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念
观入出息也同时是修正念的方法。我们的痛苦来自于无明。'我们随着外境起习性反应,因为看不清自身的实相,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大部分的时间,心都是在胡思乱想。迷失在贪爱、嗔恨中,我们对于眼前发生的事视若无睹,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然而,当下这一刻对我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可能活在过去,因为它已经消逝无踪;我们也不可能活在未来,因为它是永远难以掌握的。我们只能活在当下。
我们随着外界起习性反应,因为看不清自身的实相,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大部分时间,心都是在胡思乱想,它活在过去的记忆里,忽喜忽悲;它热切地幻想者未来,或恐惧着未来。
迷失在贪爱、謓恨中,我们对于眼前发生的事视若无睹,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然而,当下的这一刻对我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可能活在过去,因为它已消失无踪;我们也不可能活在未来,因为它是永远难以掌握的。我们只能活在当下。
如果我们对自己当下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不仅注定要重复过去的错误,同时也绝不可能完成未来的理想。相反地,如果我们能培养出觉知当下的能力,就能以过去为殷鉴,来指引未来的方向,如此才能够达成所愿。
正法就是活在当下的大道。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觉知当下的能力。我们需要一个方法,能让我们觉知当下的实相,而“觉知呼吸”就是这样的一个方法。修习这个方法,能够让我们觉知当下的自己:现在是入息,现在是出息。借着对呼吸的觉知,我们开始觉知当下。
另外一个练习观入出息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希望能体悟终极的实相。将注意力置于呼吸上,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对自己未知的部分,让潜意识成为意识。呼吸就像是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因为它的运作方式,既属于潜意识,也属于意识。我们可以刻意克以某种方式去呼吸,也就是去控制呼吸,甚至也可以暂时停止呼吸;然而,当我们不去控制呼吸时,它不须提醒也会继续运作。
举例来说,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稍微用力地刻意呼吸,这样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当我们对入出息的觉知变得清晰稳定时,就可以任它自然地呼吸,不论是重或轻、深或浅、长或短、快或慢,都任由它去,不需调整,只要去觉知。经由这种对自然呼吸的觉知,我们开始观察到属于潜在活动的身体自主功能。从观察刻意呼吸的明显实相,渐渐发展到观察自然呼吸的细微实相。也就是我们已开始将觉知,从表面的层次转移到较细微的层次。
另一个练习观息的原因,是因为想要远离贪嗔痴,必得先觉知到它们的存在。在这方面,观息可以帮助我们,因为呼吸是我们内心状态的一面反射镜。当心镜平和时,呼吸规律且温和。但是等当负面情绪由心中生起,无论是生气、憎恶、恐惧、或激情,呼吸就会变得较粗重而急促。如此一来,呼吸提醒我们注意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让我们能开始去面对这种状态。
练习观人出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困为我们的目标是一颗远离负面情绪的心,所以我们必须小心翼翼,确定自己朝此目标迈进的每一步,都是纯净正确的。即使是在培养禅定的初步阶段,也必须选择正确的专注对象,而呼吸正是这样的一个对象。因为我们对呼吸不会产生贪爱或嗔恨,而且呼吸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虚无飘渺的妄想或幻想,因此呼吸是非常恰当的专注对象。
当完全专注于呼吸时,心就远离了贪嗔痴。这纯净的一刻虽然短暂,却非常强而有力,因为它挑战了一个人过去的所有习气。长久累积的所有习性反应都被搅动,而呈现出各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难过,阻碍了觉知的开展。我们可能对进步缓慢感到不耐烦,这就是贪的现形;要不就是以嗔的型态出现,而感到生气或沮丧。有时我们一坐下就感到昏昏欲睡;有时则是情绪过于激动,干脆找个借口不坐了;有时则是因为怀疑,而动摇了我们努力的意志——对于老师、教导、以及自己的禅修能力,起了固执且不理智的怀疑。当我们突然遭遇到这些困难,可能会灰心丧气,想完全放弃修行。
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了解,这些难过的生起,正意味着我们修习观息的成功。如果我们坚持下去,它们就会渐渐消失无踪。一旦难过消失,修行就变得愈来愈容易。因为在这个练习的初期,某些习气已经从心灵的表层根除了。因此,在练习观息的同时,我们已经开始清静内心,朝解脱之道前进了。
正定
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可以培养对当下的觉知。而尽可能地时时刻刻维持这种觉知,就是正定。
