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成长]跨一步,就成功 >

第6部分

[成长]跨一步,就成功-第6部分

小说: [成长]跨一步,就成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说这些吗? 
因为我发觉你下午回到家,正好我在写作,全家都安安静静,你却常用来东翻翻、西翻翻,上网聊聊天。又在吃完晚餐,家里两架电视都开着的时候,做数学和物理这些极需安静的事。 
你有没有计算过,下午两点半放学,到七点多吃晚饭,你有将近五个小时安静而完整的时段。吃完晚餐,因为一肚子食物,不宜用脑,等到开始工作,距子夜已经不到三小时了。加上这时候,亚洲是白天,有许多越洋电话干扰。你忙一天,又累了,适合用来做费脑筋、要安静的功课吗? 
你永远要心里有数—— 
什么是安静时段、什么是喧哗时段;什么是最佳思考时段,什么是脑袋最不灵光的时间。 
当“别人学习的时候你学习,别人看电视的时候你上网”,远比“别人学习的时候你上网,别人看电视的时候你学习”来得好哇! 
“大时间”和“小时间” 
说个故事给你听—— 
很多很多年前,纽约市非常穷,碰上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公立学校会突然宣布放假一个礼拜,号称“省油假”,真正的目的是那个礼拜可以把学校的暖气温度调低,省下不少买柴油的钱。 
有一个跟你差不多大的男生,回家告诉他爸爸,放省油假了。 
“一个礼拜的假,加上前后的星期六、星期天,十足有九天假,你有什么计划吗?”男生的爸爸问。 
“我就知道你会问我这问题。”男生得意地说:“我早想好了。第一,我要准备功课,因为放完假第二天就要考试。第二,我要去图书馆借一本世界名著。第三,我要找同学聊天,看场电影。” 
“好极了!”他爸爸点点头,还赏了男生二十块美金。 
转眼六天过去了。男生突然要他妈妈开车送他去图书馆。 
被他爸爸听到了,问:“才借来的书,就要还了吗?” 
“不是还书,是要借新的书。”男生喊:“我要写参加西屋科学奖的报告,要借好多参考书呢!” 
妈妈赶快带他去图书馆。只是绕一圈,没借两本,因为重要的书都被别人先借走了。他们只好去书店买,花了一百多美金。 
男生利用剩下的两天假日,不眠不休地又读又写,总算在星期一清晨写完一份报告,打个小盹,就赶去学校缴了。 
当天放学,听到男生进门,爸爸妈妈和奶奶都急着叫他赶快吃点东西,去睡觉。 
却见男生一皱眉说:“不能睡啊﹗我得准备明天的考试。” 
他爸爸跳起来问:“你不是一放假就准备了吗?” 
“是啊!”男生哭丧着脸说:“可是,经过一个礼拜,都忘得差不多了。” 
故事说完了,好笑不好笑?你猜那小男生是谁? 
是你哥哥! 
你说他那样计划九天的假期,聪明不聪明? 
不聪明! 
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分事情的缓急轻重,没有把时间分成“大时间”与“小时间”。 
你想想,如果他能一放假就去图书馆借书,一次把写报告的参考书和消遣的小说都借来。先看参考书,用六七天去写报告,中间找同学聊天、看场电影,翻翻小说来散散心,再利用最靠近考试的两天准备考试,不是好得多吗? 
再作个有意思的假设吧—— 
假使上帝说“你还有七十年的寿命。”你要怎么过? 
你当然可以作长远的计划,积极地、稳健地向前走。 
但是如果他改了,对你说:“你还有七年时间。” 
你就可能把握机会,多读一些书、多看看这个世界、多发表一些作品。对不对? 
又假使更可怜,上帝说你只有七个月了。 
你要怎么做? 
说不定你会安排旅行、环游世界,去你梦想造访的国度。 
可是,如果他说你只剩下七天了。 
你当然是跟最亲爱的人相聚,交代身后事,对不对? 
又如果那是最后的七分钟,怎么办? 
你则可能拉紧你最爱的人,平静自己的心,面对人生的终了。 
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说这许多吗? 
因为你就要放春假了,我听到你跟妈妈说要去逛街、剪头发、看电影。又谈到春假之后,接着是考试。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注意什么是“大时间”;什么是“小时间”。 
当你有一段假期,别急着办小事。 
静下心想想,有多少需要“大时间”完成的大事? 
先把那些大事完成吧! 
先后顺序 
著名美籍人艺术家、教育家刘墉成功培育一双儿女,儿子获哈佛博士,女儿获布什总统奖,该书写给女儿,教她《跨一步,就成功》。 
今天在你学小提琴回程的路上,我建议你多听大师的演奏CD,并且一小节一小节地模仿。 
你当时一瞪眼,说你为什么要模仿别人,你是你,有你自己的想法。 
虽然你态度不够好,但是我没生气,因为我想到自己在你这个年岁,也跟你一样。 
那时我学国画已经一年多,开始自己创作,我记得很清楚,我最爱画前景有田园茅舍,远方云烟的景色。我把云织来织去,好象一个网子,因为太平均,实在不怎么高明,所以连你祖母都不欣赏。但是当她怪我为什么不临摹老师画稿的时候,我跟你今天一样,很不高兴地回她:“因为我是我,我有我自己的想法。” 
没错!不论绘画、作文、演奏、作曲,每样艺术都讲究“原创”,连电视、冰箱、汽车,这些工业产品,都要自创品牌,问题是,哪个有创意的人,不是按部就班,从“生手”“入 
门”,一点点学,把基础打好了,才能创作呢?学画要先练素描,素描不是在模仿石膏像、 
静物这些死板的东西吗?学演奏要先练Scale,一个音一个音,像瘸腿狗一样地练,那又是 
多死板的东西?还有,哪个作家,不曾是背书、默书、写周记的学生;哪个小学生又不曾一 
笔一画学写教材上的生字?连狮子老虎和小鸟都要跟着父母学,它们怎么学?它们从游戏、 
打斗和模仿中学。 
