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生活的艺术 >

第18部分

生活的艺术-第18部分

小说: 生活的艺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脱的经验

解脱是可能的。人可以从习性反应、痛苦中获得自由。佛陀说:

这种经验超越身心世界,不是此界、不是彼界、不是二者、不是日月、我称它无生无灭、无住也无生死。它不需要支持、不需要培养、不需要根基,这是痛苦的终点。(注四)

佛陀也说:

有一个无生、无成、无为、无条件的存在。若非如此,将无法从有生、有成、有为、有条件中解脱出来。但因为有一个无生、无成、无为、无条件的存在,才能从有生、有成、有为、有条件中解脱出来。(注五)

涅槃并非只是死后的状态,它是此处此刻可经验到的。用否定语来措辞形容它并非因它是负面的经验,而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形容涅槃。每种语言都有描述身心现象的用语,但没有用语或观念可描述超越身心的东西。任何类型、任何比较都无法形容,我们只能用“它不是什么”来形容它。

事实上,想要去形容涅槃是毫无意义的,任何的形容只会带来混淆,不必去讨论或争辩它是什么,重要的是去体验它。佛陀说:

能息灭痛苦的珍贵真理,必须亲自去实践它。(注六)

当一个人已证得涅槃时,涅槃对他而言才是真实的,此时所有对涅槃的争辩都变得不相关了!

想要体验解脱的究竟实相,首先必须穿越表面的实相,去经验身心的消融状态。越能穿越表面的实相,就越能止息贪瞋和执着,也就越接近究竟的实相。一步一步努力去做,自然就能到达涅槃的境界。不必去渴求,或怀疑它的出现。所有正确修习正法的人都会到达这个境界。涅槃何时会出现,没有人知道,一部分依各人所累积的习性反应而定;一部分依各人努力根除的程度而定。要达到此目标,我们所能做且必须做的就是持续观察而不起习性反应。

我们无法决定何时会证得涅槃,但我们可以确定使自己朝向目标不断前进。我们可以控制现在的心。无论体内或外在发生什么事,都能保持平等心,此时此刻我们就达到解脱。已到达这种最终目的人说:

贪瞋痴的息灭就是涅槃。(注七)

内心灭除贪瞋痴,就体验到解脱。

我们正确修习内观的每一分钟,都可以体验解脱。毕竟,法的定义是不仅在未来,当下也有结果,在过程中的每一步我们都会得到好处,而且每步都直接能向此目标。此时此刻,心远离了习性反应,就有一颗安详的心,每个这样的时刻使我们越接近全然的解脱。

我们不能努力去培养涅槃;因为涅槃是培养不出来的,它原本就存在的。但我们可以努力培养通向涅槃的特质--平等心的特质。观察实相而无习性反应的每一时刻,我们就向究竟的实相前进。心的最佳特质是拥有全然觉知实相的平等心。

真正的快乐

佛陀曾被问及何谓真正的快乐,他举出许多产生快乐的正当行为,这些行为才是真正的幸福。所有的幸福(喜悦)分成两类:一是实现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而造福他人(众善奉行);一是自净其意(净化内心)。个人的善是无法脱离他人的善,最后佛陀说:

当面对生命的起起落落,保持心境平稳,不受动摇,没有瞋恨,不生不净烦恼,总是觉得安定,这就是最大的快乐。(注八)

在个人身心的小宇宙中或外面世界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能面对它--没有紧张,没有被压抑的贪瞋心--而是用全然的放松,发自内心深处的微笑。不论是面对喜欢或不喜欢、想要或不想要的每种状态,都没有焦虑,在了解无常后感到全然的安定,这就是最大的喜悦。

明白你是自己的主人,没有任何事可以击败你,你可以微笑地接纳生活中的一切--这就是心的完全平等,也是真正的解脱。透过内观的修习,当下就可以获得这些。真正的平等心并不是消极的疏离,不是逃避生活的困境,也不是把头藏在沙堆里的人。心的真正平衡是基于对问题的全然觉知,能觉知所有层面的实相。

没有贪瞋心并不是无感觉地忽视他人的痛苦,而只管享受自己的解脱。相反地,真正地平等心有很恰当的称呼:“圣者的无分别”。它是生动有力的品质,是内心净化的表现。当一个人能从盲目反应的习惯中解脱出来,它的心开始能采取对自己或他人有创意的、有建设性的、有意的积极行为,有了平等心(舍),纯净心的其它物质会接着产生: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的善意与爱心(慈);同情别人的失败与痛苦(悲);分享别人的成功与好运(喜),这四种物质是修习内观必然的结果。

原先,我们总是留住自己喜好的,而把不喜欢的推给别人,而现在我们明白自己的快乐并不是建立在他人的牺牲上;给别人快乐才会带给自己快乐。因此我们要与人分享我们的安详,并且脱离痛苦,体验解脱的喜乐,我们体会到这就是最大的善。因此我们也希望别人能体验这种安详,并发现这个离苦的方法。

这就是修习内观的合理总结:metta bhavana(修慈)--对他人生起善意。以前刚开始,可能只有口头上的修慈悲心,内心深处贪瞋仍继续着。而现在习性反应的过程有时会停止,自我的恶习消失,从内心深处自然地生起善意、慈悲。以纯净心全力为后盾,慈悲心变得强而有力,能产生安详和谐的气氛,来利益众生。

有人觉得保持平等心就无法过多彩多姿的生活,就好像画家有许多色彩可挑选,却只选用灰色。或有人会弹钢琴,但是只选择强奏C中音。这是对平等心的误解。事实上,以往这钢琴已经走调而且我们不知如何弹奏它,若只是胡乱敲击键盘自我表现一番,如此只会弹出不和谐的音调。但如果学会调音并正确弹奏乐器,就可以产生音乐,从键盘最低到最高的音阶,所弹奏出的每个音符都是和谐而美好。

