彩,偏周世珑和周世珊的外貌都十分出色,想来桑姨娘的容貌也该是极为出色的,至少应该比白氏要出色很多。只是不知继远侯为何不喜容色出挑的桑姨娘,反而对相貌略逊的白氏看重有加。
不过论起行举来,周世珊却要比周世珊要大方得体许多。周世珊的行为举止就像是标准的大家闺秀,一言一行都透着优雅和大家风范。再从刚才她替白氏说的话来看,也能看出其性子极为伶俐聪颖,在王檀看来,至少要比白氏聪明许多。
在给王檀行礼时,她表现得极为亲切和大方,甚至还能提起许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许多年前在宫中与嫂嫂见过一面,那时嫂嫂受秦家的五小姐诬陷,我还曾替嫂嫂作证来着。那时候觉得嫂嫂亲切,还想结识嫂嫂来着,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没想最后您做了我的嫂嫂,我们成了一家人,可见这缘分真是奇妙。”
王檀这才想起来,当年太后千秋节,邀请了京中一众贵族千金入宫,她被秦蓉诬陷推倒她毁她容,确实有个与她差不多年纪的姑娘给她作证说是亲眼看到秦蓉是自己摔倒的。
这话中说看她亲切想结识她怕是客气话,若不然大家都在京中,加上有这点恩情在,想认识她还是很容易的。只是一件发生了有五六年之久的事情,她却还能清清楚楚的记得,这份记忆和城府便不可小觑。
王檀笑了笑对她道:“你不说我还差点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