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和内容都忘了,只记得其中一句话——“师之、友之、敌之。”意思是我们起初要跟老师学,当自己能力差不多了 
,则可以把那教我们的人当作朋友,跟他讨论;至于再进一步,则是超越老师,甚至跟老师竞争、跟老师辩论。我昨天在打字的时候,不是还问你一个音要怎么拼吗?你的拼音明明是我教的,怎么我还要问你呢? 
很简单,因为你的中文程度高了,我的记忆却差了,不得不向你请教。只是,你回头想,才五六年前,不是还跟着我一笔一划地学吗?那不是模仿,是什么? 
中国人常说“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意思是你要行千里路,总得从短程 
起步;就算攀上千仞高山也得由低处开始。如果基础不打好,是不可能有很高的成就的。 
如我前面所说,自己小时候也想早早摆脱老师的约束,完全自己发挥。可是我“不得不”服从教授指示临摹古人作品,起初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渐渐由那干湿浓淡,一笔一划的模仿中,发现许多自己原先没有体会的东西。面对“模板”的色彩,为了临摹,我不得不去“他是怎么调配出来的?”于是一点一点试,由错误中摸索,悟出许多新东西。 
同样的道理,你今天听名家大师的演奏,“纯欣赏”是一回事,当你一小节一小节,重复听的时候,就会悟出更多小地方。你甚至可以想,为什么大师在这儿要强一点,为什么那边好像又不太照谱子来;循着这条路,你甚至可以跟那些大师交心、交朋友。就像我在临摹时,发现“噢!原来这位大师是因为前一笔画错了,所以不得不往旁边改,但是改得真有技巧,妙极了!”到了这个阶段,不是对音乐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由模仿中找到许多创作的趣味吗? 
孩子!愈想远行的人,愈要好好准备行囊;愈想创作的人,愈要好好打下基础;愈有才气的人,愈要忍、愈要学,像飞机,先在地面一直滑行,滑行!滑行!然后——一飞冲天! 
给脑子进补 
昨天你一进门就抱怨学校把数学课安排在体育课后面,运动完,还满身大汗就要赶去上数学,不可能表现得好。 
我则笑笑安慰你:“怎么不说因为在体育课之后,刚运动完,血液循环好,红血球带氧的能力强,使你数学的理解力增加了呢?” 
你当时大概以为我在开玩笑,其实我是有道理的。而且说巧不巧,今天打开报纸,就看到一则路透社的新闻。说美国《发展心理学期刊》登了宾州大学的研究报告—— 
“十岁的女孩如果花较多的时间作男孩子体育竞赛的活动,不管当初对数学有没有兴趣,两年后普遍会对数学的兴趣增强。相对的,如果男孩花较多时间作女孩比较喜欢的活动,像是弹奏乐器之类,两年后的数学成绩也会比较好。” 
所以研究人员建议父母别让女儿跟同性的孩子成天腻在一起;又教男生的家长要把玩疯了的孩子抓回来,作一点静态的活动。 
看了这文章,我心想:或许女孩子在体育竞赛之后数学进步,是因为她们的血液循环更好了 ,使大脑得到更多氧,帮助了数学思考。至于男生,又因为成天打球游泳,不容易静下心,所以学点静态的东西,也能帮助思考。 
我又想,过去大家都认为男孩比女孩擅长逻辑性的思考,而且男人比女人能辨认方向,会不会也因为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太静了,她们不像男生跑跑跳跳、串东串西,造成红血球带氧的能力较差、体力不如男生,也少了辨认方向的训练? 
“红血球带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身体像个大公司,有好多好多部门,里面的人要吃要喝,必需由专人运补。红血球就像那运输工人,有些公司的人员训练精良,效率好,每个工人都能运很多东西。又有些公司的人员能力差,每人只能带一小包。这两个公司比起来,当然前者营运会比较成功,对不对? 
我们的身体很妙,也可说上天很神妙,“天助自助者”,他对需要的人特别照顾。 
譬如骨质疏松的人,作重力训练特别有帮助;老年人多用脑,又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也可以说,你愈不用,老天爷愈认为你不需要,而把东西早早收回。 
同样的道理,你愈运动,红血球带氧的能力愈强,一方面增加了体力,一方面因为进入脑的氧气和养分增多,也加强了你的智力。 
我最近读到一本《都是脑子惹的祸》,对其中一章印象非常深刻。 
那是作者引述美国国家心理医生研究中心吉野德(Dr。Tay Gield)的研究结果,发现小脑是最不受先天影响,最能用后天加强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天生不够聪明,很可以借着运动、加强小脑的功能来弥补。 
一般人以为小脑只管运动、平衡,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才会用到的。岂知小脑既像“军师”又似“传令兵”,能把重要信息运送到大脑的相关部门。 
作者还说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升学压力,认为体育最不重要,整天坐在桌前K书。其实如果能间隔一下,作些有氧运动,能提升高达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学习效率。 
说了这许多,以后如果我叫你出去打打羽毛球,或者到楼下练练乒乓球时,请不要说你功课忙、没空了。 
适度的运动非但不浪费时间,而且是帮助你增强脑力与体力的最好方法啊! 
小心学生职业病 
今天吴叔叔来修我们漏水的屋顶。一边抬梯子,一边说他又扭伤了腰。但是跟着一笑,说没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