佛陀曾说:净化内心之后,能获得圆满的智慧,我们经历到“喜、悦、平静、觉知、彻悟、真乐”(注九)有了平等心,我们更能享受生命。当愉快时,我们当下具有全然不散乱的觉知去尽情欣赏它。但当愉快的经验消失,我们不会苦恼,我们依然微笑,明白它终究会改变的。同样的,不愉快时,我们也不会沮丧,会去了解实情,并且也许能找出解决之道。假如我们力有未逮,还是可以保持祥和,因为我们充分知道这种现象是无常,一定会消失。这样心情放松,我们可拥有更愉快和丰富的生命。

有一个故事提到,缅甸人曾经批评乌巴庆的学生们说:“你们欠缺内观者应有的严肃举止。”批评者承认这些内观者在课程当中认真地学习,但课后他们总是显得愉快而面带微笑。当这些批评传到受人尊重的缅甸和尚伟布萨亚道(Webu Sayadaw)的耳朵中,他说:“他们微笑,因为他们能微笑。”他们的微笑并非是执着或无知的微笑,而是法的微笑。一个已净化内心的人不会再愁眉苦脸。当痛苦去除,他自然微笑。学得解脱之道,他就自然地感到快乐。

这微笑发自内心,表现出安详、平等与善意。每种情况下都保持灿烂的微笑,这是真正的快乐。这就是法的目标。

问题与回答

问:我想知道处理身体疼痛的方法是否也可用于处理妄念?

答:只要接受心中有妄念或情绪在。这妄念以前被压抑住,现在浮现到意识层面。不需要再探究细节,只要接受它,情绪就是情绪。在这时候,你身体感受到什么?每种情绪在身体上必会产生感受,开始去观察这感受。

问:那我们要去找寻和这情绪有关的感受吗?

答:观察任何产生的感受。你无法发现何种感受和情绪有关联性,绝不要做这样的事,那会徒劳无功的。有时候当情绪生起时,你的身体会感觉到与这情绪相关的感受。只是去观察这些感受并明白:“这些感受是无常的(anicca),情绪也是无常,让我看看它延续多久”你会发现你砍掉了情绪的根源,它消失了。

问:你认为情绪和感受是一样的吗?

答:他们是一体两面,情绪是心理的,感受是生理的,但两者关系密切。事实上,心中产生情绪,身体上也会随着有感受产生,这是自然的法则。

问:但情绪本身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吗?

答:当然是心理现象。

问:心也是整个身体吗?

答:它和整个身体是紧密相关的。

问:心识是否存在身体的所有原子中?

答:是!这就是为什么情绪和相关的感受会在身体内的各处生起。如果你观察全身的感受,你也一定观察到和情绪相关的感受,那你就能脱离情绪。

问:如果我们坐着而没有感受任何感受,这种修习还有益处吗?

答:如果你坐着观察呼吸,可以使心平静下来并集中,接着去观察感受,但除非你能感受到感受,否则净化过程无法进行到深层。在内心深处,习性对持续发生的感受不断起反应。

问: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有片刻保持不动并观察感受,那有帮助吗?

答:当然。当你没有其它工作,即使是睁开眼睛,你应觉知你自身的感受。

问:老师如何判认学生已证得涅槃?
答:有学多的方法去检查是否真正体验到涅槃,但老师必须很正确的受过训练。

问:内观者如何自知(证得涅槃)?

答:由生活中的改变即可知。真正体验涅槃的人会变得神圣且内心纯净。对根本的五戒的任何主要原则,他们不会触犯。对自己的错误不会隐藏,且尽力不再犯同样错误。他们会放弃对典礼仪式的执取,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只是外在形式,空洞而无体验内涵。他们对走向解脱的正道怀有不可动摇的信心;他们不会再摸索其它的方法。最后,自我的幻影会被粉碎。如果有人声称已证得涅槃,但他们的内心仍和以前一样不净,行为也和以前一样不恰当,这就有问题。生活的方式会显现出是否真正证得涅槃。老师不应该发出某学生已证涅槃的“证书”,否则将会变成师生建立自我的竞争。学生会努力想得到“证书”,而老师发出的“证书”越多,老师的声望也会提高。涅槃变得次要,“证书”反而居首位,变成一种疯狂的游戏。正法只是帮助学生证得涅槃,变得自在解脱。老师教导的真正目的是确实地帮助学生,而不是提高他们地自我。正法不是游戏。

问:精神分析法和内观法有何不同?

答:精神分析法系指试着将那些强烈影响现在心理地过去事件,召回至意识层面。而内观法是带领内观者到习性发生的内心最深层面,精神分析所召回每个事件,在身体上都会伴有感受,内观以平等心观察全身的感受,使无数层的贪瞋习性生起及灭去。内观处理习性反应从根源下手,很快且很容易从习性解脱出来。

问:何谓真正的慈悲心?

答:它系指服务、帮助别人脱离痛苦的愿望,但不能有执着。如果你为别人的受苦而哭泣,只是让自己不快乐,这并不是正法。如果真有慈悲心,用所有的爱尽力去帮助别人。如果失败了,笑一笑,再找寻其他的方法。你的付出不要求结果,真正的慈悲来自一颗平衡的心。

问:您能说内观(毗婆奢那)是证悟的唯一方法吗?

答:经由检查自己及消除贪瞋习性可达到证悟。这种方法即是内观,不管你如何称呼。有人未曾听过“内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