在练习对呼吸的觉知时,我们会发现,要维持不中断的觉知,是极其困难的事。尽管有坚定的决心,努力将注意力定在呼吸上,觉知却总是不知不觉地溜走。我们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努力想走直线,却总是东倒西歪地走不直。事实上,由于我们的无明和妄想,我们确实是像醉了一样糊涂,所以才会不断地活在过去和未来、贪爱和嗔恨之中。我们无法走在时时觉知的正道上。
在练习对呼吸的觉知时,我们会发现,要维持不中断的觉知,是极其困难的事。尽管有坚定的决心,努力将注意力定在呼吸上,觉知却总是不知不觉地溜走。我们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努力想走直线,却总是东倒西歪地走不直。事实上,由于我们的无明和妄想,我们确实是像醉了一样糊涂,所以才会不断地活在过去和未来、贪爱和嗔恨之中。我们无法走在时时觉知的正道上。
身为内观者,我们要有智慧,在面对这些困难时不感到灰心丧气,而应该了解,要改变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习气,是需用时间的。必须再接再厉,持之以恒,耐心地努力,才能成功。我们只要觉察到注意力分散时,再将它放回呼吸上就够了。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就已经开始改善内心胡思乱想的习惯。借着不断地练习,就能愈来愈快地将注意力带回来。渐渐地,胡思乱想的时间愈来愈短,而持续觉知的时间愈来愈长。
定力增强,我们会开始感到轻松、喜悦、充满活力。渐渐地呼吸会变得柔顺、规律且轻浅。有时甚至觉得呼吸完全停止。事实上,当心变得宁静时,身体也会静下来,新陈代谢减缓,因而所需要的氧气也会减少。
到了这个境界,某些修行者会与特别的经历:例如闭目坐着时看到光或影,或是听到特别的声音等。所有这些所谓的异常感官体验,只是一种指标,表示心已达到高度的专注。这些现象本身,没有任何重要性,无需重视。觉知的对象仍然是呼吸,若去注意任何其它东西,就走偏了。心中也不该期待这些异象,因为并非人人都会有这类经验。若是出现,也只是一个路标,让我们知道自己正在进步之中;有时路标隐不可见,可能是因为我们太专心努力前进,而没有注意到。但是如果我们把路标当作是终点,而产生执取,我们就会完全停滞不前。毕竟,异常的感官经验不胜枚举,实践正法的人不该追寻这些,而是要洞察自身的实相,才能远离一切痛苦。
因此,我们继续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呼吸上,心变得更专注时,呼吸就会愈细微,也就愈不易观察,因此也就需要更努力才能维持专注。如此不断磨练自心,培养专注力,让心成为一个利器,可以透视实相的表层,观察到内心更细微的真理。
培养定力还有许多其他技巧,例如专心复诵某一个字,或观想某一物,或是一再重复某个肢体动作。如此一来,我们会完全融入专注的对象,而达到一种轻安喜悦的境界。虽然毫无疑问地,这种境界令人非常愉快,但是当境界消失,人回到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仍是没有解决。这些方法能让人在心的表层,发展出安详与喜悦,但是仍未能触及心底深处的习气。而且这些方法中用以培养定力的对象,与当下自身的实相,并无关联。从中所得的轻安,只是表面上刻意营造出来的,而不是由已净化的心底深处自动生起的。正定不应该是心的麻醉,而是要远离所有的造作与错觉。
佛陀的教导当中,也提及可达到各种禅那的境界。佛陀本身在开悟前,也曾学习过八种心灵高度专注的禅那境界。终其一生,佛陀始终没有间断地继续练习禅那。但是只靠禅那不能解脱。因此当佛陀教导禅那的时候,他强调这只是用以培养洞察力的垫脚石罢了,内观者培养定力的目的,不是为了去体验轻安喜悦,而是把心练成专注,用以体认自身的实相,并去除导致痛苦的习气。这就是正定。
问题与回答
问:为何您教授观息法时要学员专注在鼻孔处而非腹部?
答:因为对我们来说,观息法是修习内观的准备工作。在练习这个内观方法时,需要特别的专注,因此范围愈缩小,专注力愈强。要达到这个程度的专注,腹部的范围就太大了,最适合的就是鼻孔处,这就是当初佛陀教我们在鼻孔处用功的原因。
问:在练习对呼吸的觉知时,是否可以数息或在吸气时说“入”,在呼气时说“出”?
答:不行,练习时不应该连续地配上字词,如果在练习对呼吸地觉知时总是配上字词,逐渐的这个字会反宾为主,你会完全忽略了呼吸本身。然后你吸进或呼出时,你说字会变成一种咒语。你应该只专注于呼吸、纯粹的呼吸,没有别的,只是呼吸本身。
问:为何经由修定不足以解脱?
答:因为经由修定得到的心念纯净,主要是以压抑的方式而得,而非因习性的清除。这就像用沉淀剂。同样地,修定可使心的上层澄清,但是不净的沉淀物仍停留在潜意识中。如果要达到解脱,务必去除这些潜藏的污垢,而为了去除内心深处的不净,我们必须练习内观。
问:完全忘掉过去不问未来,而专注于当下不会有害吗?毕竟禽兽才那样过活,不是吗?而且过去必定会使人不断重复犯错。
答:这个方法不是教你完全忘记过去或完全不关心未来。因为目前心的习性,总是人沉浸在过去的回忆,获对未来的渴求、期待、恐惧中,反而忘了当下。这种不良习性为生命带来苦难。经由内观,你学习到踏实的活在当下的实相中。在这稳固的基础上,你可以从过去吸取必要的经验,为未来规划适当的方针。
问:我发现当我练习内观时,会胡思乱想。贪恋生起时,我认为自己不应有贪恋,于是又造成焦虑不安,我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答:为何要因贪恋而焦虑不安呢?你只须接受事实:“看!贪恋来了”就可以了,而你将会脱离困境。当你察觉自己的心在胡思乱想时,就接受它;“看!心又在胡思乱想了”这样,你的心会自动回到呼吸。不要让贪恋或妄想带来紧张不安,如果那样,你会生出新的嗔恨。只要接受,接受就够了。
问:所有的佛教禅修方法在瑜伽中都可以见到,请问佛陀所传授的有什么真正的新方法呢?
答:今日所谓的瑜伽事实上是后期发展的,帕丹伽力大师的时代大约比佛陀晚五百年,由他的《瑜伽经》可看出来自佛陀教法的影响,当然瑜伽修行在佛陀之前就盛行于印度。佛陀在得悟道之前也曾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